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的培养
巧家县第三中学 刘文鼎
摘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非智力因素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指出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非智力因素是决定初中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所以,初中阶段要特别注意学生扑智力因素的培养。围绕数学教学,本文在原动力、情动力、意动力、环境力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学生 心理特点 数学教学 非智力因素
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处在初中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活动,由于身心急剧变化、加速发展,而显得激烈、动荡。特别是初一年级阶段(12岁左右),更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个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和不平衡。所以被称为“危机年龄”。这一时期的学生有着“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幼稚与成熟并存的心理特点。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初中教育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小学阶段对儿童的教育,也不同于高中阶段对青年的教育。而这一阶段的教育往往被看成是一个孩子能否成才的关键,教育得好,学生的身心发展从此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进一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则可能使学生经受曲折.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程度不同的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引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阶段而丧失成才的机会。因此初中阶段的教育很容易造成学生成长的两极分化。
事实上,造成初中阶段教育结果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就智力而言,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处于正常水平。我们不否认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分,但就针对中小学生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的中小学教学大纲及根据大纲编制的教材。普通正常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是能够适应,并能取得合格的学习成绩的。而初中学生心理急剧变化的特点,使非智力因素成为决定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所以,初中阶段的教育。要特别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的作用。具体来讲,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等。有学者将上述非智
1
力因素的主要内容作为中间层次,而将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作为第一层次,将中间层次中某种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派生的成分如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识欲望和成就动机等作为
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非智力因素对初中学生学习的影响,我在教学中时时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使学生思想、心理、知识同步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初中数学教学。
1、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形成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数学教学由小学数学运算的形象思维模式过渡到初中代数、几何的相对抽象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模式,难度越来越大,加上学生的小学基础知识较差,刚刚激发出来的学习初中数学的动机和热情很容易在挫折中消磨失去。所以,实际工作中既要注意激发动机,又要注意培养兴趣。例如,在几何课开始前,组织学生玩四巧板游戏,首先告诉大家,四巧板是四块不同几何图形的塑料板,由它们可以拼出不同物体的平面图形,完成拼图的关键在于几何图形空间思维能力及对图板和给出的物体图形特征的把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都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高小智力水平和初中智力水平的四巧板拼图。由此教师总结:第一,大家能完成相应的智力拼图,说明大家都很聪明,虽然小学成绩不太好,但只要努力学习、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学好初中数学;第二,几何学习就是要研究几何图形,通过各种图形的概念、性质、作图及运算的学习,使大家掌握空间图形知识。掌握图形设计、面积及高度计算的知识、这样的游戏活动,既有趣,又有很明确的引导作用;它既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又能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通过激发动机,培养兴趣,使大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得以消除,形成了学习初中数学的原动力。结果,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高,课堂教学秩序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培养情感,创设意境,调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情动力
初中数学的内容既丰富多彩,又枯燥乏味而初中数学的教学既可以是生动活泼、趣味无穷,也可能是毫无生气、枯燥呆板。正如法国一位数学家说的:“数学是艺术,又是科学,也是一种智力游戏”。教师如能创设出数学教学的艺术和
2
游戏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美、感受游戏的乐趣,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一定会有帮助。我在教学中重视美学灌输,力图通过感受数学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数学与美学有着丰富的内在联系,如公式的对称美、演绎变换的奇妙美、数学图形的几何美、难题突破的感受美、联系实际的情景美等等,可以时时让人获得美的享受。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地发掘和倾注这种美的感受,打破数学枯燥乏。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的重要途径。我充分利用课堂、课外活动,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意境,借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例如,在上频率分布直方图这一课时,由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出全班同学的身高,然后男女同学分别绘制男生、女生身高领率直方图,最后对照有关中学生身体发育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分析本班男生、女生的身高发育状况,写出总结,将图和总结张贴在教室内。这样所有学生都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同时产生了很强的成就感。由此,统计中的一组组数据显得并不那么枯燥、乏味。所以,努力创设数学学习的意境,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倩、调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情动力。
3、锻炼意志,修养个性,发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是指他们在学习代数和几何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带领下,自觉地确定所要达到的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来调节和支配自己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行为,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去实践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
初中生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同时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现出情感和意志行为上相对的脆弱性。而城市家庭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过分的家庭爱护加剧了初中生情感、意志的脆弱倾向,养成学生“碰不得,说不得”,比较任性、软弱。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小学知识基础较差,在小学长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长期处于失败、失望的氛围之中。使意志及个性发展出现了不良的趋向。具体表现为没有自信、不愿参与集体活动、不愿参与竞争、缺乏荣誉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自制力等。因此,在教学中,我更多地注意鼓励和肯定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创设较多的成功机会,逐渐锻炼学生的意志,修养学生的个性。努力让所有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感受到一视同仁的关怀,既不让成绩好的学生
3
有高人一等的优越,也不让成绩差的学生有矮人一头的失意。在课堂练习中采取轮流上讲台在黑板上演示的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胆量,锻炼了他们的意志。
总之,通过锻炼意志,修养个性,发掘了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有了约束、有了进步。行为个性上有了控制。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帮助。
4、了解家庭,调动家长,共建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环境力
家庭对学习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父母矛盾或父母离异导致学生缺乏家庭关爱,学生的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由此引发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对生活失去信心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第二,父母文化层次较低、素质较差,无法给孩子合适的关爱,既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也不能引导孩子的心理调整,孩子处于一种无助、放任的境地;第三,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孩子心理扭曲、个性变异,难以被老师和同学所接受;第四,家庭环境的嘈杂,使学生不能安心于学习,同时又易受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沾染上不良习气,既影响学生的行为品质,又影响学生的学习;第五,父母过度的严格要求,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孩子的心理变化又不能得到合适的引导与修正,引发孩子对学习的厌恶。
作为班主任和数学教师,我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分析学生学习及心理状况受家庭影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表现出的优点,明确孩子可塑性大。只要引导得好,孩子是可以成才的道理。同时,提醒家长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给以孩子正确合理的关心,在家庭内部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空间。对于学生,要求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认识家庭状况,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关心家庭,通过努力。改变家庭不利因素对自己学习的负面影响。
5、结束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应该是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只是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变化时期,使非智力因素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方面。另外,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智力也可以影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同时更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思想、心理、能力获得同步的发展。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