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10-09T02:40:43.707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16期 作者: 朱志丹[导读] 桩基础具有承载能力大、沉降量小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等级。石河子天富水利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桩基础技术发展历史悠久,从最初的木桩到钢桩,再到钢筋混凝土桩,该技术越来越成熟。在现代化的建筑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激烈,掌握桩基础施工技术,能扩大自身的实力及影响力,在建筑市场占据有利地位。文章对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原则、要点等相关知识展开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桩基础具有承载能力大、沉降量小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等级。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作为能有效改善土木工程所面临的地基不稳等问题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现代化建筑当中。因此,施工单位要重点关注桩基础施工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 1.土木工程桩基础施工的原则 1.1桩基础应满足具体的荷载量
桩基础施工是由整个建筑物的荷载量计算而来的,包括动荷载及静荷载。通常桩基础施工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上层荷载情况进行推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桩基具体荷载量的详细计算,桩基础应满足具体的荷载量。 1.2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土木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周边地质情况、水文特征、居民分布等。施工前需选用专业的勘察施工队伍,收集真实详细的资料并加以分析,做好地质勘察,为桩基础施工提供有力参考。其中,地质情况对土木工程具有重要影响,地质情况及和水文特征是确定桩基础荷载力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持力层深度及土壤成分,可以有效选择各类桩基础的形式。 2.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2.1加强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创新优化
土木工程中桩基础的施工涉及内容较为专业,涵盖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且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地区的水资源环境、居民生活环境、地质条件等产生一定影响。为降低桩基础施工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障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以及施工人员要对传统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与创新。随着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已经不符合现代化的施工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保障工程的安全性,相关人员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以及技术理念,进一步优化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不足之处,进而有效提高桩基础施工工程的建设效率,降低桩基础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推动土木工程的现代化发展。 2.2完善对桩基础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
桩基础位置的选择决定了土木工程后续施工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因此,要建立健全桩基础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制度,提高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管能力,进一步保障后续施工的安全。桩基础作为密集型土木工程的承载基础,对于施工现场的整体要求较高,不仅需要现场具备较为繁杂的机械设备,还需要保持施工现场的平整度。因此,必须要完善施工现场监督与管理,确保现场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以及对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技术指导,做好施工现场整体的安全防护,保障桩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2.3注重对桩基础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
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与专业技能直接关系着桩基础施工工程的进展情况。为进一步提升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后续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单位要注重对于桩基础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整体的施工水平。第一,可以邀请专业经验丰富的人进行现场指导。施工单位通过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施工技术指导,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第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新型机械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技术设备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要重视对于新型技术及设备的引进与应用,促使工人可以进一步学习新型技术以及设备的运用,提高桩基础施工的整体质量。 3.桩基础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解析 3.1桩基础的筑桩技术
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筑桩是最关键的步骤。就目前桩基础施工技术来看,常见的筑桩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是桩基础施工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类型,其应用历史悠久,技术的成熟较高,且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消耗低、污染小、成本低、周期短等众多优点。第二,钻孔灌注桩。不同于人工挖孔桩的人工操作,钻孔灌注桩普遍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在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时,首先要先打出孔,其次是对所打出的孔进行桩基支撑,最后要利用桩体受力移动所产生的动态压力对桩基进行填补,进而减少缩径。钻孔灌注桩主要是通过增加桩基的接触面积来提高桩基的整体稳定性,因此,为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桩基接触面积,来提高桩基础的建筑质量。第三,静压桩。静压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基技术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但由于其使用成本较高,在我国目前的桩基础建筑中没有得到广泛利用。该技术主要是通过静压桩机设备产生的压力来完成桩基础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桩基础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源消耗,更加契合我国绿色建筑的施工理念。
在桩基础的建筑过程中,无论采用以上哪种类型,都要注意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首先,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整体粘合度,确保所应用的混凝土符合使用标准。其次,要注重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搅拌比例,以确保浇筑质量。最后,要对混凝土的坍落程度进行反复测试,将坍落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坍落度较大导致桩基础建筑不牢固的情况出现,进而减少整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3.2桩基础的补桩与纠偏工作
补桩与纠偏工作是桩基础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弥补桩基础在前期浇筑的不足之处,保证后续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补桩作为一种压力式作业能够有效将地下室与承台结构承载的静压力进行整合,并将其作为桩基础的压力,以此来进一步加强桩基础的稳固性。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工人的施工操作以及机械设备的运行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桩基础的施工效果,致使桩体出现倾斜以及断裂等情况。
3.3施工进度的管控
科学管控施工进度是确保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有效方法。科学管控施工进度,首先,需要施工人员对土木工程施工图纸具备深层次的了解。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现场情况以及施工图纸、施工流程进行全方面的把控,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其次,健全施工单位的参与体制,充分发挥第三方的监理作用。 结束语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应抓住桩基础施工原则和要点,计算桩基础所承受的荷载量,做好地质勘测及周边环境分析,为后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毛正.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36(2):254-255. [2]李银.探究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 (13):3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