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1.2007第27卷第六期 总第50期. 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 康溪栋 (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L摘 要J西方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指导西方经济建设的理论依 危机,古典经济学自发平衡的市场理论与经济现实严重脱节,正统 经济学日益丧失解释力。这种脱节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古典经济学的 两大缺陷,首先足孤立的个人主义假设;其次是过于完美的市场假 设。在这样的假设之下,古典经济学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对有机的 经济过程加以处理和研究,随机因素和偶然因素被排除在分析体系 之外,使得经济理论发展成为-I'-J类似于数学、物理学的学科。科 斯等人则讽刺其为“黑板经济学”。 虽然凯恩斯主义将不确定性思想引入了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但 是其后的综合派通过形式化处理凯恩斯的宏观分析方法,把凯恩斯 据。从驻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释“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开始到凯恩斯国 关于风险、不确定性与预期等革命性的思想理论丢弃。这种理论范 家干预主义的提出,~代又一代的西方经济学大师都在孜孜不倦以求得西方经济 式在后来很长时间里都作为经济学的主流得以保持与巩固,整个经 学理论的臻于完备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 济理论的根基未有根本性的触动。“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西方经 “通货膨胀”、“生产停滞”的顽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失灵,受到越来越多的人 济过渡到了20世纪7O年代。 的指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乘势而起,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 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通货膨 [关键词]经济;传统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新自由主义与发 胀”、“生产停滞”的顽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失灵,对经济的指导 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与国际经济贸易 意义受到挑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指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乘势 2O世纪-=-t 年代之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理论 陷入持久的 个占主导地位的群体。在租佃权方面,土地可以出于个人的目的而 =5.4英亩D级土地 被收回,以至于任何人甚至是耕种的监督者也被认为是独自耕种土 由同一所有者所拥有的不同类型的土地以一种土地所有者喜欢 地者。而且,如果一个佃农拖欠租金、两年不耕种租佃地、 或者将 的方式转化为同有类别。如果土地是受到公共灌溉的,它有责任去 土地再m租,土地所有者有权收回土地。也许更为有趣的就是,如 重新定级。因此,在最高限额下的土地可能是过多的由公共灌溉工 果土地所有者出于非农业的目的而要求收回土地,他们被赋予了这 程所灌溉的土地。 种权利。此外,特定的类别被排除在这项法律之外,他们是寡妇、 l4.地主不得不自己公布他所多余的土地,如果不这样做,要受 老处女、未成年人、小农、残疾人和在军队中的服役者 到处罚。地区的领导在证实了递交给法庭的公告之后,最终决定多 土地的最高限额法也是这样被规定的,以至于甚至是最大的土 少土不得不被上交。土地所有者可以选择他们想要上交的土地。如 地所有者也无需丧失任何土地。“一个前土地改革顾问向卡纳塔克政 果法庭出于任何原因认为地主提议的土地是不合适的,它可能拒绝 府指 :一个10口之家。其土地可高达432英亩。更为显著的是排 并要求所有者的另一次提议。如果他不能呈交一个新的提议,法庭 除了制糖厂的甘蔗生产地。其最高额被认定为是工厂所需求的总土 可能自己选择。从修正法案的数据来看,没有超过最高限额的l十地 地的1/6。由于所需求的大量的土地被伪造,仅仅通过过分的夸大, 被转手或是出售。 任何大量的甘蔗地可以被种植,其总量可达到6倍。同样,土地改 l5、多余的土地根据团体的优先权而被分配: 革顾问引用了1971年的制糖厂的例子,通过土地最高限额法,允许 (1)50%的土地授予表列种姓及表列部落的成员。 保留了2.5万英亩的甘蔗地。” 因此,总的软弱无力的陈述是当地 (2)被剥夺了土地而不作为土地占有者而登记的佃农。 的十地改革法在真正的实施中暴露了大量的不完善。 (3)没有土地而被取代的佃农。 卡纳塔克邦的土地改革本身确实很不彻底,主要表现在:①法 (4)无地的农业工人。 令规定只废除中间人地主。⑦由于土地改革的立法中存在许多的漏 (5)年总收入在2000卢比之下的无土地者和从事服务业者。 洞,因此原柴明达尔地主往往依靠自身所拥有的权利以收回自耕的 (6)被释放的契约劳工。 名义保留了大量的土地或者以逐佃、分散地产等方式逃避法律 @ (7)在同一潘查亚特之下,年收入在2000卢比下的其他村民。 土地最高限额立法的款项为地主通过改变土地的使用类型逃避土地 l6.因此,除了联合家庭及农村合作社外,没有其他机构和公司 最高限额立法创造了条件,再加上立法的拖延使得大土地所有者有 充分的时间分散 转移土地,导致了该项立法实施的结果是几乎未 被允许拥有土地。将土地转变为非农土地是被禁止的。 l7.种植园、政府土地、给予大学、农研所土地,为咖啡栽种的 产生多少剩余的土地可用来分配,宣布产生的剩余土地也因拖延不 研究土地不受法律的限制 决的诉讼不能全部分配下去。④为了逃避租佃立法,地主纷纷在不: =3英亩土地价值在8安那之下的c级土地 1961年的土地改革法在1974年被进一步的修正,1974年的法 合乎法律的情况下逐佃,结果使租佃权更没有保障的非正式租佃较 令更为激进,至少在言辞的表达上是如此。 以前更加普遍,分成制比例大幅度提高,佃农的地位进一步恶化。 1.废除租佃权变得更加严格,在正常情况下,由所有者收回十 土改的结果使殖民时代靠收租生活的地主转变成了自由印度的 地不再被允许。许多研究工作者认为:这一规定的实施受到经济实 “优等农民”,他们同富农一起是发展农业的“传导者”,政府投资 力较为强大的土地所有者的欢迎,他们可以租进贫穷的土地所有者 的收益者,商品生产和“绿色革命”的获利者。租佃制度的改革不 的小块土地。 足实现“耕者有其田”丽是 耕者失其田 。新地主阶级比老的地主 2.土地的最高限额从标准的27英亩下降到lO单位,但足旧的 阶级更为贪婪。商品化和技术变革之风吹进农村,引起了传统社会 以 瞄来衡量的标准被土地单位所替代。这一改变最终暗含,私人 关系价值(观念)的变化。新技术以及迅速提高的生产率和惊人增 灌溉土地作为灌溉土地被提升,所以它的最高额上升为25英亩。 长能力使地富变成了更残酷的剥削者,而对于小农和边际农而言, 3.家庭被重新的界定,从现在开始,甚至是一个成年的儿子能 土地便是可望而不可及了。“新技术的利益并非为所有的人所获得 宣布他所能拥有的最高限额的土地。通过最初的立法,一个有10个 只有那些有土地、有资本、有权势的人才可以得到。 “ 成员的家庭所能拥有的最高限额的土地为54英亩私人灌溉的质量 参考文献: 最好的土地。另一方面,到了1974年,同样的家庭,经常地如果它 [1]林承节.印度现代化发展道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87. 拥有5个成年的儿子,能拥有150英亩(25×6)的全部由私人灌溉 [2]所谓的伊纳姆是指中世纪印度德里苏丹时期国王赐予伊斯兰教宗教领袖 的质量上乘的土地。这个想法可能是为鼓励在私人灌溉上的投资, 的封地。世袭并免交赋税. 1_ 并将它作为一个措施来反对由公共资金来投资于灌溉_T程的修建。 [3]Narendar Pani:Refor ̄to Pre—Empt Change ̄Land Legislation in 因此,虽然1974年的修正法案在言辞上更为强硬,但是,只要 Karnataka,P48.富裕的土地所有者愿意去投资的话,为他们提供的是更多的机会。 (4]《计划》印地文(M].1980,P33-35. 对于卡纳塔克邦的土地改革做一个更为亲密的调查,就可以发现以 作者简介:应娜(1983一),女,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2005 上的每一个条款被这样的规定,以至于他们不能影响到邦中任何一 级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7-5—8 ・ 2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1.2007第27卷第六期 总第50期 而起,蔓延至今。 格管制 结果,多国外资的直接投资比例失调,国家外债失衡,大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旗手为哈耶克,其主要追随者有米尔顿.弗 量国际游资涌入,推动了经济泡沫,形成了地产、证券的过度投机。 里得曼、威廉・罗勃凯、利奥内尔・罗宾斯。 国际游资投机获利后迅速撤资,造成了金融行业的迅猛震荡,酿成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者们把“滞涨”现象的出现归结为凯恩斯主 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等金融组织和少数国际金融抄家卷土重来, 义的错误诊断和错误药方。宣称;“当前的经济危机也标志着经济学 趁火打劫,以低价全面收购泰国地产,同时提出附条件的贷款 要 权威的严重挫折,至少是统治了舆论达一代人之久的凯恩斯时髦学 求泰国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场,容许无限制的投机活动。这一切使西 说的妄想早该破灭。” 方国家廉价的控制了泰国经济。截止1998年,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中, 该流派的理论者认为,在恢复合理经济秩序之前,“我们必须驱 亚洲所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近50%以上的经济财富化为乌有,近7000 除凯恩斯主义的梦魔。” 亿美圆流入美国。 由此看来,新自由主义的出现是在凯恩斯主义失灵的背景下产 英、美两国同为数一数二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为克服“滞帐” 生的。那么要论及新自由主义就必先看清楚什么是传统自由主义? 顽疾,两国都进行了改革。里根和撒切尔执政后,先后成为哈耶克 传统自由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孕育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的信徒,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虽然企业利润率明显上升、 中世纪时期,英国的激进思想者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就曾运用它作为 效率明显提高、经济也摆脱了停滞局面、财政赤字明显下降;可是 反封建、反教权的锐利武器。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 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视。在英国,1%的纳税人获得了29%的减税额; 论》中进一步将自由主义进行了阐释。他肯定人是利己的、追求私 工资不到平均数一半的人纳税额增长了7%;比平均工资高十倍的人 利的。人在“一只看不见的手”——自由市场的指导下,会自然而 纳税额减少了20%。同样的结果在美国,社会上层中,5%的家庭的 然的选择效用最大化。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足一致的。国家所履行 收入比原来增长了23%,10%的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6%,而近80%的 的义务只局限于保护社会免遭外力侵犯,保护个人不受他人侵犯, 社会底层的人几乎失去了全部。由此可见,新自由主义是一个维护 建设和维持公共事业及公共设施。个人行为只要不违反正义和法律, 富人利益的理论体系,他的实施必将带来更大的不公正和贫富悬殊, 就任其自由行动、自由竞争。 从而引发更为激烈的社会矛盾。 自由放任、自由竞争便成为传统自由主义在经济上的信条,直 在前苏联,它的实验结果更是让人触目惊心。8O年代一90年代, 到19世纪末2O世纪初 那时垄断组织业已出现,竞争与垄断的结 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经济改革陷入死胡同。苏联被迫向西方寻 合中,国家的经济地位愈来愈重要 此时,凯恩斯国家干涉主义便 求药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者乘机大肆兜售“休克疗法”。建议苏联 登上了“政府经济学”的宝座,直到新自由主义的出现 全面放开价格 事实上价格改革不但没有给苏联带来福音反使苏联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诞生于1944年。斯年,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 出现了2000%的恶性通货膨胀和更为惨重的衰退。还有其所谓的“全 物哈耶克发表了《通往奴役之路》,对国家干预主义和福利国家经济 面私有化”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 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 失和贫富分化,严重动摇了苏联的公有制基础,直接酿成了东欧剧 《通往奴役之路》一书被看作是新自由主义的宪章。从那以后, 变、苏联解体。 各信奉自由主义者便志同道和的走到了一起。新自由主义学术团体 诚然,新自由主义也曾登陆中国。这对我国来说必须格外警惕, 纷纷成立,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1947年哈耶克在佩勒兰山成立的佩 因为它鼓吹私有化、鼓吹国企退出竞争领域,不符和中国国情,不 勒兰山学会。该学会专职研究经济问题。 符合中国大多数人的利益。新自由主义兴盛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 新自由主义的“新”意味着它决不等同于亚当・斯密的传统自 的初期。上世纪7O年代,当它兴起后,西方各国便不断的对社会主 由主义或2O世纪3O年代以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实质上,新自由 义中国兜售该理论,特别是哈耶克、弗里德曼、科斯等人的理论。 主义足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革新,是其更为极端的翻版。自20世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者的私有优越论、产权私有化、有限政府、市场 纪7O年代以来,它正在向世界范围内扩张。 万能论等对中国危害甚大。市场万能论否定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 新自由主义有何特点昵?简言之,就是主张一系列全新的经济 体,强调在市场经济中,中央政府无须指导,也无须法律强制,经 理论及政策。即更少的国家干预、更少的政府支出、更少的财政赤 济运行只需在市场机制下就能被指挥和协调。政府是裁判而不是当 字、更少的货币扩张、更少的税收。详言之,主要包括要点: 事人,不能既做游戏人又做判决者。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1)市场万能。主张将私企从政府束缚下解放出来;对国际贸 最好的市场是国家干预最少、最自由的市场。这等说教最能瓦解社 易和国际投资更加开放 实现资本、商品、劳务的国际问自由流动。 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削弱社会主义政权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而2O (2)鼓吹私有化。主张给予私人经济活动以充分的自由 认为 世纪3O年代一7O年代西方所推崇的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则不同。 市场调节的基础是产权明晰的私人企业制度,私有是竞争的充要条 它主张政府也是市场主体,把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结合在一起,强 件。只有私有制才具有内在稳定性和最大优越性。 调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财政投资等政府行为 这不仅不会削 (3)主张削减政府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削弱穷人的安 弱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全网,弱化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作用。 “新自由主义算不上新事物,不过是为了少数富人的利益而限 (4)放松国家对经济的管制。主张减少一切形式的、可能会危 制大多数人的政治和公民权利斗争的现代演绎。” 新自由主义不是 及企业利润率的政府行为 发展中国家发经济的良方。发展中国家只有依靠自身力量,根据本 (5)抛弃“公共产品”的理论。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包括 国国情才能走向真正的自由之路 银行、铁路、电力、医院、学校、原国家控制的主要产业。这意味 从世界范围看,新自由主义在效率方面却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着向社会中最贫困的人群施压、迫使他们自己找到解决医疗、教育、 但在全球的试验几乎到处都一样一经济不平等程度提高,对世界贫 社保的途径。 困国家和地区的剥削明显加剧。灾难性的全球环境,动荡的全球经 以上所述就是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从上世纪7O年代以来日 济和对富人来说前所未有的发财机会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否 益发展成为西方现代的主流经济学流派。然而它在全球的实验结果 无可逆转?自由市场机制是否仍将是推动各国经济转型及塑造2l 及影响究竟如何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世纪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总的来说,新自由主义的前景足不明朗 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讲,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全球化理论,同时 的,对它的讨论还将审慎的继续下去。 又是一股推动全球化的力量。它代表的是少数能主导全球化的发达 注释: 国家和垄断集团的利益。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圈套和陷 :。 [1]参阅贝尔和克里斯托尔.经济理论的危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其所推行的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政策将大大削弱这些国家的政 [2][2]哈耶克.不借任何代价的充分就业吗?[M].世界经济译丛,1981(2). 权控制经济和金融的能力。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将不断被弱化、国 [4]亚当・斯密.NgN[J]. 家的产业政策将难以实施、经济的自我保护力和安全面临挑战。如 [5]国外理论动态[M].2002(11). 曾经引起万人瞩目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典型案例。1995年,东南 [6]诺姆乔姆斯基和反自由主义的斗争[J].国外理论动态,t999(t2). 亚国家全面推行贸易、金融自由化,放松外资进入证券、租赁、保 [7]诺姆乔姆斯基和反自由主义的斗争[J].国外理论动态,1999(I2). 险等行业的限制,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取消了国家对外资流动的严 25 收稿日期:2007—5一l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