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爱的教 育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能是学生 真正的爱。
李伟,男,13。家庭条件较好。新生注册我还未知道他的名字他 就开始给了我一个见面礼——毫不忌讳的玩弄他的手机,被我批评后 只是放进口袋并未表现悔过的样子;开学第一天升旗,他就在我前一 天千交代万叮嘱不要迟到的情况下,公然迟到。并一摇三摆想进入队 伍,我非常生气,狠狠地吼他,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也不反驳。
一天下午自习课,突然一阵悦耳的音乐响起,是他又偷偷把手机 带到学校,其实从和班里同学的谈心交流时,我早就了解到李伟的手 机是从不离身的,他也有很多的过去学校的朋友,他们从早到晚总是 用手机聊天交流。我感觉他如果能改掉依赖手机的习惯,把心思放在 学习上,应该能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的。因此我和他进行了一次恳切 地长谈鼓励他,试着让他走出虚拟的世界。一开始,他还算配合下决 心试着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这一天 他又把手机带到学校,仅仅坚持了两天!我与其家长交谈时发现,他 用极其粗暴的,激动的语言在顶撞他的母亲。在以后和他家人的沟通 中我了解到他从小只要一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地方,总是以发脾气, 闹情绪为发泄和争取的途径,而每次也总是以他的胜利为终结。于是, 在一次又一次过激行为中他尝到了甜头,而脾气却越来越激烈暴躁 了。
某天,在数学课上,李伟又一次因为上课玩手机做小动作被数学 老师批评;英语课被英语老师批评;任何科任老师都对他的表现不满 意。。。。
李伟家离校较远,某晚其母打来电话得知他放学居然未回家,并 且不在亲戚家。其母很是焦急,在我连着打了很多本班学生家电话询 问后,才鼻清脸肿回到家,说是在路上摔跤了并不怕疼坚持回家。次 日,我对他进行了表扬,谁知几天后才知道他是被别人打伤的,我对 他再次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指责他不应只顾自己不顾家人的感受, 但他仍然是一脸的无所谓。并要求我不要插手这件事情,由他自己解 决,我与他母亲联系后用了最好的方式解决了这件事情。
李伟可以算是班上学习困难户,他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 因此他总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 不专心听课,他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 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在对他的教育中我发现他有着极其 孩子气的一面,想尝试一下新鲜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出他的个性张扬。 但同时我也察觉他的有些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有偏差,他会认为老师 对他进行教育是为难他,他会觉得对他进行适当的惩戒和教育是学校 不人性化管理的体现等等。通过与他谈心走近他,慢慢地我了解到由 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家庭收入提高。家长对学生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去 会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从而渐渐地也养成了他们任性好胜的个性,少 了几许宽容心同情心,多了几许霸气,好胜心。家中众星捧月式的过 分溺爱使他养成了娇纵自私且受挫折能力弱的个性。通过交谈我发现
他很喜欢表现自己,对老师安排他做的事,能够尽心完成,发现同学 有违规行为有时他也能告诉老师,因势利导综合他的特点适当给他安 排体育委员的工作。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班里要往高处贴条幅,当时我并未叫他 (其实是在我的心里从未指望过他) ,可是他却主动留下来对我 说:“老师,要我帮忙吗?”我毫不犹豫地同意并在心里感动莫名,他 也确实卖力地去做并且做得很好。我真的感觉在教育工作上,要花点 深功夫,即要不失亲和力又必须严格!如果只用简单的说教很难去改 变他。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学生都不是一天就长成这 样的。所以我认为要使像李伟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和行为习 惯上有改变,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因为,随着国家日新月异发展,信息量的敞开使学生对于新事 物的兴趣求知变得十分容易和广泛,学生的知识面与时俱进地扩展。 他们大多有强烈的反叛意识,追求自我个性张扬,但相对缺乏团队精 神。学生中很大一部份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老师反对他们做的 事,他们越要做到底,为了追求绝对的与众不同甚至有同学尝试打耳 钉,吸烟。
90后的学生出生在计算机虚拟技术日新月异的90年代,长在知 识大爆炸的21 世纪。他们面对电脑电视机的时间甚至比面对父母的 时间还要长。我要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少年。
对于李伟这种脾气倔强的学生,我认为不能指望强行把他的脾气 扭过来,扭是扭不过来的。我们有时候应该不动声色,有时明知学生 这样下去会碰壁,也不加阻拦,而是默默关注。等到学生吃到苦头之 后,暗中加以帮助或点拨。
对于学生身上发生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多作鼓励,激励他内心的 善良本质,让他拥有一颗博爱心。当他做了好事时,应及时加以表扬 奖励。在工作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受到表扬、关注。总希望自 己成为焦点,他们不管自身能力如何总想在班级管理中出谋划策表现 自我。针对学生的这种心态,我时常会依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让 他们去负责班级中的一些事情。在我的想法中,放手让学生去处理一 些事情,一方面是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另一方面 可以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责任心,有利于改善90后学生 普遍的存在的遇事冷漠、过分自我、追求个性的问题。就像xx吧, 他善于表现,爱出风头,体育方面有特长,于是我就让他负责我们班 的体育活动,从队形、队列安排,到动作学习,整体规范等,让他在 组织中体会要做好一件事是多么不容易。通过这些活动,他对人对事 的态度有了一些可喜的转变。他变得做事更有恒心和责任心了,他的 自控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变成了爱护班级荣誉的人,虽然还有好 多的缺点,但是他脾气顺了,班里评学雷锋积极分子时出乎意料的班 委一致同意推荐他。
当然学生处干青春涌动期,难免会产生错误。对学生所犯的过错 要帮助其分清错误的性质,防止学生累教累犯做到谆谆诱导,对有些
学生把教育说服当耳边风,要让他认识错误的严重性,在校纪校规的 允许下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同时通知学生的家长配合好老师工作。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老师的中心作用,和家长通力协作,来提高对学生 教育的效果。
90 后的独生子女们,是一类很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信,他们创 新、他们敢于表现。他们骄傲、它们叛逆,他们个性张扬。如何和他 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如何为他们创造一个让他们健康成长的舞台, 这些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一个必须要去面对且永不过时的课题。 当时间仅仅过去两个月时,由于我外出学习不在学校,回来后我 看到了李伟写的周记(: 暂时不公布)里面有一句非常让我感动:“老师, 您什么时候回来啊!……老师,星期一又能见到您了,我非常高兴! ” 还知道用尊称了。
这是他写给英语老师改的,我看后非常动容,有一个教育家说过 这样一句话:任何人都没有力量改变另一个人,但如果你乐于按照一 个人的本来面目去接受他,你就给了他一种改变他自己的力量。
个人简介
我叫马新来,男,汉族,生于1969年12月26日,1991年7月参加工作, 199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12月25日毕业于兰州大学,本科学历。 现在永登县大同镇保家湾小学任教,担任教导主任,二级教师。
2000年6月发表论文《班主任工作的三种教育》,荣获全国教育教学论
文三等奖
2003、10、13、文章《父亲 您的泪是我的力量》刊登《永登报》
2005年6月撰写的论文《用人不宜 破灭之道》,荣获《教师报》一等奖 2006年6月荣获兰州市中小学生“手拉手 心连心 共创美好家园”主题征文 活动辅导优秀奖
2007、1、27、《天时 地利 人和 构建和谐兰州》发表于《兰州日报》, 荣获优秀奖
2008、10、16《甘肃日报》刊登“成就自考 融入人生”征文《无悔的选择》 2009年8月17、在《兰州日报》发表《做兰州人 爱兰州城》一文荣获兰州 市行政管理执法局优秀奖,同年 9月《爱心 诚心 耐心》荣获兰州市教育教学 论文三等奖
2011年6月10、撰写《解读新兰州》一文荣获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优秀奖, 同年12月,个人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获兰州市教科 所2010年度三等奖。
2012年10月《小学高年级儿童吸烟行为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荣获市教科 所三等奖;
2012年12月荣获大同镇政府“校园安全工作先进教师”称号。 2013、3、26、文章《我遗产 我保护》发表于《兰州日报》
2013年9月荣获“永登县优秀教师” 11月“永登县骨干教师”
2013年10月,论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指导的几点思考》发表于《现代 教育与技术》网络期刊
2013年11月个人课题《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指导策略与研究》获兰州市教 科所2013年度三等奖。
2014、3、20、论文《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发表于《永登教研》 2014、4、28、文章《万古流芳卦台山》发表于《兰州日报》
2014、6、12、荣获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 城市有奖知识竞赛”二等奖
2014、7、30、《一个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情怀》发表于《兰州日报》
2014年9月论文《开展素质教育 促进学校体育》荣获第26届中国教育学 会体育与卫生学会分会二等奖
2015年4月案例《精雕细刻 融注爱心》荣获“国培计划(2014)” ---中小 学教师远程培训三等奖。
兰州市永登县大同镇保家湾小学 马新来 电话:139****7705邮编:7303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