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师德总结

2020-06-18 来源:步旅网

  初见余崇英老师,就被她那张令人充满信任的笑脸所感染。余老师虽近40岁,可她那特有的热情、质朴,只有年轻人才有的活力,犹如冬日里的一缕春风,给人一种和煦、温暖、自然的感觉。

  没有任何拘谨,我们边谈边看他们的学校———井研县金峰乡金峰小学。

  这是一所依山势而建的学校,整个校园错落有致,呈现出幽雅、洁净、井然有序和空气格外清新的特点。余老师在山区任教21年,在金峰小学就长达17年。当接触了学校和余老师,看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地展示各自的才华时,当看到余老师教坛耕耘中所获得的省、市、县授予的“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荣誉证书时,我们也了解了面前这位乡村女教师所特别的执著与顽强。

  “在山区教书,困难是很多的,可我从没被难倒过。只要全身心地干,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这就是余崇英。她的话里蕴含着力量,带给人希望。21年前,余老师分配到井研县周坡区马村小学时,年仅16岁。4年后调到金峰小学刚满20岁。然而,这位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教师,凭着从小在艰苦环境下磨炼出的顽强,开始了她扎根山区教育的生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余老师一贯坚持的准则。

  她在参加工作之初,深知自己学历不达标,缺乏教育经验与方法。于是,在教师培训班上,她学习刻苦,勤学好问。工作之余,通过函授、自考先后取得了中师、专科毕业文凭。在教学中,她处处以“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求教,与老教师跟班学艺,不断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规律,先后撰写并发表《学生心理挫折成因分析及纠治》、《作文教学的几点作法》等多篇论文。

  在她的心中,永远只装着学校和学生,这是同事及社会对余老师的共识。1990年4月,余老师身怀六甲,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劝她请产假,然而她却淡然一笑置之:“没事、没事,等些时候再说。”她硬撑到产前的几天才离开讲坛。1995年,她胃出血,高烧不退,住院才两天就私自出院带病上课,只利用空堂课时间进行输液,学校领导也拿她没有办法。1998年,她母亲患重病去成都治疗,母亲看她左右为难的急样,十分坦然地对独生女儿说:“回学校去吧,妈知道你离不开学生,我的病我清楚,不要为我担心……”谁曾料到,这竟成了她们母女的永别。可母亲去后不久,父亲又患上“老年痴呆症”,生活也不能自理。可为了学生,她从不因此而耽误教学,也不因此而忽略对学生的关爱。

  学生廖碧英,家庭条件极差。余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母因不堪忍受贫困而离家出走,其父仅靠扎扫帚维持生计。碧英平时生病根本无钱医治,一日三餐多数时候都是用盐拌饭,因此造成她极度营养不良,在校经常昏倒。余老师十分同情碧英,经常给她一些好吃的,偶儿还给点零花钱,还多次带她到医院看病,每次都是余老师支付医药费。

  21年来,余老师在许多人都不愿去的山区学校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对四五十名像廖碧英这样的贫困生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了崇高的母爱,使几十名流失生重返了校园。21年中,余老师在山区学校并未有过惊人之作,也尚未有过惊人之举,然而她却在井研县有着很好的口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