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四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个科普童话,讲述的是小青蛙发现了自己的回声,并且在妈妈帮助下了解了回声的故事。这个生动的小故事会帮助学生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灵活生动,寓知识性于轻松活泼的故事形式之中。教学中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情分析 回声这种自然现象,在空阔的新房里,很多学生可能遇到过,但是也有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学生。因此,我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外,还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6个生字,会写“倒、游”。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回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邱传华(中江县小南街小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读懂青蛙妈妈说的话,了解回声的原理。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三、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四、总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教师引入并板书课题 1、同学们,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读了课文后你就知道了。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2、课文里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明。 生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3、通过读课文,课后的生字都认识吗?现倾听 在我们开火车读。(课 激发学生学习欲件出示课后生字) 望 一、激趣生读生字。 1、老师找6名同学有 导入 感情分自然段读,指名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有 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 欢快、奇怪、亲切的语 二、朗读气。2、(课件出示插图 及第一自然段)齐读第1、读课文 课文,整一自然段,要读出桥洞 培养学生自读自的美。3、读一读课文2、标序号 悟,随文识字的体感知,第2、3自然段,,指导 能力 朗读,情景模拟)4、 学习生重点讲解第4、5自然3、读生字 段。是怎样做的,怎么 字。 说的?老师范读。(指 名朗读。)(2)出示课 件,结合课件帮助学生 理解青蛙妈妈说的话, 模拟回声的情景。 师总结。 回家后也用脸盆像青 蛙妈妈那样做一个实 验,观察水波碰到盆壁 又荡回来的样子,或者 三、突出是在一个空旷的屋子 里喊两声,听听自己的大家认真倾听。 重点,化回声。 读中感悟读中体 分角色朗读课文。 会利用课件直观解难点。 观看 了解回声的形成 (生自由朗读课文 用“~~~”画出有关 的句子。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回声 水的波纹 碰 河岸 声音的波纹 荡回 石壁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 1、创设学习情境。 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展开合作研讨的活动情境,以此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产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心理需要。如教学回声这一课,我采取1. 听回声的录音。2. 你觉得这声音有什么特别?你想知道些什么?3. 设疑:你听过回声吗?在什么地方听到了的?回声是什么回事?这样一个活动情景激发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2、明确合作学习任务。 这一步就是让学生明确即将进行的合作学习将围绕着什么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最后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等问题,以此为后面的合作探究作出正确的目标导向。如教学回声这一课,我确定的学习任务是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回声到底是什么回事? 3、合作探究。 明确学习任务以后,小组长立即组织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合作探究。在教学回声这一课时,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以后,小组长就立即组织学生围绕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回声到底是什么回事? 这一主题展开合作探究。 教学反思
《回声》通过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回声的形成,读起来生动有趣,激发学生注意发现自然现象,提出问题,自己发现寻找解决途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上课之前,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教学设计,发现大多数的教案除了基本的识字外,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告诉学生回声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上。而我认为,毕竟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而且也是一堂语文课,识字、读文是重点,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朗读感悟,教师只需在关键的地方加以引导,回声的形成问题很容易就解决,即使不能够让学生彻底的明白回声的知识也不要紧,利用这一点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去找到自己的答案。 基于上述思想,我在教学第二课时时,在学生朗读方面下的工夫比较多,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小青蛙心情的变化,如“奇怪极了、一蹦老高、欢快”等。在读文过程中,我采用多种读书的方式,如齐读,范读,学生分角色读,师生角色分读等,让学生在多次读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有比较深的印象,以备更好的理解课文意思。在解决回声是怎么回事的问题上,我没有做更多的解释,只是利用视频演示水波和声波的形成,学生观看后各抒己见,能够很好地理解回声的形成。 上完这节课,我还有很多遗憾,例如,课件出现了问题,我应该提前在新地方多试几次的;写字教学没有完成,以后应多注意课堂节奏把握;过于紧张,一些语言不到位;另外,学生课堂注意力过于分散,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以后教学中努力的重点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