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理智有时似乎可以引导意志,但是仅仅象一个想到引导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个勇猛强壮的瞎子,他背负着一个能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
我们并不是因为发现了欲求某个事物的种种理由才去欲求这个事物,而是因为欲求某个事物采取寻找欲求它的种种理由。……所以逻辑是无用的,没有人靠逻辑说服任何人;连逻辑学家也只是把逻辑作为收入的一个来源而已。
疲劳象疼痛一样,它的位置在大脑;与大脑不联结的肌肉(如心脏)决不会疲劳。
意志就是求生意志,它永久的敌人是死亡。……它能用生殖的策略和牺牲生殖来击败死亡。……生殖是一切生物体的最终目的和最强烈的本能。
因为热情依靠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把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东西认为对个人也有价值,所以在达到种族的目的之后,造化的骗术必然消失。个体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种族欺骗的对象。
种族的事务,即受精一旦完成,对每个动物而言,接踵而来的是一切能力瞬息的涸竭和衰竭,对大多数昆虫而言,甚至继之以迅速的死亡。
一个众人和万物都不曾在他眼里时时显得仅仅是幻象或幻影的人,是没有哲学才能的。
肉欲熄灭时,生命的内核也就消逝了,只剩下空壳了。
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
做学问是目的不是手段
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
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
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得意
在文学中,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谷物,使它们枯死。它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他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
“美”是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
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相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化成幸福
人生就是一场苦难。
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哲学的起点是死亡。
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风格是心灵的外观
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
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
读书是让别人在我们的脑海里跑马;思考,则是自己跑马。
等待,是偷懒的藉口,怠惰的推托。
友谊就好像传说中的海怪,大家绘声绘影,可是却仍有待证实.想要拥有一位如圣经所言比亲兄弟更亲的朋友,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还难呢!
如果生是梦、死是醒,那麼我把自己看成是——
从两者之外被个别划分出来的存在。事实上,这也不外乎是梦幻。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会给我们教科书,而后的三十年是对教科书给予注解。
时间对善用者亲切。
普通人耗神於如何打发时间;精干的人却耗神於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1、各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至于所处的世界如何,主要在我们以什么方式开看待之。
2、一个人能直接体悟的,也就是自己的观念、感受和意欲。
每一个人都受自己意识的限定,我们并不能直接的超出自己意识的限定而变成另一个人,因此,外界的帮助对我们并没有多大用处。
同在一个舞台上,大家都是可怜的演员,对自己的命运充满着渴望与焦虑。
3、感悟:人为什么读书? 又该读什么书?
历史、哲学、人文、地理,艺术、音乐、戏剧、小说、史诗等等,种类繁多,数目琳琅。如何从书的海洋之中汲取你要找的一点东西?就如同从万千海底奇观异景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瑰宝一样。须先入海,才能确知海里有什么,然后知道如何获得想要的宝贝。
4、在青年时,应避免站在能力所不能胜任的悬崖上,或施出多余的能力。
5、人是什么比他有什么和他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更能影响他的幸福
6、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感受性的强度如何。
7、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的品格。
8、使我们幸福或不幸福的,并非客观事件,而是那些事件给予我们的影响和我们对它的看法。
9、人类的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与厌倦。
10、 任何人都不应向他人、或外界索求太多。每人能为他人所做的事情,本来有限。
人所能作为和成就的最高极限,不会超过自己。
人要获得独立自主和闲暇,必须自愿节制欲望,随时养神养性。更须不不受世俗喜好和外在世界的束缚,这样的人就不致为了功名利禄,或为了博取同胞的喜爱和欢呼,而牺牲了自己来屈就世俗低下的欲望和趣味;有智慧的人是决不会如此做的,而必然会听从荷瑞思的训示。
没有真正的需要,便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切身了解,体验过困乏和贫穷滋味的人便不再怕困苦,因此他们也比那些家境富裕,仅自传闻里听到穷苦的人更容易流于挥霍的习惯。
因此将人在自己心目中的价值和在他人眼里的价值加以适当的比较,是有助于我们的幸福的。
在生活中大半的环境和事物也不会真正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何况这种意见一般是批评褒贬的居多,所以一个人如果完全知道了人家在背后怎么说他,他会烦死的。
要成为社会中有用分子,必须做两件事:一、完成人之为人的根本责任;二、完成个
人在此世界中所处之特殊地位所应尽的职责。
名声是我们必须去争取的,荣誉却是我们不得不丧失的。荣誉是完全在我们能力以内的事。
感悟:智慧的蔑视与卑懦的容忍之间有什么区别?
当你对一只狗咆哮时,它也会反过来向你咆哮;你摸摸它,它就摇尾巴了。
荣誉使他人认识我们,名声使我们永远为人怀念。
“虽然自然的恐惧,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但是,一个人却可以使自己看不到它而变的勇敢的;这就是形成‘勇敢’的东西。”
人使别人痛苦,没有旁的目的,只是为了使别人痛苦。
二、
贤哲所追求的不是享乐,而是源于痛苦的自由。
生活赋予我们并非让我们去享乐,而是要我们去搏斗------去战胜厄运。
痛苦的消逝才是幸福真实的标准。
如果人生是一场苦难,到处充满着错误。那些偶尔的正确便是我们所谓的幸福,是珍惜这一次的幸福,还是为将来无数未知的错误而烦恼?有如孩子,十道题做对了一道,我
们是该为做对的那一道欢呼,还是为作错了的九道而陷入失望的深渊?
在婚姻的状态中,我一直在寻找避免自己因为习惯,因为性格,因为爱好不同而引发的痛苦。一直在告诉自己怎样做才不痛苦,不正是如此防止或避免痛苦的袭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柏拉图:没有一件人间俗事值得我们为它牵肠挂肚。
我是俗人,不是圣人,所以一切皆值得我为之牵肠挂肚。
为何因小利日费精神?
是为了证实自我的存在与与众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于那条将我们引入徒劳追寻的歧途的另一条道路,发现我们所渴求的东西。我们将得到经验、洞见和知识------而不是象我们曾经期待的那样,发现幸福、愉悦和欢快。
未来总是无一例外地使我们的希望落空,过去也常与我们曾经预料的相去甚远。
如果我们并不因为对灾难的恐惧而放弃生活中的全部乐趣,我们就应该或者把它们看做绝无可能发生的灾难,或者把它们看做不会很快发生的灾难。
一个人惟有当他抛弃一切虚伪自负并且求之于非矫饰的赤裸裸的存在时,放可达到心灵的宁静,而这种心灵的宁静正是人类幸福的根基。
寻找自我,真实的自我
每晚入睡前反省你白天所做的一切
没有后悔与抱怨、自责,只须看问题的所在,解决的方法,以避免 日后重复同样的错误。
一个人惟有当他独自一个 时,他才是他自己;当他孤独无依时,他才真正是自由的。
当一个人独自一个时,每个人都将成为他自己。
思想真正的平静,灵魂深处的安宁以及身体的健康,所有这一切是世间所能给予的最大的幸福。
一个人在他自己的心目中的地位越高,别人的地位就越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