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 电阻总复习
复习目标:
1、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能识别电压表测的是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3、能熟练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解题; 4、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 5、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重点:
6、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7、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解题;
8、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难点:
9、识别电压表测的是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10、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 复习策略:
精做经典例题,对错题务必要深入剖析;自己学会分析总结每一类题型的特点,做到融会贯通。
教学过程:
知识网络
一、电压
1、电压的单位: ( ) (kV) (mV) 常见电压值: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不高于 V
2、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了解电压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3、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二、电阻
1、电阻的概念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 、 、 、温度 2、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 构造、作用、连接方法 考点一:电压和电压表 (一)电压表: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1)电压表要 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2)连接电压表时,必须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 ;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 。
注意:(1)能估测被测电压大小的,根据估测值选择合适 ;
(2)不能估测电压大小的,要用 量程,用 法来选择合适的量程;
(3)正确理解电压表的使用。 (二)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 ,数学表达式:U=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 ,数学表达式:U= 。
注意:(1)在利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中,会探究并概括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2)能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点二:电阻和变阻器 (一)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可以 ,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等;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不善于导电是因为它内部几乎没有 ,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塑料、油等。
(2)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 ,当条件改变时,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 (二)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字母 来表示,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 ,常用的单位还有 ( )、 (M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 和温度。
、 都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例如灯丝),少数物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
注意: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段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自身情况决定。不管这个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也不管两端的电压是否改变,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总是 。无电流通过时,这种阻碍作用仅仅是没有 出来而已。 (三)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 来改变电阻。
使用:使用变阻器,一般要把它 联在电路中,对于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把它接入电路中时,要采用“一 一 ”法。
作用: 电路;改变电路中的 ,从而改变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电阻箱
定义:电阻箱是一种能够显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使用:使用时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调节四个旋盘就能得到0— Ω之间的任意整数阻值的电阻。 注意:
(1)滑动变阻器的优点是可以 的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缺点是不能准确的 接入电路的电阻。
(2)电阻箱的优点是可以 电阻值,缺点是不能 调节电阻的大小,其电阻的改变是 式的。
经典例题-自主学习
类型一:利用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解题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5V;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
此时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5V 3V C.3V 1.5V
B.2V 4.5V D.3V 7.5V
举一反三: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8V 1.2V B.6V 1.2V C.1.2V 6V D.1.2V 4.8V
类型二:考查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例2.如图所示,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灯泡L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左滑动时灯泡逐渐变亮,
则下列接法中正确的是( )
A.M接C,N接D C.M接C,N接B
举一反三:在进行某实验中,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注:电压表本身无故障), (1)若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其原因
B.M接A,N接B D.M接A,N接D
是: 。
(2)若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不变化。
其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导线分别接在如图丙所示的 接线柱或 接线柱。 解析:
例3.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发现灯L1和L2都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约
等于电源电压。试根据上述现象,判断出电路中出现的故障。 解析:
举一反三: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如图连接好了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将电压表接到灯L1两端,来测量电压,发现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灯L1短路 B.灯L2断路 C.电流表内部烧断了 D.灯L1断路 解析:
类型四:识别电路
例4.如图,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10V和4V,则此时L2两端电压为
A.4V B.6V C.10V D.14V
举一反三: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
变阻器R的滑片P从中点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答案:
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D.灯泡L的亮度变暗
类型五: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例5.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所用导体的相
关物理量的记录,
导体编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镍铬丝 锰铜丝 镍铬丝 镍铬丝 A 1.0 1.2 B 1.0 1.2 C 1.0 2.4 D 0.5 1.2 (1)要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 两根导体。 (2)要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 两根导体。 解析:
举一反三:在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某同学做了三个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探究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他采取了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选两根合适的导体测出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所用导体的具体数据见下表。 导体编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锰铜 钨 镍铬 锰铜 钨 锰铜 镍铬 A B C D 1.0 0.6 E F G 1.0 0.5 1.5 3.0 0.6 1.8 1.2 1.5 0.5 1.8 1.8 1.8 (1)为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编号为 的导体进行实验。
(2)为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选编号为 的导体进行实验。 (3)为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编号为 的导体进行实验。 解析:
三、总结与测评
电路出现故障,一般有两种情况: (1)发生 路; (2)发生 路。
而在每种情况下,电压表的示数都有可能是零或有较大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具体分析如下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