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阅读模式研究——莫言《生死疲劳》英译解读
2020-11-19
来源:步旅网
语言与翻译201 3年第3期 翻译阅读模式研究 ——莫言《生死疲劳 英译解读 邵璐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成都611130) 摘要:翻译叙事文体学采用文体学、叙事学与翻译学结合的理论模式,以语料库作为辅助工具,为翻译研究的深度发展 提供了方向。从翻译叙事文体学角度细读莫 生死疲劳》的双语文本,并考察目标文本的语言,可区分语言学和 文化两个层面的特色。对特殊读者(即译者)而言,翻译小说的阅读方法可分为两种:一是以源文本为基础的翻译 小说批评法,其下包含叙事学和从传统到后巴别塔的方法,二是历史描述法与对比阅读。个体译者文体应为翻译 叙事文体学研究的焦点所在。 关键词:叙事文体学;莫言;葛浩文;翻译阅读模式;翻译小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823㈤13)03一OO55—05 1.引言 研究范式,对《生死疲劳》(莫言2006)及其英译本 纵观译学发展史,语篇视角的翻译研究一直是 当代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进路。自20世纪80年代 以来,以布格兰德与德列斯勒(de Beaugrande& Dressier)为代表的语篇语言学家对翻译研究产生 了巨大影响。布格兰德与德列斯勒提出了构成语篇 的七个条件,即所有语篇都应具有以下特征:衔接 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互 文性(de Beaugrande&Dressler 1981:3)。这些语 (Goldblatt 2008)进行文本对比研究。莫言作品在 西方受到关注,其英译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死疲劳》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最受 西方读者喜爱的作品,也是莫言在西方世界获奖最 多的作品(邵璐201lb)。 2.翻译阅读模式的提出与修正 在对莫言《生死疲劳》和葛浩文英译本 (Goldblatt 2008)进行对比之前,本文将先对翻译 篇特征都是构成语篇的必要成分,译者在翻译时应 阅读模式进行审视。翻译阅读模式概念由帕克斯 (Parks 1998)首先提出,他将之定义为:通 阅读” 现代小说翻译来考察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然 后反过来找出源文本的文体特征模式(qtd.in 该仔细考虑。翻译学在经历“文化转向”后,研究视 角重新转向译文的语篇分析(邵璐2007)。尤其在 2000年以后,翻译研究重新回归文本,重视叙事文 体研究(邵璐201la)。 从叙事文体学视角来做译文分析,研究成果已 Chan 2010:5)。帕克斯(Parks 1998)具体考察的原 文作者包括乔伊斯(James Joyce)、伍尔芙(Vir— 经不少(邵璐2Ol1a,2O12),例如哈蒂姆与梅森 g J.niaWoolf)、劳伦斯(D.H.Lawrence)等。尽管当 (Hatim&Mason 1997)澄清了非文学类翻译语篇的 本质,而纽伯特与施里夫(Neubert&Shreve 1992: 时帕克斯(Parks 1998)并未提出一套完整理论,其 语篇研究却为翻译学术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于 《翻译文体》(Parks 2007)中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就 研究范式而言,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曾 于2001年第2期以专刊形式组织了一批欧美翻译学 者探讨翻译杂合语篇特征(hybrid textuality of 69-123)则就文学与非文学译作的翻译语篇特征 (textuality of translations)进行了探讨。然而, “期刊和论文集中偶有出现翻译小说(translated fiction)的文体研究,而较集中的系列研究却极为 罕见”(Chan 20 10:5)。本文立足于翻译叙事文体学 translations)、小说与非小说的文体问题,尤其关 基金项目:教育部一般规划项目“莫言小说英译者葛浩文的译者风格研究”(1 3YJC740078)、西南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成长项目 “社会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研究”(JBK1 30159) 作者简介:邵璐(1979一),女,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叙事文体学。 ・55・ 翻译阅读模式研究 注它们作为研究议题的合理性。这一期内容包罗万 象,尽管偶尔存在激烈交锋,然而,将不同学科或同 一学科不同阵营的观点融合在一起,为翻译文体的 深入研究开辟了新平台( ̄DPym 2001,Schffffner& Adab2001a,2001b,Simon2001,Zauberga2001)。 文体学可与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学、社会语言 学、话语分析并列,视作语言学的分支(House2001: 133,Chan 2010:165),而翻译文体学则可视作翻译 学的一个分支(邵璐2012:11)。 从叙事学、文体学角度切入文学翻译研究,陈 德鸿(Chan 2010:145-200)做出了有益尝试。陈德鸿 (Chan 2010)紧扣一个主题——阅读、阅读者与中文 翻译小说的接受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小说(即源 文本与目标文本)交锋的概念(cf.许渊冲2003), 以翻译文学为主旨全面展开讨论,每一章皆可独立 成文,单独成篇。然而,无论就整体而言,或者单就 某一章节而论,都暗含了一个前提,即“被广泛阅读 和欣赏的翻译小说,不可以被当作二手版本或以其 他语言写就作品的影像(shadow);翻译小说是目标 语境中的独立存在”(Chan 2010:5)。 笔者认为,从叙事文体学角度来考察译文语言 时,有必要分两个层次对翻译小说进行阐释。其一, 在语言学层面,翻译小说利用中间语言 (interlanguage)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元素组合 起来。翻译小说不仅仅是各种离散模式的混合体。 当源语言系统和目标语言系统发生碰撞时,翻译小 说还会出现严重的语篇断裂。当译者将自己的声音 渗透全文,连贯性便会遭受更大的破坏,因为“‘不 纯正’不单属于后殖民文学的语篇特征,因为自翻 译存在,译者便已采用了一种杂合语言”(Chan 2Ol0:4),“在阅读翻译小说时,读者会发现自己处 于边界、分界线、边缘处,苦于应付一种同时效忠于 源语和目标语的双重忠诚的语言”(Chan 2010:5)。 其二,就文化层次而言,当跨文化互文特征破坏某 种文化中的互文关系的简化模式时,便会出现源自 两种不同来源地的杂合文化特征(hybrid cultural features)。归根结底,当承载着各自文化和世界观 的两种语言在语篇中相遇,不协调的情况便难以避 免。其三,读者存在单语读者和双语读者之分(Chan 2010:177.召5璐,201lc:6)。“翻译小说的读者需要 跨越边界,穿梭于已知和未知两个世界之间,获取 新知识形式,这种行为最好被描述为超文化或者中 间文化”(supra—or inter—cultural;Chan 2010: ・56・ 4)。由此,小到个体读者,大到整个社会都能获益于 翻译小说。 在区分了普通读者和特殊读者( 译者j的基 础上,陈德鸿提出了翻译小说的阅读方法,对特殊 读者而言,基本上分为两种:(1)以源文本为基础的 对于翻译小说的批评法,其下包含两种途径,一是 叙事学途径(narratologica1 approach),二是从传 统到后巴别塔途径。前一种包括全知报道叙述法 (the narrator in oinrliScient reporti rig)、自由间 接话语叙述法(the narrator in free i ndirect di scourse)、第一人称叙述法(the narrator in first~person storytel1ing)。后一种包括语言学 方法、文学批评法、后结构主义研究法、描述方法和 翻译批评。(2)历史描述法与对比阅读。包括(a)共 时阅读:区域性文体(synchroniC readings:re— gional styles)、(b)历时阅读:时代性文体(dia— chronic readings:period sty1es)、(C)重译理论 (retrans1ation theory)、(d)多元系统论、(e)翻译 史学与描述法(Chan 2010:143—200)。 在笔者看来,陈德鸿(Chan 2010)提出的模式系 奥尼尔(0’Neil1 2005)模式的修正或改进版本。奥 尼尔对乔伊斯小说的若干种语言的译本做了详细 分析,基于此提供了翻译阅读的三种模式(0’Nei11 2005:5—12),见表1。 表1.翻译阅读模式 模式 作为核心的作者 读者反应 范式 原型文本 传记/历史作家 有如读“真正” 前结构主义 作者的阅读 元文本 单个个体文本与读 每次阅读都建构 结构主义 者的互动 一个作者 互文性(跨文本) 宏观文本系统 怍者的表述超 了个体 后结构主义 读者的理解能力 伊斯作品的德、法、俄、日语等多种语言的译本,即 “跨文本”阅读,因为乔伊斯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 不同语言的译本之间既不相同,也可以说是相同的 (因为来自同一源文本)①。奥尼尔用最新的文学理 论来解释翻译阅读,他认为应在翻译批评和翻译史 研究中采用比较阅读模式。最后他似乎也证明了他 所提出的阅读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全方位考察乔 伊斯文本,例如分析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一个青 年艺术家的肖像》、《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 等。然而,在陈德鸿(Chan 2010:15)看来,奥尼尔的 图表应该将不同的读者群考虑进去;比较传统的原 型文本方法最常考虑的是普通单语读者;当然,随 着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读者越来越多,这些读者 在阅读了译文本后,会去找寻源文本,像《哈利・波 特》和《达・芬奇密码》的读者那样,试着进行跨文本 阅读,并将自己的译文放于博客或互联网空间中展 开具体讨论。然而,要从奥尼尔的翻译阅读模式看 出翻译小说怎样背离且破坏原文的稳定,这显然超 出了普通读者的能力。毕竟,通常情况下,只有特殊 或“专业”读者才能对翻译作品进行跨文本阅读。即 使双语跨文本读者人数不断在增加,也不可能出现 很多多语专家型读者能像奥尼尔那样,将某一作者 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语言的翻译文本收集起来, 进行完整比较,同时还要兼顾同原文的对比。(Chan 2010:15—16) 由此,陈德鸿在奥尼尔的基础上,修正了之前 不足,从而提出了自己的模式,见表2。(Chart 2010: 179)。 表2.三种批评方法对比 评判基础 目标文本地位 对于差异 范式 的看法 语言学的 语言使用 低 错误 语言学 文学批评的 文学学识 中 误断 文学研究 后结构主义的 意识形态 高 操纵 文化研究 的语料库统计对于翻译研究而言意义不大”(黄立 波、王克非2011:917),由此,下文的个案分析以双 语平行文本的翻译阅读模式进行。 3.欠额翻译 例(1)源文本:我用脚踢他们的腿,他们一声不 吭,仿佛他们的腿上没有神经。(莫言2006:7) 目标文本:I showed my di spleasure by kick- ing them in the legs.but elt ̄trodno ̄oJponso; […】(6oldblatt 2008:7) 评析:中文中,常用少神经或没有神经来形容 “麻木”,如用暗喻“脑袋少根筋”来形容某人做事或 考虑问题不周全。此案例中源文本是用明喻“仿佛 […]腿上没有神经”来形容“麻木,无知觉”,在翻译 中,这属于文化缺省问题。因为在英语文化里,没有 这种意象或者比喻存在,如果将此意象直译出来, 会令目标语读者感到茫然,所以译者采用欠额翻译 的方法,虽然缺失了原文意象,却避免了晦涩。 例(2)源文本:[…】马身上的汗味让我备.感亲 切。(莫言2006:7) 目标文本:Ro ̄ognlzing that hor se by the sme11 of it S¥weat,[…](Goldb1att 2008:7) 语言与翻译2013年第3期 评析:源文本的“备感亲切”变成了目标文本中 的“从马的气味认出它来”。 例(3)源文本:[...】长杆烟袋和烟荷包拴在一 起,斜插在脖子后边的衣领里。(莫言2006:7) 目标文本:[...】a 1ong-hand1ed Pipe and tO- bscco pouch t ied together and tuckod Into hi S col 1ar tohang downhi S back.(Goldblatt 2008:7) 评析:目标文本删去了源文本的“斜”,似失去 了生动性。 例(4)源文本:[…】许多人在暗中期待着西门 闹倒霉。我心略有忐忑,但定力不失,如果上帝要惩 罚我,何必还送我金龙宝凤两个宁馨儿。 …………(莫言2006:14) 目标文本:Many peop1e cou1d nOt wait for XimenNao to fa1 1,andfall hard.1 was troubled, but COU1d not 1OSe faith.If tbo Eod8wanted to puni Sh me,why Send the 1Ore1Y Jin1ong and Baofeng myway?(Goldb1att 2008:16) 评析:“在暗中”未译。源文本中“上帝”不是西 方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上帝,而是指中国的“神明”, 中国是多神论国家(多神主义),所以译者将“God” 小写,并采用复数形式。源文本中出现了特殊的标 点符号,即超过6点的省略号,为具有原作者个人 风格的标点符号(即idiolect),译者没有亦步亦 趋,直接删除。 4.增额翻译 例(5)源文本:我昂然下了南台[…】(莫言 2006:6) 目标文本:I c1 imbed down off of the woodoo P1atform[…】(Goldb1att 2008:6) 评析:中国古代或传统建筑中,高台常常是木 制,而且,这里的“高台”,由于有“白发苍苍的老婆 婆’’一一即孟婆在此等待,所以可推断出是奈何桥。 在目标文本中,增加了“木制的”,渗透出主以木料 为材质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从而显露出小说故事 发生场地(即叙述背景)。 例(6)源文本:一会儿我就看到了桥下那些因 沾满我的血肉而改变了颜色的卵石。(莫言2006:7) 目标文本:IWas about to See the Stones be— neath the bridge that had been di scolored by my bloodandflock8 ofmybreln.(6oldblatt 2008:8) 评析:目标文本渲染了血腥性,将原文中的“血 肉”,更加夸张地增译为“血液和脑浆”,扩大了恐怖 ・57・ 翻译阅读模式研究 效果。 例(7)源文本:第二年初春她就为我生了龙风 胎,男名西门金龙,女名西门宝风,据接生姥姥说, 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善于生养的女人,她宽阔的 骨盆,富有弹性的产道,就像从麻袋里往外倒西瓜 一样,轻松地就把那两个肥大的耍儿产了下来。(莫 言2006:12) 目标文本:The fo1 1OWing Spr ing she gaVe bi rth toaboyandagir1.what theyc1111adragon and phoenix birth.So we named the boy Ximen Ytnlong,Or Golden Dragon,and the g i r 1 Ximen B11ofeng,Precious Phoenix.The midwife Said she’dnever 8@enawomanbetter suited tohaying bab i es.wi th her broad pe 1vi S and res i 1 i ent bi rth Cana1.The babie s popped out intoher hands.1ike melons dumped ftom a bur 1ap sack. (Goldb1att 2008:14) 评析:“龙风胎”的翻译采用了增量翻译法 (thick trans1atiOil),先是直译为“a boy and a girl”,再释译为“他们通常称作龙凤胎”。人名翻译 也是先汉语拼音音译,再加直译。“经历过”换译为 “had seen”(已见过)。婴儿出生的情形,由源文本的 101字缩译为72字,化具体为概括,如将原作的量 词和形容词“那两个肥大的”删掉,把类型词“西瓜” 概括译为“瓜”。尽管对原作进行了删减,却增添了 生动性,因为将“婴儿产了下来”改译为“婴儿蹦到 手里”。 例(8)源文本:[…]双手抱在胸前,对着怪物连 连作揖,一边作揖,一边倒退[...](莫言2006:13) 目标文本:With hi S hands cupped infront of hi s chest as a stgnof respect,he said a prayer and backed up.(Goldblatt 2008:15) 评析:“作揖’’是中国古时男人间表示尊重的行 礼方式。译者不但把作揖的具体动作形象地表现出 来,让译文读者了解作揖的具体姿态(如何作揖), 还解释了作揖的言内意义,让译文读者知晓此动作 究为何义。 5.结语 通过翻译阅读模式的文本对比分析,我们可以 发现,葛浩文(Goldblatt 2008)的英译本大致具有 以下的特点。 首先,葛浩文的翻译总体来说是指向译文文本 和目标读者的。他尽量让原文读者向译文读者靠 ・58・ 拢,即顺化策略,让译文读者在阅读中省力方便,减 少译文中的阅读障碍(如省译文化冲突的内容和情 节、译入语地道自然),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次,就翻译文体而言,葛浩文的译文可读性 很高。措辞精妙,译文十分生动;话语富节奏美感, 使译文中事件的发生、发展节奏与原文保持一致, 松弛有道;他并未对文化含义浓厚的词作出过多的 解释,使译文简洁精练:省译了许多与意识形态和 消极文化相关联的部分;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增厚翻 译,使译文前后衔接紧密,叙述自然流畅。他的译文 虽然基本“顺化”,但并不拘泥于原文,而是在深入 理解原文意义之后,将原文的信息、思想、感情和角 色形象等用妥帖的目标语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使 自己的译文与原文的形式保持一致。 第三,葛浩文的翻译特点与市场的作用紧密相 关。葛浩文认为翻译选材条件只有两个:一是“我喜 欢且适合我译”,二是“要考虑有没有市场与读者” (罗屿2008:120)。迎合市场就要增加小说的趣味 性和语言的流畅性。葛浩文在翻译中采用的一系列 技巧都是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读者习惯,也就是迎 合了市场。 本文沿用的是西方叙事文体学的研究范式,即 将文本研究的焦点放于译本文体特征的确认和阐 释上。目前,在中西译学界,研究对象基本上都是英 语译者文体。可以预见的是,此方面研究将不仅限 于文学文本,还会逐渐发展到非文学翻译文本上, 并且译者文体将不仅限于英语译者,而会逐步延伸 至少数族语和较少被研究的译入语译者文体。 注释: ①类似于谭载喜与邵璐(Tan&Shao 2007:204)提出的 “第三形态”(the thi rd space),指译作是源语言和目标语言 在语言和文化层面的结合体,它是“混血儿”,是“杂交繁育” 的结果。译作就像混血儿或杂交繁育的后代一样,虽然在外 表和性情方面会秉承其父母即源语和目标语语言文化系统 的种种特征,但其身份却是独立的。 参考文献: 黄立波,王克非.2011.语料库语言学:课题与进展[J】. 外语教学与研究,(6):91卜923. 罗屿.2008.葛浩文:美国人喜欢唱反调的作品[J].新 世纪周刊,(10):120—121. 莫言.2006.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 邵璐.2007.翻译学的建构主义方法论【J].翻译季刊, 总第46期:20-4 3. 语言与翻译201 3年第3期 邵璐.2O11a.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叙事文体学趋势【J]. vetsityPross. 外语研究,(4):86—92. 0’Nei11.Patrick.2005.Polyglot Joyce:Fictions 邵璐.2o11b.莫言小说英译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 of Trans 1at ion【M】.Toront0:Univets i tY of Toronto (1):45-56. Press. 邵璐.201lc.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M].北京:商务 Parks.Tim.1998.Translating Style:The Eng1 i sh 印书馆. Modernists andThei r Ita1ianTranslations【M】.London& 邵璐.2012.西方翻译文体学研究(2006--2011)[J】.中 Washington:Cassei I. 国翻译,(5):1o-i5. Parks.Tim.2007.TransIating Style:A Literary 许渊冲.2003.《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Approach to Trans1ation.a Transiation Approach to 社. Literature[M】.2ndedition.Manchester&Kinderhook: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 现代 St.Jerome Publishing. 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 Pym,Anthony.2001.Against prai so of hybridity de Beaug rande,Robert—Al ain and Wofgang U. [J】.Across Languages and Cul tures 2(2):195—206. Dres sler.1981.IntroductiontoText Lingui stics【M】. Simon,Sherry.2001.Cu1 tura1 and textura1 hy— New York&London:Longman. bridity【J】.Acros S Languages and Cuitures 2(2):217— Chan,Leo Tak—Hung.20i 0.Reader s,Reading and 226. Reception of Transiated Fiction inChineSe:Nove1 En— Schgffner.Chri st ina&Bever1Y Adab.2001a.The counter s[M】.Manche ster&Kinderhook:St.Jerome idea of the hybrid text in t rans1ation:Centact as con— Publi shing. f1 ict[J】.Acress Languages andCultures 2(2):167—180. GOldb1att.Howard.2008.Life andDeathAreWear— Schgffner。Chri stina&Beverly Adab.2001b.The ingMeOut:ANovel[Z】.NewYork:ArcadePubli shing. idea of the hybrid text in ttansiation revi sited[J】. Hatim.Basil&IanMason.1997.TheTrans1atot as Acres s Languages and Cul tures 2(2):277—302. Communi ca tor[M】.London&New York:Rout I edge. Tan.Zaixi&Shao Lu.2007.Translation and the House.Jul iane.2001.How do we knowwhen a trans— reiativity of cuItura1 identitie s【J].Neohe1icon: iation i s good?【A】.In Erich Steinor&Colin Yal1ops Act&Comparationi s LitterarumUnivetsarum 34(1):197— (eds.).ExpIoring Trans1ation andMu1ti1ingual Text 216. Production[C】.Berlin&NewYork:Moutonde Gruyter: Zauberga,Ieva.2001.Di Scourse interference in 127-16O. transIation[J】.Acres s Languages and CuItures 2(2): Neubert.Ai brecht&Gregory M.Shrove.1 992. 265-276. Trans Iat ion a s Text【M】.Kent。Ohio:Kent State Un ̄- -Reading Me Yan in English,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SHAo Lu (Southwester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SchoolofForeignLanguagesforEconoFf ̄CsandTrade,Chengdu611130,China) Absract:The narrotological-stylisti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reading,which deploy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of stylistics,narratology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assisted by using corpuses as a tool,offers a new direction for translation studies.Through a contrastive study of Me Yan’S novel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English translation by Howard Goldblatt),which is well-received by Anglophonic readers,it was ofund that two levels of explication were made use of,i.e.the linguistic and the cultural levels,when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ifction from a narrative-stylistic perspective.For translators as special readers of the ST,two models of translation reading were distinguished: (1) a source-based critique of translated ifction, which incorporates the narratological approach and the traditional to post—Babelian approaches;and(2)the historian-describer and comparative reading approaches.The focus of the narratological-styl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 is on the style of the individual translator. Key words:narratological—stylistic approach;Me Yan;Howard Goldblatt;models of translation reading; tarnslated ifction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