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2020-12-19 来源:步旅网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而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学重过程而不是重结论;教学是关注人而不是关注学科。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确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一、突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1、转变观念,注重过程

新课程强调由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授人与鱼”,更要“授人与渔”。教方法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生如何思维,如何理解,如何掌握知识,这样学到的知识学生掌握的更牢固。

2、以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问题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学习所必须的载体,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难易不同的问题,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问题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掌握了知识。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3、充分体现教师“导学者”的作用

1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用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学生在交流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及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教师主要体现在发掘学生的潜在智能,指导他们运用运用最合适的学习方法有效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身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终生受益的学习本领。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1、让学生“要我学”转变“我要学”;

学习目标明确,学生才有学习的动机;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教师讲,学生学”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模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参与,了解学生基础——让学生能参与,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参与,激发成就——让学生善参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探究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创新和强烈求知欲望的人。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