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普通地质学试卷2

2021-01-18 来源:步旅网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0题,52.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填空题(15小题,共17.0分)

(1分)[1]地磁资料表明在地质历史中地磁极的南、北极处在不断交替之中,有的时期地磁南、北极方向与现在一致;有的时期则相反。前一种情况称为( ),后者则称为( )。

(1.5分)[2]在( )年德国年青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 )在他的著作( )一书中首次提出大陆漂移说。

(1分)[3]洋壳的平均地温梯度为( )°C;陆壳的平均地温梯度为( )°C。 (1分)[4]地球的重力主要来源于( )。 (2分)[5]内力作用包括( )、( )、( )和( )等作用。 (1分)[6]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 )和( )等方面。 (1分)[7]熔岩的粘性主要取决于熔岩的化学成分和( )、( )等。

(1分)[8]页岩接触热变质后变成一种致密而无面理构造的岩石叫做( );它的原词是德文(hornfels)前缀horn 表示岩石似(“ ”)的表面,而fels的意思是“岩石”。 (1分)[9]风化壳随着深度加大可形成( )分带性的结构;按气候带不同可形成( )分带性。

(3分)[10]写出下列化石所属的保存类型:笔石是( );硅化木是( );恐龙足印是( );恐龙蛋是( );腕足类是( )和孢子花粉是( )。 (0.5分)[11]寒武纪地层中含量最多的化石是( )。

(1分)[12]发育于西太平洋的主要海沟有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 )、( )、( )、菲律宾海沟、汤加-克马德克海沟等。

(1分)[13]火成岩、沉积岩经变质后形成变质岩,前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 );后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 )。

(0.5分)[14]变质反应常包括( )和二氧化碳的释放。

(0.5分)[15]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特定的物理条件范围内,适应该条件的一组矿物达到平衡,这种矿物组合称为( )。 二、是非题(17小题,共17.0分)

(1分)[1]机械风化作用几乎不引起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变化。 ( ) (1分)[2]沿板块的汇聚边界频繁的地震活动是以强震及深震为其特征。 ( ) (1分)[3]迄今为止已记录到的最深的震深在大约700km左右。 ( ) (1分)[4]板块运动的驱动力的问题已走出猜测的迷雾。 ( ) (1分)[5]七十年代我国强震频繁,说明地震活动有活动期和平静期之分。 ( ) (1分)[6]岩石是热的良导体。 ( ) (1分)[7]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1分)[8]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 ) (1分)[9]磁场强度的垂直分量在赤道上趋于零,在两极处最大。 ( ) (1分)[10]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 ) (1分)[11]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 )

(1分)[12]地球上没有一块地方完全没有地震活动。 ( ) (1分)[13]地震台站接收到远处发生地震后的信息:首先是P波的突然出现,其次是振幅稍大的S波,最后是高振幅的表面波。 ( ) (1分)[14]高温、高压和强烈剪切作用是引起变质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 (1分)[15]区域变质作用的变质程度表现出水平与垂直方向上都有变化。( ) (1分)[16]区域变质作用常常包含明显的机械变形。( )

(1分)[17]标志高围压低温度形成的变质岩顺序是蓝片岩;紧接着是榴辉岩。( ) 三、单项选择题(18小题,共18.0分)

(1分)[1]在岩石圈板块的离散边界上是以哪种性质的断层作用为特征。 A、正断层 ;B、冲断层 ;C、逆断层 ;D、走滑断层 。 (1分)[2]下列哪个外来语名词不是古大陆的名称? A、特提斯 ;B、泛大陆 ;C、冈瓦纳 ;D、劳亚 。

(1分)[3]近200年以来,北大西洋的宽度大约增大了多少米? A、1m ;B、10m ;C、100m ;D、1000m 。

(1分)[4]下列哪种现象通常不会沿洋中脊出现。

A、安山岩喷发; B、玄武岩喷发 ; C、浅源地震 ; D、高热流值 。 (1分)[5]地震波离开震中后其传播速度不取决于下列哪一个因素? A、地震的震级 ; B、震源深度 ; C、介质的刚性 ; D、介质的密度 。 (1分)[6]地球内部温度升高最快的部位是。

A、地壳;B、上地幔; C、下地幔;D、地核。 (1分)[7]随深度增加地热增温率的变化规律是。

A、不断增大;B、不断变小; C、先增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增大。 (1分)[8]若某地平均地热增温率为3°C/100m,那么,该地含磁性岩石与不含磁性岩石的分界深度约在。

A、5km左右; B、10km左右; C、15km左右; D、20km左右。 (1分)[9]地球上重力值最小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 C、莫霍面;D、古登堡面。

(1分)[10]当含较多橄榄石的玄武岩浆在冷凝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所形成的不连续系列矿物晶出的顺序为

A、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 ; B、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橄榄石 ; C、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 D、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1分)[11]破火山口是下列哪种原因形成的?

A、猛烈喷发时爆炸 ; B、自边缘裂隙喷出的熔岩堆积; C、几次喷发的错位 ; D、紧跟爆发之后的下陷。 (1分)[12]枕状熔岩形成于。

A、水下的熔岩喷发 ; B、陆地的熔岩喷发 ; C、熔岩台地; D、炽热的火山云 。 (1分)[13]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在。

A、扩张板块边界 ; B、地幔热柱的岩浆源的上面 ; C、活动的俯冲带 ; D、古老造山带。 (1分)[14]第三纪以来,马的演化特征是( )。

A、个体由大变小、脚趾由多变少; B、个体由大变小,脚趾由多变少; C、个体由小变大,脚趾由多变少; D、个体由小变大,脚趾由少变多 . (1分)[15]已知最古老岩石的同位素年龄是( )。 A、4.3Ga; B、3.8Ga; C、3.3Ga; D、2.8Ga .

(1分)[16]石炭二叠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 )。 A、三叶虫、腕足类 ; B、笔石、海绵等 ; C、蜒、珊瑚等 ; D、鱼类 .

(1分)[17]富长英质成分(Al2SiO5的铝硅酸盐)的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逐渐增加可以形成Al2SiO5系列多形晶矿物,其顺序是

A、蓝晶石、红柱石、夕线石; B、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 C、夕线石、红柱石、蓝晶石; D、夕线石、蓝晶石、红柱石。

(1分)[18]只能用作测定第四纪地层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是( )。

A、钾-氩法 ; B、14C法 ; C、铀-铅法 ; D、铷-锶法 .

====================答案==================== 答案部分,(卷面共有50题,52.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填空题(15小题,共17.0分) (1分)[1][答案] 正向、反向。 ^^

(1.5分)[2][答案]

1912、魏格纳、海陆起源; (1分)[3][答案] 4-8°C、0.9-5°C; (1分)[4][答案] 地心引力; (2分)[5][答案]

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活动 (1分)[6][答案]

能在内部传播地震波、固体潮现象; (1分)[7][答案] 挥发组分、温度; (1分)[8][答案] 角岩,“角”; (1分)[9][答案] 垂直、水平; (3分)[10][答案]

实体、实体、遗迹、遗物、铸模、实体; (0.5分)[11][答案] 三叶虫

(1分)[12][答案]

日本海沟、琉球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1分)[13][答案]

正变质岩、副变质岩。 ^^

(0.5分)[14][答案] 水分

(0.5分)[15][答案] 变质相

二、是非题(17小题,共17.0分) (1分)[1][答案] 对

(1分)[2][答案] 对

(1分)[3][答案] 对

(1分)[4][答案] 错

(1分)[5][答案] 对

(1分)[6][答案] 错

(1分)[7][答案] 错

(1分)[8][答案] 错

(1分)[9][答案] 对

(1分)[10][答案] 错

(1分)[11][答案] 错

(1分)[12][答案] 对

(1分)[13][答案] 对

(1分)[14][答案] 对

(1分)[15][答案] 对

(1分)[16][答案] 对

(1分)[17][答案] 对

三、单项选择题(18小题,共18.0分) (1分)[1][答案] A

(1分)[2][答案] A

(1分)[3][答案] B

(1分)[4][答案] A

(1分)[5][答案] A

(1分)[6][答案] B

(1分)[7][答案] C

(1分)[8][答案]

D

(1分)[9][答案] A

(1分)[10][答案] C

(1分)[11][答案] D

(1分)[12][答案] A

(1分)[13][答案] C

(1分)[14][答案] C

(1分)[15][答案] B

(1分)[16][答案] C

(1分)[17][答案] B

(1分)[18][答案] 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