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班会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哲理性、文学性语言。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师生达成共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做大自然地保护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2、 品味哲理性、文学性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二 、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当你欣赏大自然中的美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青山绿水,你
心情如何?(多媒体出示日本地震情形)当你听说日本海啸,核辐射将波及中国东北,你心情又如何?是啊,我们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严春友写的《敬畏自然》。(板书课题)
(二)复习巩固(检查课前布置的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词语:
沾沾自喜 咫尺、鲲鹏、蓬蒿、狼藉斑斑、相形见绌、精巧绝伦、深邃、混淆、硕大无比、美味佳肴
2、明确文体:
《敬畏自然》是严春友写的一篇议论性散文。
(三)明确目标(小黑板出示)
1、通过自学、互学的方法,感知内容,揣摩语言。
2初步掌握议论文的结构方式及推理方法。
3、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方法:教师口述,并在导学案上写明。使学生清楚学习任务。
(三)学生自主探究(部分问题有多媒体课件出示)
让学生自学,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1、学生速读课文,感知内容:勾画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2、再默读课文,探究问题:
(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3、感悟主旨:标题“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4、学生自由读文,分析写法:
作者是怎样推理得出结论的?(从以下三方面思考,结合文中语句说明。)
(1)推理部分用了什么写法?
(2)表达方式的运用有什么特点?
(3)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合作讨论(一)。
(方法)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每组一题,小组代表发言,然后同组成员修正和补充,最后其他组成员发表不同看法。师生讨论明确导学案上的问题。
1、阅读最后一段,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其深刻含义。
(1)有些人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事实证明,征服自然过于急躁,往往违背自然规律,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面对现实,人类与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都是宇宙的创造物,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爱护我们自己。
2、思考“敬畏”从字面上看是又敬重又畏惧。“敬畏自然”就是敬重自然的智慧,畏惧自然的惩罚。正确、充分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美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探究文章的主要写法。
(1)对比的写法的恰当运用。把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作对比,突出大自然的伟大、神奇。层层推进,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先说人类的智慧无法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再说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最后说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是平等的兄弟关系。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
(2)《敬畏自然》全篇以议论为主,使文章富有哲理性。又富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使文章富有文学性。
(3)本文运用了拟人、反问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文学性语言,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概括)议论性散文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以说理为主,有论点、论据、论证,又有议论文的思路。语言形象,富有文学色彩和抒情成分。
总结阅读议论性散文的方法:知内容,明观点、析写法,品语言。
(五)合作讨论(二):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如果不认同,请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师生评价)
(六)检测课堂效果。(见学案中的测试题,此略)
1、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测试题(学困生只做第3题):
2、让我们把“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变成具体行动,请就这一主题拟一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如:保护地球母亲,创建美好家园。
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完成后,同桌互评互改,检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七)盘点收获
1、学生谈体会
2教师课堂总结
(八)布置作业(学困生只完成第1题)
以下两项作业,任选其一:
1、课外阅读张晓风的《敬畏生命》,写下感想与同学交流。
2、向全校师生提出倡议,完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倡议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