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汉合校学校“和文化”探索

2023-03-11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汉合校学校“和文化”探索

作者:刘景华

来源:《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12期

众所周知,新疆是多民族“大杂居”与少数民族“大聚居”地区,各民族宗教、文化、民俗差异极大。按照国家部署,新疆8999所学校大多采用民汉合校办学模式,有的是双民合校,有的甚至是三民合校。如何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履行文化传播和教育维稳的双重使命便成为民汉合校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新疆四师七十六团中学尝试以“和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一、“和文化”——在反思冲突事件中催生

新疆四师七十六团位于伊犁昭苏高原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守护着63公里的边境线,这里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3.5%。七十六团中学始建于1963年,学生来自汉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2004年实行民汉合校,是一所三校合一,三语教学的12年一贯制完全中学。1288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8.3%,其中,蒙古族占9.6%,哈萨克族占58.7%;169名教职员工中少数民族教师占51.4%,蒙古族21人,哈萨克族65人。2011年12月8日,学校发生了由民汉学生摩擦引发的有学生家长参与的围攻事件,造成民汉师生对立和情感隔阂,极大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冲突事件引起了学校各族教师的反思,学校对民汉合校学校的现状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学校名曰合校,实际上各民族学生分居不同教学楼,教育教学分而治之,合而不融,管理体制并未融合,更缺少共同的价值观。一旦发生纠纷,往往简单处理或各打五十大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鲜见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造成民汉不能和谐相处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因语言障碍而造成的误会,二是自卑心理导致多疑,误判对方看法,三是不接纳、不欣赏、不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四是缺少交流导致情感疏离,进而产生隔阂、排斥、抗拒心理。学校认识到,民汉合校需要“合”的是各族师生的思想、行为模式,有深层次的融合,才能实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而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各朝代都曾以此借鉴处理民族关系。 基于这一思考,经过集体讨论,学校确定以“和”为灵魂,建设学校文化。“和文化”以欣赏、尊重、包容为主要特征,倡导“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和而不同”,力求塑造心理契合、文化融合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学校集体。以此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和文化”——在营建共同生活中积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汉合校校情复杂,多民族共同相处,难免会因民族文化、心理、风俗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发展背景等原因产生矛盾与纠纷。“和文化”强调欣赏、尊重、包容,以此凝聚各族师生,共创“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和而不同”的美好生活。 1.“合”“同”原则,让各族师生“在一起”

隔阂往往是因为彼此不了解,身处同一所学校,就要拥有“在一起”的校园生活。“在一起”,才能充分交流,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实现真正的融合。为此,学校提出以“合”“同”原则统领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合”,即合办公室、合教研活动、合用教育资源、合平台、合班级、合宿舍,保证各族师生始终“在一起”。“同”,即同规则、同标准、同课程、同教材,以此淡化民族意识,淡化差异,强化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倡导教师形成“员工意识”,即“各族教师,无论身在何种岗位,面对各民族风俗习惯,彼此无条件尊重;面对规章制度,不分民族,一视同仁”。

民汉合校,需要追求“形式上”的合。“在一起”的校园,应该是各族师生共同的生活家园。学校以走廊、橱窗、文化石、班级墙报等为载体,建立“和文化”宣传阵地,所有标识和宣传内容均同时使用汉语、哈萨克语、蒙古语对照书写。让各族师生随时感受到多民族共处的氛围,知晓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从而增强各民族师生的存在感和心理安全感,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课堂是师生的主要活动场域。学校推行民汉混合编班模式,采用双语教学,取消语部概念,按统一序列编班。民汉教师合并办公,民汉教师交叉任课,通过民汉教师青蓝工程建设,借助教研活动缩短民汉教师之间的理念差距。随着这一编班模式的实行,年级越高,学生之间的纠纷越少,和谐程度越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共同节日”,温情传递“和文化”

学校师生来自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文化”以欣赏、尊重、包容为主要特征,倡导“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和而不同”,就要学会尊重和欣赏差异,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为此,学校从共庆民俗节日着手,引领师生真情沟通,用温情传递“和文化”。

学校根据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学校常规活动,创设全校师生的共同节日。例如,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哈萨克族的那吾鲁孜节和蒙古族的祖拉节外;校园文化活动,诸如艺术节、体育节、雪雕节、科技节等。每逢共同节日,学校会张贴海报介绍节日风俗,组织各族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共同节日成为各族师生展示民族传统艺术和自我风采的舞台,师生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真情沟通。

此外,学校各民族教师注重交流,增进感情。学校经常组织拓展活动和美食制作大赛等,让老师们增进了解和交流。这种交流还进一步深入日常生活中,如有教师结婚,教师都会根据对方的婚礼习俗参加婚礼。学校领导更是率先垂范,七十六中学校长是汉族人,书记是哈萨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族人,副书记则来自蒙古族。他们在工作中,各有分工,彼此尊重,凡学校重大活动,都同时出席;在生活中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经常共同出席一些活动。当校长在哈萨克族教师的婚礼上用哈语表达祝愿时,更将“和文化”之真意传递给每一个人。 3.“团结宣言”,在仪式中强化“和文化”

“和文化”以接纳、欣赏和尊重为基础,注重心理契合、文化融合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学校集体建设。为此,学校师生共同制定了《七十六团中学民族团结宣言》。其核心内容包括:“五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七十六团中学的认同;“四个不”,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看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视频,不转发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互相离不开。

每逢升旗、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纪念庆典等重大仪式,学校都会要求全体师生着正装,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共同遵守“团结宣言”。例如,升旗仪式后,都会由学生使用四种语言——汉语、哈语、蒙语及英语,轮流进行国旗下的讲话。用仪式的隆重感、庄严感,强化“和文化”。 2013年3月17日,学校举行热烈而隆重的刻字仪式:师生用鲜红的笔触,使用三个民族的文字将代表全校各族师生共同心声的“和”字,深深镌刻在象征稳固的三角形巨石上,并陈设在学校门口。鲜红“和”字,镌刻了全校各族师生的“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和而不同”,也必将见证新疆各族人民的和谐生活。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四师七十六团中学 新疆 ; 835609) 责任编辑 ; ;毛伟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