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第七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 学 设 计
巨野实验中学 芦利增
篇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动能定理》实验探究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花东中学 杨雷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动能定理是力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的应用贯穿于以后的许多章节,但该节内容又是学生第一次定量的研究能量,所以本节要求学生通过做功转化成其它能量的数学描述,了解动能的概念。
【学情分析】初中时学生已学过了动能的初步知识,这为本节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为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动能的概念,会利用实验探究认识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和利用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学生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等培养学生利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动能的概念,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为理论推导动能定理奠定实验基础。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外力(重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
【教学手段】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知识】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动能的大小:(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可见,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m越大Ek越大:v越大Ek越大。
【问题】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动能如何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G与其动能的变化量ΔEk有何关系?
3.你能否利用下面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重力所做的功与动能的变化量的关系?提供的器材有: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刻度尺。
4.如何设计实验?为什么这样设计?
5.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数据?请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6.如何利用实验数据计算重力所做的功WG和动能的变化量ΔEk?
7.如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请设计一个数据处理结果的表格。
8.请发挥你的想象,猜测一下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二、课堂教学
【师】什么是动能?
【生】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师】一个运动的物体,其动能的大小如何计算?
【生】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一半,即:。
【实验演示】让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师】小球的速度如何变化?动能如何变化?
【生】小球速度越来越大,动能也越来越大。
【生活实例】列车离站加速行驶时,速度越来越大,即动能越来越大:汽车刹车后,速度越来越小,即动能越来越小。
【师】什么原因导致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
【生】是由于外力对物体做了功。
【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量之间到底有什么定量关系?
为了研究方便,以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重力做功为例,研究重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改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你能否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这种关系作出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外力(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关系
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刻度尺。
2.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提供的实验器材,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写出你们的实验方案。讨论时请围绕下列问题进行:
(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结束后叫学生上台演示其实验操作过程)
【师生探讨】将打点计时器侧放于桌面上,使限位孔伸出桌面外,将夹有重锤的纸带从下向上穿过限位孔,用手压住打点计时器,另一手握住纸带的上端,使纸带竖直,重锤紧靠在下边的限位孔处,开启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工作,然后放手,使纸带在重锤的带动下自由下落。可以看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了一系列点,利用打了点的纸带来计算重力所做的WG与动能变化量ΔEK的定量关系。
(2)如何计算重力所做的功WG和动能的变化量ΔEk?
【师生探讨】在纸带上取两个合适的点(如下图中纸带上的B点和E点),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SBE,WG=mgSBE,采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求出打点计时器打B、E两点时,重锤的速度vB和vE,再根据动能的计算式计算在B、E两点时的动能及其动能的差值ΔEk。
(3)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实验数据?(实验后让学生用图示方式板书出来)
3.操作实验,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5.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生】通过数据处理可知:重力所做的功WG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ΔEk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相等的。
6、结论的推广: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
W合=ΔEk=Ek2-Ek1
说明:上面的表达式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动能定量。
三、课后思考
1.实验改进:你是否想到了其它实验方法?
2.注意事项: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你打算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理论推导:请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知识从理论上推导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教学反思
一、优点。探究型教学法力图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智能的锻炼与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不足。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够完美,甚至是错误的。如:学生不会从减小摩擦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放置打点计时器,有些学生受《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实验的影响,把打点计时器平放在桌面上:有些学生没有从稳定性的角度加以考虑,不是把打点计时器侧放在桌面上,而是用手。但由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付出过艰辛的劳动,所以同学们对整个过程十分熟悉,感到自然真切,对所得结论理解透彻,记忆持久,运用自如,尤其是变被动地
接受知识为主动去探究新知。其兴趣、注意力和科学态度就在无意识中得到增强。
三、今后教学设想。当然,不是每节课都必这么做,教师应根据内容的特点灵活选用,若能每章安排一、二次探究型教学课引导学生去探索,对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学习效果确有极大好处。
篇三:动能定理评课
评高中物理《动能定理》一课
动能定理是《共和能》一章知识内容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高,动能定理在处理各种动力学问题中有广泛的运用。
做为一个工作时间不长的年青教师在本课的设计思想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较高理念,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将教材中一个能的学生推导发现的过程,设计成实验谈及定性的得出结论,引导学生猜想,在利用理论推导验证猜想,总结归纳形成结论的方法,本课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对物理过程的较高的推演和总结归纳能力。 本课的三维目标定位准确,(1)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切合课标要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2)过程方法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物理规律的发现与探究过程,领悟学科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思想情感,具有科学的态度,懂得知识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引入这一堂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投入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知识呈现的逻辑结构比较合理,引导学生认知过程的
步骤比较清晰,例题经过精心的设计,与课堂内容结合较好,很典型。
在教学过程上,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让学生在亲自体验探究和发现过程中,形成科学思想,培养学生能力,发现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试验设计、情境创设、探究安排等方面与课堂内容结合的较好。
不足;1、本课的课前小考内容与本课内容的联系不是十分密切,对完成本课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今后需在课前小考的设计上有改进,(2)在对学生解题的规范性方面的要求不够明确,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对解题规范性的评价不足,教师的示范性也不够,(3)课堂上教师说的还是比较多,学生的主题作用表现得不够充分。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师首先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等概念进行简单的复习,承上启下,为本节课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紧接着演示钟摆的摆动,一方面提供了动能、势能
相互转化的情景(初中物理要强调情景,高中物理也不能轻视情景的作用),另一方面提出了机械能总和如何变化这个紧扣本课主题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教师先是从直线运动出发,应用动能定理进行详细、深入的推导,接着扩展到曲线运动,从实验上进行了验证,从而较为严密又完整地得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的认识,则从物体只受1个重力到除了重力以外还受多个力的情况,展开一层又一层的分析,还从实验上作了反证。教学设计突破了教材原有的框架,思路清晰、自然,不显得突兀。(教材本来就只是给教师提供一种最基本也是最简洁的模板。具体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去填充、去创造)。实验的设计也有创意。如:为了说明有了空气阻力后机械能不再守恒,就用泡沫塑料球做成一个摆进行演示,效果明显,说服力很强。教学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及其条件这一重点显得十分突出。新授应用小结,程序完整。
在教学中教师对演示实验装置的说明、观察过程的提示也十分到位。反映出教师对实验的准备也十分细致、充分,而不马马虎虎、随便应付。
教师的讲解较为形象、生动,语言的表达准确、简洁。提问和随堂小实验较多,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观察的机会较多,学生学习的兴趣较浓,课堂气氛较活跃。科学探究的大多数要素在这节课中得到了较为自然的体现。板书尚可。
从后面让学生对几道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基本性题目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当然,毕竟是青年教师,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写势能表达式时,未先提示零势能面在何处;守恒这一关键的名词作为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出现,未作必要的解释;在一道例题的讲解中,对系统还是单个物体未作说明。这实际上也反映出,对一些很平常但又是很关键的问题学生经常要疏忽,而我们教师往往也不太在意。师生间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通病。这再一次提醒我们,教学要研究教,但也要研究学,甚至于应该更偏重于研究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