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林荫道资源现状与发展思考
2021-05-23
来源:步旅网
上海农业学报2012,28(2):106—109 Acta Agriculturae Shanghai 文章编号:1000.3924(2O12)02.106—04 上海林荫道资源现状与发展思考 严 巍,杨瑞卿,张守锋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200020) 摘要:阐述了林荫道的功能、起源与发展,分析了上海市88条林荫道资源的现状。结果表明:林荫道建设 和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道路结构与绿化种植结构模式相对单一、行道树生长空间较为局限以及树木养护管理尚需 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除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外,隔离带内种植乔木的道路只占11.40%,81.82%的行道树上方有 架空线或其他设施或距离建筑较近。最后提出了上海未来林荫道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林荫道;行道树;园林绿化;上海 中图分类号:¥688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f the present and development of avenues in Shanghai YAN Wei,YANG Rui-qing,ZHANG Shou-feng (Shanghai Station of Afforestation Management and Direction,Shanghai 200020,China) Abstract:The function,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venues were explained and the present re— sources of the 88 boulevards in Shanghai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construe— tion and management of roads,there were generally such problems as relatively single patterns of the road and greening structures,limited space for roadside trees to grow,and a shortage of tree conser・ vation and management,especially with the roads of planting arbores within isolation strips account— ing for only 1 1.40%and the 81.82%of roadside trees being below overhead lines or other facilities or being close to buildings.In view of the above,some proposals of constructing and managing the future avenues in Shanghai were offered. Key words:Avenue;Roadside tree;Landscaping;Shanghai 上海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启动中心城区林荫大道建设工程,优化行道树品种结构,增加高大乔木树 种比例”。与一般行道树相比,林荫道两侧树木更茂密、浓荫,同时具有供居民步行通过、散步和短暂休息 等功能,配置上除了两侧行道树外,一般还配有开花灌木、花坛或花架等,具有滞尘、降低噪声、游憩和美 化环境的功能。在城市绿地系统中,林荫道可把块状绿地、点状绿地联系起来,是城市的绿色走廊,连接 各种城市空间,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起着其他基础设施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 用。上海人口密度较高,除了在老街道区域保留的部分林荫道之外,近年来建成的林荫道相对较少。随 着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宽林荫少的问题日益显现,尤其在当今绿化发展受土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如 何推进林荫道建设工作值得思考。 1林荫道的功能 在迈向生态宜居城市进程中的林荫道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林荫道除了其景观、美化、游憩休闲等自身 属性外,更具有生态、经济发展功能。 1.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林荫道是生态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空气、增加负离子、固碳释氧、 降噪滞尘、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保护城市道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定宽度的林荫道系统更维护了 收稿日期:2012—03—14初稿;2012—05—20二改稿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1231201000)资助 作者简介:严巍(1972一),女,在读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绿化技术管理和植物保护。E—mail:yanw816@163.com 上 海 农 业 学 报 107 自然界的生态过程,保护内部生境免受外部干扰,成为鸟类等生物的栖息地。 1.2提供游憩休息场所优美的林荫道景观不仅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还能反映出一个城市 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人工艺术与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优美的林荫道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更 为未来低碳化步行交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绿色景观通道,同时也是人们休闲游憩的特色场所。 1.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林荫道作为一种公共环境资源,不仅大大提升区域价值,还将有利于增加旅游 收入,带动整个上海的商业繁荣。事实上,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 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 ]。近年来,上海和许多城市一样,十分重 视绿化的发展,不仅全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更“以绿引资”,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带来了城市的发展、繁 荣和效益。 上海林荫道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游憩、历史文化、城市商业休闲、生态低 碳等多方面功能,逐步建立符合上海城市特色的城市林荫道系统,不断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需求,丰 富上海城市文化内涵,提升上海生态城市形象。 2林荫道起源与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行道树种植于公元前10世纪的喜马拉雅山麓。林荫道是起源于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城 市街道形态,最初通常依附于城墙而存在,用来界定城市与乡村的边界l_2]。不少国家很早就重视行道树 的栽植,欧洲国家种植行道树最早在公元前3世纪,其中法国于1552年规定在城市干道上必须栽植行道 树,当时主要以欧洲榆为主。德国栽植的行道树则是梧桐。林荫道的建设拉开了序幕。 最早的林荫景观步道出现在1625年的英国,当时在伦敦市的莫尔菲尔斯地区,格林公园以西,圣詹姆士 公园(St.James Park)以北,设置了公用的散步道,兼作车道,种植了4~6排法桐。这条路开辟了都市散步道 栽植的新概念,即所谓的林荫步道。1917年后苏联在街道绿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通过街道绿化的实 践在理论和规定方面均有所建树,强调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联系起来组成“绿色走廊”,并且建立了 许多街头游园和绿化广场,使城市环境大为改善[3]。19世纪以后,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道路景观名词——“园 林大道”。它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市容,成为世界城市道路绿地建设史中的亮点,如法国巴黎1858年修 建的香榭丽舍大街成为近代园林大道之经典,对欧美各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l4]。19世纪中叶A J.Dawn. ing设计了美国华盛顿市林荫步道(具有四排美国榆树的园林大道),20世纪70年代后该区的纪念空间设计 基本遵循这一规划,并特别注重保护、利用和加强既有的景观风格和环境气氛 ]。 国内在很早就有了林荫道的雏形——驿道,但现代的林荫道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对于行道树建设技 术与管理及发展需求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或局限性。林荫道在城市中呈点状分布,为使其具有很好的均 衡性,其生态功能、景观游憩功能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大连市在2009年提出建设林荫道,并受到有关 部门的高度重视。大连市提出,未来林荫道的建设,需规划部门在市区改造、新区建设中先期做好规划, 预留出足够的绿化空问,为林荫道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土地保证。 林荫道、公园道、园林大道多以景观、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林荫道(园林大道)作为线性绿色开放空 间在城市公园、城市生态网络体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连接作用,林荫道是最早的绿色通道 ]。因此,林荫 道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两侧树木茂密、浓荫夹道的宽阔大道,如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一是指在街道上供居 民步行通过、散步和短暂休息之用的带状绿化地段,如上海的衡山路。 3上海林荫道资源现状与分析 上海行道树始栽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英美租界当局购买树苗,于扬子路(今中山东一路)沿江边 种植。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地方政府才开始在直辖区(俗称华界)内道路植行道树。目前,上 海行道树已突破80万余株,树种40余种(表1),常见树种有悬铃木、香樟、栾树、榉树、银杏等,其中香樟 占总量的40%左右,悬铃木占总量的30%左右。上海在行道树品种引进、修剪、剥芽、树洞修补及病虫害 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行道树技术研究和管理经验。 2011年7月,对上海市衡山路、瑞金二路、花溪路等88条林荫道资源开展了现状调查,内容涉及林荫 道绿化的基本结构、道路系统的环境要素和树木生长养护情况等(表2)。目前林荫道建设和管理存在以 下主要问题。 3.1 道路结构、道路绿化种植结构模式相对单一 除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外,隔离带内种植乔木的道路 108 严巍,等:上海林荫道资源现状与发展思考 只占了11.40%,道路结构模式相对单一;两侧单排行道树与其他绿化形式相结合的绿化种植模式占 47.80%,其中36.4%的道路隔离带因种植乔木宽度不够,种植了灌木或地被。 表1上海常见行道树树种 Table 1 Common species of roadside trees in Shanghai 树穴大小 地上生长空间 养护管理 ≥1 50 mx 1.25m <1.50 mx 1 25m 树上方有架空线或旁 边与建筑物触碰 净空或两侧 生长无影响 养护一般,有应处理树洞、大 烂头或病虫害较严重 养护整体 较好 注:悬铃木和香樟各有2条路与其他树种配植;由于树穴规格差异较大,故将树穴面积大于1.875 13"1。(即1.5 m×1.25 m)的均纳入大 于范围。 3.2林荫道树木生长空间较为局限首先,在树木向上和向两侧生长的空间受到较多限制,有81.82% 的行道树上方有架空线或其他设施或距离建筑较近,需要通过合理修剪等措施协调。调查发现,距离树 木5 m以内有低于三层楼的建筑,对树冠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其次,树木根部生长空间狭小。调查中 发现树穴规格差异较大,67%的树穴大小低于上海市行道树技术规程中要求的1.5 m X 1.25 m,从客观 上限制了树木生长的空间,从而影响树木长势。 3.3行道树树种相对单一,养护管理尚需进一步提高悬铃木是优势树种,占总样本的80.68%。虽然 悬铃木具有冠大荫浓、适生性强、耐修剪等优点,但从丰富城市景观树种的角度看,当前上海市林荫道优 势树种略显单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绿化行业加大了新优行道树树种的引进筛选工作,目前常见 行道树树种已增加至40多种(表1),尤其是栾树、无患子、榉树和枫香等落叶观花观果树种的引进,大大 丰富了城市景观。树木养护管理方面,73.86%的道路行道树养护管理措施较好,这为林荫道的形成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4上海林荫道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 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以生态宜居城市为代表的社会发展不仅局 上 海 农 业 学 报 109 限在物质基础的积累,更多地包含着精神基础、自然基础和环境基础。生活在现代化城市的人们已经越 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而林荫道建设恰恰能够连接历史与现实、连接人与自然。探索实践林荫道建 设更可以满足都市人群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幸福感。 4.1规划先行。合理布局。使林荫道的生态、景观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城市绿化所形成的环境效益,不受 疆域的约束,无论投资者还是非投资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自然空间里均衡地得到享受n3。本研究认为, 在现有行道树资源基础上,为更大发挥林荫道绿化资源在整个城市建设和生态网络体系中的作用,结合城区 改造、郊区城镇化建设等途径,将林荫道建设规划纳入整体区域发展,合理布局,探索区域街区空间发展新模 式,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景观的联动发展。道路结构上,可以突破常见的一板式布局模式(即仅道路两 侧种植行道树),在确保车行空间的基础上,尽可能优化道路设计模式,机动车双向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隔 离采用种植乔木进行分隔,增加道路绿化中乔木的种植,这样既增加了道路绿化覆盖率又丰富了景观效果。 同时,适当扩大树穴空间和使用人行道透水铺装,为树木生长提供较好的根部生长环境。 4。2丰富树木品种,促进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市园林景观 上海现有的行道树中香樟、悬铃木为主要树 种,占70%以上,栾树、朴树、无患子、银杏、杂交马褂木等新优植物近年来也陆续被应用于行道树种植,丰 富了上海行道树品种和景观。为进一步丰富林荫道建设树种,结合上海林荫道建设实际,在对现有树种 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大优势树种尤其是落叶树种的筛选应用,不断探索树种应用布局的多样性,丰富 城市园林景观和文化内涵。国外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也多以落叶树种为主,且各具特色。如美国阿诺德树 木园提出的126种行道树中,只有17种是常绿树,而这17种又被指明为只用在屏蔽某些沿街不美观部 分。英国休德尔推荐的18种优良行道树,全部是落叶树。日本东京由政府公布的13种优良行道树中,只 有黑松是常绿树。 4.3以人为本,统筹区域发展,探索林荫道发展新模式林荫道不仅需要以乔木为骨架的植物,需要小 绿地或小公园,更需要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以及其他功能的考虑,从整体上提升区域街道景观,形成具有 林荫特色的城市街道空间。如现今兰布拉斯林荫道的繁华主要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改造计 划,通过缩减机动车道、恢复历史广场、道路无障碍设计、沿街建筑立面整治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城市街道空间建设与发展模式。巴塞罗那形成了以兰布拉斯林荫道为代表的充满活力的城 市街道空间,再加上随处可见的小公园、小广场等高品质的场所,为巴塞罗那市民创造了大量自由、亲切 的活动空间,进而彻底改善了城市面貌,有效提高了市民生活品质,为世界各国城市步行空间的建设提供 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上海市昌平路两侧多排栾树的种植,是提高绿化林荫率、覆盖率与满足林荫街道 休闲空间的探索与实践,值得借鉴。 正如建筑师雅各斯布所说,“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有意思,那这个城市也会显得很有意思,如 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单调乏味,那么这个城市也会非常乏味单调”f2]。由此可见,探索林荫道建设 新模式对提升上海城市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4开展林荫道养护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树木养护水平林荫道树木与一般行道树的养护技术参数存 在较大差异,如林荫道对树木绿量的要求较高,平衡树木生长势与增加有效绿量需要通过养护技术措施 来实现,上海长期以来形成的悬铃木“杯状形”造型修剪方式为林荫道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方面该 修剪方式使树木避开了架空线,另一方面培养了树木杯状形向四周延展的枝干骨架,扩大了遮荫面积。 在林荫道建设中,如何确保绿荫更浓与平衡树势的关系值得研究。同时,通过改善行道树生长环境,提高 土壤肥力,不断提高树木长势,增加固碳释氧能力,实现低碳化低成本维护,为生态效益最大化奠定基础。 参 考 文 献 [1]王焘.浅议城市绿化管理趋向/-J].中国园林,2002(6):11—13 E23盖世杰,戴林琳.“巴塞罗那经验”之城市街道解读——以兰布拉斯林荫道为例EJ].中外建筑,2009(1):55—59 [3]王浩,赵岩.在城市中创建森林生态型景观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5):89—92. E4]李昌浩.绿色通道(Greenway)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5]南希A.莱斯辛斯基著.卓丽环译.植物景观设计I-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E63韩西丽,俞孔坚.伦敦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EJ3.新建筑,2004(5):7—9. [7]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1):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