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023-08-18
来源:步旅网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mmal ofInnerMm ̄ia tudUni ̄rsi Socla ̄ ∞∞F ̄fion) 2008年第6期(第1O卷总第42期) Nn 6 2008(Vo1.10 sumNO.42)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温新荣,郭风云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要解决 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生态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高效生态农业之 路。为了搞好我国的生态农业,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途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08)08--0074--03 农业现代化就是指农业从粗放低效封闭的自给性传统农业 转变为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武装的集 约高效开放的商品性现代农业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实践证明,西方的现代农业在带动 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弊病如高消耗、高污染、严重 破坏农业资源等。而我国的传统农业不但生产效率低下,其粗放 型的生产方式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高效节能的生态 废渣等污染 二是滥用化学、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药 品和地膜污染等。三是人类生活垃圾和禽畜养殖业粪尿污染。 四是农作物秸秆焚烧或废弃严重。 3.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由于农业资源的严重破坏和多元化的环境污染源,我国农业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有以下 几个方面:一是水土流失严重。二是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严 重。三是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主要来自三个原因:首先 是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其次是“只用不养”,也就是不 投入或少投入;再次是“予之过多”,也就是投入的元素远远超过 了农业生态系统中所需要的元素。四是物种减少。 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态势分析 在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采取大量使用农药、化 肥、除草剂和植物生长素等这些措施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我国 的农业与以往相比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二、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1.生态农业的概念、特点 从农业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来看,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 题: (1)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一词最早由美国土壤学 1.农业资源破坏严重 家Aeloreche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农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为了 提高粮食生产,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以森林资 源为例,我国森林面积为例,我国森林面积共有17.3亿亩,森林 充实并发展了生态农业的内涵,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 我维持,低输人,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 受的小型农业。随后,各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虽然 学者对生态农业所下定义有所不同,但对生态农业的核心问题, 积蓄量只有92亿立方米,实际可采伐的只有34亿立方米,而人 均实际可采伐量仅有3.4立方米。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是森林 资源小国。由于人口增加和受“以粮为纲”政策的影响,我国如此 之少的森林资源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特别是在l958—1959 大多数学者的看法还是趋于一致的。即从总体上认为,我国生态 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 指导,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基本原理,以生态、经济、社会 三大效益协调统一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 年和1966~1976年期间,森林资源遭到极大破坏,严重的过量采 伐,使森林的消耗量大大超过了生长量。 2.环境污染加剧 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多 模式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2)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其农业的现代化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也成为消纳污染物的场所。目 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水、废气、 程度、集约化程度和投入水平已经很高了,规模化的生产使其生 *收稿曰期:Z008--09—09 作者简介:温新荣(1982一),女,河南南阳人,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谚温新萦 郛风云生态农、 I息我 农业现代化 J. 然选择 产的农产品严重趟出了农民牛活的需要。 此。发达 家往而对 增产与环保的选择上,将注意力投人划耶僻上,更加注意生 惫农 业的牛态效益,而我国农,Ik ̄:f人水平卡H当低、比较粗放,规模化又 小,人均占有粮食仅是发达国家的1/3~1/5。因此.我固在 面对发展与环保的选抒上,将注意力集中到发展上并力争在生产 和环保上找到平衡。我国生态农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追 求三大效益的 调统…、强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方法的兼容 性、政府高度重视 2.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要求农业现代化必须遵循资源循 环利用原则,走高效的生态农业之路。我睡l农业属于典型的资源 制约型农业 在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一方面促进r农 业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在 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废弃 物又污染了农业环境环境,加剧了人口与资源之问的矛盾。以耕 地资源为例,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4.3亿亩,少于美国的28 亿亩,也少于印度的25亿亩。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可耕地 面积更加有限。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方面大量粮田被占用,造成 我国可耕地资源的数 下降 乃-一一方面,大量废弃物没有经过处 理直接抛弃,造成土壤污染和可饼地资源的质量下降。因此,我 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选择一补既能保护农业资源义能使农业资源 循环利用和改善农业 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2)农业可投入资金短缺的事实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 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的生态农业之路。我国人口众多,经济 基础薄弱。【乇期以来,为了促进:L业的发展.我们常常采取牺牲 农业发展工业的措施。据有关学者测算,从1952年到1990年,我 国工业化从农业净词走t万亿元左右的剩余.即平均每年从农业 领域中净转移250亿元左右投向工业化建设,约占年均农产品销 售额的1/4。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用有限的资金 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粮食供应.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而火力发 展生态农业,首先是根据各地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面向 市场采用立体种养,加:E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物质、能 量、信息、劳力等资源优势.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的良性耦 合,这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节约资金,改善农业的 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次是恨据生态农业“整体、协 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不仅 使农、林、牧、副、渔 峒发展,而且使农村…、二、三产业协调发 腱;再次是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和钳理经 验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农、 的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产品问题。 勾此,走高效的生态农业之路是我 农、f 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3)改善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决定了我闰的农业现代化必 走 约资源,改善农业环境的生态 农业之路。我国农业的生奁环境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 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奠展的瓶颈。日前,我圜的生态农业占 总耕地面积的7 ,而且设旋显著。据有关资料表明,各地在开展 生态农业’试点以后.粮食总产平均增幅15 以一h,单产较试点前 增加1O 左右,人均收入水平…般比当地同等环境水平提高 12 ,水土流失听积比1990年减少,49 .土壤沙化面积减少 21 .秸秆还田率增加13) 1二业“三废”处理率提高丁3O 、,广大 干群的生态意识和持续发眨观念d土增强了。总之,实践证明,我 国的生态农业不仅能够改善农业的生态王1=境,丽且是我圈农业现 代化的有效途径。 i: 主义新j 村建设 ( 1)应对绿也贸易壁垒和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要求我圈 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 当前,国际市场上倍受关注的 是安全的食品、无污染的食品。为此,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的主 导食品是绿包食品”。在我国农业中,化学、化肥、农药、除草剂、 各类生长激素被普遍采用,这些化学物质残留在农产品中,严重 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据国家农业信息中心介绍,近两 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品质、卫生、安全等技术要求 越来越严格,绿色贸易壁垒越筑越高。我国出口的大部分农产品 都是因为农药残留和贵金属含量超标而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 和终止合同关系。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和解决农产品“卖难” 问题,要求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而大力发展生 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化肥、各种植物生长素等化学物资的 狡^ 数量,而且可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解决农产品“卖 难”问题。 三、搞好生态农业的途径 我国生态农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 前,全国共有试点2000多个。其中国家级的试点县有51个,省 级试点县100多个。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面积已达666.7平方千 米,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 。但我国的生态农业目前也面临一 系列问题:如产业化水平不高、推广力度不够、农民生态意识淡 薄、农业结构单一、资金匮乏等问题。为了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扫除障碍,必须力争早日解决这些问题。 其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农业是高层次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求农民有较高的科学 文化和技术水平。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一方面要消除“读书无用” 的观念;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农业教育在学校教 育中的比重。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扩大农业院校的规模:一是 扩大农业高校的办学规模;二是扩大农业职业中专的办学规模; 三是开办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学校;四是鼓励民间资金投于农村 教育事业。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宣传生态农业知识,提 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2.完善生态农业的监督和补偿机制 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提出到实施已经二十 多年了,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的生态农业仅是“星星之火”。生态 农业在生产上还没有形成地方规模,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一哄 而起的现象。在生产具体的操作上,还不能够按照要求的标准去 做,短jiJj心里比较严重,生态农业生产几乎处于无序的状态。因 此,需要对生态农业加强监督。首先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来约束农民的行为;其次通过税收手段来调节生态农业生产;再 次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来强制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3.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我国人均资金相当有限,再加上农业本身是弱质产业,致使 投入农业的资金相当匮乏。而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 增加农业资金的利用率。生态农业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政府. 但政府投入生态农业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解决生态农业资 金匮乏的问题,还需要企业、农民等群体出资。 {.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受“以粮为纲”政策的影响,我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单一,农、 林、牧、副、渔比重严重失调。为了发展生态农业,(转第78页) 75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第10卷总第42期) 在解决教师工资问题的同时,也要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包 括教师的福利制度、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优惠制度等,建立 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特殊津贴制度,各级政府逐步健全关于教师 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保障的立法机制,以法律形式保护农村教 师的权利不受侵害,把农村教师的待遇与公务员同等对待,有利 于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工资待遇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有效开发。 (3)考核机制。完善已有的农村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把教 师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直接挂钩,建立各级教 师规范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规范教师的行为,明确教师的职责,在 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工资计算以及发放制度,做到有制度可循, 在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的同时也要兼顾农村教师的压力,推行硬 性制度与软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同时也要与培训机制以 及激励机制结合,为农村教师服务,更好的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 健康发展。 (2)培训机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 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 拓展,也要求农村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及时地更新,所以要建立针 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机制。 首先对教师参与培训实行积极的鼓励政策,比如培训与教师 4.加强农村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也在推行着一系列的变革,农村 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新课程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拓展,在客 观上也对农村教师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作为农村教师来讲,必须 从自身做起,来适应并推动改革的发展。 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晋升挂钩等,尽量减少教师在培训中所支付 的成本,对有特殊困难的教师应给予理解和帮助,不能推行强制 参与。 其次要推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课堂授课、参观交流、网络 资源等,可以集中可以分散,可以定期也可以不定期.推行灵活多 样、综合运用的授课方式,可以较好的利用教师的业余时间。 (1)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素质。要立足农村发 展的现实状况,看到农村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设备的不足,同时也 应该看到农村丰富的资源,作为教师来讲,不要有抱怨情绪,要扎 根农村,结合地域特点,以及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计课程,培 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2)在参加培训的同时,要随时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 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所用的业务知识,要多方 面、多渠道的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要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平时的学习以及实践的基础上,提升自 身的素质与能力。为Ih己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口 再次培训要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主体要区别对待,比如 对农村学校各级领导的培训要较多的培训其管理方面的知识,提 升他们治理学校以及管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对于农村 一线教师,就要较多的培训其业务知识,保证其知识结构的及时 更新以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能较好地满足农村学生对知识的 需求。 通过培训,改变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能够使农村老师顺利 的适应新课改的发展,也提升了教师的发展空问.也有利于教师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2O05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0 E23夏茂林,冯文全.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成因及对策探析_J].教育探索,2006(1). E33叶志筑.葶村教师流失的社会分析[刀.文教资料,2005(23). E43陈爱华.文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I-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E53杨会良,刘永瑞.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 (接第75页) 调整农业的内部结构: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 等措施来贯彻落实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另一方面农民要自觉提 高自己的生态意识,积极投身于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中。 5.完善土地的流转机制,促进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 6.以产业化方式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前、产中和 产后的内在联系被割裂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把割裂了的产 供销各环节重新连接起来,构成涵盖农业扩大化再生产全过程的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元的生产经营方式。由于生 态农业很难以规模化生产,往往导致能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 的中断,不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王不利于 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平衡。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改革, 完整的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对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s- ̄/Jri农民收入。二是可以提高农业的竞争能力。但 是,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很低。为了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 发展,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理顺 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区 完善和发展农村土地改革,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 上,注重农户间的“联合”,积极探索一条规模化经营的路子。 参考文献: 域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口 [1]严力蛟.中国生态农业[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E23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一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3-I张厚甫.发展生态农业问题研究口].农村经济与科技,2002(7). E43李新平.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11). E57贺峰,雷海章.论生态农业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 E63李有斌.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重点与方向EJ7.甘肃农业科技,2007(5).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