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基础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作者:沈键
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1期
摘 要:技工教育的重点就是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即应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只有通过教师主导和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实践的加入才能使知识更好地被掌握。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项目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 预习理论—实践—提高理论—再实践教学法
一、机械基础课一体化教学设计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以实际应用的机械设备为对象,在体现直观性和可接受性原则的基础上,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了理论课之间、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通过一体化教学,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学会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机械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由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即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营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机床的主轴变速机构的结构分析”项目,目标是“机床主轴变速机构的变速原理及传动比”。我们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制订一套实施计划,依据计划收集资料,复习所学知识,理清传动线路,计算各级传动比的大小,验证是否达到项目的要求,把教学生“做”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讨论式教学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教学问题开展讨论,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自主探索问题的习惯,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例如:在“阶梯形轴”的教学中,轴的轴向固定是重要环节,学生要依据“阶梯形轴”上需要安装的具体零件来确定适宜的轴向固定方式;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消化吸收已有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衔接。 3.预习理论—实践—提高理论—再实践教学法
(1)预习理论。将专业理论课题,以预习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理论预习,使学生对专业理论课题有初步理性认识。
(2)实践。让学生实物观察或动手装拆机构,从直观上熟悉机构的结构特点及组成,了解传动方式,增强感性认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理论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如轴系零部件的学习,选择“减速器的拆装”作为任务。每个学习小组配备轴系机构的模型或实物(如二级减速器)、扳手、起子、轴承拆卸器、游标卡尺、内外卡钳等工量具;然后布置任务:拆卸轴系零部件、分析轴系结构、安装轴系零部件;在实施任务时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从被动到主动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拆装的步骤、方法,标准件型号的识读,零部件之间的连接、配合方式,轴的结构分析等。
(3)提高理论。学生通过“预习理论—实践”初步学完课题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以研究性(探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由实践上升到理论,使专业理论知识得到提高。理论讲授环节,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依据学生观察、实践操作所产生的问题去实施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使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更高。
(4)再实践。这是从理论的理性认知,再到提升应用能力的阶段,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这一环节突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使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生产实际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知识、技能、方法的力量,体会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愉悦。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都是通过让学生“做”为理念进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应用,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既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阳泉高级技工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