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信息标准化建设探析
作者:常勇 曹得胜 刘杰
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 要: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大运行”业务深入开展,地区调控中心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需求日益突显,电网监控信号的不规范及大量干扰、错漏、冗余信号逐渐成为监控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黄石公司因地制宜,开展监控信息标准化建设:采取包括监控信号规范整治、工作站画面分类调整、信息分析处置及缺陷等措施,不断完善监控信息管理流程,形成了一套以调度自动化系统为平台的监控信号标准化建设模式,目前告警信号传输简捷快速,画面制作整齐划一,给调度管理人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事故处理、电网网运行管理等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监控信息标准化 电网监控 建设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专业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1.1管理的理念。大运行体系建设以来,统一电网监控信息管理是“调控一体化”最基础、最重要的转变之一,通过规范信号的定义、分类以及人机界面显示,能使监控人员快速、准确、完整的获取现场一、二次设备运行信息。能使电网监控人员通过调用调度自动化实时系统的数据和画面迅速掌握电网情况,从而更好地加强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工作。
1.2管理的策略实施监控信号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全面构建集中统一、权责明晰、工作协同、规范高效的电网监控系统,全面保障黄石电网安全、经济、优质、高效运行。 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2.1专业管理的范围。针对黄石电网监控信号由于前期建设的不规范信息定制不统一,不能全面反映电网设备现状,开展监控信息标准化建设,并规范新、改、扩建变电站监控信息接入,规范设备监控信息统计分析,加强值班管理以及信号传输的流程管理和缺陷管理。 2.2专业管理的目标。实现黄石电网监控信息标准化管理。规范监控信息接入、变更、验收、缺陷等管理,提高电网监控系统管理水平。针对监控信号的重要性开展分层分类标准化管理,通过保护信号标准化、告警信号标准化、监控画面制作标准化及五类信号分类标准化,保证事故情况下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提高电网设备管理水平。建立监控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通过强化监控信息分析、处置、督办与考核,规范监控信息通报等手段,建立各专业部门共同参与机制,促进监控设备缺陷处理责任的全面落实。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方案制定。成立监控信息标准化领导小组,明确成员的工作职责,根据工作性质进行分工。领导小组制定监控信息标准化建设目标和要求。由调度控制室和监控班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监控信息典型信号模板,确定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2.信息清理。根据国调及省调监控要求,对信息分类项目标准与遥信信号名称规范、与保护专业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核实。按照现有受控站不同电压等级单元间隔制定变电站监控信息模板。逐一清理受控站所有遥信信号,采取“划区分片到值”的方法,按照受控变电站所在区域及遥信信号清理的技术难度分片到监控各值,对所有实时信息进行梳理,着重查找单元间隔中的“同义不同名”信号,与现场进行核对、确认。按模板标准统一名称,并进行信息分类。 3.信息规范。梳理公司所辖变电站的监控界面,对监控信号名称进行统一。根据监控信息性质确立分类标准,对监控告警信息进行分类。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上实现监控信息分为“事故”、“异常”、“越限”、“变位”、 “告知”五类功能。自动化班规范工作站监控画面,调整工作站监控画面:由自动化人员运用图形修改技术调整监控图画面,以求监控界面的调整更贴近监控工作需求,实现了监控信息标准化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4.信息优化。根据典型信号模板检查受控站的保护信号是合并的总信号还是典型分信号,由于事故情况下的部分保护信号发出的为保护总信号,仅知道有保护动作,不能清楚具体动作情况,须等待变电运维人员到现场后查看,导致事故后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损失,因此,开展信息优化,进行保护分信号的采集。规范工作站信息画面。监控班记录监控信息缺陷,督促相关部门开展监控信息整改。
5.信息验收。结合检修计划安排信号核对,安排自动化、变电检修专业开展监控信号试验,检验监控缺陷信号的正确性。根据监控信息规范标准模板逐一进行信号验收,验收时再次调整完善监控画面。对于新、改、扩建变电站信息的接入工作,根据相关规定编制变电站信息对应表,组织自动化、运维、修试等单位和部门联合审查后执行,确保信息接入的正确性和上传信息的一致性,严格按照变电站监控信息规范落实。
6.分析评估。加强监控信息运行分析和缺陷管理工作,严格落实监控运行分析制度,针对监控运行发现的缺陷开展专题研究,明确责任消缺单位,有力保障监控信息缺陷的管理和消缺工作。建立监控信息标准化建设流程及考核办法,监督监控信息标准化工作开展,不断推进监控信息标准化管理。 三、评估与改进
1.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公司将监控信息标准化体系的考核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及同业对标等考核范畴,按照资产经营责任制管理办法,与各相关部门及单位负责人、职工绩效工资相挂钩;并要求各单位和部门建立相应考核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定期对指标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及考核,确保考核指标产生实效。及时组织对标准执行情况的分析,查找问题,寻找对策,不断提供标准化体系建设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变电站改造或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中,接入监控信息量大,往往校验过程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在安排时间不充分时,会造成校验不能100%完成。监控信息调整试验涉多专业、多单位同时进行配合完成,还要结合一次设备停电计划进行,要求时间、技术上协调一致。如果安排时间、人员不合理,直接影响信息试验和验收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一些老的变电站,监控信息达不到标准化模板的要求,只能等待变电站技改和大修计划才能实施。
3.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完善监控信息标准化建设考核机制,加强过程控制,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确保内控目标的实现。对各相关部门明确监控缺陷处理流程的职责和内容,定期对缺陷挂网进行督导。停电计划充分考虑时间节点和技术人员配合的合理性;并安排足够的试验时间,保证试验工作和验收100%完成。针对一些老站或监控信息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站点及时制定改造计划申请省公司支持。 四、应用效果
控制中心针对电网监控信号的不规范及大量干扰、错漏、冗余信号现状,积极开展监控信息标准化建设,自2013年2月实施监控信息标准化建设以来,已对全部110-220千伏共计60座变电站进行了信息梳理和规范,并优化各级保护信号,不断完善电网监控系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截止2014年8月30日,清理不规范信息25623条,规范13256条告警信号,事故处置时间不超过3分钟,110~220kV共计60座变电站集中监控信息规范接入率100%,监控缺陷处理及时率100%,监控事故异常信号处置正确率100%。大大提高了电网事故处理速度及设备健康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