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 荣等 文章来源:体育教学2008年第四期 点击数:
1888 更新时间:5/22/2008
水平三篮球游戏化教学一览表
设计以较复杂的小篮球游戏为主,结合小篮球基本技能教学,在游戏中运用小篮球基本技能,发展思路 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和体能。 1、在小篮球游戏与基本技能学练中,掌握并运用基本技术技能; 学习2、提高奔跑中控制球的能力,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体能; 目标 3、培养交际能力、拼搏精神和合作精神。 1、球性游戏:原地、行进间双手体前拨动球;体前抛球体后击掌接球;颈部环绕交接球;腰部环绕交接球;提膝胯下绕球;手指旋转球;手臂、前胸滚动球。 2、运球游戏:A、单人运球:左、右手高、低运球;体前换手运球;单手前后、左右推拉运球;运两只球;听指令、看信号做左、右手高、低运球游戏;运球跑动听指令、看信号做停、起游戏。B、多人运球:“捉尾巴”游戏;运球“找朋友”游戏。C、运球比赛:运球过障碍接力赛;学 小组横队集体合作运球比赛。 习 3、传接游戏:A、单人传接球:对墙单、双手胸前传接球,对墙反弹传接球;抛球跨一步接球;内 体侧单手(经头上)抛接球;双手前上抛球跑动接球等。B、多人传接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容 球;原地反弹传接球;击地反弹叫号接球游戏;前后移动中传接球;传接球接力赛。 4、投篮游戏(含击准):单、双手持球投击移动目标;双手胸前投篮比赛;定时、定距连续投篮比赛。 5、综合竞赛游戏:体操棒赶小篮球绕杆比赛;两人抢、打球游戏;接球——运球转身(一周)——投篮比赛;“角篮球”游戏;“橄榄球”游戏。 1、采用以篮球基本技能学练为主体的篮球游戏教学。融球性球感练习、基本技术技能于游戏之中,使基本技术技能的学练过程游戏化、情景化,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学会和应用简教学单的篮球技术技能,提高控制和支配球的能力,形成初步时空概念。 方法 2、采用竞赛学练法。将基本技术技能的学练与游戏化的竞赛融为一体。变篮球教学为亦游戏亦竞赛的活动形式,把基本技能的学练与各种竞赛结合起来,营造有趣的、竞争的学练氛围。在竞赛活动或教学比赛应用篮球技术技能,享受打篮球的乐趣,增进合作与竞争意识。 1、考查项目:耍球;评价要点:多种与创意;评价方法:比花样多。 学习2、考查项目:运球接力赛;评价要点:快速与配合;评价方法:计总时间,求平均值。 评价 3、考核项目:双手胸前投篮(三点);评价要点:传球手法与准确性;评价方法:计总得分。 1、重视在游戏中学练小篮球基本技能,突出学生控制球、支配球能力教学。 注意2、重视运用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注重游戏方法教学。 事项 3、培养游戏中综合运用运、传、投等基本技能的能力。 4、提倡学生参与自评互评,进行基本技能的评价和动作优劣的甄别。 水平四篮球游戏化教学一览表
设计进行篮球基本技能和简单配合教学,融基本技能和简单配合于复杂的篮球游戏之中,通过游戏思路 和竞赛运用技能与配合,发展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 1、掌握并运用篮球基本技术技能与简单配合; 学习2、提高较复杂环境下控制球、支配球与对抗的能力,发展速度、灵敏、力量等体能; 目标 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形成竞争及规则意识。 1、球性游戏:双手体前抛(经头上)体后接球、双手体后抛(经头上)体前接球;双手体前抛(经跨下击地)体后接球、双手体后抛(经跨下击地)体前接球;胯下“8”绕球;跨下前、后抛接球;两腿前后开立跳跨下左右运球;体后左右推拉运球。 2、运球游戏:A、单人运球:前后转身运球;跨下“8”围绕运球;体后运球;行进间变速运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B、多人运球:“运球与问好”游戏;纵队运球看手势叫数游戏;“干扰运球”游戏;行进间听信号、看手势变速运球;行进间过标志线急停、急起运球。C、学 运球比赛:小组纵、横队集体合作运球比赛;体前变向运球绕障碍接力赛。 习 3、传接球游戏:A、单人传接球:双手前上抛球——跑动接球。B、多人传接球:原地单手体内 侧传接球,移动中反弹传接球;叫号传球;跳起传球——跳起空中接球;三角形快速传球比赛;容 四角传接球;圆周上移动传接球。C、传(抛)接竞赛:圆周传接球与抢断球游戏;单手肩上传接球比远;传接球接力赛。 4、投篮游戏:单手肩上投篮及比赛;多位置定点投篮比赛;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行进间单、双手低手投篮;假动作突破投篮;跳起投篮;“攻击堡垒”游戏。 5、综合竞赛游戏:抢占有利位置和空间比赛;抛球——抢空中球游戏;运球绕障碍——传球循环接力赛;跑动中接球——运球——行进间高手投篮比赛;“端线篮球”游戏;“三人制”篮球比赛;半场擂台赛;全场简化规则的教学比赛。 教 1、采用多球学练法。人手一球,或两人一球,增进控制球、支配球和驾驭球的能力。 学 方 法 学习评价 2、采用游戏学练法。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项目特点的单人多人游戏、协同与互助游戏、干扰与对抗游戏,组织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练基本技能技巧,提高空间分配能力和角色意识。 3、采用竞赛学练法。把基本动作技能技巧的学练,同人与人之间、组与组之间的单个动作或串连动作的比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协同与对抗环境中激发学练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泛化规则的教学比赛尝试运用基本动作,扮演攻防角色,以满足学生竞争欲望。 4、采用领会学习法。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参与篮球活动,特别是基本技能的学练阶段或游戏竞赛过程中,更要指导学生分析基本动作技能的结构,讨论运用时机,让学生主动领会技战术的动作意图和实战效用。 1、考查项目:“干扰运球”游戏;评价要点:动作迅捷、躲避快;一定时间内干扰成功的次数。 2、考查项目:反弹传接球;评价要点:快速与到位;评价方法:一定时间时成功的次数。 3、考核项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评价要点:连贯性与实效;评价方法:动作技评。 4、考核项目:行进间高手投篮;评价要点:连贯性与准确性;评价方法:动作技评。 1、强化篮球基本技能与简单配合的学练,并能在游戏中灵活运用。 2、重视游戏和竞赛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突出竞争、对抗与方法教学。 3、提高游戏和竞赛中运用基本技能与简单配合的能力;注重基本技能的运用效果与简单配合的应用方式。 4、强调集体行为和规则意识,重视动作运用过程中实用性和健身价值的自我互价。 注意事项 三、结 语
篮球运动有其浓厚的竞技文化背景和社会生长环境,我们应该使篮球以其趣味的内容、游戏的形式、快乐的活动等特质扎根于学生的心田。小学、初中篮球游戏化教学,促进了篮球成为一项具有游戏品质、竞技特色和健身效应的综合游戏竞赛形式。选择丰富多彩的游戏化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游戏化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游戏化学练方式,主动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生理负荷要求和活动方式期待,实现了运动技能学习和灵活运用合一,体能练习与游戏竞赛合一,情感意志培养与课堂情境合一。
突出小学、初中篮球游戏化教学特点,并未弱化篮球基本技术技能和简单配合及篮球运动相关属性的教学,而是力图结合小学、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活动需求,把篮球基本技能教学游戏化,简单配合教学趣味化,竞争与合作教育通识化,行为与规则教育宽泛化,让篮球运动更适合、更方便小学、初中学生学练,让学生更喜爱他们心目中钟爱的篮球,从而激发运动兴趣,提高学练水平和健身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