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布拖核桃和白杨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意见,期望能够为最大做强布拖核桃和白杨产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核桃
白杨
产业发展
布拖
近年来,我县围绕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全面小康,共圆中国梦,结合布拖立地条件,积极将做大做强核桃和白杨产业作为突破口,取得了一定成绩,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林业产值持续增长,但是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本文旨在探讨布拖核桃和白杨产业发展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期望为布拖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布拖县核桃和白杨产业发展现状(一)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自古以来,布拖就有零星核桃种植历史。1999年全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核桃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林木,核桃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4年,全县核桃实际保存株数75万株,挂果株数15万株,2014年当年核桃产量100万斤,实现产值650万元。全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交际河、衣某片区为主体的核桃产业基地,计划在2015年新建核桃基地乡5个,核桃基地村10个,培育核桃种植大户12户,成立县级核桃专业合作社1个,新增核桃规模2万亩,建设苗圃基地500亩。到2020年,全县核桃种植规模达到15万亩以上,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
(二)白杨产业发展现状
2000年,布拖县委、县人民政府针对布拖适合白杨生长的气候特点,提出了要把布拖打造成为“白杨大县”的发展战略。全县“白杨大县”围绕退耕还林、退耕还林荒山配套、群众植树造林等开展,年种植白杨株数规模在200-300万株。截止2014年年底,全县白杨保存株数2960万株,栽种品种主要包括滇杨、三倍体毛白杨、北京杨、意大利杨,初步形成了以“三大坝”(布拖坝、拖觉坝、西溪河坝)为主体的白杨产业群,白杨种植大户近100户。2014年,全县白杨利用1.2万m,按照布拖白杨市场价1200元/m的均价计算,2014年全县白杨利用产值1400万元。全县现有各类以白杨(桤木)为主的中小型木材加工厂10余处,解决近百人就业。
二、布拖核桃和白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对核桃和白杨产业的支持力度弱,不重视林业产业建设
3
3
-1-
由于林业产业的特殊性,核桃和白杨产业发展依赖于乡镇和村组的配合,单靠林业主管部门的努力难以发展。但是,目前个别乡镇在核桃与白杨产业发展中,村组不愿意配合、不支持的情况。比如白杨产业,个别乡镇未按照每年年初制定的群众造林计划任务分配表完成,我县白杨每年实际种植规模低于预定计划数。又比如在核桃产业发展中,乡镇在土地协调方面往往不愿意拿出土地安排核桃产业,造成核桃产业有项目、有到位资金,但是核桃基地实施难以迅速实现,2014年我县2万亩核桃基地尚有少数计划任务未完成就在于此。
(二)缺乏科技支撑,科技含量低,粗放管理、靠天吃饭情况严重布拖核桃和白杨产业普遍存在靠天吃饭的情况,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足。所栽种的白杨和核桃新品种少,改良品种在栽种品种中占比低。由于县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加之布拖农民群众文化水平低,群众无论是栽种技术还是管理意识都处在低水平状况。尤其是后期管理,很多群众没有认识到林业项目三分栽、七分管的生产特点,往往“栽完就了事”,造成核桃和白杨成活率、株数保存率不高,存活树木也因为管护不善长势差、生长缓慢,不能达成预期的经济价值。
(三)缺乏龙头加工企业,市场交易流通市场不完善、不规范
当前布拖核桃和白杨产业发展缺乏龙头加工企业,造成产业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产业生产链短、附加值低。核桃没有专业销售机构和收购企业,核桃销售主要依赖群众自产自销,不仅售价低,每斤售价在6-8元,而且销售主要集中在布拖本地市场,不利于布拖核桃知名度的传播。在白杨加工方面,虽然布拖全县分布有10余家中小型加工企业,但是这些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不足,而且只能进行简单的初级加工,缺乏足够的技术实力完成中高端加工任务。
(四)地方资金支持力度弱,社会资金进入积极性不高
核桃和白杨产业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多,预期收益难以准确界定。这样一种产业特性造成了诸多社会资本不愿意进入核桃和白杨产业,社会投资在产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低。目前我县核桃和白杨产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省州项目资金,但是诸多项目往往要求地方配套。由于我县属于国家贫困县,县级财政薄弱,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难以对核桃和白杨产业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造成很多项目由于缺乏配套资金,项目实施缓慢。
三、布拖核桃和白杨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分层责任制,以责任约束乡镇、村组,提高林业产业重视和支持力度
核桃和白杨产业建设能否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与乡镇、村组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有关。针对个别乡镇在核桃基地和白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推诿、扯皮、不配合产业发展情况,要以责任约束为核心,通过严格的责任考核,提高对核桃
-2-
产业和白杨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要严格按照县委主要领导有关于“加大对农村农业工作专项考核力度”的决策,将核桃基地和群众造林(白杨)任务分解到乡、村,并根据坝区、二半山等类型乡镇进行分类考核,强化意识提升和责任落实。同时,加大核桃和白杨产业政策宣传,让农民群众更了解核桃和白杨产业,提高他们种植核桃和白杨的积极性。
(二)加强科技服务,科学管护,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科技含量
要将科技兴林作为未来核桃和白杨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林业科技服务方面,依托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利用“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等专项活动,开展林业科技下乡。在赶场日,发放林业科技资料。每年定期开展林业科技培训,力争年培训林农100人次左右。积极争取省州科技配套项目,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现有品种改良,开展核桃高换改良。对于集中连片的核桃林和白杨林,可以考虑专门聘请管护人员专职管护,提高造林成活率。强化病虫害监测和预防,结合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等活动,预防病虫害。推动白杨混交种植,丰富生物多样性,强化病虫害防治。
(三)引进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完善流通交易市场
要加大布拖核桃和白杨对外宣传,吸引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和收购企业前来投资。计划在“十三五”末,引进有实力的加工企业2-3家,主要从事纤维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工,改善布拖白杨加工能力。初步考虑在特木里镇、龙潭镇、俄里坪乡建立3个核桃专门销售市场,规范核桃销售。引进1-2家核桃收购企业,加大布拖核桃外销力度。如条件许可,争取在2020年前后引进一家核桃加工企业,实现核桃的就地加工,获得更高的产业附加值。
(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多渠道拓宽产业发展资金
要利用大凉山综合扶贫开发项目、造林补贴项目、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等,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核桃和白杨产业发展。规范集体林权制度流转,鼓励本地农户和外来企业承包经营荒山荒坡,种植核桃和白杨。支持农民群众在自留山、责任山栽种核桃和白杨,依法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放活经营权,保证收益权[3]。同时,积极向省州争取项目,并且尽量减少县级财政配套压力。参考文献:
[1]李勇,张庭明.巴州区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2014,(1):55-57[2]布拖县林业局.布拖县2013年-2020年林业发展规划(2013.09)[3]邸丽俊,李新生,陈志远,等.汉中地区林业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学学报,2014,(01):67-70.[2]
[1]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