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学的差序格局思想认为,中国人活在一个以“己”为中心的圈子中,有如洋葱头结构,是一个个由人情亲情乡情友情连接而成的圈子。对于一个组织来讲,领导往往成为组织内各种圈子的核心。由于领导拥有组织赋予的各种权力和资源,领导周围的部属会围绕着领导逐渐形成若干个圈子。不同的圈子与领导的关系不同,获得的领导支持和信任也各不相同,得到特殊关照的被称之为“圈内人”,反之则被称之为“圈外人”。
关键词: 领导——部属交换理论 圈内人 圈外人 组织中“圈子”的争议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中指出,领导根据与部属的交换关系的稳定性、交换质量的高低,将员工分为圈内人和圈外人。我国学者许惠龙将领导与部属的关系进一步细化,指出:领导根据部属与其交换质量的高低,将部属归为三个不同交换质量的“圈子”:(1)与领导交换质量较高的部属,构成了距离领导最近的亲信圈子,也即领导的“自己人圈子(内圈)”;(2)与领导交换质量最低的部属,构成了与领导关系疏远的圈外分子。也即领导的“外人圈子(外圈)”。(3)与领导交换质量中等的部属,构成了与领导关系较近的中间圈子,也即介于领导的“自己人圈子”和“外人圈子”之间的“熟人圈子(中间圈)”。“内圈”是领导——部属交换关系的核心,而“内圈”的中心则是组织的领导。组织中的领导对处于三个不同圈子的部属采取了不同的交往方式: 对“内圈”采取“需求法则”对待,要不断地巩固和发展;对“中间圈”采取“人情法则”对待,要保持团结、维护和谐;对“外圈”采取“公平法则”对待,不偏不倚,甚至要给予孤立、防范和打击。
梁钧平根据自己的研究指出:“内圈”里可以有两种规则: 一是组织的制度、规则,即在形式上必须保证“领导——下级”关系的正式规范的约束,如果没有这个规范,领导的地位就会产生动摇,既影响领导的威信,也会影响到组织的正常秩序。二是非正式规则,称其为“哥们儿规则”更为恰当。即在“圈子”内部成员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由“哥们儿规则”约束的亲密关系。他进一步指出:不仅圈子内部侵蚀组织制度规则,圈子外部也严重侵蚀制度规则,主要体现在员工对组织“承诺”、“组织认同”、“组织公正”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易斌在《解读LMR理论中“圈子”的正义性》中指出:从员工角度考虑,圈子不仅影响到员工的基本权益,也侵犯了员工发展的权利;从组织角度考虑,圈子不仅影响组织绩效,也增加组织管理成本。也就是说,无论从组织利益的标准入手,还是以员工的基本权利的标准入手,都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圈子”现象是违背企业正义原则的,是应该批判和修正的。但也有不少管理者和学者认为:“圈子”是合理且合法的,是组织自身发展选择的结果。Gerstner和Day也通过自己的研究证明它对业绩提升的作用。 组织中的“圈子”管理 1.此“圈子”非彼“圈子”
到目前为止,不同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对“圈子”现象褒贬不一,但是总体来看反对的呼声很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尽管“圈子”的存在对组织管理提出了不少挑战,但是从现实角度考虑,一个管理者不可能和组织内部每位员工都建立完全平等的关系,“圈子”现象的产生是组织自身自然发展选择的结果。所以,看待任何问题都不能偏激,组织管理中的“圈子”现象同样有利有弊。 首先,应该正确诠释“圈子”。有的学者将此“圈子”等同于行政组织中成员基
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交互的行为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恶性非正式组织——关系网。其实,此“圈子”非彼“圈子”。有专家认为个人特点(年龄、性别、态度) 与领导者相似、有能力、具有外向的个性特点的人,较易与领导者建立特殊的关系。组织领导会主动识别组织中与领导在个性、价值观等方面有更多“交集”,掌握核心技术能力、对组织绩效有突出贡献、性格外向、易于沟通的员工,通过与他们进行高质量的信息交换,逐步建立起特殊的关系,形成“圈内人”。
其次,从心理契约的角度讲,领导与“圈外人”建立的是以经济交换为基础的交易型心理契约,与“圈内人”建立的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关系型心理契约。交易型的心理契约主要基于正式的雇佣关系(经济交换),以有限的相互影响和支持为特征:上司行使正式的组织权力,提供给下属组织内标准的报酬和利益;下属也仅仅承担自己工作角色之内的工作要求,遵循上司合法的工作指派。而关系型的心理契约基于领导与部属之间的情感性交换,以相互信任和敬重为特征,体现了相当大的人际吸引、相互信任和较强的忠诚、顺畅的沟通、积极的双向影响。情感型契约是一种更为稳定、长久的契约关系,它在员工满意度、归属感、忠诚度等方面都比交易型契约稳固,员工工作业绩也比较高。
最后,从组织支持理论角度来讲,组织领导支持能使员工产生一般义务感,更多的感受到与组织的情感联系,也有助于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2.管理“圈子”的二八原理
二八原理是指:一个事物20%的特性决定了事物80%的重要性,应该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事情上。从辩证法的矛盾学说来看,任意一个二八法则的存在,同时也意味着另一个性质相反的二八法则存在。社会中少数20%精英分子的奉献牺牲,给绝大多数人带来了利益和幸福;但也有少数20%坏分子的胡作非为,给大部多人带来了灾难和不幸。因此,企业在运用二八法则时,应该从正反两方面入手,重点抓住两个关键的20%。许惠龙认为,组织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首先识别20%的“内圈”员工,通过建立在组织管理制度之内,但又高于组织制度的情感维系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潜能。其次,也不能忽视20%的“圈外”员工,这些员工可能存在与企业领导价值观不符甚至相悖;能力技术差、不能胜任工作;性格内向、难以沟通等问题,会对组织管理发展构成威胁。对于这部分员工要积极采取价值观、技能培训,沟通,岗位轮换甚至离职等措施。 3.“圈子”启示录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认为领导者应该利用“圈子”带给我们的其它两点启示,来管理“圈子”。
首先,慎选“圈子”。人是集感性、理性于一身的复杂动物,领导者也不例外。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能做到总是公正、理性分析每位员工。郑伯埙曾指出,领导者最喜欢将(亲/忠/才)者归为经营核心,但是也会将(亲/忠/庸)者甚至(亲/逆/庸)者归为“自己人”。虽然这些人可能“庸”甚至“既逆又庸”,但是由于他们与领导“亲”,所以也会被归入“圈内”。显然,这部分人被归入圈内后,如果管理不善,会对组织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严重侵蚀组织内部制度规则,使其他员工权益受损,也会打击其他员工的积极性,破坏对组织的“认同感”,使组织发展受阻。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该严把招聘关,堵住那些“亲”“庸”者的进口。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领导者要不断与员工沟通,识别已经流进的“亲”“庸”者,将其放到最合适的位置,并用心栽培有能力、有潜质的员工,这才是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法宝。
其次,扩展“圈子”范围。 领导——部属交换理论指出,领导与某一下属进行
相互作用的初期,领导者就暗自将其划为“圈内”或“圈外”,并且这种关系是相对稳固不变的。这种比较稳固的关系,一方面增强了圈内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但是会对圈外的大部分人造成冲击。所以领导者在与下属接触过程中,应由意识控制个人感知,站在公正的立场去看待每位员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组织需要更多的员工充实到“圈内”;随着在工作中的观察、学习、积累,会有更多的员工符合“圈内人”资格。所以领导者在对“圈子”管理过程中,应主动识别并接纳与组织有更多交集的员工,建立相对长久、稳固的情感关系,使他们形成对组织的情感依附,这对组织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
编后:虽然中外学者对圈子的界定不太一致,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统一的,那就是作为领导者,一定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去审视组织中的成员,既要保存使用好自己界定的“圈内人”,同时也要顾及到所谓的“圈外人”,“圈外人”通过适当的管理和感情沟通还是可以加入“圈内”的。这样,既维护了领导的威信,又保障了组织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管理者,要清醒辩证地审视组织的“圈里圈外”! 参考文献:
许惠龙、梁钧平,探悉组织内的“圈子”现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 梁钧平,企业组织中的“圈子文化”——关于组织文化的一种假说[J],经济科学,1998。
易 彬、胡峤松,解读LMX理论中“圈子”的正义性[J],集团经济,2007。 郑伯埙,差序格局与华人组织行为[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5。
许惠龙,领导——部属交换与上下属信任交互发展模型[J],中国行政管理,2006。 刘 军、曾邵逸,从“圈子文化”看中国[J],北大商业评论,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