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1-06-13 来源:步旅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摘要】崇学是地域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浙江文化和价值理念之源。本文从重学、勤学、善学、乐学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崇学的涵义。指出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理想信念和生活态度来对待。学习要注重肯吃苦、讲究方法、追求新知、学思统一、学以致用。以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的意义。

【关键词】崇学;重学;勤学;善学;乐学;终身学习 一、崇学是地域文化特征的概括

崇学,简单地说就是要重学、勤学、善学、乐学,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浙江自古文化繁荣、名人荟萃,具有耕读传家、崇文重学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浙江人特别爱学习、勤读书,特别能吃苦、肯吃苦的品格和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的文化传承。所以,崇文首先对地域文化特征的概括。据文献记载,浙江自古“士慕文儒”、“师古好学”、“田野小民皆教子孙读书”、“如读书,虽三家之村必储经籍”……整个社会“教育涵养者深”。作为吴越之地,自春秋战国始就推崇“尚武”、“崇文”理念。尚武是当时自然环境与战争环境的需要,故面对北方侵袭“皆能战而不屈”。随着南方战事平息,尚武之风遂演变为学习科技之“武”,使文化、科技融为一体,文、武之风相互交融、转换,重教育、重文化、重创新在浙江蔚然威风,至明清则大盛。许多崇文的富商致富不忘造福乡梓,捐资助学,奖励学子,挥金藏书,推动教育,在吴越大地形成了崇学重教、敬商重文、文商并茂的社会风气。于是,人才辈出,代代相传。由

此可见,崇学反映了浙江人民重教育、重科技、重创新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来自崇学,创新与智慧也来自崇学,崇学是浙江文化和价值理念之源。 二、崇学要求人们重学勤学善学乐学

崇学,首先要重学,也就是要重视学习,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大数学家哥德尔对学习的重要性有非凡的非功利性的认识:”生命的意义是通过学习而获得。”宋代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习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了解道德规范和科学文化知识,并能够不断地更新、拓展与提升,从而丰富和完善自己,最终实现人生的要义。《长歌行》有诗曰:“百川东到海,何时夏回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既描述了大江东流一去不复返的自然现象,也揭示了时间的宝贵与自身努力的价值及意义。显然,一个人不仅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还要有时间上的紧迫感,有紧迫感的学习不失为人生寿命的延长和对社会价值的递增。重学,还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理想信念,坚持学以明志,把传统文化中的读书礼仪与学习、修身、立德结合起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使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也坚持不为官入流,而选择用读书作诗来关心百姓疾苦。古人的求知如此纯粹而高尚,还原了一个人求真知的原生态,给崇学留出的是一片圣洁的土壤。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孕育了众多的先哲,留传下来许多优秀文化典籍,为我们读书学习做人做事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值得我们仔

细揣摩消化吸收。我们要在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形成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智慧的人。 崇学,其次要勤学,也就是要肯吃苦能吃苦,坚持不懈。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没有一劳永逸。古人“韦编三色”、“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都是勤学的榜样,更是苦学的典范。“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说的就是勤于学习的道理。坚持学习需要付出艰辛,一时做到易,长期坚持难,终身不辍更难。顾炎武说过:“人之为学,不进则日退”。只要勤奋好学、积少成多,必然能水滴石穿,有所收获;反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是事倍功半、半途而废。学贵有恒,契而不舍才是真学习。真学才会勤学,真学勤学就要拿出一股挤劲、钻劲、韧劲,挤时间就能积少成多,钻得越透就会收获越多,韧之以恒就会终有所得。所以,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不仅要有杜甫“读书破卷”的坚定决心,还要有韩愈“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坚韧精神。

崇学,也要善于学习,也就是要讲究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善学,要有所选择,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不加选择,没有重点,囫囵吞枣,就会消化不良,甚至没有收获。善学,要学会融会贯通。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领悟、感悟,能够把看到学到的东西真正吸收进来,用自己的思想、语言、方法表达出来,做到举一反三,此外还要触类旁通。善学,重点在于追求新知。当

前我们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新科学、新知识、新问题、新观念层出不穷,了解并掌握这些新知识就能够适应形势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善于学习还要学思统一。可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大脑不仅要做知识的“存储器”,更要做知识的“处理器”,对所学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从而提高认识客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崇学,还要乐于学习、学以致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乐于学习,阅读就能成为“悦”读,也才能成为习惯。乐于学习就会在学习中培育高雅的情趣,达到“至乐莫如读书”的更高境界。学习之乐,乐在“发现”,乐在“闲然”,也乐在“有用”。所以,学习还要活学活用,读死书、死读书是书呆子,解决不了现实问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告诫人们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把书本知识孤立起来,那就会陷入“人生识学糊涂始”的泥潭。活学活用,学用相长,才有出路。因此,要带着问题去学习,或是用学习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释现象,将学习与现实情况紧密结合,使学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习的乐趣也尽在其中了。 三、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不断加强学习,用各种新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会不被时代所淘汰,才有可能推陈出新,也才会“腹有读书气自华”。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人们所面对接触

的各种事物瞬息万变、各种信息庞杂零乱,是无法依靠简单的记忆可以掌握的,必须运用智慧来统率,并坚持终身学习。 事实上,现如今的人生不再分为学习阶段、工作阶段、其他阶段,学习已成为人从生到死的生存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也就是说,凡是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认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东西都应该成为人们为解决未来各种问题而学习的有价值的内容。这种学习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古今还是中外的,也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都将自始自终贯穿人生的全过程。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永远向前的河流,它不会停在一个地方或其某一个阶段,它需要通过学习实现超越。学习是一个正常人的天性,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

当然,因年龄不一、时代不同、境况各异,学习的感受、体悟、收获可能不尽一致,会有个体与年龄阶段的差异,但终身学习的快乐与获益却永远伴随着人的一生。正如清人萧抡所言:“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明代思想家吕坤“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义精仁熟在晚年”的体悟,清人张潮“少年读书如隙中望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的浅深所得的浅深耳”的感慨,都揭示了学习让人识其真谛、晓其三味、乐其三境、实现人生自我超越的规律。一个天资最聪慧的人倘不能永志不渝地坚持终身学习,也会半途而废。君不见我国历代多少神意、状元青少年时崭露头角,但却在此后的历史长

河茫茫人海中默默无闻的消逝了,而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等科场失意者却由于持之以恒,甚至终身不缀的学习,终于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传世之作成就名垂千古的大家。

疲惫的心灵需要滋养,民族的相像力需要培育,一个不崇学的民族是走不远的。“读书养性”、“学以立德”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