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及答案(已排版直接打印)
一、长度的测量
1.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____________,十等分的游标尺上的每一个小等分的长度是____________,精度为____________.另一种卡尺的精度为0.05 mm,它的游标尺有____________个等分刻度,这些刻度的总长度是____________,每一刻度与主尺最小刻度相差____________mm.
2.用游标卡尺测一根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时,卡尺上的游标位置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这根金属管的内径读数是____________cm,外径读数是____________cm,管壁厚是____________cm.
3.如图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__________mm.
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在该实验有三个实验步骤: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错在哪里? (1)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减小实验误差( )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适当大些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实验前先把两个弹簧秤的钩子互相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1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3.在做该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_.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它每隔_________s打一次点.
2.一学生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D.振针压得过紧
3.(2005广东高考)如图16-3-2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 s,其中s1=7.05 cm、s2=7.68 cm、s3=8.33 cm、s4=8.95 cm、s5=9.61 cm、s6=10.26 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16-3-2
5.在该实验中,图16-3-3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图16-3-3
(1)根据______________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__运动. (2)根据计算各点瞬时速度,且vA=______________m/s,vB=______________m/s,vC=______________m/s,vD=______________m/s,vE=______________m/s.
(3)在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______. (4)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
2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四、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该实验中每一次都应使小球从斜槽上________的位置无初速滑下,目的是保证_________ . 2.下列哪些因素会使该实验的误差增大( ) A.小球与斜槽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
C.建立坐标系时,x轴、y轴正交,但y轴不够竖直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3.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得到了如图中的物体运动轨迹,a、b、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m/s.(g取10 m/s2)
(2)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___________cm,y=___________cm. 4.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0.54 cm.已知闪光频率是30 Hz,那么重力加速度g是__________m/s2,小球的初速度是__________m/s,小球过A点时的速率是__________m/s.
五、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在该实验中,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小球的水平速度,其理论根据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1)入射球的质量必须___________被碰球的质量,两球的半径应___________.
(2)安装仪器时,应使斜槽末端保持___________,并使两球的球心___________,且发生___________碰撞.
(3)入射球每次从___________滚下.
(4)找小球落地点时,一定要重复多次,找出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其方法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实验中,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有( )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 D.弹簧秤 4.在该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 A.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 B.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直径
C.入射小球从静止释放时的起始高度 D.斜槽轨道的末端到地面的高度 E.入射小球未碰撞时飞出的水平距离
F.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碰撞后各自飞出的水平距离
5.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入射球a的质量为m1,被碰球b的质量为m2,小球的半径为r,各小球的落地点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3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A.入射球与被碰球最好采用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小球
B.让入射球与被碰球连续10次相碰,每次都要使入射小球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滚下 C.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1ON=m1OM+m2OP D.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1OP=m1OM+m2ON
E.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m(+m2ON 1OP-2r)1OM-2r)
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该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B.应该选用点迹清晰、特别是第一点没有拉成长条的纸带 C.操作时应先放纸带再通电
D.打点计时器应接在电压为4—6 V的直流电源上
2.为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打点计时器以及复写纸、纸带、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导线、电键,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O点是打上去的第1个点,有关长度在图中已标明.选取N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列举的计算打N点时重锤速度的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A.vN=
snsn1dn1dn1 B.v= N24T2Tsnsn1ddn1 D.vN=n1 2T2TC.vN=
4.该实验中,如果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据实验数据作出v2/2h图线应是___________,
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___.
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16-6-2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_J.(取三位有效数字)
图16-6-2
4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七、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长应为摆线长加上小球直径
B.小球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振动,摆角不大于10° C.计时起点应选小球通过平衡位置时
D.用秒表测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周期
2.该实验中,要改变摆长多次测量.下面是两个同学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的设计涉及到对哪些物理量求平均值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次数 l T 1 2 3 4 g= 平均值 次数 1 l T g 2 3 4 平均值 甲 乙
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供选取的器材有: ①带夹子的铁架台 ⑤1 m长的细线 ②带细孔的实心木球 ⑥带毫米刻度的米尺 ③带细孔的实心铁球 ⑦游标卡尺 ④秒表 ⑧螺旋测微器 实验中所必需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本实验中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5.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
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用k表示) 八、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实验中为什么要待容器中的水稳定后再进行实验?
2.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在10-10 m,有位同学的测量结果远大于这个数量级,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有错误的是( ) ..A.将纯油酸直接滴在水面上
B.向量筒中滴100滴酒精油酸溶液,读出其体积V C.用试管向水面倒油酸溶液少许
D.在计算油膜面积时,凡是占到方格的一部分的都计入方格的总数
4.某学生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
5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体积时,1 mL的溶液的滴数误多计了10滴
5.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500 cm3的酒精油酸溶液,已知1滴该溶液的体积是
1 40cm3.现取1滴该溶液滴在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层,油膜面积为0.4 m2,由此估算分子直径.
6.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设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 mL溶液中有纯油酸6 mL,用注射器量得1 mL上述溶液中有液滴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16-8-1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20 mm,求: (1)油酸膜的面积是多少?
(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多少? (3)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 九、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在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描绘电场中等势线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除了木板、白纸、复写纸、圆柱形电极、导线、电池、电键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描绘电场等势线的实验时,在下列所给出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是_________(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 A.6 V的交流电源 B.6 V的直流电源 C.100 V的直流电源
D.量程0—0.5 V,零刻度在刻度盘中央的电压表 E.量程0—300 μA,零刻度在刻度盘中央的电流表
在实验过程中,要把复写纸、导电纸、白纸铺放在木板上,它们的顺序(自上而下)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中,按下电键,接通电路,若一个探针与基准点O接触,另一探针已分别在基准点O的两侧找到实验所需要的两点a、b(如图16-9-1),则当此探针与a点接触时,电表的指针应_________(“左偏”“指零”或“右偏”);当此探针与b点接触时,电表的指针应_________(“左偏”“指零”或“右偏”).
3.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提供了下列操作步骤,将正确的步骤按顺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电场中等势线描绘的实验中,先在导电纸上画出电极a、b(模拟点电荷)的连线,在连线上取间距大致相等的c、d、e、f、g五个点,如图所示,G为灵敏电流计,甲、乙为两探针,则实验中,应是( )
A.探针甲不动,移动乙 B.探针乙不动,移动甲 C.电流计示数为零时说明电流计断路 D.图中虚线表示电场线 十、练习使用示波器
1.本实验中,某同学欲按要求先在荧光屏上调出亮斑,为此,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
6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辉度调节旋钮逆时针转到底,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旋钮转到某位置,将衰减调节旋钮置于1 000挡,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然后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过2 min后,顺时针旋转辉度调节旋钮,结果屏上始终无亮斑出现(示波器完好).那么,他应再调节下列哪个旋钮才有可能在屏上出现亮斑( )
A.竖直位移旋钮 B.水平位移旋钮 C.聚焦调节旋钮 D.辅助聚焦旋钮
2.用示波器观察某电压信号时,发现屏上的图像不稳定.那么,怎样调节才能使图像稳定? 3.欲使屏上出现一条竖直亮线,应怎样调节示波器?
4.若屏上显示的是一亮度很低、线条较粗且模糊不清的波形. (1)若要增大显示波形的亮度,应调节____________钮;
(2)若要屏上波形线条变细且边缘清晰,应调节____________钮;
(3)若要将波形曲线调至屏中央,应调节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钮. 5.用示波器观察图a所示信号源的波形.
(1)若此信号源发出的波形是正弦交流信号,应将信号源的a端与示波器面板上的____________接线柱相连,b端与____________接线柱相连; (2)若示波器所显示的输入波形如图b所示,要将波形上移,应调节面板上的____________旋钮;要使此波形横向展宽,应调节______________旋钮;要使屏上能够显示3个完整的波形,应调节____________旋钮.
图a 图b
十一、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用多用电表测直流电压U和测电阻R时,若红表笔插入多用表的(+)插孔,则( ) A.测U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表,测R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表 B.测U、测R电流均从红表笔流入多用表 C.测U、测R电流均从红表笔流出多用表
D.测U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表,测R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表
2.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多用电表的指针右侧达满偏时,被测电阻值最大
B.多用电表的指针指示零欧时,说明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最大
C.测电阻前,把面板上的选择开关置于相关的欧姆挡上,将两表笔的金属杆直接短路,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流的最大刻度处
D.用欧姆表的R×10 Ω挡时,指针指在刻度20—40的正中央,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300 Ω E.测量前,待测电阻跟别的元件和电源断开
F.用欧姆表的R×100 Ω挡测电阻时,若指针指在0 Ω处附近,则应换用R×1 kΩ挡 3.使用中值电阻为25 Ω(×1挡)的多用电表测量两个定值电阻(阻值约为R1=20 Ω和R2=30
7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kΩ).在下列一系列操作中,选出尽可能准确地测定各阻值、并符合多用电表使用规则的各项操作,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横线的空白处:
A.转动选择开关置于“×1 k”挡进 B.转动选择开关置于“×100”挡 C.转动选择开关置于“×10”挡 D.转动选择开关置于“×1”挡 E.转动选择开关置于“OFF”挡
F.将两表笔分别接触R1两端,读出R1的阻值后随即断开 G.将两表笔分别接触R2两端,读出R2的阻值后随即断开 H.将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刻度线右端的“0”刻度所选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为多用表欧姆挡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 μA,内阻rg=100 Ω.调零电阻最大值R=50 kΩ,串联的固定电阻R0=50 Ω.电源电动势E=1.5 V,用它测量电阻Rx,能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 )
A.30 kΩ—80 kΩ B.3 kΩ—8 kΩ C.300 Ω—800 Ω D.30 Ω—80 Ω
5.实验桌上放着晶体二极管、电阻、电容器各一只,性能均正常,外
形十分相似.现将多用电表转换开关拨到R×100 Ω挡,分别测它们的正、反向电阻加以鉴别:测甲元件时,R正=R反0.5 kΩ;测乙元件时,R正=0.5 kΩ,R反=100 kΩ;测丙元件时,开始指针偏转到0.5 kΩ,接着读数逐渐增大,最后停在100 kΩ上.则甲、乙、丙三个元件分别是( )
A.电容、电阻、二极管 B.电阻、电容、二极管 C.电阻、二极管、电容 D.二极管、电阻、电容
6.如图16-15-10所示,黑盒中有一个单向导电元件,当元件中电流沿箭头方向时,单向导通,其电阻为零;反之,则截止,反向电阻无穷大.还有两个阻值均为1 kΩ的电阻,它们与黑盒的接线1、2、3接成电路,用多用表的电阻挡对这三个接线柱间的电阻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表格所示,那么黑盒中的线路是下面电路中的哪一个( )
黑笔触点 红笔触点
图16-15-10
表头读数 1 2 0 1 3 0.5 kΩ 2 1 2 kΩ
十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所以,在电珠不发光时与正常发光时相比较,__________时电阻大.一个电珠接入电路后,从不发光逐渐增加亮度,直到正常发光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将怎样变化?__________. 2.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如图16-10-2所示,根据图16-10-1 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接好.
8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图16-10-1 图16-10-2
3..(2004上海高考)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I/A U/V 0.12 0.20 0.21 0.40 0.29 0.60 0.34 0.80 0.38 1.00 0.42 1.20 0.45 1.40 0.47 1.60 0.49 1.80 0.50 2.00 (1)在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0—10 Ω)、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图16-10-5 (2)在图16-10-5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3)如果一电池的电动势是1.5 V,内阻是2.0 Ω,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该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2)小题的方格图中)
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根据“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的要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完成了实验的准备阶段,在图中的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1和P2,此后,该同学准备在bb′一侧插上大头针P3和P4,则插P3和P4的要求是: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有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记录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根据他们设计的表格所反应的信息,判断他们论证做得是否正确.甲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1 2 3 入射角I 30° 45° 60° sini 0.500 0.707 0.866 折射角r 20.9° 30.5° 38.0° sinr 0.357 0.508 0.616 n 1.40 1.39 1.41 1.40 n 乙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9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次数 入射角i 折射角r 1 30° 20.9° 2 45° 30.5° 3 60° 38.0° 角平均值 45° 28.8° 正弦值 0.707 0.497 n 1.42 上述两位同学做得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某同学要测定如图16-17-2所示的楔形厚玻璃的折射率,大头针P1、P2已插在图中直线AO上,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1、P2的像和P3,记下P3、P4的位置.那么大头针P3、P4可能插在( )
A.直线O′a上 B.直线O′b上 C.直线O′c上 D.直线O′d上
3.某同学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用他测得的多组入射角i与折射角r作出sinisinr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他做实验时,研究的是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折射现象 B.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C.玻璃的折射率为1.5
D.玻璃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4.某同学在完成了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光路图后,由于没有量角器,他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见图16-17-4)以P1P2的连线与玻璃砖的交点O为圆心作圆,分别交P1P2连线于A点,OO′连线延长线于B点,并通过这两点向界面法线作___________线,若用直尺测得数据如图中所示,则此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______.
图16-17-4
十四、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为解决楼道的照明,在楼道内安装一个传感器与电灯控制电路相接.当楼道内有人走动而发出声响时,电灯即被接通电源而发光,这种传感器为__________传感器,它输入的是__________信号,经传感器转换后,输出的是__________信号.
2.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由于它对光照较敏感,所以可以作__________传感器.
3.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报警装置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10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4.唱卡拉OK用的话筒,内有传感器.其中有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膜片后面粘接一个轻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5.(经典回放)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6-16-1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十五、用双缝干涉测光波波长
1.某同学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光的干涉现象,获得成功.若他在此基础上对仪器的安装作如下改动,但还能使实验成功的是( )
A.将遮光筒内的光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少许,其他不动 B.将滤光片移至单缝和双缝之间,其他不动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少许,其他不动 D.将单缝与双缝的位置互换,其他不动
2.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量装置如图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由螺旋测微器再读出一读数.若实验测得第一条到第四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Δx=0.960 mm,已知双缝间距为d=1.5 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1.00 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λ=__________m.
3.(2005广东高考)如图16-18-3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遮光筒、⑥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方法.
图16-18-3
4.(2005天津高考)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16-18-5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
11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的波长.
图16-18-5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__________、A. (2)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16-18-6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16-18-7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_________mm.
图16-18-6 图16-18-7
(4)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 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 m,由计算式λ=____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_______ nm.
十九、方法迁移型、设计型实验题选编
1.为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让木块从斜面上端自静止起做匀加速下滑运动,如图16-19-1所示.他使用的实验器材仅限于:①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 ②木块 ③秒表 ④米尺.
图16-19-1
(1)实验中应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_; (2)计算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是μ=____________.
12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3)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下列方法测定重力加速度:
(1)让水滴落到垫起来的盘子上,可以清晰地听到水滴碰盘子的声音.细心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个水滴碰到盘子听到响声的瞬间,注视到第二个水滴正好从阀门处开始下落. (2)听到某个响声时开始计时,并数“0”,以后每听到一次响声,顺次加一,直到数到“100”,停止计时,表上时间的读数是40 s.
(3)用米尺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距离为78.56 cm.试根据以上的实验及其得到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为__________m/s2.
4.为了测定一根轻弹簧压缩最短时所能储存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以将弹簧固定在一带有凹槽的轨道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上,如图16-19-2所示.用钢球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而后突然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实验时:
图16-19-2
(1)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弹簧最短时弹性势能的关系式是E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复习答案
一、长度的测量
1.答案:1 mm 0.9 mm 0.1 mm 20 19 mm 0.05 2.答案:2.37 3.05 0.34
3.答案:6.124 (6.123—6.125均可) 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答案:(1)未记下细线的方向 (2)应根据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作图 (3)应将橡皮条与线的结点拉至同一位置O点 2.答案:BCD 3.答案:ACD
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答案:交流 4 V—6 V 0.02 2.答案:D
13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3.答案:0.86 a=
s4s1s5s2s6s39T2 0.64
4.答案:(1)Δs=恒量 匀加速直线 (2)vn=
dn1dn12T和vt=v0+at 0.12 1.38 2.64 3.90 5.16
(3)图略 12.6 m/s2
(4)0.12 m/s 表示计数点A对应的速度 四、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答案:同一固定 小球平抛时有相同的初速度 2.答案:BC
3.答案:(1)2 (2)-10 -1.25 4.答案:9.72 0.49 0.81 五、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飞行时间相同,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成正比
2.答案:(1)大于 相等 (2)水平 等高 正碰 (3)同一位置(4)用尽可能小的圆将落点圈在圆内,其圆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 3.答案:BC 4.答案:AEF 5.答案:D
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答案:B
2.答案: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 低压交流电源、刻度尺 3.答案:CD
4.答案: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重力加速度 5.答案:7.62 7.56 七、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答案:BCD 2.答案:乙
3.答案:①③④⑤⑥⑦ 4.答案:BCD
425.答案:
k
八、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答案:因水不稳定时易发生波动及振动,不易形成完整准确的膜,从而导致测量误差较大. 2.答案: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过大、水槽过小、痱子粉撒得过厚等. 3.答案:ACD 4.答案:AC
14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5.答案:(1)224 cm 2 (2)1.2×10-5 mL (3)5.4×10-10 m 九、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答案:导电纸 探针 电流表
2.答案:BE 导电纸 复写纸 白纸 指零 指零 3.此题有误,删去 4.答案:A
十、练习使用示波器 1.答案:AB
2.答案:先将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合适挡位,再调节扫描微调旋钮.
3.答案:在屏上已出现亮线(或亮斑)的前提下,将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衰减调节旋钮置于“∞”挡(若在其他挡位,也可从“Y输入”加一变化较快的电压). 4. 答案:(1)辉度 (2)聚焦 (3)竖直位移 水平位移 5.答案:(1)Y输入 地 (2)6 X增益 扫描范围和扫描微调 十一、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答案:B 2.答案:BCE
3.答案:DHFAHGE或AHGDHFE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十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答案:增大 发光 逐渐变大 2.答案:
3.答案:(1)见左下图 (2)见右下图
3)作出U=E-Ir图线,可得小灯泡工作电流为0.35 A,工作电压为0.80 V,因此小灯泡实际功率为0.28 W 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答案:(1)插P3时,应让P3挡住P1、P2的像;插P4时,应让P4挡住P1、P2的像和P3 (2)甲
15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2.答案:D 3.答案:ACD 4.答案: 垂 4/3 十四、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答案:声控 声音 电 2.答案:减小 光控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十五、用双缝干涉测光波波长 1.答案:ABC
2.答案:1.130 4.8×10-7
3.答案:滤光片 单缝 双缝 增大双缝与光屏间的距离 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4.答案:(1)E、D、B
(2)单缝和双缝间距5—10 cm 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3)13.870 2.310 (4)
dlΔx 6.6×102
十六、探索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1.答案:(1)x(3)104 N
2.答案:200 N/m 弹簧有自重
3.(1)实验步骤排列: C B D A E F (2.1)请计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长度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
弹力(F/N) 0.5 1.0 1.5 2.0 2.5 弹簧伸长量(x/cm) 1.2 2.3 3.5 4.6 5.8 kFL(其中k为比例系数);(2)控制条件法(或控制变量法、单因子法、归纳法);s(2.2)请你在下图坐标上作出F-x图线。(2.3)曲线的函数式。(x用cm作单位)。
F = 0.43x
(2.4) 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表示使弹簧每伸长或压缩0.01m(1cm)所需的
16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拉力,大小为0.43N。 附: 1. 2.
3.(1)-f(nπd)=0-Ek 代入数据,得 Ek=0.1n 分别填:0.5、2、8、18、32 (2)Ek=2ω2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