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名记者研究》教学内容的拓展
2021-07-11
来源:步旅网
试论《名记者研究》教学内容的拓展 梁颖峰 方汉奇先 生在为夏林根 主编的《近代 中国名记者》 一书作序时指 出:“历史是由 众多人物扮演 的,研究历史, 理所当然地应 该研究人物活 动。”长期以 来,新闻学的 研究与教学应 该说是成果丰 硕的,但是涉 及新闻史人物 尤其是当代名 记者的研究与教学,却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各新闻院校开课情况 国内各新闻院校目前都基本开设有《名记者研 究》这一课程。当然课程名称不尽相同,除了叫《名记 者研究》,还有的叫《中国名记者研究》或《中外名记 者》。不少新闻学界名人都曾担任这门课程的授课教 师,例如方汉奇先生就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登坛授课,而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讲《名记者研 究》的则是乔云霞先生。 可以说《名记者研究》这一课程是要通过全面介 绍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等)的新闻言论与活动, 综合讲述各历史时期新闻名家的新闻思想、新闻学 说,从而展示中国新闻名家的人生经历和新闻贡献, 并着力勾画中国名记者与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可 以说这是从历史角度考察名记者这一群体在社会发 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展示其人文精神,通过鉴古知今, 最终见贤思齐,培养与造就更多的名记者,推动新闻 事业的新发展并从而促进社会更大进步。 目前国内对于《名记者研究》的教学大体可以分 为两类。 一类是只讲授中国名记者尤其是以新中国成立 前后的名记者为主。以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例, 他们主要是按照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规律作为历 史沿革,从中选择优贡献突出的新闻思想家、新闻言 论家以及新闻从业者作个案分析,研究中国新闻传 播业历史人物,注重对新闻界人物作客观公正、实事 42 求是的评价。 另一类则主要侧重于中外名记者的采写经验、 新闻理论方面的介绍。如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 《名记者研究》课程内容,就包括中国近现代名记者、 中国当代名记者及外国名记者三部分,并对中外名 记者在新闻事业发展中的经验与成就进行理论性的 归纳。这对夯实学生新闻学专业理论功底和提高其 实际工作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缺乏适用的新教材 应该说对于当代名记者的研究,在国内的开展 并不是很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河南大学的彭 正普就开始研究国内名记者并进行课程讲授,他还 将讲义结集出版了《当代名记者》一书。而复旦大学 陆云帆、周胜林等一批学者,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陆续出版了不少名记者研究专著,如周胜林在《解放 军报》开有《学步漫记》的专栏,专门写访问名记者的 随感式文章,而王艾生则有《中国当代名记者小传》 等。0自此研究名记者、讲授《名记者研究》开始在新 闻院校兴起,这门课程经过十数年的发展最终成为 新闻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 但是进入新世纪后,名记者的研究还存在不少 薄弱环节。虽然对于新闻史上的人物,其研究成果还 是比较丰硕的,但这些人主要集中在清末民国初期 这一时间段。如对王韬、黄远生这些活跃于清末的新 闻界人物,可以说相关研究早已从各个角度分析得 相当透彻。而对民国时期的张季鸾、邵飘萍、陈德铭 等报人近年也有相关研究著述出现。比如中华书局 就出版了一套三种研究“报人时代”的丛书,即《张季 鸾与<大公报>》、《邵飘萍与<京报>》、《陈铭德与 <新民报>》。这不仅丰富了新闻史料,更有利于探 讨新闻界人物成长的道路以及借鉴他们在业务、思 想、作品等方面的经验。应该说,吕一民、尹韵公、刘 海贵等学者的研究都是先从过世的名人写起,由远 及近。但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名记者——特别是忠 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一代代名记者,这些人的 研究则相对匮乏,这就导致在教学活动中缺少比较 适用的教材,并且部分教材的内容已经显得比较陈 旧。 不仅是对中国当代名记者的研究存在发展不平 衡的情况,对于外国名记者的研究也呈现厚此薄彼 的现象。那些国内读者比较熟悉的如埃德加・斯诺、 奥利亚娜・法拉奇及奥帕拉・温弗丽等外国记者就研 究成果丰富,但是同期的美国著名记者杰克・贝尔登 则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关注者不多。 研究教学的意义 可以说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化,竞争意识已经渗 透到各个领域,新闻界也不例外。而自1992年以来 都市报的报业大战,广播、电视不仅延长了播出时间, 更是处于平面媒体与新媒体夹击之中。新闻的竞争 可以说已经在所有媒体中形成了混战,新闻竞争是 报道方式、方法的比拼,更是新闻从业人员素质高低 之间的比较。那么,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就是学界所要 努力的方向。 新闻史人物、当代名记者因为其所具有的强烈 的历史使命感,使得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历史发展的 趋势,融人到了时代的脉动中,反映出了历史运动的 深刻变革。可以说对他们的研究,既是对其新闻成 就、贡献的肯定与尊重,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为这 样学习对象更生动,而学习内容也更具体。比如通过 学习斯诺的《西行漫记》就可以了解到政治敏感性是 如何帮助记者见微知著,正确地判断形势的发展,提 高预见能力。而对范长江的学习就更可以了解,记者 ——社会活动家——是如何与社会各界人士打交 道,并尽可能多交些朋友。这是因为记者个人能力精 力毕竟有限,有一些值得信赖的朋友,不仅使新闻线 索的采集面更广,也会在采访时得到有力的协助。而 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的采写过程无不在证 明了这一点。 名记者研究其实质也是一种人才学的研究,其 教学不仅是介绍、研究一批新闻名人的成长道路,更 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一方面社会对如 何做好宣传有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年轻记者也迫切 想要了解如何才能寻找到攀登事业高峰的方向路 径。而《名记者研究》这类课程就可以系统地向学生 展示当代名记者的新闻实践,包括采访写作活动;通 过解读其名篇,了解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意 义;更可以通过对多名记者作品、采访风格做纵向、横 向比较分析,促使新闻学子——未来记者的采写等 业务能力更快提高。 研究开展的难点 戴邦认为通过介绍一批名人成长的道路有助于 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特别是分析健在的名人,解剖 当代有社会影响的名篇,就格外引人注目了”。固 应该说遵循这个思路,近年来也有不少成果出 现,比如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乔云霞主编的《中国名记 者传略与名篇赏析》。在该书中共评传了45名记者, 简述其经历、成就,收录其代表作,并配有点评赏析。 应该说,分析典型人物,解剖典型作品,研究新闻界名 人成长的道路及其理论观点,是编写新闻学教材的 一个好方法,比用概念叙述加事例论证的方法更生 动、具体,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但可惜的是,这45人 中最老的是有中国近代报刊开拓者之称的王韬,最 年轻的也是1956年生的张建伟;这45人中,上个世 纪三十年代出生的占了八成,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 的有且仅有张建伟一人。中国记者协会也曾主编过 一本《中国新闻界人物》,这本书里面收录了4o位新 闻界名人,其中所收录的最年轻的名记者是郭梅尼, 而她出生于1935年。 可以说在学界研究中呈现一种厚“古”薄今的现 象,戴邦认为“对写活人,评介当代有社会影响的作品 有点发愁,感到不好办”。∞ 首先,这与如何确定谁是名记者的标准难以形 成一致有关。研究者开始进行研究时需要将研究范 围缩小,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邀请学界、业界专家共同 推荐人选以便确定研究范围,但不同的专家所推荐 的人选必然是有所不同的。比如乔云霞就表示:“《中 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一书,涉及近代到当代45 名记者传略和代表作的赏析,这45名记者入选名单 是由新闻界名流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提名,按得 票多少而确定的。” 而研究者喜欢研究已故或者已经离开新闻一线 的新闻人物,也与这些人的生平、贡献已经盖棺论定 或至少已能大体确定有关。而且,新闻史上较早的人 物,由于其史料众多,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 者甚至可以在图书馆里就可以完成整个研究工作。 但仍活跃在新闻一线的记者,其作品、贡献仍存在变 数,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研究者很难做出舍易取难的 决断。 教学思路需转换 新闻教学是一种综合的系统工程,比如学习新 闻采访学不是单纯的学习某种采访方法,更不是学 习一些具体的采访技巧,更重要的是应该有端正的 专业思想。那么在《名记者研究》的教学中,就应该向 学生点明所学习的这些名记者虽然风格各有特色, 但是他们的采访风格却是有共性的——是裤管沾泥 的记者——他们更多的活动在群众中,而不是泡在 文山会海里面,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采访是无法写 出有社会影响的作品的。 在过去的新闻传播史的学习中,或注重于政治 思想的内容,这是因为新闻本身就是政治性比较强 的事物;或偏重于传播中的流变。但学习《名记者研 究》,更多的是要了解人物的作用,不仅是因为事情是 人做的,更是因为历史与人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历史 却不学习其中的历史人物将无物可学。而通过学习 名记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新闻作品,不仅可以观 照活生生的人物活动,同时因为新闻本身就是一个 历史瞬间的记录,那么通过学习生动具体的新闻作 品,更可以补齐历史的全貌。 应该说《名记者研究》的教学范围是比较宽广的。 有学者曾撰文讨论过中国的名记者群现象,指出中 国新闻史上出现过四批大规模的名记者群:第一次 是维新变法期间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第二次是从 同盟会成立到辛亥革命爆发期问的孙中山、章太炎 等人,第三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营报纸周围的 张季鸾、范长江等人,第四次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 的一代代名记者,如穆青、金风等人。@现有的研究成 43 大学写作课常见问题及教改策略 谢 仁 敏 曹丕《典论・论文》 操作性。但在教学实践中,或许是同于课时有限等原 云:“文章者,经国之大 因,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实践创 业,不朽之盛事。”一代 作。以目前的《大学写作》教材为例,数量上可谓汗牛 帝王苦口婆心劝勉世人 充栋,但优秀教材依然稀缺,究其具体表现有二: 写文章,足见写作于经 其一,不少教材的编写,更多注重文学写作理论的 国济世之重大价值。其 阐释。比如,引入一些西方高深的文学理论,花费很大 言于当今社会依然有一 篇幅对之进行文本细读,深入分析。其结果往往是学 定借鉴意义——实践证 生或许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却不懂得如何 明,写作其实也是一种 将之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创作实践中。这其实是混淆了 “生产力”。但如何使之 文学写作课与文学理论课的界限和目的,无异于取消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则 了写作课的独立价值。 依然需要投入更多思考 其二,部分教材的理论阐释空洞浮泛,陈旧老套, 和努力。比如,单就当 缺乏可操作性。典型表现为仅仅传授一些写作常识, 今的大学写作课而言, 却未在关键问题上进行深入地精讲分析。比如,一些 就仍有较大的改善空 教材论及写作要求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出以下几条: 间。兹就相关问题略谈 “观点要明确”、“主旨要突出”、“结构要合理”、“表述要 二,以此见教于大方 得体”、“语言要生动”等。并非说这些原则有误,而是 之家。 这种老生常谈对于经历过中学多年考试作文训练的学 生早已耳熟能详——他们感兴趣的是如何能在现实写 大学写作课 作实践中真正落实和达到这些要求,遗憾的是多数教 常见问题分析 材都没有对之做出有说服力的阐释论证。 总之,若是按这种偏重理论探讨而忽视实践创作 写作,指主体借助 的方式进行大学写作教学,往往只会培养出一批“眼高 既有的经验或知识贮 手低”的空谈家,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助益无多 备,调动形象思维和逻 就好似一个满腹游泳理论的学员,一旦入水依然 辑思维来感知、认识世 可能会手足无措,正所谓“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 界,并最终付诸于语言 之难,能之难也”(陆机《文赋》)。 文字的一种实践活动。 (二)偏重模块化训练。忽视思维定势影响 高校开设写作课的目 一一、——的,就是指导和帮助大 学生较好地开展这一实 践活动,提高其写作能 力。截至目前,高校引 入大学写作课并将之常规化已经20多年,培养了大量 写作人才,当然,在新形势下该课程依然有提升的空间 和必要。其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偏重理论探讨,忽视实践创作大学开设写作 课,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 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完成由考试作文向现实性写 作的过渡。因此,无论是以审美为主要指向的文学创 作课,还是以实用为目的应用写作课,都强调实践性和 果可以说对第一、二、三批的研究比较充分,而对第四 批名记者群的研究则明显不足,更遑论改革开放后所 所谓模块化训练,指教师总结出某一写作套路,将 之当做“万能公式”来训练学生。其优点是标准化和高 效性。在应用写作教学中,模块化训练的优势表现得 最为充分。以申论写作为例。策论文、政论文、评论文 这三大申论文体都各有套路,若将之分模块对学生进 行专项训练,的确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 水平。这也是写作教学中不少教师乐于采用模块化训 练的主要原因。 但偏重模块化训练会出现一大后果——极易形成 思维定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在 文学写作训练中,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技能培训,写作 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训练,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①周胜林《我与名记者研究》,《新闻爱好者}2007年 第2期。 ②④戴邦《当代名记者》序,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 年。 涌现出的、正在新闻一线奋战的优秀记者们。对于第 四批名记者群的研究与教学,更应该采取“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态度,不应局限于学界名流所遴选的名单 中。同时,还应有勇于质疑的精神,这方面尹韵公的 《为什么不是范长江》可以说起了一种良好的示范作 用。而对于正在新闻一线奋战的优秀记者,也应通过 各类访谈对其进行学术研究,比如南方日报出版社就 出版了黎勇的《真相再报告——与18位中国知名记者 的对话》,这些完全都可以采其精华,糅人教学中去。 ③金石《浅议中国当代名记者研究的难点与对策》, 《新闻界}2OLO年第5期。 ⑤乔云霞《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前言,新华 出版社2010年。 ⑥董秦《论中国的名记者群现象》,《江苏社会科学》, 1997年第2期。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