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

2021-12-07 来源:步旅网
论语复习资料三: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课为政以德(会考篇目)

一、本题意在引导我们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加深认识。

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不同,但要注意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个重点。

二、此题意在通过词义的深入探究正确把握文意。

“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 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的思想取得一致。

三、此题意在对《论语》中的重要概念给予关注.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可以在总结归纳孔子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的基础上,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与孔子这里的德治思想作简要对比。

第二课 克己复礼

一、此题意在联系相关材料.对材料进行综合思考.

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章)。1.2章用孝弟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弟,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2。8章,17。21章);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二、此题意在注意区别原始的孔子和后世改造过的“孔子”。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在他处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章)的话。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1

三、此题意在了解倒装句的特点,体会《论语》的口语化风格,并通过句式特点的探究把握语言蕴含的思想感情。

倒装句改变常规语序,语义上突出前置部分。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两句中,突出的是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也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深,反映出孔子对西周政治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倒装句在口语中使用的远较书面语多,《论语》中大量倒装句的使用,反映了该书的口语化特点。

四、此题意在锻炼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和文言阅读能力.

第一段,从社会作用的角度讲礼.认为礼的作用在于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矛盾,既能“养人之欲”,又能维持等级差别(“贵贱有等,长幼有差\")。

第二段,从人兽区别的角度讲礼。认为二者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语言而在于礼,礼是人与兽相区别的标志。

第三段,从处理人我关系的角度讲礼。认为礼的特点是自卑以尊人,礼可使人尊重他人而约束自己.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会考篇目)

一、此题意在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参见课文有关注释。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本题意在对孔子的人格精神予以一分为二的分析和批判的继承。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

第五课 仁者爱人(会考篇目)

一、本题意在对孔子的仁有更全面更辩证的认识。

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却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认 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二、此题意在通过儒墨比较.更为深入地认识孔子仁爱观的特点。

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2

三、此题意在体会和学习《论语》的写作手法。

“师冕见”一章的生动,得益于具体细微的记述.从“及阶\"到“及席”到“皆坐”,每-个环节都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表现,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果去掉这些细节,采用原则性的陈述,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六课 君子之风

一、此题意在体会《论语》的写作手法。 形象地表述孔子心境的,可以7。16章和7.19为例。

7。16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

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1)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所说过眼烟云;(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3)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7.19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第三个“忘”——忘老(“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

二、此题意在放开思路,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现实生活中患得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是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还有的是对得到以后的责任由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 三、此题意在对前人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 孔子和后世儒家的价值观,参考本课“相关链接”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达富国强兵的一时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第八课 周而不比

一、此题意在通过联系比较的方法把握文意。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讲的都是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可见,能使别人长时间保持对自己的敬意, 是一个人善于交往的表现,其中包含着交往方法、技巧的问题。因此,把“久而敬之”的“之”理解为晏子,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如果把“敬之\"理解为尊敬别人,就成了交往态度问题,原文中的“善”字就没了着落。

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会考篇)

一、此题意在锻炼我们的思想方法。一是联系比较,二是“听其言观其行“,以实践作为检验标准.

3

“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认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5.34章,本《论语》专题资料·论学习),以与人为善的态度鼓励“难与言”的互乡人进步(7.29章) 这些都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实践论的。

二、此题意在通过具体材料加深对孔子主张和为人的认识,需要自己搜集材料进行归纳分析.

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论语》中材料很多,如第一课14。5章,第六课6.11章,第十二课11。13章、7.11章、5。7章,等。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如本课11。22章,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11.3章,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再如子夏比较偏向于具体知识的研习,孔子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而子夏却把钻研具体知识视为好学,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19。5),孔子针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

三、此题意在对孔子重要的思想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

对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2)但另一方面,这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

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作”。

第十二课 高山仰止

二、此题意在了解《论语)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关于子路形象的材料,除本课有关章节外,课文还有:第二章,第三课17.5章、17。7章,第四课18。7章,第五课5。26章,第十三课11。26章,等等。分析子路形象时要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考虑才会更加全面。子路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直率鲁莽而又争强好胜。他可以当面顶撞孔子,对孔子的言行表示不满,可以在听到表扬以后毫不掩饰地面露喜色,可以在众多的学生中抢着第-个回答问题……子路的形象所以丰满生动,是因为《论语》在记述时注意捕捉能够表现其性格的言论、行动和神情态度。如:当面议论孔子“有是哉,子之迂也”,表现他的鲁莽直率,在听到孔子赞扬颜回时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表现他好胜,等等。其中不少情节带有喜剧色彩,使读者增加了阅读趣味,等等。其中不少情节带有喜剧色彩,也使子路的形象显得憨直可爱.

三、此题意在了解叠句的特点,进而体会《论语》的口语化特色。

4

叠句多为感叹句和祈使句,这类句子的重叠使用可进一步强化语气和感情色彩。就像诗歌的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之效。多用叠句也是《论语》口语化特点之一。

第十三课 沂水春风(会考篇目)

一、此题意在对文意作深入探究。

孔子对曾点的想法表示赞同,可以有这样几种解释:(1)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道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2)曾点描绘了一副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3)曾点所描绘的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4)曾点志趣高远,胸次悠然,较之另三个学生驰心政务,已达到极高的精神境界。在这几种解释中,前两种均有一定说明力,较为直接的应该是第一种。另外,孔子对曾点有肯定,意味着对三子的不满.孔子对三子的评价,可参看5。8章(“《论语》专题资料·论仁\")。

三、本题意在品味《论语)的文学意味,提高分析领悟能力.

(1)人物神情风貌。①子路争强好胜、勇于任事:“率尔而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②冉有的谦虚:“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与子路“且知方也”比较)。③公西华的谦退:“非日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与冉有“可使足民”比较)④曾点的从容: “鼓瑟希”(说明此前一直在鼓瑟),“铿尔,舍瑟而作”(听到询问后未立即站起来回答问题),首先声明“异乎三子者之撰”等。⑤孔子的长者风范和闲暇心情:逐一诱导启发,“夫子哂之”(委婉而善意的批评),“何伤乎”(鼓励曾点),“夫子喟然叹日”(真情互 动)。

(2)师生的平等和谐。孔子聊天式的开场白,子路的“率尔而对”,曾点的鼓瑟。 除题干提示外,本章还用了对比手法。“率尔”与“铿尔”相对,“哂之”与“喟然”相对,表现了子路与曾点截然不同的性格,以及孔子对二人志向的不同态度.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一、此题意在把握《论语》的重要概念.

“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此题可参考本课“相关链接\".附文“晏子论和与同\"内容与本课关系密切。 二、此是意在结合《话语)相关内容加深对孔子中庸思想的认识。

除本课内容外,教材中“均无贫”(第一课16。1章)、“忠恕之道”(第五课4。15章、5.12章)、“文质关系”(第六课12。8章)、“周而不比”(第八课2.14章)、“群而不党”(第八课15.22章)、“以直报怨”(第八课14.34章)、“事君数,斯辱矣”(第八课4。26章)、“求也退,故进之”(第十一课11.22章)等内容,都可以认为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