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丝绸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
摘 要
杭州丝绸文化源远流长、灿烂丰富,它包括丝绸物质文化如华美绚烂的丝绸产品、精湛考究的工艺技术等,和丝绸精神文化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感人神秘的神话诗歌等。旅游是丝绸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杭州丝绸能因旅游的繁荣而传承。而丝绸文化又成为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随着世界文化旅游热的兴起和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杭州丝绸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杭州丝绸旅游资源高度的旅游价值进行整理和挖掘,其次用SWOT分析开发现状,最终提出开发杭州丝绸旅游资源的对策,以期让杭州丝绸在旅游业大放异彩。
关键词:杭州丝绸;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目 录
一、杭州丝绸的旅游价值.............................................. 1
(一)实用价值 .................................................. 1 (二)文化价值 .................................................. 1 (三)经济价值 .................................................. 2 二、杭州丝绸旅游产品开发SWOT分析................................... 2
(一)优势 ...................................................... 2 (二)劣势 ...................................................... 2 (三)机遇 ...................................................... 4 (四)挑战 ...................................................... 4 三、开发杭州丝绸旅游资源的对策...................................... 4
(一)开发丰富丝绸物质旅游产品 .................................. 4 (二)开发丰富丝绸精神文化旅游产品 .............................. 8 四、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一、杭州丝绸的旅游价值
(一)实用价值
丝绸服饰本身就具有遮身蔽体、 防暑御寒、 装饰美化的基本功能,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用品。而一些丝绸工艺品不仅精致美观,而且非常实用(如图2-1、2-2、2-3)。对于游客来说, 虽然目前追求其纪念和文化意义在其购买动机中占据主要地位, 但一些丝绸服饰鲜明的实用性也是吸引其购买丝绸旅游商品的因素之一。
图2-1 首饰盒 图2-2 手纸筒 图2-3 靠垫
(二)文化价值
纵观杭州丝绸的发展史亦是一部文化史,丝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发明之一,它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都产生过世界性的影响。而它与个人生活密切的程度以及流传之久远,却又为其它发明所不及。阅读杭州丝绸的历史就是追溯美的历史和探寻人类智慧的旅行,同时也是感知中国古代文化特质的快捷小道,杭州每一段历史时空都少不了丝绸的身影。所以,在探寻丝绸的历史中,我们总能够看到更深广的文化背景。人们把对自然的热爱和 对主观感受的表达以及对美的追求融入丝绸中,那些锦缎绚烂如云霞,薄纱透亮如蝉翼,缂丝书画胜过原著……在各个时期的丝绸花纹里,你也许还能了解到当时的时尚和流行或是更深远意义的文化线索。
除了从丝绸产品中体会文化内涵外,丰富多彩、独具风貌的民情风俗同样能让人感受其中的丝绸文化。民俗包括人们独特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社会交流现象、文化历史背景及其载体的综合。当它作为旅游资源时,其内容主要包括风俗习惯、神话传说故事、音乐舞蹈、戏曲文艺、绘画雕塑、民族工艺、婚丧嫁娶、传统节庆、文娱体育、宗教仪式、服饰饮食、集市贸易、待客礼仪等。
1
(三)经济价值
随着文化旅游的日益兴盛, 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丝绸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 就丝绸产品而言, 既可直接利用该资源产生经济效益, 也可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成为旅游吸引物, 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刺激和推动经济的发展, 间接地实现其经济价值。
旅游活动包括行、住、食、游、购、娱六大环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购买一些商品,以作纪念,或馈赠亲友,是旅游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旅游商品的流通,可以沟通旅游地与客源地的交往,起到形象宣传作用。同时,发展旅游商品必然会刺激和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入。
二、杭州丝绸旅游产品开发SWOT分析
(一)优势
1. 丰富的品类和极深的文化底蕴,为设计开发丝绸产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
2. 知名度高: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称。同时,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以来就是高频率的旅游趋向城市。
4. 拥有中国丝绸博物馆、都锦生织锦博物馆、杭州中国丝绸城等丝绸旅游资源。
(二)劣势
1.丝绸特色传统旅游商品的销售渠道窄:像西湖绸伞、绢扇等特色产品,游客很难买到真正货真价实的产品。像西湖绸伞,现在西湖边的景点里已经买不到正宗的西湖绸伞了。由于仿真绸伞的盛行,完全挤兑了正宗西湖绸伞的市场。仿真绸伞用普通竹代替淡竹,以涤纶代丝绸,印刷图代手绘,制造工艺粗糙,仿真的仅售10余元左右,是正宗绸伞的十分之一,结果西湖绸伞市场顿失。
2.市场上大部分旅游产品同质化、品种不多:如中国丝绸城,几乎90%以上的商店销售男女睡衣和围巾等,且款式很类似。而真正特色的工艺品如织锦画等却只有少数几家。
3.对于民俗方面的旅游开发不理想,只有在景区、主题公园等处有零散的开
2
发,但影响面还不够大,对民俗文化的追求还没有到普通市民之中的广泛性。
3
(三)机遇
1.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杭州是个典型的旅游城市,政府大力发展投资旅游业使之成为杭州的重要支柱产业。往大的方面讲,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旅游业将成为中国在新世纪的一个新的支柱产业,中国也将迈人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2020 年中国将接待外来旅游者1.371亿人次,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大量的境外游客涌人国门 除了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之外 ,更多的是被中国神秘的历史文明所吸引。
2.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必会给杭州带来巨大数量的国内外游客。由于地理位置与上海毗邻为居,而杭州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杭州山美、水美、西湖美,被称为“人间天堂”。所以,在世博会举办期间,杭州自然成为上海世博会参观、参展商及游客的好去处,杭州的旅游业将直接受益。
(四)挑战
1.如何将丝绸文化融入丝绸产品中:一定程度上说,旅游产品只有经过深层次文化挖掘,体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产生更多的旅游消费。
2.如何使杭州旅游产品具有杭州民族历史特色的同时,有能使产品紧跟潮流。
三、开发杭州丝绸旅游资源的对策
(一)开发丰富丝绸物质旅游产品
旅游商品的发展无论从速度还是质量上来说,都不尽如人意,落后于旅游发展形势。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旅游商品开发、经营的实际,杭州丝绸旅游商品应注意四个方面。
1. 继承延伸传统旅游商品的策略:
(1)丝绸工艺品:如西湖绸伞、杭绣、绢扇等
很多工艺精湛的手工艺品正在渐渐淡出人们视线,如西湖绸伞。对比于仿真绸伞,在价格上西湖绸伞毫无优势可言,但是,真正使西湖绸伞没法把握市场的原因是,绸伞上的图案过于“中国”,没有时尚感,(如图4-1),使得客户群越来越少。销量一直下降,以致目前西湖边的景点都很难买到正宗的西湖绸伞。
4
西湖绸伞上目前大多描画的是西湖十景,古代仕女,龙凤,奔马,梅雀,蝴蝶等带有浓郁民族元素的图案,如果能在图案设计上有所创新,结合当下的时尚潮流,必能让这朵“西湖之花”重新美丽开放。
开发的丝绸工艺品需与时俱进。就像杜莎夫人蜡像馆虽然创建有上百年,但是仍然风靡全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能与时俱进,蜡像有名人、政客甚至当红明星。而我们传统的丝绸工艺品也应紧随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时代遗物,才能枯木逢春,抽出嫩芽。图是我根据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设计的团扇和绢扇。其中绢扇的设计特点是收拢后形成海宝的形象,而展开来时则为不规则分别的蓝点, 设计巧妙新颖。而团扇中的四格漫画则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让传统工艺品焕然一新。
图4-1 西湖绸伞
图4-2 团扇 图4-3绢扇
另外,对于传统工艺品需加强宣传,特别是在开放单位(如特种手工艺厂)
5
的参观和销售现场,可以进行生产工艺操作宣传表演,从直观上强化旅游者的购物兴趣;针对不同国别的旅游者进行重点不同的商品宣传介绍,效果更佳。
(2)丝绸服装
目前市场上的丝绸服装仍然以最古老的唐装款式和睡衣为主, 对丝绸服装设计的理解还停留在红色、 唐装、 旗袍、 龙纹等最初级的中国文化门槛上。虽然杭州不乏丝绸设计人才,且设计的丝绸服装美轮美奂又不失时尚。如图4-1、图4-2、图4-3为2008年杭州西博会的丝绸服装,但设计的服装仅局限于时装秀, 与生产销售极为脱节。往往 T台上的服装千姿百态, 日常生活中的丝绸服装却款式老套, 视觉效果僵硬, 不够美观,产品缺乏时尚感, 以至于年青人都不愿意穿着丝绸服装;
服装的款式要体现民族特色, 把握流行元素。在设计中, 把握丝绸的风格是十分重要的, 在保持民族服饰特色的同时, 紧握时代的脉搏, 注入流行的元素, 与国际服饰接轨, 才能让中国丝绸服装发扬传承。总是牵强地和所谓的 “中国元素” 相组合,去刻意表现中国印记,设计的作品呆板、平庸。
图4-2、图4-3、图4-4 2008杭州西博会上的丝绸服装
6
2.丰富旅游商品:在丝绸博物馆看到民国时期的织锦眼镜袋,还有一些制作精巧的茧工艺品都非常有趣,相信市场前景一定不错,但是却没有在市场上看到过。 还有一项很有开发潜能的商品就是古代丝绸织机的模型。这些各个时代的织机,生动形象地表明了当时的生产技术,相信这些织机模型定能打开男性消费市场。
图4-5腰机 图4-6 提花织机 图4-7 汉代织机
图4-8明代提花机 图4-9 踏板多综机
3. 避免雷同,推出风格:市面上有些工艺品其实相当有特色,只是很多店面都出售相同的产品,以至于这些产品过于泛滥。如相互模仿、彼此雷同的现象目前比较普遍的。关键是要提高创作设计水平,鼓励创新,反对模仿抄袭。充分利用杭州丝绸自己特有的灿烂文化、名胜古迹的优势,创作出内容丰富多彩、造型别具风味的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7
图4-10织锦缎皇冠小蒌 图4-10织锦酒瓶套 图4-11小钱夹
(二)开发丰富丝绸精神文化旅游产品
丝绸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丝绸产品的美轮美奂决定了民族服饰可以观看、欣 赏, 但更需要参与、体验, 因为可供欣赏的丝绸文化往往只能给游客带来表层的、浅显的体验, 而需要参与的丝绸文化旅游内容则会使游客产生内在的、深刻的旅游体验。
关于民俗村具体的建设方案如下:
1.可设计安排丝绸工艺一条巷。可以采用前店后坊式布局,前面是店铺,置有各式各样的货架,上面摆放手工艺人自行制作的丝绸工艺品;房屋后面是作坊,可向游人展示工艺品制作过程,或者可以让游客参与手工艺品的制作。尽显民间工艺美术的开发潜力,为国内、国际民俗文化交流造设一道桥梁,也为游人提供一个娱、购的好去处。
2.可以根据南宋楼王寿的≤蚕织图≥,仿照还原其中的蚕桑生产二十四事,将整个蚕桑生产过程完整的呈现在游客面前。设置各种作坊,提供相关的生活场景,尽力使古代的民风能在这里直观复活。如下图:
8
9
图4-14 <蚕织图>南宋
3.建造以蚕神庙为中心的广场,以供进行各种各样的蚕事民俗风情活动和民俗表演。比如祭蚕神。相传,农历腊月十二日式蚕花娘娘的生日。这一天,蚕农们会用南瓜、白米粉等揉成雪白、粉红、青翠的米粉团,做成各式圆子,如骑马的蚕花娘娘、蚕茧等,供奉于蚕花娘娘像前。寺庙道观的和尚和道士也会于这天举行“蚕花忏”。一番礼拜后,挨家挨户分发蚕花,念唱蚕花丰收之类的祝词。蚕农迎来蚕花后,插在蚕室的竹帘边,预祝蚕事大兴。相信举行类似的祭蚕神活动,定会招引来很多好奇的游客,同时又将这些宝贵生动的丝绸文化的传承下去。
10
四、结语
宏扬杭州丝绸文化、宏扬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代人的历史使命,将是一场长期而任重道远的工作。其中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政府首先需义不容辞的起到带头作用,而民族文化单位、丝绸行业的生产单位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提升行业的整体的设计意识,注意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基于民族文化内涵的又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时尚潮流的新产品的开发以及的产品质量的稳定保证。另外,中国国民的文化意识的提升和对文化的重视尤为重要。丝绸文化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中国国民在进行旅游时,不应只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应该本着对文化与生产科技寻根的探索精神和自我民族传承意识。
11
参考文献
[1] 诸葛铠.文明的轮回[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7 [2] 刘治娟.丝绸的历史[M].新世界出版社,2006.12
[3] 初晓恒 吕宛青.我国旅游产品文化挖掘与传递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1 [4]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M].文物出版社,2005.6 [5] 翁卫军.杭州丝绸[M].杭州出版社,2003.6
[6] 吴迪.陕西省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西安建造科技大学,2007.6 [7] 陈来生.中国旅游文化[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7 [8] 张丹. 从民族服饰的意境谈丝绸服装设计[J].丝绸,2006.10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