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

2021-11-22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358 ·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10月 第13卷第10期 病案讨论·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 陈恒病史摘要黎毅仁李镇中整理 饱和度4%0(正常12%~45%),铁蛋白306 ug/L(正常30 —患者,男,38岁。自幼年起容易感冒,经常有 咳嗽,咯少量血痰现象。1989年因咳嗽、低热、痰中带血,曾 310 ug/L),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2.0 mg/L(正常0.5~2.8 在当地医院x线检查:“两肺弥漫性病变”,痰抗酸杆菌检查 (一),经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仍常有少量痰中带暗红色 液现象。1992年患者出现咳嗽、发热、咯暗红色痰液,在当地 医院摄x线胸片诊断为“两肺弥漫性粟粒样结节”,诊断为 “粟粒型肺结核”,虽痰检未查到抗酸杆菌,仍予以一年的抗 结核治疗(INH、RFP、PZA、EMB),抗痨治疗期间及结束后,肺 野病变无好转,仍有咳嗽及咯少量暗红色痰液现象。2007年 年初开始,患者出现咳嗽加剧蓝伴有咯痰血,活动后有气喘、 乏力,但无发热、盗汗及胸闷、胸痛等症状。6月份在外院就 诊,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示:“两肺弥漫粟粒状病变和右 上肺肿块样病灶”,PPD呈弱阳性(1:2 000),痰找抗酸杆菌 许多次均(一),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乃于2007年8月转 来我院作进一步诊治。 生活在农村,无过敏史,近8年来在城市做木工,无有害 气体及粉尘接触史。目前食欲尚可、二便正常,无体重减轻。 体格检查:T:37.2℃,P:80 ̄./min,R:18次/min,BP:150/80 mmHg神志清晰、消瘦体型,发育正常。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 染及瘀斑、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一)。头颅无畸形,口唇 无紫绀。颈软,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双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 居中,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清、轻,未闻及干湿哕音。心律 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 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脊柱正常,双下肢无浮肿,杵状指 (一)。膝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弓f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7.13 X10 /L,N67%,RBC: 6.03 X 10 /L,HGB:172 g/L,PLT:161×10 /L,血沉:2ram/ lh,PT、APT]?正常。粪、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范围; 空腹血糖:3.6 mmol/L。三对半:HBsAb(+),RPR、HIV、抗 HCV、抗HEV:阴性。IgG 17.86 g/L t(正常6~16.6 g/L); kA 4.05g/L T(正常0.9~4 g/L);IgM 0.92 g/L(正常0.6—2 L)。抗‘O’定量:457 IU/ml,类风湿因子定量27 u/ml(0~ 10 u/m1),(血清)铁代谢检查:铁2 umol/L 0(正常6~30 umol/L),转铁蛋白1.8 g/L(正常1.8—3.6 g/L),转铁蛋白 病例提供单位:200433 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胸外科 资料整理单位:200433上海市肺科医院(陈恒) 参加讨论主要单位:上海市华东医院(倪国兴) 上海市胸科医院(榻新法)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徐建勋张庆基黎毅仁) 上海市香山中医院(李镇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455医院(陆月明) 上海市同仁医院(龚拥军) 上海市肺科医院(汪锺贤彭丽芳) mr/L、 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AFP,CEA,CA125,CA155, CA199,CA211,NSE均在正常范围;血气分析:pH 7.387, PCO,32.7 mmHg,PO,73.9mmHg;PPD 1:10 000(一);1:2 000(+);痰找抗酸杆菌(一);肺功能:中度混合性通气功能 障碍。B超:肝、脾脏、胆道、胰腺、肾脏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肾 上腺未见明显占位病变。心超: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退。 讨论目的:明确诊断。 讨 论 放射学所见:图1为胸部后前位片示两肺野自肺尖到肺 底部满布大小均一、粟粒状、问质网状小结节,整个肺野似复 盖一层毛玻璃状,右侧较为严重。两肺门纹理清晰,无肿大的 淋巴结可见。两膈面光整,肋膈角尖锐。心脏大小正常。图 2系两肺上叶CT肺窗扫描层面示两肺野满布间质性网状粟 粒状小结节,结节间肺泡有不同程度气肿现象,两侧胸膜似有 轻微牵连。图3为隆突下CT肺窗扫描层示两肺野与图2相 同的小结节,右肺中部有一肿块状阴影,有小分叶,边缘清 晰,有长毛刺,两侧肺门似较大但无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图4 为纵切面肺窗扫描层示间质性网状小结节满布全肺野,肿块 状阴影在右上肺叶、上,中叶叶间隙上方,形态显示较图3更 为清晰。图5为图4CT纵隔扫描层。示肿块阴影边缘光整、 密度均匀,分叶不明显,看来系良性病变。从影像学诊断归属 于肺弥漫性病变一族,范围甚广,临床上应结合病史、病的发 展过程、症状等情况以及必要检查始能作出诊断。 临床分析:病史提供要点如下:(1)男性38岁,(2)起 病缓慢,(3)病程长,若从1989年算起,迄今己有l8年病史, 自幼即有症状算起,则病程将更长,(4)症状单一,即咳嗽、痰 血(或暗红色痰液)、偶有发热(低热),逐年来症状加重,活动 后气喘,(5)抗炎及抗结核治疗无效,在治疗期间(积极抗痨 1年)及以后症状如前,(6)无慢性中毒、盗汗、胸痛、消瘦等 症状,(7)无其他疾病史及其他脏器病变,(8)无接触粉尘及 职业病史(本职为木匠),(9)PPD 1:2000(+),痰查结核 菌反复许多次均阴性,(10)曾作支检,未见异常,(11)实验 室检查血清铁代谢中“铁”、“转铁蛋白”下降,(12)癌指标均 阴性,(13)肺功能:中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4)肺部病 变为广泛性、弥漫性、问质网状、粟粒样结节,纵隔内无肿大的 淋巴结,(t5)心超: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退。肺弥漫性病变 虽非常多,但能符合以上条件或大部份条件者很少。血行播 散型粟粒性结核起病时应有急性结核中毒症状,同时肺部结 节病灶随着时间推移应呈溶合现象。矽肺或其他职业性疾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l0月 第l3卷第l0期 应有职业史。过敏性疾病或其他原因疾病不可能迁延如此长 1359 因不明、为罕见的肺部弥漫性疾病,Virchow1864年首先报道, 时间。符合以上条件或大部份条件的可能为“肺含铁血黄素 沉积症”,自幼发病,症状符合,病程缓慢发展,x线结节形态 亦相当典型,但应多发于两肺中下野,未见过有如此广泛者, 国内外至今报告约数百例。多见于l0岁以前的儿童,成人约 占15%左右,成人男女比率为2:1。由于肺毛细血管反复出 血,渗出的血液溶血,红细胞破坏,其中球蛋白部分被吸收,含 铁血黄素沉着于肺组织引起反应。病理见肺重量增加。切面 有待于肺活检作进一步确诊。关于右肺上叶基底部肿块阴影 可能为慢性炎症。此外成人的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积征亦应 和肺泡微石症鉴别,两者的分布无明显区别,但肺泡微石症结 节更小,密度更高,两者的临床表现亦不相同。 明确诊断:黎毅仁主任:入院后再予以胸部肺CT检查示 有广泛棕色色素沉着。镜检肺泡和间质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 巨噬细胞。肺内有程度不等的弥散性纤维化,肺泡间质及血 管弹力纤维变性。电镜见弥散性毛细血管损害,伴内皮细胞 水肿及蛋白沉着于基底膜上。发病原因推测与几方面有关, 两肺广泛弥漫性病变如前,无明显变化;右上肺肿块样病变 较外院2007年6月15日片明显缩小(见图6)。8月21日行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两侧支气管黏膜轻度充血,各段开口通 畅,未见新生物。电透下在右上叶结节处行多处肺活检和细 胞刷检,并进行右上肺局部灌洗。咬检肺组织病理检查:肺泡 上皮增生,肺泡和间质内见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细胞刷 检涂片未找到癌细胞;涂片抗酸杆菌检查(一)。肺灌洗液找 癌细胞(一),抗酸杆菌检查(一)。病理学诊断:特发性肺含 铁血黄素沉积症。 图1满布大小均一粟粒状间质网状小结节 图2-n*野间质性 网状粟粒状小结节 图3右肺中部有一肿块状影 图4肿块 状影阴在右上肺叶 图5肿块影阴边缘光整、密度均匀 圈6 右肺上叶块影有缩小 文献复习:李镇中主任: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病 即肺上皮细胞发育异常,存在肺间质毛细血管的机械性不稳 定而反复出血;免疫功能障碍;其它原因如有动物蛋白摄入、 吸入有毒物质等(如有机农药)。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取决于 肺内出血程度。一般轻度患者有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痰血,干 咳,乏力,皮肤苍白,低热,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本例所见。急 性出血期有少量咯血,有湿哕音。但大咯血极少见。影像学 表现:1,急性出血期可有以下几种表现:小片状或云絮状阴 影,边缘模糊,小斑片病灶可有融合;灶性出血可呈边缘模糊 的小结节,如本例右肺上叶前段块影所表现者,当血液逐渐吸 收,阴影逐渐缩小,最后留存小、粟粒状结节。2.毛玻璃阴影 以肺门向外伸展;3.持续性肺泡腔出血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粟 粒性病灶,分布不均匀,以肺门区和下肺野为密集,但也可分 布均匀,如本例粟粒状、网状问质性结节均匀地满布全肺野, 实为罕见。上述出血性病灶短期内常有变化、也可自行缓解、 甚至消散,但多反复发作并逐渐转为慢性期,最后遗留两肺弥 漫性问质纤维化,表现为肺内广泛分布的细网状改变。此外 同时可伴有胸膜增厚,以及继发肺动脉高压和心影增大。特 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积症影像表现无特殊性,确诊必须经痰检、 支气管灌洗液或肺活检找到含铁巨噬细胞并排除由各种原因 的左心房高压所致之继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积症。在儿童病例 x线胸片见肺野有“粟粒样病变”多误诊为粟粒型结核,文献 多有报导。有报道误诊长达l5年后始得到确诊者,本例也曾 误诊为粟粒型肺结核,时隔至少l8年始被确诊。临床上详细 询问病史,动态观察肺部X线表现,对于减少误诊极为重 要。在治疗方面建议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有报导用泼 尼松1—2 mg/kg/d,待弥漫性肺泡出血控制后逐渐减量,疗 程半年以上。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试用免疫抑制剂,一般常用 硫哩嗦岭,用量为1.2~2.0 mg/(kg·d),疗程1~5年报道 效果良好。在治疗过程肺弥散功能的追随观察有助于估计病 程的进展。IPH是临床较为少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幼儿 预后较差,约1/3~1/2病例于发病后3年即死亡。治疗期间 虽可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出血,但不能长期稳定病情和预防复 发,慢性病例疗效更不显著,本例的预后亦不允乐观。严重贫 血者用铁剂可缓解。成人慢性IPH病者多死于心衰、呼衰。 亦有见死于大咯血者。 f收稿日期:2007—09—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