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021届中考语文写作手法专项训练 :表现手法
1.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清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开,盘古觉得舒坦多了。他长长地舒了口气,想站立起来,然而天却沉重地压在他的头上。他意识到天若不高高地升到高空,那么地上就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于是他坐下来沉思默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最后,他断定,只有他把天托住,世上众生才能生存和繁衍。于是,盘古就手撑天,脚蹬地,努力地不让天压到地面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过去了一万八千年。这中间,盘古吃的只是飘进他嘴里的雾,他从不睡觉。开始,他只能用胳膊
肘撑着,伏在膝盖上休息,因为他必须竭尽全力,用双手把天往上推。终于,盘古可以将身体挺直,高举双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长一丈,天地也一天离开一丈,天升得越高,盘古的身躯也变得越长。天地被他撑开了九万里,他也长成了一个高九万里的巨人。
天终于高高定于大地的上方,而盘古却感到疲惫不堪。他仰视双手上方的天,接着又俯视脚下的大地。他断定天地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他可以躺下休息,而不必担心天会塌下来了。
于是盘古躺下来,睡着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盘古是累死的,他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在睡梦中他还想着:光有蓝天、大地不行,还得在天地间造日月山川、世间万物。可是他已经累倒了,再不能亲手造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
于是,盘古的身体使宇宙具有了形状,同时也使宇宙中有了物质。
盘古的头变成了东山,他的脚变成了西山,他的身躯变成了中山,他的左臂变成了南山,他的右臂变成了北山。这五座圣山确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个角和中心。它们像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撑着天的一角。
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又圆又大又明亮的太阳,高挂天上,给大地送暖;右眼变咸了月亮,给大地照明。
他的头发和眉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洒满天空,伴着月亮走,跟着月亮行。
他嘴里呼出来的气变成了春风、云雾,使得万物生长。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鸣闪电。他的肌肉变成了土壤,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变成了高山峻岭,骨头牙齿变成了埋藏在地
下的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血液变成了滚滚的江河,汗水变成了雨露。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精灵,变成了鸟兽虫鱼。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虫鱼,天地间有了万物。
1.从内容上看,本文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
3.从选文来看,盘古具有怎样的特点?
4.结合下面的链接,说说这篇神话故事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链接材料】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2.阅读下文 ,完成下面小题。
爱是最大的出息
①我有一个很个性的朋友,她从小到大都住在城西的小平房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
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喜欢这座古幽幽的老城。关于她的笑闻很多。比如她从小学习都很好,从小学到高中的成绩基本上都名列前茅,期间还跳过级,为此,她很庆幸地说过自己省了不少学费。就在大家都期望着她考上清华北大为校争光的时候,她却只报了西安的一所大学。成绩出来的时候,遥遥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大家都问她怎么犯傻了啊?她却总是很羞涩地说,我就喜欢西安,不想去别的地方。据说校长最后都止不住骂她一句——没出息!
②但这似乎掩盖不了她的优秀,在西安那所普通大学里,她依然出类拔萃、独占鳌头。在她毕业的时候,她被学校特殊推荐到美国的一所大学留学,费用减免。当美国寄来入学通知书的时候,她依旧推辞掉了,把机会让给了别人。当老师们暴跳如雷地责问她的时候,她依旧羞涩地回答说:“我就喜欢这座老城,哪里都不想去。”老师们又重复了一句话——没出息。
③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初识。我一听说这件事情,就为之扼腕,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心中也觉得这么优秀的女孩,怎么就这么没有出息呢?
④直到今年初秋的时候,她第一次邀请我去她家里,她的家依旧是那个城西的小平房。去的途中,我一路试想这个有个性的姑娘家里会有什么新奇的摆设、个性的装点。直到我跨进她家门的时候,眼前的情形让我触目惊心。
⑤在她的家里,家具摆设都是上了年月的,破破烂烂,显示着主人生活的艰辛。而更让我吃惊的是,她家里还有一个双腿残疾、瘫痪在床的母亲。
⑥原来,她的父亲早在她3岁的时候,就因为一场矿难逝世了,丢下了她们母女俩,她的母亲为了供她上学,每天在马路上冒着生命危险给来回的车辆司机卖报纸。终于有一天,一辆车将这位辛苦的母亲撞倒在马路上,车轮轧断了她的双腿。好心的司机补偿了一些营养费,但母亲却用它缴齐了她的学费。从此,母亲就坐在轮椅上,在居民区的门口卖些小百货,她们母女俩一直靠这微薄的收
入相依为命地生活着。
⑦在后来的高考和留学的事情中,她“很没出息地”放弃了这些难得的机会,为的只是更好地照顾母亲,因为她知道母亲离不开她。而她深深地热爱着自已的母亲。
⑧我明白过来的时候,泪湿眼眶。我责怪她说:“你怎么不早点说出来呢?大家就不会说你没出息了!”她微笑着淡淡地回答说:“我妈本来就觉得自己好像耽搁了我,如果大家知道了,说起来,我可能会被人理解,但我妈可能心里就难受死了。而如今,我早已经目标明确了,如果能让妈妈好好地生活,爱她终老就是我最大的出息了;
⑨她话一说完,眼神温和地望向卧在里屋床上的母亲。而我早已思绪飘飞了。我想起了去年冬天的这个城市的一则新闻,西安二十六中学的一位老师破天荒地让她那些年少的学生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畅想人生,写下自己的墓志铭。学生们的墓志铭各式各样,有人给自己这样写道:“这个人是第二个姚明。”还有的人给自己这样写道:“这个人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更有人写道:“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这里长眠。”诸如此类,充满了豪情壮志,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是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墓志铭却异常的平淡,可是却深深地打动了细心的人们,他给自己的墓志铭是:“这个人将毕生的爱献给了他深爱的母亲!”
⑩据说,有人笑他没有像其他的同学一样有出息,但他的母亲却没有指责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反而沉浸在莫大的幸福当中。其实,人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他没有出息呢?如果他们读懂了我朋友的故事,再回头看看这个孩子的墓志铭,或许都会明白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爱是最大的出息!
1.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
2.赏析文章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
她依旧羞涩地回答说:“我就喜欢这座老城,哪里都不想去。”
3.文章①~③段反复强调“没出息”,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女孩的性格特点。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让人喜爱的小蒜段
①乡下人对季节的感知不靠日历或者复杂的推算,他们凭的是双手,还有灵魂深处与大地的对话。正月才过,风还嚣张地在田埂上撒野的时候,农人用粗手往土地上一摊,地层深处的温度就顺着偾张的脉搏,传到了蓄势待发的地面上。
②树丛中,田埂边,万籁俱寂。地下深处,一颗细小的种子感知到了徐徐向上的地温, 舒适地翻了个身,伸出细长的腿,向着那温暖的地方觅去;立春后的第一场雨踩着碎步翩跹而至,滴在僵硬的土地上,顺着地缝就滑到地层深处。蜷缩的细腿在雨滴的引导下慢慢伸直、变粗,四处寻找着。除了温度,还有其他。它要为即将到来的远行做好准备。
③雷声把大地彻底从沉睡中催醒,声音掠过山峰,满眼的沧桑一夜间褪去,新生的力量萌发出来。人们的目光都聚焦于这喧腾的大场景,没人发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了地面,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青春的阳光跳跃着,把整个季节都带入到它的节奏里。那丝嫩芽也不例外,脚下颀长的根给它提供了足够的勇气,狭窄的叶子被风和阳光染成了绿色,地下球茎经过半个季节的磨炼长成了小拇指盖般。今后也就这么大了。倒是颜色雪白,对着阳光,能看清楚里面纹路细
腻的经络。
④小蒜。这种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薤白”,抖落了一身的沧桑,携裹着地层深处的气味,泼辣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冬天漫长的时间里,饭桌上的颜色和对面黢黑的山峦遥相呼应,辣椒也变得干枯,面色寡淡地悬挂在厨房的墙上。即使是初春,青色也是饭桌上难得一见的偶遇。大葱、蒜苗倒是可以点缀,但惜地如金的农人恨不得把麦子种到了锅台下,哪能腾出地方给它们?小蒜生长在林间地头,随遇而安,也不用人们照顾,甚至人们都发现不了它的存在,只是在农忙回家的路上偶然一瞥,那一簇细弱的绿色才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
⑤人们趁着湿润上山来了,有大人,也有小孩。提着篮子,手上还拿着小铁锹。山林里多石头,小蒜从石林、树根的罅缝里蜿蜒生长,要想挖到深藏于地缝的蒜瓣,不借助工具是不会成功的。田埂上的就好挖多了,但也要刨开层层土壤。母亲把小蒜周围的土刨开,看到埋藏在地下雪白的茎,再用手轻轻一提,亮晶晶的蒜瓣就出来了,下面还拖着几条细长的根须。白绿相间的蒜叶,晶莹透彻的蒜瓣,还有略显褐色的根须。看着我手里采断的绿色蒜叶,母亲一边示范一边教要领:不要心急,拔的时候手要轻,缓缓加力,轻轻一提。就这样,母亲又拔出一颗嫩绿的小蒜。
⑥和大蒜上有数十个蒜瓣抱团不同,小蒜多为独蒜,形状也多不规则,但这并不影响它独特的魅力和人们对它的喜爱。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春天的气息,热烈的劲辣,让人血脉偾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有时候,我们薅得多了,母亲会在做面条时用它替代酸菜撒在锅里,再加上几滴香油,那青色的碎末和油珠漂浮在面汤里,和雨后狭窄蒜叶上细微的露珠一样,碗里有太阳跳舞的影子,温暖,澎湃,充满了希望。啜一口面汤,小蒜葱郁的气味中夹带着呼啸的山风、铿锵的雷声和大地翻身的声音。
⑦几番春雨过后,地里的野菜开始蓬勃起来,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伏,一茬
接一茬地渲染着春天的姹紫嫣红,也冲击着人们富裕的味觉和饭桌,小蒜慢慢地从农人忙碌的身影中淡出。但在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细叶上,花蕊中,有一滴滴露珠荡漾着。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29日20版,有删改)
1.通读全文,分析小蒜有哪些让人喜爱的特点?
2.按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母亲一边示范一边教要领:不要心急,拔的时候手要轻,缓缓加力,轻轻一提。就这样,母亲又拔出一颗嫩绿的小蒜。(分析加粗词)
(2)人们的目光都聚焦于这喧腾的大场景,没人发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了地面,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从修辞角度)
3.第⑥段中小蒜是怎样让餐桌生机勃勃起来的?
4.最后一段的划线句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链接】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茅盾《白杨礼赞》
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让人喜爱的小蒜段
①乡下人对季节的感知不靠日历或者复杂的推算,他们凭的是双手,还有灵魂深处与大地的对话。正月才过,风还嚣张地在田埂上撒野的时候,农人用粗手往土地上一摊,地层深处的温度就顺着偾张的脉搏,传到了蓄势待发的地面上。
②树丛中,田埂边,万籁俱寂。地下深处,一颗细小的种子感知到了徐徐向上的地温,舒适地翻了个身,伸出细长的腿,向着那温暖的地方觅去;立春后的第一场雨踩着碎步翩跹而至,滴在僵硬的土地上,顺着地缝就滑到地层深处。蜷缩的细腿在雨滴的引导下慢慢伸直、变粗,四处寻找着。除了温度,还有其他。它要为即将到来的远行做好准备。
③雷声把大地彻底从沉睡中催醒,声音掠过山峰,满眼的沧桑一夜间褪去,新生的力量萌发出来。人们的目光都聚焦于这喧腾的大场景,没人发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了地面,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青春的阳光跳跃着,把整个季节都带入到它的节奏里。那丝嫩芽也不例外,脚下颀长的根给它提供了足够的勇气,狭窄的叶子被风和阳光染成了绿色,地下球茎经过半个季节的磨炼长成了小拇指盖般。今后也就这么大了。倒是颜色雪白,对着阳光,能看清楚里面纹路细腻的经络。
④小蒜。这种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薤白”,抖落了一身的沧桑,携裹着地层深处的气味,泼辣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冬天漫长的时间里,饭桌上的颜色和对面黢黑的山峦遥相呼应,辣椒也变得干枯,面色寡淡地悬挂在厨房的墙上。即使是初春,青色也是饭桌上难得一见的偶遇。大葱、蒜苗倒是可以点缀,但惜地如金的农人恨不得把麦子种到了锅台下,哪能腾出地方给它们?小蒜生长在林间地头,随遇而安,也不用人们照顾,甚至人们都发现不了它的存在,只是在农忙回家的路上偶然一瞥,那一簇细弱的绿色才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
⑤人们趁着湿润上山来了,有大人,也有小孩。提着篮子,手上还拿着小铁锹。山林里多石头,小蒜从石林、树根的罅缝里蜿蜒生长,要想挖到深藏于地缝的蒜瓣,不借助工具是不会成功的。田埂上的就好挖多了,但也要刨开层层土壤。母亲把小蒜周围的土刨开,看到埋藏在地下雪白的茎,再用手轻轻一提,亮晶晶的蒜瓣就出来了,下面还拖着几条细长的根须。白绿相间的蒜叶,晶莹透彻的蒜瓣,还有略显褐色的根须。看着我手里采断的绿色蒜叶,母亲一边示范一边教要领:不要心急,拔的时候手要轻,缓缓加力,轻轻一提。就这样,母亲又拔出一颗嫩绿的小蒜。
⑥和大蒜上有数十个蒜瓣抱团不同,小蒜多为独蒜,形状也多不规则,但这并不影响它独特的魅力和人们对它的喜爱。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春天的气息,热烈的劲辣,让人血脉偾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有时候,我们薅得多了,母亲会在做面条时用它替代酸菜撒在锅里,再加上几滴香油,那青色的碎末和油珠漂浮在面汤里,和雨后狭窄蒜叶上细微的露珠一样,碗里有太阳跳舞的影子,温暖,澎湃,充满了希望。啜一口面汤,小蒜葱郁的气味中夹带着呼啸的山风、铿锵的雷声和大地翻身的声音。
⑦几番春雨过后,地里的野菜开始蓬勃起来,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伏,一茬接一茬地渲染着春天的姹紫嫣红,也冲击着人们富裕的味觉和饭桌,小蒜慢慢地从农人忙碌的身影中淡出。但在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细叶上,花蕊中,有一滴滴露珠荡漾着。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29日20版,有删改)
1.通读全文,分析小蒜有哪些让人喜爱的特点?
2.按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母亲一边示范一边教要领:不要心急,拔的时候手要轻,缓缓加力,轻轻一提。就这样,母亲又拔出一颗嫩绿的小蒜。(分析加粗词)
(2)人们的目光都聚焦于这喧腾的大场景,没人发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了地面,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从修辞角度)
3.第⑥段中小蒜是怎样让餐桌生机勃勃起来的?
4.最后一段的划线句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链接】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茅盾《白杨礼赞》
5.阅读《腕上茉莉》,回答下面小题。
⑴去眉山参加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⑵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东西,走到来前,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先生们,要苿莉花不?新鲜的苿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窜进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讨钱一样煞风景。
⑶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客人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克服一
下中年老男人的油腻。
⑷我也领到了一串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远远的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异香得很。这让人知道,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大多是赝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磺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⑸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⑹这时候,饭店老板亲自来上菜,忙说对不起,不好意思,一听口音,你们就是外地客人,让你们破费了,今天的花钱我来出。没事没事,女文友忙说,毕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花,实属不易。
⑺我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位卖花老太太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手指却很光滑,皮肤并不差,不像是出过力的样子。与我们同行的文友老张说,你看那老妇的手就知道,不是辛勤的劳动人民,分明是来骗钱的。A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⑻我们一愣。饭店老板欲言又止,嗨!我索性告诉你们吧,老太太到饭店卖花是我默许的,这位老太太家里开着一个三分地的花圃,专卖茉莉。她原本生活殷实,拿着一笔不少的退休工资,可是,五年前,她的儿子突然离她而去。
⑼是事故,还是疾病?女文友问。是事故,老太太的儿子也是一位教师,到四川一个偏远山区去支教,据说那个山区小学很贫穷,老太太的儿子开着一辆越野车每周往返一次:拉着眉山的特产到支教的小学校去。他把工资全搭在了支教上,连自己的车子也疏于保养。一次,他再次拉着物资去往支教山区小学的时候,爆了胎……
⑽满桌文友陷入沉思,共同举杯满饮。那感觉像是在敬老太太的儿子。
⑾老板继续说,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老太太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卖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一开始,我们以为老太太确实缺钱,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主动承担了儿子生前的“重任”,每个月用卖花的钱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
⑿B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刮出去。两分钟后,他冲回来了,嚎啕大哭,说,我专门去寻那老太太,打算买光她所有的茉莉,老太太却说,她不愿意一下子把茉莉卖给一个人,这样,其他顾客就闻不到茉莉花的香了……
⒀次日返程,那串茉莉花即便已经干了,我却舍不得扔。我仔细看着一根棉线上串起来五六朵枯黄茉莉花,手工并不好,打了一个笨拙的结,绕了两圈。我却戴在腕上,归程的一路上,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
1.说说本文以“腕上茉莉”为题的作用。
2..第⑷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谈谈第⑸段中老太太鞠躬,为什么差点把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请结合前后文,说说你对女文友心理的分析。
4.按要求回答问题。
(1)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
(2)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刮出去。(请从修辞角度说说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5.结尾说返程时茉莉花已经枯黄,“我”为什么仍能嗅到它“隐隐的香气”?
6.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想望。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
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
1.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不同?请概括相关信息。
2.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的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
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
4.在第⑧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改为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请理解作者改动的意图。
5.作者写苇,显然又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7.阅读刘鸿伏的《锔匠》,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古玩市场收到一件宣德青花瓷器,深腹,侈口,平底,古人称为“洗”,文房中用品,专门洗笔的。这件宣德青花瓷洗内外壁满绘萱草纹饰,华丽大气,青花发色浓艳,像一位大家闺秀穿着的华丽
大方的锦衣。这是典型的进口苏麻里青料,郑和下西洋时从海外带回的,专供宫廷烧制瓷器之用。笔洗外壁有“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这是一件很珍贵的明朝宣德官窑文房佳器,体大工精,十分罕见。
②二十多年前收到这件东西时,价极低廉,因为它已经破了。破成数块。这件老物,我极喜欢,虽破,却很有研究与收藏价值。然而因了它的残破,心中常耿耿,总想着怎样才能将这件宝贝复原如初。
③数年后,去乡间采风,结识了一位老锔匠。锔匠年七十余,花白头发,一辈子只干锔匠活,别无生计。他这手艺是三代传承,算得锔匠世家。大抵破铜烂碗这类东西,只需经他双手,便可恢复完整如初,且坚实耐用。活儿做得极精细,锔的花式美观,破物锔过后反比原貌要古雅漂亮,因此他在江湖上有不小的名声。
④锔匠的手艺,早已在乡间绝迹。记得儿时家中常有破碗破锅破瓶之类,一有锔匠来,母亲便会捡出要紧必用之物如盆、碗请匠人锔好。锔匠一般是外地人,并不常见,所以一进村子,便忙个不停,总要锔上好多天才会离开。当年物质贫乏,人人手上缺钱,旧衣必缝,破物必补必锔,而且老祖宗留下的惜物美德,在乡间也是根深蒂固的。锅子补好可以再用许多年,瓷碗锔后照样好用。
⑤锔匠的手艺有高低,手艺精湛的,锔出来的碗儿瓶儿就很漂亮,破缝上打进小小的铜马钉,将缝箍紧箍结实了,再在器物上依据残破的图形锔出花鸟藤蔓形状,不仅结实,而且较原先更加好看。锔一只碗收一角或两角,有时几分钱。大的器物如花瓶、瓷缸,费工费力,一天锔不完,便按工算价,每天在主家吃三餐饭,收二角钱工钱。
⑥记得我家曾有一件祖上传下来的大瓷缸,用来装米。缸上绘有粉彩人物,是《水浒传》中李逵背母杀虎的场景,奶奶十分珍惜。可是,一次意外,那口大瓷缸被砸成三片。奶奶哭了,一家人很
难过。幸好不久后村里来了一个锔匠,奶奶赶紧请他修那口大缸。
⑦锔匠是一位中年人,脸上长了麻子,粗手粗脚,样子憨厚。
⑧他将破成三片的大瓷缸用木桩和铜箍先固定在禾坪里,再取出一应工具,坐在小板凳上慢腾腾地干着活计。他手粗,但下手极轻,凝神屏气,心无旁骛。我们小孩子围在他身边看热闹,捣蛋顽皮,他也不恼不气,专心手上功夫。那大缸被他用铜马钉细致地联结起来,严丝合缝,而且坚固,奶奶一边递茶送水,一边夸他手艺,锔匠只憨厚地笑笑,也不吭声儿。从上午到天黑,锔匠只吃了一顿饭,是坐在小板凳上吃的,没进屋也没上桌。他很少说话,只是对着那口大缸叹息着,说:“可惜了。”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锔匠。
⑨大缸完全锔好后,摆在禾坪里。真是神乎其技!除了钉出花式漂亮的锔钉,缸上的图案居然没有一点破坏!锔钉总是很巧妙地绕过图案画面,又钉在紧要处,起到固定作用。再细看,便发现锔钉居然不仅将破缸缝合如初,而且走出三株漂亮的牵牛花图案!那牵牛花在乡间常见,所以人人识得,邻人一齐叫好。我们小孩子家不懂好坏,只晓得这个锔匠有点儿神秘,非同寻常。
⑩有关乡间锔匠给我的印象,大抵如此。
⑪回到前面采风偶遇的那位老锔匠身上来。老人姓葛,他看了我的宣德青花瓷笔洗照片,惊叹不已,说:“这种东西台北故宫有一件类似,但无款识,先生的有款识!”我也很吃惊,老人竟能识得此物好坏。原来,老锔匠祖上是安徽有名的世家,曾祖精于古物的收藏、鉴赏,琴棋书画样样皆通,为了打发时间,还拜了一个师傅学锔瓷器,哪晓得他把这爱好爱到入迷,竟能巧手复原任何残器。后来家道中落,无意间传下的这门技术,让后人赖以求生。
⑫我谈及儿时在乡间所见锔匠种种情形,老人说:“先生看到的印象,也是我们这些锔匠生计的
缩影呢。老祖宗传下的这门手艺,于今已经鲜有人记起,更没有人学它,将来失传,是必然的了。现在年轻人,哪个能静得下心来做这种费力不挣钱的活?我儿子不学,孙子更指望不上,葛家锔艺,也就到我这里打住了。”老人叹息,神情落寞。谈到收费问题,老人笑了:“藏家给多少就多少吧。一是我自己喜欢这活计,弄漂亮了自己也高兴。再者呢,如今不缺衣少吃,要那么多钱也没用。”
⑬谈及我的宣德青花洗,老人说,若信得过他,东西可先放他这儿,时间不能急,这活儿催不得,半年之内不接别的活,专门弄这件洗。我当然愿意。如能让这件残破了的宝贝恢复如初,再次呈现几百年前的皇家风采,不仅了去我一桩心病,或许还有功于子孙。
⑭我的眼前,不禁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那件华美大气的青花洗,有一天摆在晴窗下的案几上,幽幽地呈现出古远的气韵与神采。倘或这世上破碎的一切都可以复原如初,倘若有一双妙手能让这个世界完美,那该多好!
1.请从“我”的角度,概括文章相关的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
“我”意外收到一个罕见的笔洗→ ①_________→“我”结识了一位技艺高超的老锔匠→ ②_________;“我”放心地将笔洗交给老锔匠修复→③_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从修辞的角度,说说第①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2)请分别说说第⑧段中年锔匠和第⑿段中老锔匠“笑”的内涵。
3.文章主要是写“我修复笔洗”,为何花大量的笔墨回忆儿时的锔匠修复大瓷缸?
4.请阅读上文的第⒁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分析这两段文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和用意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1)表现手法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意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清风沉醉
朱以撒
①到绿源山庄没见到老郑,他太太说去山里劳动了,过一会儿就回来。老郑对劳动的倾心,亲友皆知,每日都要劳动方才身心快乐。自从包下这二三千亩山地,他的劳动量大大增加了。窗外如波如云的海南黄花梨叶片随着清风摇曳着,伸手可以触及。淡淡的香味似有若无,在清风中散发开来。一个人满眼葱茏,满耳声长声短的鸟鸣——正是暮春之初,山中最好的时节。
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好。有的喜于对弈,下得奇缓,让时日悄然过去;有的乐于吟唱,则满室都是声响;文章累书生,案牍劳形,却止不了书斋苦读,不舍昼夜。如果言说老郑的乐趣,说起来让人惊奇——他的乐趣就是种树。而今,他的劳动大抵围绕种树进行,这种乐
趣缺乏普遍性,只有少数人具备了空间条件。这里的山地不是荒山,有着大片的松竹之属,和别的种树者不同的是他的眼光——他是不满意寻常树种的。在他看来,同样一座山,一样的土壤,栽种一般的树种和名贵树种,其结果大为不同。可以从审美价值来说道,也可以从经济价值来计算,而且,随着时日的过去,名贵树种的品质会更为人们瞩目,就像收藏一截黄花梨的木料和收藏一截杉木,简直没有可比性。显然,老郑已经不是一般的种树者,他对树种品质的讲究,也会使他的劳动更有价值,很诗意,有美感。他一天到晚在山上,和雇来的几位村民斩荆榛,烧野草,挖树坑,开始了一座山的崭新里程。他的劳动更具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色彩,镐头、铁锹、砍刀、竹杠,日出作,日入息,尽全身之力。
③当老郑站在我面前时,全然是一个山野劳作者的形象,也只有这样,他的劳动才真实不虚。
……
④我们站在两棵大小悬殊的黄花梨面前,静静感受世界万物的差异。同样的土质,同样大小的树苗,同样的培养。后来,往往是变数,一棵渐渐长高起来了,另一棵则难以跟上。我问老郑何以如此,老郑没有吭声。生命的过程复杂幽微,充满奥秘,没有哪一种仪器可以测量清楚,只能说命运如此,长不高自有长不高的道理,而终了命运更是无从猜度。秦汉时的植物有的被制成木牍,写上文字,传到现在;有的则在倒地之后作为劈柴,在炊爨中化为袅袅青烟。相同的是,凡生命必定竞争,竞胜者必获得利益。就如这棵快长的黄花梨,它充分地占据了享受阳光的先机,长得越发招展,而那棵慢长者享用就少,在阴影下,局限大了起来。越往后,每一棵树会越发不同,它们貌似屹立不移,却在不断向上延伸时为自己的生命空间极力拓展。这和人的生命是一样的:越发强大的,越发卑微的;左右逢源的,囿守不前的;越发合于生存之道的,越发趋于边缘死角的。可以说,一片树林就是一个世界,人在草木中看到了自己。
⑤老郑说一起去看一棵古樟树——他对周围的树了如指掌,即使不在他的地盘,他爱所有的树。樟树巨大无朋,想当年周围还有许多树,只不过渐渐消失了。一棵树老到没有同伴,它的沧桑感就出来了,很古拙很质朴,使整个村子浮游着郁勃之气。如同老人,老树也是让人敬畏的,绝大多数的树无法生长到此时。老郑理应无数次来此看树,看树时可以想很多问题。他种下的树在多年间已大有起色,生长总是一日一程的,顺其自然,至于今后如何,无需多想。在人情往来中,老郑最喜爱赠送他人黄花梨树苗,他希望大家多种树,日后长成老树、古树,会越见美感。种树就种名贵树种——他经常这么说,显示出对于优秀品质一贯的倚重。在这里,凡有人家悠然伸出院墙的黄花梨,都会与他的赠送有关。那天他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带来一棵黄花梨,鼓励我种下。名贵树种的前程都在远方,在我们不知道的时间刻度里,我们看不到一棵黄花梨的最终长成。所谓希望往往就是这样,种下再说——生活秩序往往就在等待之中,除了人工所能的浇水、施肥,余下的就是耐心等待,品时光静好。
⑥在老郑绿叶掩映的山庄住了一宿,静谧无声亦无尘。一个人,由于热爱劳动,渐渐使一座山有了诗意,足以栖息安心。他说山里的空气、水、食材都是无可比拟的。此地甚好,不恋城市。一个人在绿色丛林中,看见植物生长的过程,循四季而纵敛舒卷,若清风自在。老郑总是由此想一些实在的问题,尤其想到劳动的实在,庆幸自己热爱劳动才有所寄托。我一直视老郑为劳动模范,后来才知道他早些年就是全国劳动模范了。老郑的劳动观和其他人可能有点区别,时至今日,大部分人会想到实验室里、流水线上、电脑屏幕前的工作,老郑沉醉的是脚踏实地、有泥土味、有汗水的劳动。在劳动中,他看到了大地深处的力量和润泽,看到了每一棵树都在追慕阳光。
(有删改)
【微词典】摇曳(yè):摇荡。屹(yì)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固不可动摇。左右逢源: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
1.第①段中画框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3.第④段主要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者因两棵大小悬殊的黄花梨而阐发了哪些感悟?
4.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人叙事,有什么好处?
5.为了呼吁同学们保护好我们的碧水蓝天,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②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③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④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第①段中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中连续使用四个反问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4)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0.雨前
何其芳
①最后的鸽群在微风里画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 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②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③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 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 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④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地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 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⑤有几个已上岸了。在柳树下来回地作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抚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一个已修饰完毕的, 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葺毛间的小黑眼睛,仿佛准备睡眠。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⑥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一大群鹅黄色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啁啾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田野又一个山坡!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在地上,就是他的家。 但这是怎样辽远的想象呵!在这多尘土的国土里,我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一点幽凉的雨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荫来覆荫我自己。
⑦我仰起头。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怒愤,对这沉重的天色的怒愤,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天空。那样巨大的翅使我惊异。我看见了它两肋间斑白的羽毛。
⑧接着听见了它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⑨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一九三三年春,北京
(有删改)
【相关链接】何其芳,1912年出生,中国现代作家。 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又加紧蚕食华北,而国民党政府卑躬屈敌,民族危机深重,政治气候低沉。面对现实,当时一大批知识分子既对黑暗现实不满,又找不到出路。
(1)“白色的鸭”象征了什么?“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如何理解“接着听见了它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3)对比是本文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请简要分析作者将故乡的湿润与北方的旱渴进行对比的作用。
(4)结合本文内容,阅读【相关链接】,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11.阅读《腕上茉莉》,回答下题。
①去眉山参加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②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东西,走到来前,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先生们,要苿莉花不?新鲜的苿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窜进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一样煞风景。
③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客人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克服一下中年老男人的油腻。
④我也领到了一串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远远的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异香得很。这让人知道,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近赝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磺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⑤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⑥这时候,饭店老板亲自来上菜,边说对不起——
⑦不好意思,一听口音,你们就是外地客人,让你们破费了,今天的花钱我来出。没事没事,女文友忙说,毕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花,实属不易。
⑧我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位卖花老太太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手指却很光滑,皮肤并不差,不像是出过力的样子。与我们同行的文友老张说,你看那老妇的手就知道,不是辛勤的劳动人民,分明是来骗钱的。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⑨我们一愣。饭店老板欲言又止,嗨!我索性告诉你们吧,老太太到饭店卖花是我默许的,这位老太太家里开着一个三分地的花圃,专卖茉莉。她原本生活殷实,拿着一笔不少的退休工资,可是,五年前,她的儿子突然离她而去。
⑩是事故,还是疾病?女文友问。是事故,老太太的儿子也是一位教师,到四川一个偏远山区去支教,据说那个山区小学很贫穷,老太太的儿子开着一辆越野车每周往返一次:拉着眉山的特产到支教的小学校去。他把工资全搭在了支教上,连自己的车子也疏于保养。一次,他再次拉着物资去往支教山区小学的时候,爆了胎……
⑪满桌文友陷入沉思,共同举杯满饮。那感觉像是在敬老太太的儿子。
⑫老板继续说,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还有孙子在儿她肚里没有出生,老太太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卖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一开始,我们以为老太太确实缺钱,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主动承担了儿子生前的“重任”,每个月用卖花的钱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
⑬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刮出去,两分钟后,他冲回来了,嚎啕大哭,说,我专门去寻那老太太,打算买光她所有的茉莉,老太太却说,她不愿意一下子把茉莉卖给一个人,这样,其他顾客就闻不到茉莉花的香了……
⑭次日返程,那串茉莉花即便已经干了,我却舍不得扔,我仔细看着一根棉线上串起来五六朵枯黄茉莉花,手工并不好,打了一个笨拙的结,绕了两圈,我却戴在腕上,归程的一路上,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
1.说说本文以“腕上茉莉”为题的作用。
2.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谈谈第⑤段中老太太鞠躬,为什么差点把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4.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
5.结尾说返程时茉莉花已经枯黄,“我”为什么仍能嗅到它“隐隐的香气”?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鄱阳看水
徐可
① 到鄱阳湖看水,真是开了眼了。
② 这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啊,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至15米)时就达到3150平方公里。据说,丰水季节波浪汹涌,浩瀚万顷,水天相连,非常壮观。我去时是春初,正是鄱阳湖的枯水期,可也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③ 进入平坦的鄱阳湖区,河面开阔,水流缓慢,雍容大度。珠湖自然清新,湖水碧绿,宛如镶嵌在鄱阳湖畔的一颗明珠。东湖是鄱阳县域众多水泊中最古老也是最大的湖,曾经的“东湖十景”虽已成纸上风景,然而余韵绵绵,令人怀想。
④ 初春,鄱阳的水是安静的,柔美的,像梦中的睡美人刚刚睁开惺忪的媚眼。然而,鄱阳的水并不总是这样安静,这样温柔。它也有桀骜不驯、肆意妄为的时候。鄱阳人尽得水之利、尽享水之乐,但也曾备受水之害、备尝水之苦。历史上鄱阳水灾频仍,给当地百姓带来巨大损害。“明永乐四年(1406年),洪水暴涨,城墙被冲坏,房屋受淹,淹死人畜甚多。”“明宣德六年(1431年)六月,大雷雨,洪水猛涨,饥荒遍地。”翻开《鄱阳县水利志》,这样的记载比比皆是。今天的鄱阳,人与水和谐共处,是几千年摸索、努力的结果,所以万物生
长,百鸟翔集,草木葱茏,人民安居。
⑤ 不说田地里丰收的庄稼了,仅是鄱阳湖中就有丰富的水生维管束植物、浮游生物、鱼类、贝类等。濒危的江豚,在鄱阳湖中的数量就有两三百头。这么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一个候鸟的天堂。每年到了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三百多种、近百万只,占世界总数98%以上的白鹤都来这里越冬。鄱阳湖湖区成为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世界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⑥ 大量候鸟的到来,让冬日冷清的鄱阳湖有了生趣。
⑦ 在鄱阳大地行走,随时随处可以看到各种鸟类。它们在沟渠,在水田,在水边,在一切有水的地方。鄱阳湖两岸的草滩上,茂盛的青草像梳理过一样密集整齐,无边无际。湖边的草滩上成群结队的大雁静静地耳鬓厮磨;湖中的天鹅在尽情嬉戏;偏僻的湖汊,白鹤、灰鹤在自由地觅食。显然,这里是候鸟们的第二故乡,它们在这里无拘无束地享受生活。
⑧ 为了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最佳的越冬环境,鄱阳湖保护区采取了最严格也最周全的保护措施。连续多年对白鹤等珍稀候鸟的主要食物苦草进行调查,监测其生长状况,还通过科学调控水位,营造适宜的觅食环境。沿湖各保护站都有人员在湖区监测和巡护,严防盗猎,营造安全的栖息环境,让这些尊贵的客人“住得安心,吃得舒心”。
⑨ 其实,把鸟儿们当成“客人”,那是见外了。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做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所以,候鸟是原始的气象专家。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人们根据它们南来北往的节奏,正确地顺天应人,治人事天,恪守大道和天地的度、数、信,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与安
宁。即使在现代社会,它们依然用自己的选择对我们的行为做出无声的评价。所以,与其说它们是人类的朋友,不如说它们是人类的老师。
⑩ 我去鄱阳看水,看到的岂止是水啊!
13.作者去鄱阳除了看到了水,还看到了什么?请概括回答。
14.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并简要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
(1)这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啊,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至15米)时就达着到3150平方公里。据说,丰水季节波浪汹涌,浩瀚万顷,水天相连,非常壮观。
(2)湖边的草滩上成群结队的大雁静静地耳鬓厮磨;湖中的天鹅在尽情嬉戏;偏僻的湖汊,白鹤、灰鹤在自由地觅食。
15.文中第④段在介绍鄱阳湖之水的时候,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16.为什么作者把候鸟当作人类的老师?
13.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题。
故乡的风
杨俊文
①锦州风大。
②童年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双眼便旋即做出眯起的样子,像是担心那风里的尘沙,还会吹进我的眼里。我知道这是瞬间的幻觉。
③最初,我对风的色彩的识别是黄色。其实,风不该有颜色,即使有,也是人的赋予,比如,风从海洋上吹过,说风是蓝色;从森林吹过,就是绿色;从雪山上吹过,就变成了白色。而家乡的风,与其它地方的风明显不同——它个性十足,生猛异常。那时,还没听过“沙尘暴”这个词,只知道“刮黄天儿”,风刮起,天空一片昏黄。
④故乡的风之所以气势恢宏,是其中的沙尘充当了风的武器。那时的风与沙尘,像是从未分开过。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偶....尔看见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里歪扭一阵之后,不得不屈尊下驾,吃力地推车前行。有时在教室里正聚精会神地听讲,风猛然用力,让玻璃飞出窗框,在书桌上和地上“哗”地破碎。
⑤我和同伴们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顾名思义,风镜就是防风的眼镜。玻璃镜片镶在细细的钢丝框上,四周有密织的布罩,两端用皮筋连接,套在头上拉至眼部,风便吹不着眼睛了。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
⑥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戴风镜了。与书包一样,风镜是每个学生的“标配”。走进教室,摘下风镜,两眼周围湿湿的,时间久了,眼部泛出两个浅白的圈圈。在风大的季节,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自然躲不过风的袭扰。风从对面来,尘沙吹打在风镜上,会有“沙沙”的声响,眼前的路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为“能见度”,只觉得路不在脚下。当我习惯地背过身去,风会把衣襟高高掀起,裤子突然变得异常肥大。沙粒打在后背上,能听见密密的“啪啪”声,仿佛是一阵暴雨的吹打。
⑦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风筝的去处。小凌河在明朝开始有了好听的名字,称之为“凌川”“锦水”。童年时听老人说,锦州有“八景”,其一便是“锦水回纹”。我没看过有回纹的锦水,只看过它在雨季里咆哮,而雨季一过却干涸得滴水皆无。河的南岸几乎没有人烟,无水的河道与河岸连在一起,放风筝则视野开阔。我仅放过一次风筝,地点就在那里。记得那只风筝是用牛皮纸糊成的很大的“鹰”,父亲为之花费了多半天的时间。放风筝前,我找来好几个伙伴,想在他们面前炫耀一番。乘着晚秋的偏北风,“鹰”很快飞起来了,飞到河道的上空,颇有搏击长空的英姿,伙伴们开始欢呼。
⑧年少不懂气象知识,也不知道其它地方,风是否也是这样的刮法。故乡在渤海湾处,气候本该沾个湿润才是,但在记忆中,却是年年风干、风大、风多。冬天刮大北风,能把厚厚的棉衣打透。好不容易盼来春天,万物复苏之时,却正是大风恣肆之日。夏季虽闷热,但风小,算是快乐时节。秋天一来,风比春天更甚。那时,没读过清代学者孙星衍的“莫放春秋佳日过”,要是读过并懂其意,定会说他胡言乱语。长大后,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从心底仰羡江南,忽然觉得自己“生不逢地”。
⑨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了。但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上小学时,老师带学生植树,边植树边说,树多了,长高了,风就跑了。
⑩一种向往久了,便会跑进梦里。我多少次做过江南的梦,虽然是文字里的江南,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茂林修竹、碧水微风,着实让我兴奋一阵。当然,故乡是变不了江南的。故乡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少不了做江南的梦。
⑪梦做着做着,故乡竟然有了梦里的轮廓,大概是经过了四十年的光景,那轮廓渐渐清晰,渐渐现出了树,现出大片大片的密密的林,覆盖在城的周围,漫过山峦,漫过村庄,一直
漫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⑫数不清的风筝,还在空中飘飞。河岸,确切地说是河的两岸,已被装点出缤纷的色彩。弯曲的小路,顺着河流蜿蜒伸展,间或有大片的绿草和好多种树。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看得出来,流水不再是河道上的匆匆过客。鳞次栉比的高大楼宇,被纵横交错的黑色路面,分割成鲜亮的组群。
⑬梦里有的,连连飞来眼底;梦里没见过的天鹅,竟也成群飞来,栖落在城区偏北一座新建水库的上游。因此,那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鹅湖。灰鹰、苍鹭、鸥鸟、秋沙鸭、赤麻鸭……追逐着从水库里流淌出的小凌河的浪花。
⑭故乡的风,依然在四季里行走,从未停歇,但它已失去身披黄色的凶猛。穿过绿树荫荫,送来阵阵洁净的清爽,露出透明的形态。记忆中和现实中,故乡的风究竟形态如何,又会带来怎样的回味和感受,也许,只有故乡人知道……
(选自2018年8月4日《人民日报》)
5.文章以“故乡的风”为题,有什么作用?
6.删去第④段加粗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 ....
7.简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8.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⑫段划线句子。
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
9.概括选文主旨,并探究其中反映的时代精神。
14.牵牛花的抱怨
焦裕平
①看到几乎一起出苗共同长大的黄瓜秧结出了青嫩的黄瓜,番茄苗结出了鲜红的番茄,辣椒苗结出了青红色的辣椒,西瓜秧结出了甜甜的西瓜,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它们都结出了比自己开的花大上许多倍的果实来,牵牛花就哀叹起自己的命运不济了!
②开了那么多又大又漂亮的牵牛花,可是只结出了砂珠子一点儿大的小籽粒,连辣椒那点大的果实都没有。于是它就抱怨大地母亲说:“我与它们都是同样吮吸着你的乳汁长大的,你为什么賜给它们那么多那么大的果实,而我却一点都没有呢?”
③“这怎么能怨得了我呢?结不结果实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呀!”大地回答道。
④“大地妈妈说得对!我原来与你也是一样的,总喜欢花口朝上开,想极力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想干实事。 可后来我想通了,没有一点果实的一切虚荣都是浮云, 花开得再大再美丽也只是一时鲜。只有创造出丰硕的成果来,才能够充分体现出自己生存的价值来!”花生苗深有体会地对牵牛花说。
⑤“你只开那么一丁点小黄花也配与我比吗?”牵牛花对只开出小不点黄花的花生苗,十分瞧不起地挖苦说,因为它还并不知道花生苗创造的果实在哪里。
⑥“不错,你的确不能与花生苗相比,因为你比起它来可差得远了!要知道它不像你,自从它体会到了生存的价值后,就一改过去也喜欢眼光一直向上的老习惯, 毅然决然地从小黄花中探出果针来,极力地刺到了土壤里,然后就在肥沃的土层中,膨化生长出了大量营养丰富口味香浓的花生果,赢得了世人的普遍喜爱!所以, 后来人们就心甘情愿地出力流汗大面积种植它,使它们花生家庭一年比一年更兴旺。”大地母亲向不知情的牵牛花介绍说。
⑦“有这样的事?”牵牛花一听很吃惊,转而又表示不相信。后来通过人们在田间收获花生时.看到花生苗下生长出的大量白白胖胖的花生果,才惭愧地低下了高傲的头,为花生苗默默地创造出这么多成果而深表敬意。
⑧“你若再不抓紧时间改掉只喜欢攀高枝争虚荣的坏毛病,不仅不会有果实,还可能遭遇被灭绝掉的大风险!”大地语重心长地提醒牵牛花。
⑨可牵牛花虽然对人家的果实很眼红,但它放不下自己的臭架子,改不掉早已经习惯趋炎附势的坏习惯,不管怎么样,也实在不肯弯下花枝招展高高在上的俏丽的腰肢。所以,大地母亲的话已经被应验,牵牛花已经快绝迹了,人们在田间地头、甚至在山林里已经很少再看得到它。
(有删改)
1.从文中看,牵牛花对花生苗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如何理解“后来人们就心甘情愿地出力流汗大面积种植它,使它们花生家庭一年比一年更兴旺”一句中“心甘情愿”一词的含义?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初 雪
于丹
①中学时代,我在北京四中,读文科班。高考结束,同学们都考上了大学。28个人聚集一位写诗的男孩家里,头碰头琢磨着:“什么时候我们能够重聚呢?”
②我一下跳起来:“这样吧。今年的第一场雪,不管我们身在何方,就算旷课,也要赶到他家赴约。”大家都惊叹好浪漫,纷纷赞成。那一年的雪姗姗来迟,直到了转年的一月放寒假,才下了一场小雪。可我早已等不了,离开北京,在外地云游。中/华-资*源%库
③那场初雪只下了一天。
④我从外地回来,妈妈说:“家里电话都打爆了。同学们都去赴约了,你却没到。”不久,写诗的男孩给我打来电话。“你呀你,还是错过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我嘻嘻哈哈:“我们才17岁,就算活到70岁,还有多少场雪,等着咱们哪?”
⑤四年,五年……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文科班再也没有聚齐。再次重逢,已是多年后的初夏。那天,我们在男孩家的客厅里包饺子。他走进小屋,拉开一个旧旧的木头柜子。从一大摞的日记本里,抽出一本:“我这里还有你的东西。”我诚惶诚恐,翻开日记本:本子皱皱巴巴的,并不干净,上面只有一个日期,其余全是空白。“这是什么?”
⑥“你还记得那年的约定吗?我们大家都回到了这里,只有你在外地。这么浪漫的约定,提议的人却错过了。于是,我们就在这个日记本上,记下了那天的日期,然后打开本子,站到雪地里。看着雪纷纷扬扬、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直到把本子全部落满。”
⑦“啪”的一声,他合上本子,“现在,我把这场雪还给你。”原来,雪化在了本子上,就是斑斑驳驳的褶皱。我轻轻打开日记本,如同打开多年前那场初雪。初雪已然错过,但是它落在了我的生命里,滋润着此后的每一场风花雪月。
⑧人的一生有多少次初雪?第一份职业,第一段情感,第一次光荣,第一笔薪水……你有什么理由错过?
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立而不说。”春花秋月从我们的生命中穿梭而过,这样一个冬天,我期待着皑皑白雪。当漫天飞雪融化,留下的只是一汪清水吗?
⑩心中的雪花积累多了,可以变成春天。
(选自2015年8月23日《惠州日报》)
15.本文标题“初雪”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的理解。
16.阅读第⑤⑦⑩段,仔细揣摩并根据提示分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1)他走进小屋,拉开一个旧旧的木头柜子。从一大摞的日记本里,抽出一本:“我这里......还有你的东西。”(加粗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2)原来,雪化在了本子上,就是斑斑驳驳的褶皱。我轻轻打开日记本,如同打开多年前那场初雪。(结合前后文,作者此时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3)心中的雪花积累多了,可以变成春天。(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句子含义。)
17.作者抒写的——如同半瓣花上的心情,一经发散开来,就是美丽的图画与文字。你认为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8.读罢此文,处于毕业季的你在对生命、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
16.阅读丁立梅的《高贵的宁静》一文,完成下题。
①初见小闫,觉得他特西藏,皮肤黝黑,头发微卷,一袭藏袍加身。看不出实际年龄,二..十多,或是三十多。
②因火车晚点,小闫接到我们时,已是凌晨两点。拉萨的天上,挂着一个大而圆润的月亮。
③小闫热情地来握我们每个人的手,嘘寒问暖的,满脸璀璨的笑,牙齿泛着月光色。他给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嘴里亲热地叫着大哥大姐小弟小妹。“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西藏!扎西德勒!”他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说,把他的话送到每个人心上。
④高原的不适,被他的真诚冲淡了,大家兴奋地围着他,找到亲人般的。从唐古拉山过来后,就一直病歪歪的一大姐,也被他感染了,精神抖擞地跟着他说:“扎西德勒!”
⑤后来的数天,小闫一直跟我们朝夕相处着,是我们游西藏全程的导游。西藏线路长,每日奔波在路上需十来个小时,加上高原缺氧,有些人身体吃不消,闹起情绪来。小闫一再道歉,仿佛那都是他的错。他自掏腰包买了西瓜请大家吃,并找着乐子逗大家,问:“朋友们,你们知道来过西藏的客人都怎么形容西藏吗?”“美!”我们不约而同说。的的确确,西藏除了美,真的再找不到好的词来形容它。天蓝得似水晶。云是成群结队、前呼后拥的,一律的白而绵软。放眼处,山高水阔,云雾缭绕。草甸上,羊群或是牛群,似散落的珠子,白的,黑的,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山坡下,间或端出一大片开得好好的油菜花,惹得大家一阵惊叫,油菜花呀!八月天里能见到油菜花,实属幸福。还有高入云端的雪山,琼楼玉宇般的,在云雾的环抱中忽隐忽现,美得让人心疼。人间仙境,非西藏莫属。
⑥小闫笑了,其实我们西藏,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大美西藏!”大伙不依,齐声叫起来:“嗬,这哪里是四个字,分明还是一个字,美!”“看来我还真骗不了你们。”小闫狡黠..地眨了眨眼,说:“对啊,就是美。这样的美,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相遇啊,也许我们这辈子再也不会来西藏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使劲地看,把西藏最美的景致带回家,朋友们,你们说对不对?”“对!”众人响应。
⑦“好,那就让我们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心在飞扬吧!”小闫的手在半空中用力一挥。这一挥,把一车人的激情全调动出来了,大家跟着他学说藏话,学念六字真言,听他讲西藏的风土人情。路再远,身体再不适,亦不觉得。
⑧当一车人扑向一个景点,小闫只倚在车旁,静静地等。他手上把玩着一串玻璃珠子,眼光越过一群一群的人,望向远方,疲惫的,又是深情的。有人好奇,打趣他:“小闫啊,西藏处处是金是银是绿松石红珊瑚什么的,你怎么还玩这种破玻璃珠子?”小闫一愣,不好意思地笑,与先前神采飞扬的导游判若两人。他低头,轻轻抚着玻璃珠子,说:“这是我女儿给我的礼物呢。”
⑨大家这才得知,小闫根本不是西藏人,他家远在山东,他是来援藏的导游。本来说好待满四年就回去的,但临走,他不舍得了,他留了下来。他来西藏那年女儿刚出生,如今女儿都七岁了。他偶尔回家探亲,女儿一路高叫着告诉别人,西藏的爸爸回来了。他听到,心很疼,但最后他还是回到这里。
⑩“这里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着我,让我离不开它,也许有一天我终究会回去,但我将非常想念它。”小闫说。我们齐齐点头,我们信。不远处,白日光照着雪山圣湖,寥廓晶莹,有着高贵的宁静,动人心魄。我们一边欢喜着,一边惆怅着,尚未离别,已开始想念,竟不能自已。
18.本文叙写了援藏导游小闫的故事,主要写了三个场面:(1) 、(2) 、(3)在景点叙述身世。(要求:突出地点和事件,)
19.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1)本文的语言鲜活又生动。如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西藏”,本属于名词,在本文的语境中活用为 ▲ 词,表示 ▲ ;再如第⑥段中的加点词“狡黠”,本意是指狡猾、诡诈,含贬义,在本文的语境中属于 ▲ (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用法),解释为 ▲ ,表现了小闫为了给大家带来快乐,故意活跃气氛、逗乐大家的情态和心理。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对于表现小闫形象的作用。
20. 第⑩段画线句中的“高贵的宁静”有哪些含义?
21.本文第⑨段和链接材料的画线部分都属于哪一种叙述方式?各自在文中有何作用?
【链接材料】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 ”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叙述方式: ▲
本文第⑨段的作用: ▲
链接材料画线句的作用
17.百年震柳
梁 衡
①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罕见的大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
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②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树龄已经将近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将近100岁。
③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能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变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将近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④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⑤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82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1.简述第一段的作用。
2. 试概括“百年震柳”的形象。
3. 试分析文章第三段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4. 文章第四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你认为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呢?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
18.阅读蔡勋建的《桑树》,完成下列小题。
①从前的桑树,与三个女人有关。
②记忆中外婆家屋前西角有一棵大桑树,孑然独立,老远就能看得见。在桑树挂果前,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外婆家养着一些白色的小精灵。外婆说那是蚕。
③我家屋后有两棵桃树一棵李树,桃树没有嫁接,每年只结些狗屎桃,小得很,李树也是本地种,似乎桃李都只适合山区,垸区的结果都小,味也不正,不好吃。后来,我和大哥在屋后栽了一棵桑树,没几年就长成大树,青枝绿叶,到了夏季,那些绿枝条上居然吊着几个蚕宝宝,这是野生的蚕,也许是风把它们从叶片吹落下来的,一个个被一根根丝缕悬吊着,在熏风中晃荡。我和大哥将它们摘下来,像外婆那样放在簸箕里,然后摘来桑叶,一会儿就看见小蚕宝宝爬到桑叶边缘,啃食绿叶,憨得可爱。
④有一天,母亲从外婆家带回一片纸,好像是我们作业练习本的封面,纸背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小点点,说这是蚕蛾扑的仔,后来我才晓得这是蚕蛾产的卵。没几天,纸面上一粒粒乳白色的小堡垒全部变成一点点的比幼蚂蚁还要小的小蚕蚁,蠕动着,似乎嗷嗷待哺。母亲赶紧从屋后摘来一把细嫩的桑叶尖尖,将小蚕蚁和嫩桑叶安放在簸箕里。
⑤蚕房里热闹起来,街坊邻舍都来看,一张小学生算术练习本大小的纸面,起初只用一个簸箕,后来居然用了好几张床面也放不下。蚕们每天只知贪婪地啃食着桑叶,身体越来越大,....越来越白,越来越亮,母亲说等到蚕们一个个都通体透明时,它们就要吐丝作茧了,而在此之........前,它们的食量越来越大,需要饲养更多的更鲜嫩的桑叶。屋后的桑树显然不够它们吃,于是,我和大哥就去村外采摘。做裁缝的母亲也不得不从缝纫机上下来,为我们帮忙。记得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母亲带领我和大哥深入桑林采回几大捆大叶桑枝……
⑥等到那些蚕们一个个明晶晃亮、通体透明时,它们开始“绝食”,进而“作茧自缚”,它们口吐白丝,头不停地摆动,将一丝一缕从头扯到尾,一丝不苟地编织着它们很有夸张意味的胶囊一般的蚕房,把自己封闭在里面。这时候,我认识了一个与桑有关的美女——罗敷。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一篇极富情趣的《陌上桑》,让我甚至想到那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我的年轻的母亲带着我们走在桑树林间的阡陌之上,清风吹拂着她的秀发,月色照耀着她的倩影,会不会是罗敷再世,嫦娥下凡……
⑦桑树,自古人称“东方自然神木”。后来走向西域,新疆就曾经有过从内地引进桑蚕的历史,左宗棠当年就曾在东南各省引进桑苗,从浙江招募蚕桑技工,把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等先进技术从江南搬进了新疆。桑蚕业的发展,为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丝绸之路”开辟了几条支线。我仿佛感到,中国古代的商贾驼队驮着雪白的丝和色彩缤纷的丝绸,从桑林里走出像桑蚕一样地蠕动,从渭水流域出发,一路向西,向西……
⑧我仿佛觉得那长逾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上一片片桑林依稀可见。我没法忘记桑树,没有桑树,哪来的中国桑蚕业,哪来的丝绸,哪来的丝绸之路?我脑海里总是站着许多桑树,那是家乡的桑树,我想真正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不在渭水,而在江南,包括我的家乡在内的江南。每一株桑树都是它的自然延伸。
⑨罗敷站在远处,亭亭玉立,像一株桑树站在那里,绿影婆娑。罗敷、我的外婆、母亲,还有从前的那些作为背景的桑树,她们、它们都站在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时光的深处。
1.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开头为什么说“从前的桑树,与三个女人有关”。
2.文章第⑦段,作者宕开一笔,由家乡的桑树写到了历史,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3.按要求答题。
(1)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
(2)赏析第⑤段中“蚕们每天只知贪婪地啃食着桑叶,身体越来越大,越来越白,越来越...........亮……”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
4. 阅读本文第⑦⑧⑨段和下面的链接文字,说说文中“丝绸之路”的“路”和链接材料中的“路”各自的内涵。
【链接】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1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题。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
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洞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里没了一根檀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坏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材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说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说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去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的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文中句子“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朴实而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①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种了一辈子的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壶口,壶口
莫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⑥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⑦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⑧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要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⑨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选文有改动)
1.为什么说“黄河有幸”倚身于秦晋大峡谷?
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好在哪里。
①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②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5.请赏析文末画线句,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
参考答案
1.答案:1.三个方面:①宇宙最初的景象;②天地的形成;③万物的形成。
2.运用动作描写,具体传神地写出了盘古初开宇宙混沌(捅破大鸡蛋)的情形,表现了他的力大无比。(若从其他角度赏析,合理亦可)
3.力大无比、无私奉献
4.想象
解析:1.阅读全文可知,文章主要记叙了宇宙最初混沌黑暗,盘古从混沌黑暗中孕育而生并创造天地万物的故事。据此概括总结即可。
2.先判断此句运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从“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可判断出运用了动作描写。然后分析其作用:具体传神地写出了盘古捅破大鸡蛋(宇宙混沌)的情形,表现了他力大无比
的特点。
3.从盘古初开混沌、撑开天地来看,他力大无比;从盘古的整个身体变成太阳、月亮、五座名山、江河和道路等来看,他无私奉献。
4.关于混沌初开,作者想象是盘古用力气分开了天和地;关于天地的成形,作者想象是盘古“手撑天,脚蹬地”,经过漫长的岁月而逐渐成形的;关于天地万物的起源,作者想象是盘古的整个身体变成的;太阳、月亮、五座名山、江河和道路等,都是盘古的身体的某一部分变化而成的。
2.答案:1.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作者对子女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赞美之情。
2.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女孩面对大家的责问不肯说明原因而难为情的样子,表现了女孩的坚定。
3.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先写出大家对女孩放弃机会的误解,后文再揭示原因,表达对她的赞美之情,更能突出女孩的孝心,使行文有波澜。
4.①孝顺懂事:为了照顾残疾的母亲,放弃上清华北大和出国留学的机会。
②善解人意:为了不让母亲心里难受,一直不肯说出放弃机会的真正原因。
③有主见:在机会面前,不管别人怎样劝说、责骂,都坚持自己的选择。
解析:
3.答案:1.①妆点春天(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伏,一茬接一茬地渲染着春天的姹紫嫣红)
②丰富餐桌(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
③生命顽强(小蒜生长在林间地头,随遇而安,也不用人们照顾)④承载回忆(那一簇细弱的绿色才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
⑤平凡倔强(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
⑥历史悠久(这种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薤白”,抖落了一身的沧桑,携裹着地层深处的气味,泼辣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2.(1)“缓缓”“轻轻”叠词的运用写出了母亲挖蒜的娴熟,也从侧面表现了小蒜与农人生活的密切。
(2)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偷偷”赋予小蒜以人的情感,把小蒜的叶子比喻成“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蒜的纤弱,从而体现了小蒜生命力的顽强。
3.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
②小蒜给人温暖,澎湃,充满希望之感;
③小蒜带着自然的气息(夹带着呼啸的山风、铿锵的雷声和大地翻身的声音)。
4.象征;白杨:对白杨的喜爱赞美,对北方军民的讴歌、赞美。
小蒜:对小蒜的敬佩赞美,对小蒜一样质朴、顽强、平凡、敦厚的农民的褒扬。
解析:
4.答案:1.①妆点春天(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伏,一茬接一茬地渲染着春天的姹紫嫣红)
②丰富餐桌(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
③生命顽强(小蒜生长在林间地头,随遇而安,也不用人们照顾)
④承载回忆(那一簇细弱的绿色才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
⑤平凡倔强(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
⑥历史悠久(这种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薤白”,抖落了一身的沧桑,携裹着地层深处的气味,泼辣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2.(1)“缓缓” “轻轻”叠词的运用写出了母亲挖蒜的娴熟,也从侧面表现了小蒜与农人生活的密切。
(2)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偷偷”赋予小蒜以人的情感,把小蒜的叶子比喻成“针”,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蒜的纤弱,从而体现了小蒜生命力的顽强。
3.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
②小蒜给人温暖,澎湃,充满希望之感;
③小蒜带着自然的气息(夹带着呼啸的山风、铿锵的雷声和大地翻身的声音)。
4.象征;白杨:对白杨的喜爱赞美,对北方军民的讴歌、赞美。
小蒜:对小蒜的敬佩赞美,对小蒜一样质朴、顽强、平凡、敦厚的农民的褒扬。
解析:
5.答案:1.标题含蓄隽永,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行文线索;暗示文章主题,具有象征意义,表达了对老太太及儿子奉献精神的赞美.
2.把两种茉莉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老太太卖的茉莉花新鲜、异香,表现了老太太心灵的纯洁美好。
3.因为女文友只是买了几串茉莉花,却换来了老太太的鞠躬礼,觉得承受不起、受之有愧;也因为对老太太充满了同情,这么大年纪出来卖花实属不易。
4.(1)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现饭店老板的善良、正直、有同情心(爱心)。
(2)使用比喻与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张跑出门花寻找老太太的速度很快,表现了他对老太
太的敬佩以及为自己刚刚误会老太太的愧疚之情。
5.茉莉花虽枯黄了,但余香仍在;老太太的美好品质像茉莉花香一样浸润在“我”的心里。两层含义,意思对即可。
解析:
6.答案:1.水乡里的苇:美丽、群居(或繁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域)、存活时间长。
荒漠中的苇:瘦削、缺少气势(或少伴,或稀稀落落)、生存环境恶劣(或生存于一小片水中)、存活时间短.
2.突出“苇”的生长环境的恶劣;(1分)为下文写荒漠中的“苇”给人带来的惊喜(或写苇的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作铺垫;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之情。
3.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以小女的头发和老者的胡须来描写芦苇的稀疏、不成气势但顽强地生长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荒漠中的苇的怜惜与赞美。
4.金克木把生命比喻为啜泣与哈欠,态度消极,而柔弱的芦苇更衬托出这种消极态度(或用柔弱的芦苇来衬托出消极的人生态度);改动后的诗句把生命比作芦苇,表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对坚韧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芦苇一样坚强的生命的赞美。
5.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象征手法)(1分)作者借对苇身处荒漠却能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活着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及身处逆境却顽强向上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自己也会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珍惜生命、努力生活,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的愿望(或者答来歌颂那些具有沙漠中的芦苇
一样顽强的生命力的人)。
解析:
7.答案:1.①“我”一心想要修复残破笔洗;
② “我”回忆儿时锔匠神奇的技艺;
③“我”期待笔洗复原如初,完美再现。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纹饰、色彩等方面,将笔洗比喻成穿着锦衣的大家闺秀,形象地表现了笔洗的华丽大方、精致罕见,为下文我一心想要修复笔洗,期待笔洗的完美再现埋下了伏笔。
(2)第⑧段中的中年锔匠:对奶奶称赞他手艺的高兴和自身的谦逊、憨厚、不好意思 第⑿段中的老锔匠:对锔艺的重视、热爱、追求和对钱财的轻视;
3.浓墨重彩地插叙了修复大瓷缸的过程(,刻画出一个憨厚沉默、技艺高超、做工认真细致的铜匠形象,展现了锔匠谋生的艰辛与不易,不露痕迹地交代了锔工技艺逐渐失传的原因,寄托了作者期待传统手艺能够代代相传的愿望。
4.写法的相同:两段文字都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用意的不同点:本文最后一段想象笔洗呈现出华美大气的气质和神韵,表现“我”对笔洗修复后完好如初的期待,也寄托了作者期待传统手艺、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迫切心情;链接材料中作者想象年轻的时候在军营里犒劳部下、听塞外歌曲、检阅部队、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场景,寄托作者心中的理想,表现出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与结尾“可怜白发生”的现
实形成鲜明对比,也表现出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愤慨。
解析:
8.答案:1.环境描写。写出了海南黄花梨树的茂盛、清香,为后面写老郑倾注了毕生心血植树做铺垫。这美丽的景色也突出了老郑的植树成果。
2.采用了衬托手法。由别人喜好对弈、吟唱、读书与老郑喜好种树作比较,衬托出老郑对植树造林的热爱、执着;把别人种寻常树种与老郑青睐名贵树种作比较,衬托出老郑眼光的与众不同,表现了他是-一个讲究品质,注重诗意美感和劳动价值的人。
3.凡生命必定竞争,竞胜者必获得利益。良性循环,越发强大的会越发合于生存之道;恶性循环,越发卑微的、囿守不前的会越发趋于边缘死角。
4.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角度,便于展开叙述,从多方面表现老郑为种树付出的艰辛劳动。也便于直抒胸臆,表达对人物的认知,抒发对人物的赞叹、敬佩之情,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5.示例:赏花爱花花更美,观景惜景景更幽。
解析:2.此题采用表现手法作用分析法。此类题的答题模式为“采用了……手法,衬托了(突出了、写出了)……表现了××的……”。
3.此题找到文段中的议论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答即可。
4.此题采用人称作用分析法。作答时要从围绕人物展开叙事、表达作者情感、表达效果等方
面来考虑。
5.拟写宣传语,要切合主题要求,字数要适中。
9.答案:(1)不矛盾。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说它“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因为作者赋予它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等美好的精神品格。
(2)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抑”,“但是”语意一转,变抑为扬,肯定它是“伟丈夫”。突出了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的特点。
(3)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按照由树到人、由浅入深(由形及神)的顺序,层层深人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读来气势磅礴,酣畅淋漓。
(4)本段以楠木反衬白杨树,突出对白杨树的赞美。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意的能力。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的,指白杨树在西北高原上极常见,极易生长;“决不是平凡的树”则是从精神层面上讲的。回答时,先明确观点,再简析理由。
(2)作者要赞美白杨树是“伟丈夫”,却先说它不美,算不上“好女子”,这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结合画线句子的表述,分析其如何“抑”,如何“扬”,以及要突出的白杨树的精神品质即可。
(3)由四个句子的句式特点来看,连续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由句子表述的内容来看,按
照由树到人、由浅入深的顺序,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结合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可知,这样表达让人读来感觉气势磅礴,酣畅淋漓。据此整合作答即可。
(4)本段将楠木和白杨树放在一起写,是以楠木反衬白杨树,据此分析归纳即可。
10.答案:(1)“白色的鸭”在雨前烦躁焦急,但是又准备睡去,象征了不满旧社会,焦急等待新生活,但乂麻木、无所作为的人。这句话蕴含了作者对像“白色的鸭”一样麻木、无所作为的一类人的不满。
(2)句子意思是远来的鹰隼不满雨前的压抑,发出有力的鸣叫声,呼唤伴侣。“鹰隼”象征着对旧社会不满而渴求志同道合的同伴的知识分子,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愁苦和对同伴与新生活的渴求。
(3)表现了作者对雨的盼望;对故乡美好景物的怀念与向往;对新生活的追求。
(4)作者通过对一系列动植物久旱盼甘霖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既不满于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犹豫、伤感、焦躁, 同时表现了作者抗击陈腐、追求新生活的愿望。
解析:
11.答案:1.点明行文线索;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对比。作用:把两种茉莉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老太太卖的茉莉花新鲜、异香,表现了老太太心灵的纯洁美好。
3.因为女文友只是买了几串茉莉花,却换来了老太太的鞠躬礼,觉得承受不起、受之有愧;
也因为对老太太充满了同情。
4.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现饭店老板的善良、正直、有同情心(爱心)。
5.茉莉花虽枯黄了,但余香仍在,老太太的美好品质像茉莉花香一样浸润在“我”的心里。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标题的作用。标题的作用:①概括文章内容;②揭示文章主旨;③提示文章线索;④紧扣文章内容;⑤吸引读者注意;⑥一语双关。“腕上茉莉”首先它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暗示文章的主旨,“茉莉”的花香一语双关,既指腕上的茉莉花的香味,又指老太太的品质。据此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表现手法。文段④中“新鲜的茉莉花。远远的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异香得很”和“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磺熏蒸过的异味”进行对比,目的是为了突出新鲜的茉莉花的清香,以此表现老太太的高尚品质。据此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文中情节的作用。当女文友一下子买了十二串茉莉花时,卖花老人“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躬是老人对女文友的感激,女文友此时出于对老太太的同情,同时也被老太太这种知恩言谢的举动所感动,于是“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据此作答。
4.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句中“表情很严肃”运用了神态
描写,“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饭店老板的善良,有同情心。据此作答。
5.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结尾的作用。“那串茉莉花即便已经干了……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句中写到茉莉花已经干了,但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这种香气此时已经不仅仅是茉莉花的香气,它更象征老太太的美好品质,这种品质已经深深感染了“我”。据此作答。
12.答案:13.看到了经过几千年摸索后,人与鄱阳湖的和谐共处;看到了鄱阳的多样生态下湖的生趣,候鸟们的惬意栖居;看到了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湖区监测和巡防,对动物朋友的保护。
14.(1)说明。介绍鄱阳湖水位、水域概况,表达作者对鄱阳湖的赞美之情。 (2)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类无拘无束的生活,突出了鄱阳湖的生趣之美,抒发作者对鄱阳湖的喜爱之情。
15.对比。作者把古代的鄱阳湖与今天的鄱阳湖进行对比,表现了如今的鄱阳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侧面突出了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做出的不懈努力,揭示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16.因为候鸟是原始的气象专家,人们根据候鸟的迁徙规律来顺天应人,治人事天,让自的生活更加幸福与安宁;候鸟能够用行动来评价我们人类的行为,所以作者说它们是人类的老师。
解析:
13.答案:5.①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②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③点明本文的行文线索。④是作者情感寄托的载体
6.“漫天”表示风沙范围的广泛,“席卷”展现风势的恢宏,突出了故乡的风强劲有力的特点。若删除,不能表现出故乡的风沙个性十足、生猛异常(汪洋恣肆、气势恢宏)的特点。(意近即可)
7.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故乡风大,引出下文写故乡的治理。
内容上:为下文写故乡经过治理发生巨变作铺垫。(抓住关键词“铺垫”即可)
8.示例一:(表达方式)景物描写。本句描写了波光泛动、绿荫倒映的小凌河河水,反映出故乡的人们通过对风沙的治理,环境发生了惊人的转变,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意近即可)
示例二:(表现手法)对比。“过去的一切”即第⑦段记忆中小凌河河水的“干涸”“咆哮”的景象,与现在小凌河河水的“平静”、“安谧”的景象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意近即可)
示例三:(表现手法)动静结合。 “泛动”“倒映”和“平静”“安谧”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小凌河的美景图,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意近即可)
9.(1)主旨:作者通过“风”这一特有的元素,展现出故乡的变化,歌颂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巨大成就。
(2)“时代精神”要点:①改革开放带来福祉②绿水青山就是(胜过)金山银山③绿色环
境带来幸福生活④建设美好家园。
解析:
14.答案:1.开始是“瞧不起”,后来听了大地母亲的话后,顿感“吃惊”,最后看到大量白白胖胖的花生果后“深表敬意”。
2. 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②通过牵牛花与花生苗的对比, 突出强调了只有创造出丰硕的成果,才能够充分体现出自己生存的价值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心甘情愿”一词的本义是心里愿意,一点儿也不勉强,这里表明了人们对花生苗不求外表、只求果实的奉献精神的喜爱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査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归纳信息的能力。分析牵牛花的情感变化过程,结合文中第⑤段“十分瞧不起地挖苦说”、 第⑦段“牵牛花一听很吃惊”“才惭愧地低下了高傲的头,为花生苗默馱地创造出这么多成果而深表敬意”即可总结出答案。
2.本理考査赏析文章语言之表现手法的能力。文中重点写到了牵牛花和花生苗,从两者的不同特点可知,这是对比的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时,要联系主题作答,不能停留于表面。
3.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注意答题时,一要分析表层含义,二要联系花生苗不重外表、默默奉献的特点分析深层含义
15.答案:15. “初雪”:一是实写毕业后的第一场雪,二是虚写,指人生中无数个“初见”,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中“每一场初雪”都不该错过、都该好好珍重的情感,暗示了文章
主题。
16.(1)“旧旧的”“一大摞”能够表现出时间之久及流逝之快,表现了写诗男孩对那次浪漫的“初雪”约定的珍惜,言简却表现力丰富。
(2)“原来”一词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写诗男孩只有日期的日记恍然大悟,“轻轻打开”表现出作者因为失约错过而遗憾,却在今后的的生命中更加珍惜初见。
(3)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生中的初见比作“雪花”,将人生中无数个美好比作“春天”,表达出主旨:只要懂得爱,懂得欣赏,懂得珍惜,心灵就会变得丰富而美好,形象而又意蕴丰富。
17.以小见大(小中寓大),作者用一场初雪来铺垫人生所有的美好际遇,仿佛一滴水辉映出大世界,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更加生动可感。
18.示例:①珍惜生命中的感动。人生无处不美好,只要真爱一切过往,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有意义。②生命赐予我们许多许多,天地、四季、万物都是我们无言的朋友,我们要懂得感恩。③懂得爱,懂得欣赏,心灵就会变得丰富而美好。
解析:
16.答案:18.在车站热情接待我们)在途中调动我们的激情(或答“在途中逗乐大家”)(意对即可,突出地点和事件)
19(1)形容有西藏人的特点;贬词褒用机灵、调皮,(意对即可)
(2)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一直病歪歪的一大姐”受到小闫的感染,精神抖擞的样子,突出了小闫非常热情,待人真诚的特点。
20.既指寥廓晶莹的雪山圣湖有一种宁静的高贵气质,又指小闫为了援藏,远离家乡和妻女,将思念平静地藏在内心,却给每个游人带来快乐的高尚情怀。(答到热爱西藏、平静面对思念即可,)
21.插叙 本文第⑨段的作用:交代了小闫的真实身份,表现小闫对西藏的深情,同时使文章情节陡生波折。链接材料画线句的作用:补充孔乙己的身份和经历,说明孔乙己好喝懒做、偶尔偷窃的原因,表现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言语中含有对孔乙己的同情。
解析:
17.答案:1. 开头一段强调地震的巨大破坏,是为了衬托震柳的奇迹存活,也点明了震柳之名的由来。为下文写震柳生命力的神奇做铺垫。
2. 树皮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东奔西突,开裂部分没有年轮,横扯竖揪,起伏不平。能以柔克刚,特别的顽强意思对即可。
3. 运用对比手法,作用是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树心“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其目的是强调震柳生命力的顽强,说明震柳的存活更令人震撼。
4. 参考答案:①说明原因。第四段介绍柳树的生长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②照应上文。文章前三段集中写震柳经历强烈地震而不死,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③丰富内
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
5. 参考答案:①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着约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②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忍不拔,顽强坚守。③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解析:4. 解析:分析文章插入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考虑。从内容上说,文章插入某一内容,一般有补充交代、丰富文章内涵、增加文章文学性的作用;从结构上说,一般有照应上下文、使文章内容上下呼应等作用。作答时,需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5. 解析:分析题干,这道题其实是考查我们能从震柳身上感受到什么。首先,这株裂而不死、存活至今的柳树是历史的见证,它让我们知道曾经有那样一场可怕的地震;其次,震柳在地震中的艰难存活对我们是一种鼓舞,它能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应坚忍顽强;最后,活了近500岁的震柳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强大等。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1.①外婆:让我认识了桑树和蚕,从而和大哥喂养野生的蚕。②母亲:教会我养蚕,并带领我和大哥深入桑林采桑枝。罗敷:像桑树站在远处,让我思考中国桑蚕业的发展。④她们都站在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时光的深处。
2..内容上:这段叙述说明桑树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并强调了桑树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是有了桑树,有了桑蚕业的发展,才有了丝绸,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认识、了解蚕的经历,引出下文“我”对桑树在“丝绸之路”上积极作用的抒情和议论。
3..(1)运用联想,写出母亲的勤劳能干,又善解人意地帮助孩子养蚕,表达了对母亲的喜
爱、赞美之情。(2)①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蚕身体发育的过程,强烈表达了“我”看到蚕变化过程的欣喜之情。②运用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美。
4..本文“丝绸之路”的“路”: 古代丝绸贸易的商路;东西方之间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是传播文明之路;我对桑树历史及桑蚕业发展的认识之路。
链接材料中的“路”:“我”离开故乡赴京之路;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走上实践之路、探索之路、追求美好生活之路。
解析:
19.答案:1.照应句:“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含义:种树老人的生命和精神在树上得到体现和延续。
2.对比,突出老人对树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1)用两个“没有”、两个“只”,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种树老人种树、爱树,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抓住“一点”“快速”“赶”等词,生动形象地描述老人爱树之情至深。4.形象地表现了种树老人完全彻底的奉献精神。
解析:
20.答案:1.因为秦晋大峡谷为雄心勃勃的黄河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2.①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
②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
③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
④黄河水流们的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①形容词贬义褒用,生动形象地描述并赞美了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②动词“砸”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浪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4.象征或托物言志。文章借“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5.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