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哪里?

2023-03-24 来源:步旅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哪里?”。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意译:年幼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老了还迟迟不死,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世上的祸害。

出处:《论语·宪问》。

这次大概是原壤与孔子有约,原壤很倨傲地坐在那里,看见孔圣人来了也不起立、不鞠躬,于是,孔夫子批评他“幼而不孙弟”——年幼的时候就十分傲慢,不懂规矩,不懂得兄兄弟弟(悌)之道,在朋友面前也是扯五扯六,不知道尊敬别人。

“长而无述焉”——成年之后,自己既无功可言,无德可言,也无学问可言,对国家、对家族没有任何贡献。“老而不死,是为贼”——现在老了(年龄应比孔夫子还大)还赖着活在世上,老而不死,简直是祸害。

扩展资料

“是为贼”原因:

古代生产力低下,人老了只有靠儿孙供养。上了七十岁高龄的老人,还要给他送肉送粮,受社会供养。古代社会十分讲孝道,若是老年人得不到赡养,儿女是要吃官司进衙门的。

清末有位读书人,因不尽孝道,逼得家中老人走投无路,要上吊了,引起全县哗然,于是,秀才罢学,“下课”,城墙也拆了,你看这个“孝”字大家看得多么重。“老而不死”,拖累儿孙,所以说“是为贼”。

孔夫子这样说话的时候是很少的,也是《论语》里唯一的记载。孔子还“以杖叩其胫”,——用拐杖敲了敲原壤,让坐没坐相的原壤把伸出来的腿收回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