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普通逻辑学 学分 2 考核学期: 2011 —2012 学年度 第 2 学期 考核形式: 闭卷 年级、专业、层次:2010级和2011级部分班级 时 量: 120 分钟 题号 应得分 实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 20 二 20 三 20 四 20 五 20 六 七 八 总分 100 合分人 评卷人 复查人 姓名 学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级 1、“有些大学生不是党员”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A、所有的S是P B、所有的S不是P C、有的S是P D、有的S不是P
2、由并非SEP可推出Si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 )关系。 A、矛盾 B、反对 C、下反对 D、差等
3、湖南人都是南方人,有些湖南人不是学生。以上判断为真,则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有些南方人是学生 B、有些南方人不是学生 C、有些学生是南方人 D、有些学生不是南方人
4、税务局发现这个公司有些职工偷税漏税。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在以下三个断定中:( )
①这个公司没有职工不偷税漏税 ②这个公司有些职工没有偷税漏税
③这个公司所有都职工没有偷税漏税
不能确定真假的是A仅① B仅② C仅③ D 仅①和 ②
5、下列属于正确的逻辑划分是( )。
A、某工厂分为一车间、二车间、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中国分为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山西省、云南省等
D、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6、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
A、逻辑常项 B、变项 C、思维的内容 D、语言表达形式
7、“如果不以事实为根据,或者不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能公正断案。”其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
A p∧q B p∨q C (p∨q)→r d(p∧q) →r
8、同时否定SAP和SIP,则(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9、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
的是( )。
A、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B、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C、判断间的真包含关系 D、判断间的蕴涵关系
10、在这次逻辑学考试中,同学甲的分数比乙低,但比丙的分数高;丁的分数比乙和丙的分数低;戊的分数比丁的分数高,但比乙的低。 问:按照上述情况,根据下列哪项能够推出己的分数比甲的分数低?( )
A、甲的分数和戊的分数一样高。 B、戊的分数和己的分数一样高。
C、己的分数比丁的高,但比戊的低。 D、己的分数比乙的分数低。
11、张三违章驾驶汽车,交警向他宣布处理决定:“要么扣留驾驶执照三个月,要么罚款1000元。”张三不同意。问:如果张三坚持己见,以下哪项实际上是他同意的?( )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罚款也不扣照。 D.既罚款又扣照。
12、如果A、B两个判断不能同真,但却可以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下反对关系 B、差等关系 C、矛盾关系 D、上反对关系
13、如果两个性质判断的变项完全相同,
而常项完全不同,则两个性质判断( )。
A、可同真,可同假 B 、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 、不同真,不同假
14、并非只要是法律系毕业,就能成为优秀的律师\"的等值判断是( )。
A.虽然不是法律系毕业,也能成为优秀的律师
B.是法律系毕业并且也成为优秀的律师 C.不是法律系毕业并且也没有成为优秀的律师
D.是法律系毕业但却没有成为优秀的律师 15某地有两种人,分别是说谎族和诚实族。诚实族总说真话,说谎族总说假话。一天,有旅行者路过此地,看见此地的甲乙二人。他向甲提出一个问题:“你俩中有诚实族吗?”甲回答说:“没有。”旅行者想了想,就正确地推出了结论。问:以下哪项是旅行者作出的判断?( ) A甲是诚实族,乙是说谎族。 B、甲乙都是诚实族。
C甲乙都是说谎族。 D甲是说谎族,乙是诚实族。
16“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17、以下哪项与所有的S都是P,M是P,所以M是S的逻辑结构一致?
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那么好。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小陈十分高兴,所以小陈一定长得很胖;因为高兴的人都能长胖。
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因此它是鸡
18、如果p∧q与p∨q均假,则下列为真的是( )。
A、p∨q B、→p∧q C、 p∧→ q D、→p∧→q
19、在下列两概念中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
A大学生、中学生 B、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 C、 男人、女人 D、概念、判断
20、“并非有些人不是自私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A、所有的S是P B、所有的S不是P C、有的S是P D、有的S不是P 得评卷分 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备选答案
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20分)
1、不矛盾律的适用范围是( )。
A、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 B、具有反对关系的判断 C、具有差等关系的判断
D、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 E、具有可同假不可同真关系的判断
2、下列语句中表达负判断的有( )。 A、并非所有鸟会飞 B、哲学不是超阶级的 C、并非自学不能成才 D、广播不都是无线的
E、说内因和外因可以割裂是不对的
3、根据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同素材的SAP与SIP可以( )。
A、由特称假推全称真 B、由特称假推全称假 C、由全称真推特称真
D、由特称真不能推全称真 E、由全称假不能推特称假
4、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有( )。
A、混淆概念 B、偷换概念 C、转移论题 D、偷换论题 E、自相矛盾
5、、下列概念既能表示关系的反对称性,又能表示关系的非传递性的有( )。 A、剥削 B、战胜 C、帮助 D、高于 E、说服
6、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包括( )。 A、同一律 B、不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E、肯定否定律
7、当S类与P类具有( )关系时,
SAP与SEP同假。
A、同一 B、真包含 C、真包含于 D、交叉 E、全异
8、“大兴安岭森林是森林”中的“大兴安岭森林”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非集合概念 E、正概念
9、“出席会议的有共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民主人士、其他群众代表、汉族和少数民族代表”。这一划分,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划分不全 B、多出子项 C、子项相容
D、越级划分 D、划分标准不同一
10、已知“如果甲有罪,那么乙也有罪”为假,则可推出为真的判断是( )。
A、“甲有罪,而且乙没有罪” B、“甲和乙,这两者中至少一人有罪”
C、“要么甲有罪,要么乙有罪” D、“甲有
罪” E、“乙没有罪”
得分 评卷人 三、下列语句作为定义、划分、判断、 推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逻
辑错误。(每题2分,共20分) 1、所有人都免不了犯错误,你免不了犯错误。 2、小王家离烈士公园很近,烈士公园离小李家很近,所以,小王家离小李家很近。
3、公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劳动或用其他方式取得的货币,叫合法收入。
4.我们同学中有些人是湖南人,所以,有些人不是湖南人。
5、只有努力学习,才会取得好成绩; 某学生没有取得好成绩;所以,他学习一定不努力。
6、历史分为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外国历史。 7、鹅吃白菜,人吃白菜,所以,人是鹅。
8、如果张某是罪犯,他一定有做案时间,张某有做案时间,所以,他是罪犯。
9、并非所有经过正规大学学习的人才能成才,所以,有些没有经过正规大学学习的人也能成才。
10、张三故意杀人,所以,应该判死
得分 评卷人 刑。
四、图表题(第1、2题各5分 3题10分,共20分)
1、若MOP为假而SAM为真,请用欧
拉图表示S与P可能具有的各种外延关系
2、将下列概念间的外延关系表示在一个欧拉图中。
高等学校(a) 清华大学(b) 湖南商学院(c)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d)
3、用表检验下列推理是否正确推理?:为什么? 甲是优秀企业家或乙是优秀企业家。因此,并非
如果乙不是优秀企业家就甲一定是优秀
得分 评卷人 企业家
五、逻辑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 一位编辑正在考虑报纸理论版稿件的取舍问题。由E、F、G、H、J、K六篇论文可供选择。考虑到文章的内容、报纸的版面等因素。
(1)如果采用论文E,那么不能用论文F但要用论文K;
(2)只有不用论文J,才能用论文G或论文H;
(3)如果不用论文G,那也不用论文K; (4)论文E因故不能不用。
以上各项如果为真,一定可以选用的论文有哪些?试写出推导过程。
2、① 只有破获03案件,才能确认甲、乙、丙三人都是罪犯;
② 03案件没有破获;
③ 如果甲不是罪犯,则甲的供词是真的,而甲说乙不是罪犯;
④ 如果乙不是罪犯,则乙的供词是真的,而乙
说自己和丙是好朋友;
现查明⑤丙根本不认识乙。
问:根据上述已知情况,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罪犯?谁不是罪犯?写出推导过程。
湖南商学院课程考核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B)卷
课程名称: 普通逻辑学 学 分: 2 考核班级: 全校临班 考核学期:2011-2012学年度第2学期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D 11 C 2 A 12 D 3 B 13 D 4 D 14 C 5 B 15 C 6 A 16 B 7 C 17 D 8 D 18 D 9 A 19 C 10 A 20 A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ABE 2 ACE 3 BCDE 4 ABCD 5 ABD 6 ABCD 7 BD 8 ACE 9 CE 10 ABCDE 三、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或划分或推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逻辑错误(每题2分,共20分)。 1、对。 2、错,把非传递当传递 3、错,定义过窄。 4、错,I判断为真不能必然推出O判断为真
5、对错,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没有否定后件式。 6、错,划分标准不统一。 7、错,中项两次不周延。
8、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没有肯定后件式。 9、对。 10、错,大前提不真实。
四、图表题(第1小题5分,共10分)。 1、全同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2、图略
3、推理不正确。因为真值表不等值
五、应用题(第1小题5分,第2、3小题各10分,共25分) 1、甲、乙是凶手,丙不是 2、一定选用的论文是G、J、K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