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差异性
一、综合题
1、芬兰素有“千湖之湖”的美称,地理环境南北各具特色。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达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
(1)判断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地带性规律,并说明判断依据。 (2)分析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
(3)根据B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推测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 (4)A地区是芬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概述其主要的有利条件。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0月22日,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从西班牙阿利坎特起航,经过11个赛段12座地标城市,于2018年6月上旬抵达目的地荷兰海牙。图1为此次“赛事航线示意图”。
材料二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穿越三大洋、经过五大洲,沿途景色美不胜收。图 2为“第7赛段航线上合恩角局部区域示意图”。图3、4分别为“M地和N地的景观照片”。 (1)此次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是 ,其中第二赛段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途中观察植被有 、热带荒漠、 和热带雨林的明显渐变,引起渐变的主要因素是 。 (2)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5日9时,代表我国参赛的“东风号”历时近半个月顺利完成第三赛段。本赛段启航时,开普敦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航行期间墨尔本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 。 (3)N地与M地纬度相近但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分析N地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
(4)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第7赛段途经有“海洋坟场”之称的合恩角,列举合恩角航行途中可能遇到的自然困难。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面积约6.79万平方千米,地形呈穹状高地,平均海拔为600m,被河谷深切,最高峰可达1545米,有古冰川的遗迹。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季(9-11月)和秋季(3-5月气候宜人,白天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左右,冬季(6-8月)平均气温在10度左右,塔斯马尼亚的夏季(12-2月)非常舒适,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年平均降水1000mm,有的地区可达3500mm。
位于岛屿西部的西塔斯马尼亚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保护区之一。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植物以温带原始雨林和喜湿的稀疏桉树林为主。当地土生植物总计165种,其中29种为西南部地区所独有;有世界上最大的有袋目食肉动物袋狼,以及花尾考拉等珍稀动物,区内动物中有21种土生哺乳动物,占塔斯马尼亚地区已知哺乳动物的三分之二;南部还有企鹅的分布。
塔斯马尼亚简图
(1)依据图文资料,描述该岛的地形特征及对东西两侧降水的影响。
(2)结合图文资料,简析塔斯马尼亚岛上多特有物种丰富的地理原因。
(3)分析公园内“植物以温带原始雨林和喜湿的稀疏桉树林为主”的原因。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纳利群岛为白垩纪(开始于 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分裂后,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群岛,最高处3718米,东距非洲大陆约130km,面积7273km2,人口约209万。该群岛属于亚热带荒漠气候,山坡的一定部位,经常形成一个潮湿的云雾层,该云雾层内发育成片照叶林(又称副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副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该群岛内有大量的特有生物种类,但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极少。
材料二 图1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及范围。图2示意该群岛的山地垂直带谱。
图1 图2 (1)指出图中加那利群岛附近的洋流性质。
(2)指出该群岛出现云雾层所属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云雾层内发育照叶林的原因。
(3)分析该群岛成特有物种多的原因。
(4)某地理小组在研究该群岛时,判断图2中P为北坡。该地理小组是否判断正确,并说明理由。
5、阅读甲、乙两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山脉和乙山脉自然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个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概述甲山脉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山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如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如图2). (1)甲山峰北坡下半部分布着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高山草甸带等四个自然带.请根据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按图1中①→②→③→④顺序,依次写出各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①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图1),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3)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而不是牧人”.请分析其原因.
(4)转场游牧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1.【答案】
(1)纬度地带性;依据:随着纬度的升高,热量降低,农业生产方式由种植业向林业及狩猎业过渡。
(2)该地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低气压带的控制;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时,多锋面雨;极地东风将北冰洋水汽输入,降水量较大,形成亚寒带针叶林带。
(3)第一产业:发展林业;第二产业: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第三产业:利用独特的极地风光(森林广布,北极圈以北有极光现象),发展旅游业。
(4)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大;地形主要为平原,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海岸线漫长,海运交通便捷;开发历史较早,经济较为发达。
2.【答案】(1)先加快再减慢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热带草原 热量 (2)昼长夜短 先增大再减小
(3)N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低温潮湿的环境、狂风巨浪、海冰、狭窄的航道、暗礁多等。 。
3.【答案】(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北部和中部地势较高,四周低;沿海有锯齿状海湾和半岛。东西两侧降水差异显著,迎风的西坡降水量较大,东侧降水量少。 (2)岛屿和其他大陆分离,受干扰较小,物种独立演化;无大型食肉动物,动物天敌少;长期以来地理环境相对稳定,环境无重大异变;开发历史短、人类活动规模小,对生物多样性破坏小。
(3)岛屿位于中纬地区,四面环海;受盛行西风控制,气候温和;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超过1000mm)。
4.【答案】(1)寒流
(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原因:云雾层潮湿(或水汽含量高),带来降水,(增加土壤水分),为照叶林生长提供水分;云雾层遮挡阳光,减少植物蒸腾和地表蒸发。 (3)形成时间较早,保留较多的古老特有物种;群岛环境相对封闭,生物生存环境稳定;海拔与降水差异大,为不同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大型野生动物少,物种生存竞争压力小,灭绝可能性小;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少。
(4)正确。(该群岛位于 28°N附近,)P坡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P坡为阴坡,太阳照射时间短,蒸发弱,P坡湿度较大(或更湿润)。
5.【答案】(1)差异:乙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
乙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且其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因此其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是阳坡;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同一自然带出现的海拔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且其基带为热带雨林带,分布纬度较低,因此判断其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6.【答案】
故答案为:(1)温带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和高山草甸带.甲山峰山麓地带位于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再加上高大山地的阻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形成荒漠.
(2)地表岩石受到强烈温差变化(或冻融)的风化作用,发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冰雪融水等外力侵蚀后;并被(冰川、冰雪融水、重力等)搬运;到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坡处堆积而成.
(3)从盆地到高山,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气温和水分条件或水热条件或气温和湿度条件)垂直差异大,雪线会随季节变化而升降.每到春夏来临,随着雪线不断上升,高山草甸带水热条件适宜,牧草生长茂盛(或高山草甸带气温升高湿度增加,牧草生长条件改善,牧草丰富),气候温和,羊群等被赶到海拔较高的夏季牧场.当秋冬季节来临,雪线又不断地下降,高山草原牧草被积雪覆盖(或水热条件不宜牧草生长,或气温降低湿度减小不利牧草生长),且高山草原上的气候寒冷气温较低,牲畜无法生存,羊群被赶着下山,在相对温暖的山麓牧场越冬.
(4)距离远(时间赶);地形复杂,高差大;沿途畜牧生产保障条件差;容易遭受自然灾害(雪灾、冻害、旱灾、风灾等)的威胁;导致牧草不足,牲畜掉膘(减重)、疾病、甚至死亡,使畜牧业产量下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