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压线路交叉跨越计算
2020-06-29
来源:步旅网
浅谈高压线路交叉跨越计算 在以前的高压线路设计中,计算交叉跨越一般采用最大 最小模板,误差较大。使用公式计算非常复杂,在设计焦作 煤业集团天官区变电站~九里山变电站11OkV送电线路时, 仅交叉跨越计算就用了一个月时间。 1计算方法 为简化计算,我们把公式输入EXCEL工作表中,如下表 所示 一、计算代表档距Lb: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O O 0 0 0 O 0 0 0 0 Lb #DIV/O! 二、交叉跨越计算 a n L H1 H2 H1‘ H2。 X1 ×2 H1标高 H2标高 H1标高 H2标高 H3标高 △H arctg(h/L】 cos(arctg(h/L)】 #DIV/O! #DIV/OI (1)计算最大弧垂 S #D ,o! (2)计算导线最低点到左侧挂线点的水平距离LOA #DIV/O{ (3)计算导线最低点到左侧挂线点的垂直距离YOA #DIV,0j (4)计算导线任意点弧垂S : S1’ S2。 S3 #DIV/0 1 #DIV/0 1#DIV/0 1 (5)计算跨越间距: 两线高差l两线高差I两线高差l h1 h2 h3 #DIV/0 #DIV/O! #DIV/O! 表中 L1~L8——每一档的实测档距 Lb——代表档距 o n——导线安装时的应力 L——档距 H1——该档左侧杆塔高度 H2——该档右侧杆塔高度 H1 ——第一处被跨越物高度 H2 ——第二处被跨越物高度 X1——第一处被跨越物到左侧杆塔水平距离 X2——第二处被跨越物到左侧杆塔水平距离 h1——导线与第一处跨越物间距 H2一一导线与第二处跨越物间距 文/孙利中 使用上述工作表时,我们只需输入L1一L8、H1、H2、 H1。、H2 、X1、X2、H1标高、H2标高、H1。标高、H2‘标 高、口n等数据,即可自动计算出导线跨越时的跨越间距。 上述数据中o n需要使用导线状态方程求解。 导线状态方程为 =am- 一a E(b-t ) 式中:仃 一导线安装时的应力,N/mm o f-一导线最大使用应力,N/mm t 一导线安装时的温度,。C Tm~导线达到最大使用应力时的温度,℃ l 一代表档距,m o(~导线的膨胀系数,1/。C E一导线的弹性系数,N/mm g 一导线安装条件下的比载,N/m・mm g 一导线自重比载,N/m・mm。 这个方程是三次方程,下面介绍其解法。 令上式中: a +o【E(tn—tm)=a 240 “‘ … … E b 则导线状态方程可简化为:o 2(13" +a)=b 其中B值永远为正,而A值可正可负,为便于讨论,将 A值的正负号分出来,即化为:o 2(o +CA)=b 式中A:}al; c=一T ld f =±1与a的正负号相同。 设状态方程的判别式为: △=13_5×等一c 则当△≥1时,设0=ch—A,可解得: d : (2ch孚一c) 当△≤1时,设0=COS A,可解得: 。 :争(2cos导一c)’ 当A=0时,则得: o =3 ̄/b 使用这种方法解导线状态方程十分复杂,下面用一个简 单的TURE BASIC程序用代入法来对这个方程进行近似求解。 input prompt”sl ”:sl forW 4to20 step1 for13.=1to1000 step1 let hl=(o 一(gm ̄s?E)/(24 a 2)一d E(tI1一tm) let h2=Ego2s ̄ /24 设计 文摩文华李欣 边坡工程中普遍出现了高陡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抗滑桩 作为整治边坡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抗滑桩解决了路基边坡支挡加固、滑坡整治、深基坑开 遗传个体,使种群不断进化,通过一代一代不断的繁殖、进 化,最后收敛到一群最适应环境的个体上,求得问题的优化 解,由于遗传算法的搜索不依赖于梯度信息,所以它的应用 挖支护等工程滑坡问题,t满足了当前土方机械化施工要求。 传统的抗滑桩设计方法中,设计人员一般只根据规范和 经验参照已有类似的结构确定方案,采用试算的方法对其进 行具体参数设计,而规范所给定的范围要求和界限要求有较 大的浮动空间,设计往往偏于保守,安全储备大,所以,传 统的抗滑桩设计方案并不是最优方案,耗费材料多,造价 高,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抗滑桩进行优 化设计。 1遗传算法优化方法 1.1遗传算法简介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是一种基于 Darwin进化论和Mendel遗传学说的优化算法。它模拟了自 然选择和遗传中发生的繁殖、交配和突变现象,根据适者生 存、优胜劣汰的进行原则,对可能包含解的种群(含多个个 体)反复使用复制、交换和变异等遗传操作,不断生成新的 leta=w let b=0.O01n let x=a+b eltc=X・X-X—h1・X・X—h fc<O.001 thenprintx,C nextlq nextW end 程序输入后,根据所使用导线把a m、gm、g 、a、 Etn、tm等的值代入,然后用“SAVE”命令保存。以后需使 用此程序时,用“OLD”命令调出该程序即可。使用时按 F9键,屏幕上出现提示“S ” ,此时输入代表档距值,该 程序即可进行运算并打出X和C的值,X值就是要求的应力近 似值,C值用来进行比哪一个X值更接近实际值。 2现场应用 上述计算方法在焦作煤业集团天官区变电站铁合金变电 站110KV供电线路、冯营变电站九里山变电站11OKV供电线 路、李固变电站赵固变电站11OKV供电线路设计中得到广泛 应用,大大加快了设计速度。经过现场测量,交叉跨越设计 计算值和实测值误差很小,完全能满足设计需要。圈 作者单位: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固二矿 【收稿日期:2008—08—09] 非常广泛,包括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尤其适合于处理传统 优化方法难以解决的高度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1_2基本遗传算法的工作原理 遗传算法模拟了生物进化的过程:复制、杂交和变异 3种算子分别模拟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繁殖、交配和基因突 变现象:适应值函数模拟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复制算 子中对个体的选择模拟了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原则。 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而这种染色体的演 化是一个不断进行复制、杂交、和变异的竞争过程。遗传算 法的优化方式就是将一串数据(或数组)作为染色体种群, 通过这种进化机制得到优化问题的解。遗传算法寻求最优勰 的步骤如下: 1)利用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建立非负的适应值函数。 2)随机产生一定数目的初始染色体,将这些随机产生的初 始染色体组成一个种群 并用一个向量表示初始染色体种群 个体的编码。3)计算染色体数据对优化问题的适应度。4) 根据适应度判断染色体的优劣,从当前种群中选择优良的染 色体,进行自我复制,形成新一代的染色体中间种群。5) 对这个中间种群实施交叉与变异操作,形成新的子代种群。 6)对新的子代种群重复3)一5)的操作,构成新一轮遗传 进化过程。如果找到合适的解或达到最大进化代数,则搜索 计算结束。 2抗滑桩的优化设计模型 抗滑桩的设计原理是凭籍桩与周围岩、土的共同作 用,把滑坡推力传递到稳定地层,即利用稳定地层的锚固作 用和被动抗力,来平衡滑坡推力。一般是将地基土视为弹性 介质,应用弹性地基梁的计算原理作为计算的理论基础。目 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将抗滑桩分为受荷载和锚固段分别计 算,受荷段按悬臂梁计算,锚固段按地基系数法计算。抗滑 桩的结构配筋设计则按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有关规定来进行。 从抗滑桩设计的工程实践中可知,影响抗滑桩方案总造 价的关键因素有4个:桩截面宽度b、桩截面长度h、桩间距 d及纵向受拉钢筋截面积A,作为设计变量,以单位宽度的土 体抗滑桩的造价最低为目标,抗滑桩的优化目标函数的数学 表达式,即遗传算法的适应值函数为 M=IC (bh一 )I+C2{ y +A y )I+C ̄bh1]/d (1) 式中,M为造价(元),b为抗滑桩截面宽(m),h为 抗滑桩截面高(m),d为抗滑桩间距(m),I为抗滑桩桩 长(m),As为截面主筋配筋面积(mm ),A 为箍筋面积 (mm ),y 为所选主筋公称质量(kg/m),Y 为所选箍 筋公称质量(kg/m),C 为桩身所选混凝土单价(元/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