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在减少损失,保障全园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化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件》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成立敦和幼儿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
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其余教职工 (二)主要职责:
1.根据海珠区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公共卫生突发
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园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紧急应对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工作责任制度,
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
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息报告人。
3.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
生等有关部门报告,具体实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应对
与处置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及时向上级
教育主管部门及卫生等有关部门报告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二、经常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食物中毒、传染病等突发
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公共卫生意识和自
我保护能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的
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食物中毒,传染病知识和幼儿园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二)预防措施
1.加强幼儿园卫生室建设、添置必要卫生设施设备,改善幼
儿卫生条件,加强对活动室、睡室、厨房、等场所通风换气和
园内公共用具的消毒。
2.坚持幼儿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坚持晨检制度,做好幼儿因
病缺课情况追踪调查工作,一旦发现发热人数异常增多,及时
报告有关部门,并主动协助卫生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分析。 3.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幼儿每天2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组织
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
4.加强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改善厨房卫
生设施,规范采购、加工等环节,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
改,做好食品留样48小时的工作,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5.积极配合辖区疾病防控机构,对在园学生进行计划免疫常
规接种,应急接种,对入园新生、插班生、实行免疫查证,验
证制度,对未完成计划免疫或接种历史不明的幼儿,督促其完
成疫苗程序。
6.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组织全校性的卫生大扫除,
检查校园内公共地带,幼儿宿舍的卫生情况工作,及时清运生
活垃圾,清查卫生死角,保持校内环境清洁。 7.坚持自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息报告
(一)责任报告单位:1、海珠区教育局2、敦和幼儿园 责任报告人:1、海珠区教育局体育卫生艺术科() 2、敦和幼儿园息报告人员。 (二)报告内容
1.首次报告内容: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涉及人群、报告单位、报告时间、报告人、联系人及通方式。(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珠区体卫艺科:)。
2.过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过程,事件的原因或过程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
3.结案报告:在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上报。 四、应急处置措施
1.将有关情况立即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教育局体卫艺科发生传染性疾病时,建立疫情每日零报告制度,每日填报《学校师生健康情况每日报告表》。附上发病师生名单。
2.联系当地卫生部门,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 3.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
4.与家长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情绪。
5.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
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加强幼儿园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对肺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等传染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
6.建立健全考勤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进行登记,并立即与其取得联系,查明缺勤原因,如有身体不适者,应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上班。
7.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8.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避免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课堂教学要尽量少幼儿密切接触的教学方法。
9.对幼儿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教育、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当地政府,请求支持和帮助。
10.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报后,要及时部署和落实本园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内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