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新问题
新课标的实施,确实如一股春风吹进荒芜的原野,给应试教育下沉寂的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新的理念、新的教法不断出现,使人耳目一新,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春天。可是,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一些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不能不令人深思。
一、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新课标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于是不少语文课在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却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如字词教学、句子教学、语法教学等,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了。基本能力从何而来?能力又依靠什么向更高层次提升?我想这些都离不开基础知识。曾听过初一年级的同行上过一节课——赏析柳永的《雨霖铃》,执教者采用的是“诵读、理解赏析、背诵默写”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说教学组织形式还是深得古诗词的教法要求的,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也很流畅。学生对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有情人分别时那种缠绵不舍也深得其味,并且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当堂背诵,可是就在老师检查默写时出了问题:“凝噎”、“暮霭”这两个词难住了板演的学生,也难住了不少在台下的学生。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应该说这和老师的过多关注教学重点“赏析”是不无关系的。老师过多地关心对全词意境的把握与欣赏,而忽略了字词教学。“凝噎、暮霭”这两个词对初一学生来说应该是生字词,它们的意义又和体会全词的思想感情不可分割。“凝噎”状写了分别时双方的情绪状态;“暮霭沉沉”则状写出了分别时的时间与天色,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更能让人体会到别离的痛苦。这么重要的两个词语却被忽略了,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基础教育强调“双基”教育是很有道理的,新课标提倡的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实现。如果过多地强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应有的知识积累,这肯定是有违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的,而且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谈能力的形成注定了只能是空谈。
二、在课堂组织形式上,新课标反对老师一言堂,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倡导在老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大有裨益。于是很多语文课上老师不再包讲全堂,而是设计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这些问题都是老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深思熟虑后提出的,有启发性,有梯度,可以引导学生很好地把握课文。学生在讨论回答中也广泛地参与了教学。但是稍加留心,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么一种现象:课堂上供讨论的那些问题,绝大多数是老师精心预设的,很少是学生提出或是课堂上由学生现场生成的。而一些老师的预设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教学需要服务的,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考虑不够。学生的讨论回答都是在老师的“圈套”之中,帮助老师顺利地完成其教学计划。这样的课堂看似老师讲的少了,学生动的多了,学生似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其实这仅是相对于满堂灌式的教学形式而言的。而参照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并未取得自主学习、自主发掘的权力。因此,语文课堂上如何真正地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三、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更多地走进了课堂。多媒体教学手段形式新、内容广,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确实有着自身的教学优势,也因此许多语文课堂上特
别是一些观摩课、公开课上,多媒体手段倍受青睐,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令我们深思的问题。首先是多媒体使用过多。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说明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课件制作相对简便,只要能找到一定的文字、音像、图片和实物资料,就能较简单地制作出相应的课件。于是在课堂上,一些老师就安排出许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件展示内容。结果在视觉形象上学生是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客观直接的了解。可是老师与学生的语言交流却成了图像内容的解说。这样的课堂就难以成为语文课堂了。有这样一堂公开课,教学《中国石拱桥》,老师煞费苦心地搜集了世界各地的许多著名拱桥的图像资料,包括单拱桥与联拱桥,并且配上了动听的音乐和较详细的文字说明。学生应该说见识了两类拱桥的具体样式,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但这节课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特点,对茅以升先生写这篇文章所采用的说明方法与技巧,就感知甚少,更谈不上感受到作者介绍拱桥时的那些生动形象的比喻了。而我们要说这些才是这篇课文的精华之所在。其次,有些多媒体课件并未发挥其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化抽象为具体的优势,而是更多地起了一种替代板书的作用。准备好几章Power Point 资料卡片,分别为背景介绍、文学常识、生字词、课文层次结构、重点难点精讲等内容。然后在授课过程中,适时点击,教学时间是节约下来了。但是课堂板书应该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功,板书设计反映了老师教学思路是否清晰,重难点是否突出,教学流程是否符合认知规律等。特别是美观的粉笔书写更能展现老师的人格魄力,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可低估。甚至有些公开课,迫于上课要求,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屏幕上始终就是一幅背景画,注上课题和作者,然后一个卡通形象在画面上反复游动,再也没有其他内容了。实际上,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多重要,该如何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明证。不管怎样,语文课的语言体味、情感体悟还是要靠人脑,而不是电脑来完成的。
四、在教学模块上,因为新课标强调由课内到课外的能力迁移,于是拓展延伸便成了时下语文课堂上的一个重要板块,当作为学习范例的课文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被学生有机消解时,延伸到课外的拓展阅读就该自然崛起了。所以阅读方法的掌握、正确的阅读体验的获得应该是拓展阅读的前提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决定了我们老师在设计拓展延伸的教学板块时,一定要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设计出恰当的能真正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拓展延伸。可是在教学实际中出现了一些不太恰当的拓展延伸。首先是热闹型拓展。有一老师在上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的公开课时,教学流程层次清晰,初一学生学习寓言故事很带劲。到了最后,该拓展了。老师让四名学生上讲台演蚊子,一名学生演狮子,来表演蚊子群叮狮子的情景。一时间讲台上开了锅一样热闹。蚊子欢庆胜利,狮子落荒而逃。很显然,热闹是肯定的了,但学生从中运用了哪些课上所学的知识,又得到了怎样的情感体验与积淀呢?倒不如干脆让学生演一出完整的课本剧,学生自行设计蚊子与狮子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这样可能更能达到拓展延伸的目的吧?其次是牵强性的拓展。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美文。作者通过写古藤的悲剧来反思那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的悲剧,作品社会思想性很深刻。有位老师在开设此篇的观摩课上出人预料地选取了舒乙的《都市精灵》作为拓展材料,让人不得其解。因为《都市精灵》虽然也是一篇散文,但这是一篇呼吁人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散文。用它来做《幽径悲剧》的拓展材料显然很牵强。这样的拓展不仅不能达到巩固学生学习已掌握的阅
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反而会混淆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削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形成的一定的阅读能力,也就不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阅读方法体系了。
新课程标准的正式施行已近两年了。其对改革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弊端成效已现。但不管怎样,语文课还是语文课,如果只为一个“新”字,可能又会出现与新课标相违的新的弊端。愿语文之树在鼎新革故之中枝繁叶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