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时间:2013年12月1日 天气 晴 实习地点:沙坪坝区青木关镇 指导教师:杨琰 教授
实习区地质地貌特征:研究区内的高程在300m-700m之间,地势总体表现为北高南低、起伏不大。多发育地带性土壤黄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石灰土,土被分布不连续。岩石在没有被溶蚀掉的情况下,背斜核部出露为嘉陵江组灰岩(岩层约800m-1000m厚),两翼为须家河组砂岩(出露面积大,上面覆盖着大量的马尾松,指示其为酸性土壤),越向南,出露的灰岩越多,灰岩被融掉以后形成了一个洼地,出现了“一山二岭”的岩溶槽谷地貌形态,研究区的流域面积为15km²,在整个岩溶区有大量的落水洞发育,形成了一条南北流向的地下河,河长11km,地下河在青木关处被截断,形成了两个出口,北边的出口叫做江家溶洞,南边出口为丁家溶洞。
实习区气象气候特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暖、无霜期长、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为1150mm-----1500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受高压影响,7、8月份常形成30---50天的干旱天气。该区秋多阴雨,冬多云雾,日照时数少,气候受地形影响较大、垂直分布明显。
砂岩风化裂隙水—井水:该区域的砂岩风化裂隙水主要有两个出露点(两个水井)。一个位于小镇街上,居民点内部,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另一个位于小镇边上的山脚下,远离居民点,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这两口井的水都是由于该地出露的砂岩在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节理和裂隙,在各种外力作用的侵蚀下不断发育,地表水顺着这些节理和裂隙下渗,形成地下水。因为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之上,所以为潜水。经检测,这两处井水的各项指标如下: 温度 Ph值 电导率 钙离子含碳酸氢钙量 居民点井17.4 水 山脚下井14.7 水 由上述数据可知,两处井水都是同根同源的潜水,但由于出露点的不同,水质差异却较大---居民点井水的上述五项指标都高于后者,主要是因为受附近居民生活影响较大(因为潜水埋藏深度较浅,受地表影响大),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排入里面,使其ph值和粒子含量都较高,同时,在居民点井水不远处,有一个温度较高的地表水出露,受其影响,该点温度较高。
构造裂隙水---温泉水:青木溪骝公桥处出露了一处温泉水,该处位于背斜核部,属石灰岩地区,泉水埋藏深度较深,位于两个隔水层之间,是承压水,因此泉水自动上涌。由于泉水的出露和汇集,最终流入青木溪,经测量:青木溪河宽为5m 水深为20cm 流速为0.2m/s 由此可推出其流量大约为0.2立方米每秒,观察可知该温
7.1 803 130 5.0 7.4 1000 180 粒子含量 5.5 泉出水量较小,不适合大规模开发利用。该温泉水具体的水质指标如下: 温度 30 Ph值 6.9 电导率 1257 钙离子含量 重碳酸含量 400 6 由上述数据可知:该温泉水由于埋藏深度较深,循环时间长,在循环的过程中通过地热能的传导不断升温,同时,随着循环深度的增加,粒子含量也不断升高,电导率也相应的升高。又由于主要位于石灰岩地区,碳酸钙含量高,因此钙离子和碳酸氢钙粒子含量都较高。 溶隙水---姜家溶洞地下水:位于背斜核部石灰岩区的一个地下溶洞,由当地村民建房时意外发现,洞中石钟乳等发育较多,但许多都被采样截取了部分,洞中可发现一个明显的背斜构造,沿着背斜核部的地方发育了一条地下河,河水流速较缓,流量较小,河床未见明显的鹅卵石,有少量细沙和一些体积较大的砾石(洞顶崩塌所留),洞顶有落水洞发育,可推出该地下河与地表水联系比较紧密,受气候等影响较大。水较清澈,未见明显的生物痕迹,可知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经测量,其各项水质指标如下: 温度 17.9 Ph值 7.1 电导率 830 钙离子含量 重碳酸含量 170 6.0 由上述数据可知:该地下水由于发育于石灰岩岩层中,在发育和流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溶解大量的碳酸钙,使得其钙离子含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数值,这一方面有利于地下溶洞和地下河的发育,另一方面也使得该地下水的水质不高(由于其粒子含量较多,水质较硬,长期饮
用对身体不好(易得结石等疾病)),且地下溶洞的进一步发育会影响该地地层的稳定,对工程建设等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对当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温度和ph值和当地其他类型的地下水都差不多,可知其和周围的联系比较紧密,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杨平恒,罗鉴银,彭稳,等. 在线技术在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中的应用——以青木关地下河系统岩口落水洞至姜家泉段为例[J].中国岩溶,2008,27(3):19-24.
(2)杨平恒,罗鉴银,袁道先,等.降雨条件下岩溶槽谷泉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水利学报,2009,40(1):67-74.
(3)杨平恒,旷颖仑,袁文昊,等.降雨条件下典型岩溶流域地下水中的物质运移[J].环境科学,2009,30(11):3249-32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