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关《红楼梦》的高考作文

2023-08-24 来源:步旅网
有关《红楼梦》的高考作文

有关《红楼梦》的高考作文7篇

全国甲卷曾出过关于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材料作文,同学们应当要多点看看原著以及这方面的范文了。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红楼梦》的高考作文,期望大家爱好。

有关《红楼梦》的高考作文篇1

《只此青绿》,衣袖翻飞,希孟的生命随着青绿活动,让深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进入大众视野;“北斗”“嫦娥”,巡天登月,广阔的宇宙随着国人不断地仰望,让口耳相传的千年神话成为我们自豪的科技成绩。科技为表,文化为里,文化的传承助力科技的腾飞,科技也应文化的加持多了一份柔软和美好。

宝玉“沁芳”二字的题名,兼顾优美风景和省亲事理,明显优于贾政等人的“移用”和“化用”。宝玉的独创获得众人首肯,固然有贾政的考核,以及家养文人的成心卖俗和阿谀阿谀,但依然显示出其杰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宝玉的“沁芳”用诗意的辞汇浓缩了眼前的辞汇,同时一语双关,暗示浩荡皇恩对元春、元春对贾府的润泽。如果我们身处宝玉的处境,能想出什么样的题名呢?可能连“翼然”和“沁芳”也不见得能想得出来吧。宝玉能仿照《洛神赋》写《芙蓉女儿诔》,给黛玉取字“颦颦”,原因就在于他饱读诗书,不热衷科举,但酷爱真正的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学积淀,和不拘一格的创造性转化能力。

创新源自于深厚的积淀。我们常用“源远流长”来描写优秀文化,强调的就是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属性。否则就像一湖水,没有水流进,就会干涸,没有水流出,就成死水。我们只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机轰鸣,工厂浓烟滚滚,没有看到启蒙运动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的解放了人们的双手,知识、技术、资本积存到了,时期的风帆已经张起,只待改革的春风吹来。厚积薄发,水之积也不厚则没法负载大舟。牛顿说他自己只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莫言说他的很多创作其实是仿照,陈景润说自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1+1”往前推一步,樊锦诗说我是在常书鸿等先辈的基础上连续着敦煌研究……

1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虽然“江月年年望类似”,但现在的月亮毕竟跟过去不一样,除了文化韵味的延续,多了对其科学的认知。历史是类似的,但每个时期的历史却又如此不同,翻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明白每个朝代都努力解决前代的问题,同时要面对新产生的各种问题。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同时期的华夏儿女都为其注入新的元素。从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文学如此,其他领域莫不如此。江河奔流入海,要有众多支流汇入,文化要想发展,也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特点,也是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三种方式,解析重构、移植再造和创新发展三种。从1840年直至今天,这三种方式中运用最多的还是解析重构和移植再造,科技领域如此,制度领域如此,文化领域也是如此。别人的鞋子穿在别人脚上再好,穿在自己脚上总有不合适,以前总是拿古人的鞋、外国人的鞋改一改,穿在自己的脚上。但现在,我们的脚长大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审美要求了,这时就需要根据脚的共性和我们的个性,创新出我们自己的鞋。穿上这样的鞋,既好看,还要跑得快跳得高。

红楼一梦,青绿江山。创新是一个民族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有厚实的积淀,需要有虚怀若谷的谦逊,需要传承发扬得使命担当,更需要确知我之为我的自信。须知,树高千尺根在沃土,海纳百川才能澎湃。

有关《红楼梦》的高考作文篇2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一副好联,一处美景,一个上佳的标题。少爷,贾宝玉,否定了老套的“翼然”,抛弃了俗套的“泻玉”,随口而出的“沁芳”二字,根据情境独创,通过性情写实。勤学的继承让他渊博,创造的实践让他灵动,他不是一个躺平的少爷,而是一个成功的诗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的古人不满足于简单的劳动号子,用他们的创作思维,把他们对爱情的想象,记录在甲骨上,记录在竹简上。我们是一个创作的国度,我们的诗300,曾经在世界,技压群雄。诗300,应当是我们文化的,古老的源泉。它的精华,到了现在,我们仍在忠实的传承。

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这是诗人陆游创作的爱情,他记录的是一个比,辗转反侧更悲情的爱情故事。陆游没有停留在诗300的四个字,她

2

的爱情故事,更加具象化,有了两个活生生的男女,活生生的莫莫莫,错错错。没有历代诗人的继承与创作,便不会有唐诗宋词元曲。如果只是停留在关关雎鸠,就没有我们现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失去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品牌。一代一代人的鉴戒,学习,实践,创作,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厚重,更加有亲和力,更加有凝聚力。

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白玉无瑕。风流才子曹雪芹用生命创作出《红楼梦》,这是一部爱情的千古绝唱,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他乃至做到了前无古人。他很好的完成了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部名著,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爱情悲剧,它更是一部代表了中国文化文明的百科全书,如果没有曹雪芹的传承与创作,中国就失去了一张充满色彩的名片。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是国家的期望,民族的未来,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文明文化的传承,发展,超出,终将落到我们的肩上,我们要不辱使命,完成领导对我们的期望。我们的文化,需要中国的名片,需要我们继承与创作,我们的经济,需要中国智造,需要我们的继承与创作,我们的科学技术,需要走在世界的前沿,更需要我们的继承与创作。

有关《红楼梦》的高考作文篇3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身为一代帝王,曹丕把文章创作看得很高,说文章能经纶国家社稷,是千古不朽的盛事。文章的作用是否能如曹丕说的那样重要,浅薄如我不敢妄加论断,但从我有限的知识中,我深知写出一篇好文章绝非易事,其中的辛劳和得失唯有深入其中者方能察知。

写到这儿,问题来了,究竟如何才能写一篇好文章呢?《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这一回目中的一个片断或许能给有志于作文的同学们一些启示。

元妃奉命省亲之前,贾政、宝玉等一干人在为大观园里一处桥上的亭子题名:幕僚采取移用之法,从《醉翁亭记》译文中捡拾了“翼然”二字;贾政以为桥上不同泉上,不能切景,不如从欧文中借一“泻”字而用之,有清客就以“化用”之法,附会成“泻玉”之名;宝玉认为“泻玉”流于俗陋,且不能照管“奉旨省亲”的事实,凸显朝廷的恩荣,于是便大胆独造,将亭子题名为“沁芳”,切景切事,新颖别致,赢得乃父贾政和众幕僚们的认可。对于不同

3

的命名方式而营建的不同艺术成效,笔者暂不多论。我想说的是,这移用、化用、独创恰是文章由浅到深不断精进的三个境域,也是文章创作的重要方法。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一个广为传颂的情节。粗识文字的香菱敬慕黛玉的诗才,就向她请教作诗之法。黛玉对香菱的教诲主要有以下几条:其一,让她读王维五言律一百首,读杜甫七言律二百首,读李白七言绝句二百首,以这三个人的诗作为底子,再读陶渊明、阮籍、庾信、鲍照等诗人的作品若干;其二,告知她好多经典诗句都是从前人成句中化用而来的,如王维的“墟里上孤烟”即从陶渊明“依依墟里烟”一句脱化而成;其三,诗文立意十分要紧,要切实切景,写出意趣。这第一条是要香菱广泛浏览,大量积存字词和成句,此是“移用”的需要。这第二条是要香菱前后贯通,学会改造前人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此是“化用”的要求。这第三条是要香菱不必拘泥于形势,不可限宥于“移用”和“化用”,要敢于揉碎前人字句,大胆地创造,此是“独创”的期许。在黛玉的指导下,香菱真的写出了新巧而富含义趣的好诗,其咏月道:“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婵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赢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香菱之所以学诗有成,其勤奋刻苦自是十分重要,但若无黛玉这个好老师的指导,教她循序渐进地立足“移用”,适时“化用”,会心“独创”,想必她也是很难有成的。

我们再看苏轼那篇名动千古的《前赤壁赋》:从形制上看,里面有汉赋铺排的章法、主客问答的构造,又有被揉碎了的骈文的影子;从内容上看,其中既有对《诗经》成句的直接引用,也有对浩浩青史的叙述与感思;从情理上看,他既继承了前代隐士的闲逸,又挥洒出自己的豪迈和旷达。这篇千古名文,境域的梯度和创作方法都很好地回应了笔者前文提到的“移用”“化用”和“独创”三法。

前人有谚语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学们,要想写出像样的文章,你必须大量积存,有挑选地“移用”,并适时“化用”。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同学们,要想写出像样的文章,你必须会心感悟、积极摸索,揉碎一切的成作,“独创”自己的佳作。

有关《红楼梦》的高考作文篇4

4

曾经觉得,退路就是那般重要。记得有一次,一位朋友跟我说:“退路什么时候都很重要。就像老鼠在嘲笑猫的时候,它身边一定要有个鼠洞;否则,它就会一败涂地,乃至惨死猫口。”当时,我和其他的朋友都非常同意他的观念,也觉得如此,一个人没有了退路,那么他将可能会摔死“悬崖”。

有的时候,我们就是那么地需要退路,不论就是自己,还就是周围的人都应当做到这一点。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正值青春之时,个人体会不足,而且又有较强的虚荣心,从众心理等,看到别人都在网吧上网玩游戏时,也会为了面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而也就会随着朋友走进网吧,有了第一次上网玩游戏的经历之后就会有第二次,从而也会有第三次、第四次……最后,渐渐地迷恋上了网络游戏。而在这时,我们就会非常地需要退路,即一条可以重新走回正道的退路。

每当我们犯毛病的时候,老师、父母、朋友都会劝其改正,并要我们改正毛病,这就就是退路,即一条可以让我们重新赢得老师、家人、朋友信任的退路。

可就是啊!我亲爱的朋友啊!有的时候,我们就是不需要退路的,不论就是我们的思想,还就是我们的行动都就是这样的。在前进的途中,心怀企图的人自然能够走向成功,而不需要任何一切的退路。

有的人说,没有退路,自断退路,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例如,项羽当年破釜沉舟,自断退路,一鼓作气,获得了巨鹿之战的伟大胜利。就是啊!有时候没有退路或许会更好,意志我们更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意志不坚定,好像就是我们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刚进入高中时的,信心满满,可就是由于自己的贪玩,那时的自信在此时却变成了自卑。看着身边的同学如此的用功,心里便有了一丝惧怕,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有了不想读或就是去读职校的动机。这就是,我们应当要学会重新扬起心中自信的帆,不能退后,不能认输,这就是的我们更应当在狂风雨中大胆前进,别让家人的期盼变成泡影,也别让自己起初的企图变成空想。

退路就是必要的,可就是没有退路就是更好的。当我们在为企图拼搏时,让我们什么都别想,由于一切的杂念,一切的空想,都有可能在前进的道路中摔倒,有可能就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反方向——退路。这样,只会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

5

有关《红楼梦》的高考作文篇5

事间万物都被一些条条框框束缚着,可是只要你敢于创新,敢于冲破这些条条框框,那么你一定会发觉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座挺拔的山峰,山峰下生活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一天,一只老猴子突然提议:我们生活在这座山峰上,可从来不了解它,不如我们爬上去看看它有多高吧!于是一群猴,全都随着老猴子爬上了这座看不见山顶的高山。一天,社会上爆出一条新闻,说这座山守旧估计有3083米,并且此山峰高而陡,绝不会有人或生物爬得上去,众猴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舍弃了此次攀登,但有一只小猴子却没有舍弃,它一直朝着它的目标努力攀登着,五个月后,这只小猴子终于爬上了山顶,这件事轰动了全部社会,当记者来采访它时,它却一点反应也没有,众人都一致认为它是在耍大牌,但一位仔细的记者发觉这只小猴子是个聋子,听不见任何的声音,正是由于这样,它才没有受社会上那些条条框框的影响,一直向着自己的目标攀登,终究做了一只成功的猴子并使平凡的自己在猴界脱颖而出,成了“名猴”。动物能不经意间创新,人又何尝不是呢?对于“迷宫”这个词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但你们知道如何用十分钟走出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世界迷宫吗?一听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些人会说:“这怎么可能?这个题根本没答案。”还有的人也许会亲身去试一试,看自己能不能成功,但结果只有一个——失败。所有人都对这一挑战失去了信心,可是有一个十岁的十分好动的小孩子却完成这一任务。本来在他遇到瓶颈毫无办法的时候,他注意到了四周低矮的围墙,他想:为何不能从上面走呢,又没有人规定这不可以,于是他凭着自己灵敏的身手爬上了围墙,并在十分钟内走了出去,所有人都在吃惊,也有些人还有些后悔,后悔自己怎么没发觉这一办法呢?其实“迷宫”的围墙就像现实生活中围着我们的各种条条框框,很多人都是顺着框框走,有时遇到困难走不过去时,就只会蹲在原地着急伤心,却从没想过要冲破这些框框去寻觅新到方法。

常常只有不按框框走的人才会找到生活的另一番乐趣,过得轻松愉快,所以让我们都大胆地冲出环绕在我们身边的条条框框吧,那样,你一定会发觉一些从未有过的快乐。

有关《红楼梦》的高考作文篇6

6

“沁芳”二字,非古人之言,乃当时独创,此地有水有花,又有元妃省亲,所以通情达理,有景有情,妙趣天成。

创新,就是从实际动身,解决问题,创作作品,创造产品。 从来没有无中生有、空中楼阁的创新。 也没有泥古不化、生吞活剥的创新。

不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关键在于“破”,要能读书,也要能“破书”,能从历史体会、前人智慧中找到契合现实、符合当下实际的办法,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创造现世的文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也只不过拾人牙慧,能够自出机杼,成为大诗人吗”?

郑板桥前半生都在临摹前人的字体,虽然出神入化,但作品并没有进步,有一次他走火入魔,睡觉还在用手划字,划到妻子身上去了,他老婆大怒:“你没有自己的体(身体)吗?”郑板桥豁然开朗,于是从碎石街道得到灵感,独创了自己的体(字体),“乱石铺街”体。

独孤九剑要练成,就要破尽天下所有剑客刀客的剑术和刀法,要破,就要先了解对手的所有招式套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走出自己与众不同唯一无二的一条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实就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形动身,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决中国的社会矛盾,完成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找到国家和人民的前程。

正确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伟大的作品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光辉的功绩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哲学家们的工作总是在认识世界,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空口谈玄、吟诗作赋、笑傲风月固然精妙,但所有万古长青的作品都是来自于人间的现实、红尘的烟火、大好的河山、众生的悲欢……不论是文艺、工程还是科学,都不存在空中的楼阁,天降的奇迹。

一切精妙的创造,都是源自于前人的体会和智慧,更是源自于对现实的认识和改造,所谓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就是从实际动身,从历史动身,给出全新的解决方案。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7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明,想要生生不息,永葆青春,不断创新,那就要从历史中吸取营养,在现实中挥毫泼墨,把文章写在大地上。

红旗渠之美,远胜桃花源,三峡大坝之美,远胜大观园。 有关《红楼梦》的高考作文篇7 《研究融会境域,才是万物道理》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个情节,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此名光推敲亭子,完全没推敲到水。贾政则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此名光推敲水,全然没有推敲到亭子。以上给匾额题的两名,或直接移用,或鉴戒化用,都是只推敲了其亭的单一性,完全没有整体性,体验不出全部亭子该有氛围,故而没有通过。

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沁芳”二字,有双重含义,其一,沁于芳,桥亭沁于翠柳芳花之间;其二,使芳沁,落花沁于沼泽之内。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把水与亭,水与花草,高雅的结合起来,相映成辉;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属于当时人、当时事、当时景相映相成,于是得到了认可。

这种手法在其他文学创作中也可见,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讲了荷花,荷叶,流水,月光的相映成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景和人的相映相衬,处处都是“秋”的气味;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流环绕花草,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会在一起,春,江,花,月融会成《春江花月夜》。

这样的思想,不仅仅在于文学,也在于其他美学艺术,比如画有背景和中心,有前中后景;流行歌由主歌,副歌和中段三位一体的结构;舞台表演要景,声和人合并展现。

我们影视剧、小说、诗词等常说的“氛围感”也是如此: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果没有桃花相映,人面也就没法那么红了;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前后两面镜子里交叉显现了脸孔和花饰,相互照映,才显得分外好看。这就是氛围感的重要性,氛围照管才有“交相映”,“相映红”。

8

极致美学讲求氛围上的相映成辉,做事也是如此,要多方照管,多面融会才能成极致。

一道菜,高于它的所有食材;一首旋律,高于合奏的所有音符;一本书,高于组成它的所有词语;融会之后的境域要高于其组成的部分,才是我们应当的寻求,才是万物的道理。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