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20-08-01 来源:步旅网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能联系学生生活,坚持正确导向,并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突出的位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结合我的教学班这次期末考试的具体情况对此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试题分析

本试卷紧扣课标要求,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现行教材为依据,体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基本要求考查,注重试题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学生的运用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坚持知识能力和情感觉悟相统一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思想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本质要求。

本试卷由选择题(占51分)、非选择题(占49分)两部分构成,满分为100分。本试题基础知识题分值约占50%,对知识点理解运用题占40%,主观能力探究题占10%。涉及七年级下册全部教材,重点突出考查全面,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成绩分析: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概念把握不准确

如单项选择第5小题还有不少同学选错,就是因为没能准确掌握概念,不熟悉它们的表现。 2、相关学科素养欠缺

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等学科联系紧密,如单项选择9小题,有一定的语文功底就不会选错了。

3、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如18题、21题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材料分析不透。这

就是平时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19题、18题第2问,学生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

四、存在的问题:

1、概念把握不准没有充分理解。 2、答题角度单一,语言组织不规范。

3、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差。导致答题时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突破口,回答不全知识点,导致丢分现象。

4、审题能力不强,看不全题意,不能联系生活实际。 五、采取措施,今后打算

1、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课标,以教材为载体,重视重点知识点,不要局限于记住零散的知识点,如意义不明,机械记忆,效果不好。形成记忆残缺不能深入学习,使学生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在学习上就会吃夹生饭。

2、注重课程理念改革

加强学生指导,重视用课改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另外,要加强个别同学的补差工作,加强教师对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的结对活动,加强有利于后进生的思想教育

和学法指导,多给他们一些课堂表现机会,树立自信心,争取进步。

3、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培养

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已形成了一种趋势,因此道德与法治课不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存在,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来。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主要是与语文知识和历史课的渗透,通过这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避免考试中表达不清、理解不透的毛病。同时,要关爱学生,关注每位同学成长,满足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4、加强训练,提高审题、解题能力,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刚进初一,还不是很习惯开卷考试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单一,因此在平时上课时就要注意从多角度启发学生,培养他们发散思维分析归纳能力。同时,由于平时训练不多,学生考试时缺乏准确把握材料信息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提取信息,答题时不规范,不知道要将基础知识与材料、实际相联系,审题时不细心,马虎大意等。这都需要平时在作业与考试中加强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