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教案】第2课时 余数与除法的关系

2021-05-07 来源:步旅网


第2课时 余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目的:

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11根(单根)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6÷3。

指名笔算,反馈时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

(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①请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分成了几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

②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3.揭示课题。

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无非是两种:一种正好分完,另一种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

第1页 共3页

情况就叫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纸鹤,按要求分一分。

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地口述一遍。 请学生列式,(板书:7÷3)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表示什么? (2)写出竖式 ,提问:分成了几份?也就说明?里面最多

有几个3 ? 商写几?(扳书)

提问: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

7个纸鹤,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在竖式中是怎样得到余下的l的?(完成竖式的板书。)

提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完成横式的板书 ) (3)请学生完整地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1)提问:算式中2……1表示什么意思?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又怎样得到商2?(组织学生讨论,指名发表各自的想法。) (2)小结:因为7里最多有2个3,所以这里商2比较合适。

提问:为什么要用“最多”?(因为余数表示的是剩下的不够再分一份的。)

第2页 共3页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请学生弄清题意。

(2)要求: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呢?学生计算。

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指出:在计算18÷5时,可以想18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

(3)出示:( 18÷5的竖式 )提问:这位小朋友算的对不对,为什么? (余下的8里面还有1个5)

指出;商2,要减去2和5的积10,余下的8里还有1个5,所以18不只有2个5,商2就小了。

出示: 提问:这样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

指出:商4,减去4个5的积20,不够减18里没有4个5,所以商4就大了。

小结:商2小了,商4又大了,那么我们怎样能找出合适的商呢? 4.观察;例题7÷3中的余数1比除数3大还是小?(比除数3小。)

“试一试”中的18÷5的余数3比除数怎样呢?

通过观察,比一比这两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结语)

第3页 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