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惜春形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2020-08-18 来源:步旅网
关于惜春形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徐丽达

(1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273165;2青岛滨海学院,山东青岛

摘要: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惜春这一形象的研究,可以说争议不大。但是.对于几个关键性问题的看法,还存在普遍性的误区。比如.惜春的性格是不是仅是冷漠孤僻,惜春是否是一个自卑的少女,以及作者及惜春本人对于出家的看法是否一致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惜春这一人物形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惜春孤介自卑-出家乐观精神贾惜春,元迎探惜中最小的一位。作者对惜春着墨不多,但惜春的性格仍然_卜分突出。目前在惜春研究方面,分歧不多。就性格方面来讲,一般学者认为惜春的性格是孤僻冷漠;就结局方面来讲.也一致认为惜春最后的结局是出家,并且认为.惜春出家不会如续书中所写,是在栊翠庵出家,且身边还有紫鹃陪伴,惜春应是

独自卧于“古庙青灯”旁。

266555)

靴袜。经查,这些东西都是贾珍赏给入画的哥哥的,他哥哥托张妈传递进来让入画帮着收着。王熙风和尤氏都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错,但是,面对着众人的说情及入画的苦苦哀求.惜春立逼着尤氏把入画带走。并且称:“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①第74回的回目是:“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孤介”,无疑是惜春的主要性格特征.但是,很多人在谈到惜春的性格时却将“孤介”与“孤僻”等同.认为惜春的性格就是孤僻。如蔡义江先生认为惜春的性格是“孤僻冷漠”,②王昆仑先生认为惜春的性格是“孤冷”,③可以说,两位先生的看法代表了目前普遍性的看法。实际上.“孤介”与“孤僻”不是~回事。孤僻,是孤独怪僻,而孤介则是耿直方正,不随流俗。晋代陶潜的《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中说:“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④《隋书-薛道衡传》

中亦有:“孺清贞孤介,不交流俗。”‘越里面所谈到的孤

尽管从目前的研究上来看没有根本性的争议.但笔者认为,对于惜春性格的理解存在普遍性的误解,对于惜春选择出家这条路的心理判断还不客观,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多少有些主观臆断。

1.孤介就是孤僻吗?

惜春的典型性格在第74同一次性塑造完成。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等人在惜春的丫环入画的箱中寻出了一大包金银锞子,还有一副玉带板子及一包男人的

介,都是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红楼梦》第75回探春也说了:“这是他向来的脾气,孤介太过,我们再傲不过他的。”在这里,探春把“孤介”和“傲”的含义等同,而“傲”决不等同于“孤僻”。而且.从回目上来看,“惑奸

谗”与“矢孤介”相对,都是动宾结构的词组,“矢”,这里

应该当“发誓”讲.如果说惜春要发誓“孤独怪僻”恐怕说不通,但如果说惜春发誓“不交流俗”则是顺理成章。而且,惜春的所作所为正体现了她想独善其身,她不要

[5]马振国,王传习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版.

[6]邵明德主编.教育学新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7]杨耀东主编.心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8]周钦文主编.周易预测全书通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l版.

[9]邵伟华著.卜易预测学.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10]王志国,周宁主编.连云港文化概观.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l版.

[11]梁鸿飞,赵跃飞著.中国隋唐五代宗教史.人民

⑨《西游记》第五十五回,第306页.④《西游记》第八十二回,第451页.@《西游记》第九十二回,第505、506页.

④《西游记》第七十五回,第416页.③《西游记》第九十五回,第515页.④《西游记》第八十回,第439页.

⑤《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第532页.@《西游记》第八十二回,第451页.

⑦⑩《学记》转引自《教育学新编》,第13页.

⑧《西游记》第二十二回,第125页.

参考文献:

[1]陈传才,周文柏著.文学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2]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3]吴锦,顾复生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纲要.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委会,1989年7月版.

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12]尹选波著.中国明代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13][明]吴承恩著.西游记.西北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14][明]吴承恩著.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5月第2版.

[4]谈凤梁编著.中国古代小说简史.江苏教育出版

社,1996年5月第l版.

12

入画的原因是“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

何去见人”。她不再与宁围府来往的原因是“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面对着这些丢体面甚至肮脏的事情。惜春无力去管也不愿去管.她只要保全自己,不想与他们同流合污。此外,第74回还说了,

惜春“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这里的

“廉介”,则指的是清廉耿介。《明史马谨传》说:“谨,性廉介,杨士奇尝称为‘冰霜铁石’。”⑥“孤介”与“廉介”用

在惜春身上,则侧重表现她不愿意同流俗的一方面。

所以.仅用孤僻冷漠来形容惜春的性格还是不全面的,惜春恰恰是因为不愿同流俗才表现得异常孤僻冷

漠,惜春也正是因为不愿与宁府同流合污.才要“杜绝宁

国府”,对于惜春的性格全面的概括应是孤介冷僻。

2.惜春自卑吗?

惜春这种孤介冷僻的性格的形成是由很多因素造

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其生活中缺少关爱与温情。王汇娟先生说。惜春之所以形成这种孤介性格的原因,

一是她的童年缺少爱,二是惜春有些自卑与紧张。⑦笔者十分赞成王先生所说的第一点。从文本中,我们的确

没有看到有谁给过惜春基本的关爱。但是,如果说惜春自卑,恐怕就有些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了。

王汇娟先生认为。惜春自卑的原因有二:一是才华平平,二是屈辱的事情总是找上门来。但猜不出元春灯谜的是迎春.行酒令时错韵少字的是迎春,抄检大观园时受人非议的是迎春的丫环,参与赌博的是迎春的奶妈,惜春至少还会绘画,虽然画得并不专业。但她的绘画之才却得到了贾母的承认.而且.除入画这件不算大的事件外,我们并没有看到有什么屈辱之事找上了惜春。如果据此我们说惜春是自卑的.那么,将置迎春于何地?而且,惜春在《红楼梦》巾从未体现出自卑,反而是十分骄傲,我们来看看惜春对尤氏说的话是多么骄傲!

尤氏道:“怪道人人都说这四丫头年轻糊涂。我只

有省亲时的眼泪为证:迎春嫁与孙绍祖也不由自主。有回门的哭诉为证:探春远嫁更是身不由己,有“掩面泣涕”为证。而惜春的m家,没有眼泪。但是,文本中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提到惜春出家时,如果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是可怜可悲可叹;如果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诉说,则显示出相当的乐观精神。

惜春的判词是以第j人称的口吻写的:“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从“可怜”二字,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了:作者认为,一个“侯门绣户女”,最后穿上了缁衣卧在古佛旁是悲惨的;第22回脂砚斋在惜春所制灯谜后悲叹道:“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其悲痛之情呼之欲出。这都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对惜春出家所表达的感情。

在文本中。曲子是以当事人的口吻写的。全文如下:“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天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那,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这首曲子是说.惜春已经参透了世间一切看似美好的东西都是虚幻的,即使如天上的仙桃曾经茂盛艳

丽.或是如云中的杏花曾经绚烂繁多,但却都捱不过秋

不信。你们听才一篇话,无原无故,又不知好歹,又没个轻重。虽然是小孩子的话,却义能寒人的心。”惜春冷笑道:“我虽年轻。这话却不年轻。你们不看书不识几个

字,所以都是些呆子,看着明白人,倒说我年轻糊涂。”

尤氏道:“你是状元榜眼探花,古今第一个才子。我们是糊涂人。不如你明白,何如?”惜春道:“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不成。可知他们也有不能了悟的。”尤氏笑道:“你倒好。才是才子,这会子又作大和尚了,又讲起了悟来了。”惜春道:“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

在这段话里.惜春不仅认为“不识几个字”的尤氏

等人糊涂,就连状元榜眼探花都被她看作是“不能了悟”的。惜春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她认为自己在清醒地看着这个世界.这是何等的骄傲啊!探春不是说过吗,“我们是傲不过她的”。

所以,在《红楼梦》的人物眼中。不仅从未有人觉得惜春自卑,反而认为她有些“傲”;在惜春自己的言行中,我们所看到的也是异常的骄傲.我们仅凭借自己的

感受说惜春是自卑的是不恰当的。

3.惜春出家是悲观的吗?

惜春的人生道路与其他三姐妹有着较大的不同,

不仅是因为她脱离了红尘,更重要的是因为她的人生

道路有自我选择的因素。元春被送进宫中不是自愿的,

天。到头来,仍然是在白杨村里、青枫林下呜咽吟哦,满眼望去,也仍是衰草连天的坟场。惜春似乎把人生荣辱沉浮都已经看透了,认为即使经历过大富大贵,但谁也躲不了春荣秋谢的自然规律。正如作者借秦可卿之口所说的:“荣辱自古周而复始。”既然已经参透了荣华富贵皆是虚幻,所以,惜春要寻找另一条路,听说西方有棵宝树叫婆娑,上面结着长生果。最后一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惜春对于婆娑树与长生果的向往与渴望,所以,惜春在选择出家这条路时是抱着希望的,那里有她想追求的东西,这不像“奴去也。莫牵连”那样饱含着悲苦与哀伤,这也不像“儿命已人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一样充满了绝望与无奈。所以,从曲子上来看,出家,对于惜春本人来讲并不是一样十分悲观的事情。相反,还有一定的乐观凶素在内。

我们在惜春自己所制的灯谜中也能感受到同样乐观的态度。元宵节之时,姑娘们都作了灯谜.这些灯谜都暗示了她们的结局,惜春的灯谜是这样的:“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这首灯谜暗示了惜春最后的结局是出家为尼.可以这样理解:前世因为迷恋尘世色相.未修成正果,而此生则要看破红尘(菱歌,一般指男女情歌)专心向佛了。不要认为我这样的选择就像是沉入了凄黑的海底,我的心中自然有大的光明。这首灯谜正是通过惜春之口告诉我们,出家这条路是她自己选择的,在选择这条道路时她是乐观的。她也驳斥了在别人眼中她出家就是“沉黑海”这一看法。她认为别人并不了解她的内心:她的心中自然有“大光明”。

可以说,在对待惜春出家这一事情上,第三者的看法与惜春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作家尊重写实主义原则。他一面站在第三者的

13

论丁玲前期作品中女性的独立意识

邓雪强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成就的女性作家.丁玲在其作品中展现了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本文结合其具体作品从自我觉醒的女性独立意识、男性革命者导引下的女性独立意识和封建礼教下的女性独立意识三方面来展现丁玲前期作品中的女性的生存状态、独立意识的觉醒及为争取人格独立而表现出来的

抗争精神。

来.却找不到人听……于是为了方便.便提起了笔”。可

见.丁玲在初期的写作是她抵御孤独、化解焦虑的一种

手段,是出于她生命深处最迫切的需要,不是从政治、社会的层面上去关注、挖掘、塑造人物形象,而是女作

家出于自我的经验,真实、本能的一种表达。如这时期所创作的女性形象梦珂是个有个性、有追求、有理想的

女子,面对三个追求她的男人,不管是乡间老父亲来信

的暗示。还是城里摩登青年不加掩饰的欲求.梦珂都以

关键词:丁玲女性独立意识

丁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成就的女性作家,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她从创作初始,就把女性的生活命运同社会紧紧连结在一起,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自我意识的觉醒及为争取人格的独立而表现出的独立意识

和抗争精神。

一、自我觉醒的女性独立意识

逃避拒之。她维护着选择的自由,且深信只有她本人才是自己的主人。当她在学校里.替受辱的女模特儿打抱

不平。得到的却是人家对她的反诬时,她便离开了学

校;当她发现自己平日所敬爱、所依恋的表哥在外面与妓女似的章太太乱搞时,她又毅然离开了亲戚家。她想过独立生活。但女性在社会上生存的艰难和痛苦。逼使

她不得不与狼共舞。虽然她最终堕落了。但她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和意志是作者肯定和赞扬的。而莎菲同样

丁玲出生于20世纪初期一个世代为官的封建大家庭,父亲的早逝,使她和母亲在大家庭中处于被欺凌的地位,“家里人都看我不起,因为我是女的”。她从小就感受到性别歧视和男女的不平等。对于女性的不幸.丁玲有着她自己深切的感受。在“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下,走上社会的她更能理解女性不仅作为“民族”的一员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位置,而且受到父权、夫权的压制,特别是大革命失败后,丁玲对知识女性陷入苦闷的心境及她们的生活状况体察得尤为深刻。而且她自己亦是这陷入苦闷的时代女性之一。她感到了孤独、寂寞,“我那时为什么去写小说,我以为是因为寂寞。对社会的不满,自己的生活无出路,有许多话需要说出角度写出了自己的态度与看法,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当事人自己的心理。

在惜春这一形象的研究上,虽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但对于以上三个方面的看法却存在普遍性的误解.我们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惜春“孤介”的性格并不等同于“孤僻”,惜春时刻都在提醒自己要不同流俗。更全面一点说,惜春是有一种“廉介孤独僻性”。是一个孤介冷僻的人;惜春并不是一个自卑的少女,相反。她十分骄傲,她把自己摆在了一个俯瞰众生的位置上:她的出家。在他人看来,是一件可悲可叹之事,但惜春本人却抱着十分乐观的态度,惜春的人生道路带有自我选择的因素。惜春,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而特别的配角。

注释:

是一个自我独立意识强烈、追求独立人格和尊严的知识女性.她漂泊异地.在病中渴望“真正了解她”的男性.追求纯洁的爱情,要求“享有我生的一切”。但她拒

绝了百依百顺、胆怯懦弱的苇弟,喜欢带有西方骑十精神的南洋侨少凌吉士。然而随着交往的深入,莎菲却在凌吉士俊美的外形下看到一个崇拜金钱的市侩灵魂,

于是她毫不掩饰地表示出对这个灵魂的鄙夷:“唉,可怜的男子!……你以为我所希望的是‘家庭’吗?我所欢喜的是‘金钱’吗?我所骄傲的是‘地位’吗?你,在我面前.是显得多么可怜的一个男子啊!我真要为他不幸而痛苦……”莎菲完全站在内心真正与男子平等的角度选择爱情和生活。她的快乐和幸福最终由自己决定,而

学出版社,1982年版,以下引文不再注.

(参蔡义江.红楼韵语.中华书局,2005年lo月版,第

189页.

(爹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第59页.

④陶渊明著.龚斌校.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6年版.第199页.

(D魏徵撰.隋书.中华书书局,2000年版,第946页.(p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书局,2000年版,第

3056页.

⑦王汇娟.孤介的背后——惜春性格分析.许昌学

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52页至53页.

⑧本文脂批,皆引自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

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版.以下引文不再注.

①本文原文皆引自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