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都加大了对教育的软硬件的投入。单就硬件而言,我们建筑师接手的学校建筑比以往要多出许多。笔者近几年先后参与了几个学校的设计,这其间既有好的经验也有不足之处。本从学校建筑的发展趋势、设计的必要条件、功能等对学校建筑的设计进行探索。
关键词:发展趋势; 功能和交通组织; 必要条件; 单体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tatus of education, the state and society are increasing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education investment. hardware alone, we architects took over the school building more than in the past many. in recent years i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design of several schools, which not only have good experience there are deficiencies. fro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ampus architecture, design requirements, function and so on school building design exploration.
keyword: development trend; function and traffic organization; necessary conditions; monomer design 中图分类号:j813.1
随着网络的技术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的比重将不断加大。学校设施不仅提供在校生学习,还应承担非在校生(电大、夜大、职大生等)接受业余教育的职责。同时校区应尽可能多
置绿地,并适当预留可发展的用地。校区内的公共设施(体育馆、图书馆、科学楼等)应与校区外的设施互补,保证校区的开放性及自由度。其次,设计师在设计学校建筑时还必须把握的关键点有①对特定地域、特定人文历史背景下的学校设计,应表现其建筑或场地所拥有的品质和特别的精神;②建筑要体现设计师对建筑、社会、历史乃至宇宙的个性化理念;③建筑本身应该是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甚至异域文件的诠释。 一、学校建设设计的原则依据
确保学校建筑功能完善、富有特色。安全牢固是学校布局调整建筑中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学校建筑研究的行动方略 围绕责任关怀这一理念,学校建设应秉承三大原则: 1、科学的校园规划
校园建设与学校自身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现今许多学校都面临着不同程度扩大、调整、 合并、改建、搬迁、新建等各项任务,全国各地也兴建了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大学校园。 校园规划是校园建设重要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先作出合理规划后,在进行建设。校园规划是具有基础性、法规性、全面性、持久性作用的关键步骤。做到科学规划使校园建设的最大的节约,是建设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综合校园的最重要措施。
(1)做到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本着以强化节约、 集约、 合理使用校园土地为指导思想为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确定校园建设
规模与规划,不能一味求大规模,攀比成风,应当把土地的使用效益作为重中之重。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校园建筑应考虑向 “低密、高容、 立体化”方向发展。在不提高密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可以向空中和地下发展是一个较好的对策。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把功能分区和教学秩序充分考虑到,对特定地域、 特定人文历史背景下的学校设计,应表现其建筑或场地所拥有的品质和特别的精神,才能做到合理
的设计和良好的规划。
(2)校园规划中,应尊重自然,应当有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以人为本,重视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在水文、土质、气候、植物、动物等方面与原有生态相融,构筑校园生态系统。使形象环境和行为环境有机结合,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并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应避免兴建大面积的人工湖,避免过多挖池堆山、制造人工景观。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植被、水系、地形地貌。在满足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考虑校园发展的动态变化,创造出一个使用灵活,扩展方便的弹性生长型校园结构。 2、安全至上原则
学校建筑作为一般性公共建筑,当前,面对人群密集的这样一个特定场所,学校建筑提高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成为一个应急避险安置的重要场所已日益成为一个敏感的议题 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地震安全,明确要求把学校建成最安
全、 家长最放心的地方。做好学校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3 精细管理原则
细节决定成败,践行责任关怀理念,要求学校建筑在建设中重视细节管理和边缘管理 目前,很多学校注重建筑主体空间内部的整合设计与利用,在学生宿舍楼设计开放的空间,做为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在教学楼内设计学生课间休息活动平台,有的学校根据需要建设了学生活动中心,最大程度地体现对学生的多层关爱,一些学校在建设管理中融入了创新的因子。 二、合理的建筑设计 1、功能和交通组织
学校的功能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 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校中的功能分区和教学的秩序, 才能做到有合理的设计和良好的规划。
教学区是校园的核心, 是校园建设中的最关键的部分。学校中的一切其它功能均是围绕其进行的。教学区的布局主要有组团式与网络式两种主要设计方法。组团式便于院系相对独立地组织教学活动与进行管理, 更能适应建校周期较长而分期施工的现实。“院落”是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形式, 由建筑所围成的庭院形成社交性的公共空间,也有利于学校中的交流。网络式的发展规划有利于不同的科系在今后的发展中专业更新与规模调整, 并可灵活调节教学用房的使用性质,因此被现代的新型学校规划布局所偏爱。
现代的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网络教育结构体系, 除了在教学上的立体交叉, 在学校规划中, 应该努力造就有利于青年全面发展的物质环境; 改变人行空间单纯的交通功能为多层次交往空间, 形成多层次、 多功能的信息联系和风细雨情感交流的空间, 创造学生和教工的安全、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
学校教学区内应以步行者为主。 传统的规划方式不注意避免教学区内部的车行交通和人行交通的矛盾, 过于注重实质的空间架构。条块状的建筑和整齐的道路网分割着校园空间, 主要车行道穿越教学区或与教学楼平行布置; 交通组织功能单纯; 缺少人情味和有序的人行组织。
现代学校要求建筑物之间能联络方便、尽量通畅、便捷。为此, 各类建筑物的设计, 多采用集中式的布局, 建筑群体也多以成团的方式组合, 尽量减少楼间的距离几交通路线。 各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之间, 也尽量打通分割界限, 室内外都设有方便的连廊和通道, 使建筑群体在整体上能联络通畅, 达到提高和保证交通、交流、传递、沟通之最佳的效率。
2、必要条件
具体到学校建筑的总体及单体设计, 设计师要分析四个必要条件:
①学校的类别: 按照我国的教育模式, 学校一般分为小学、 中学、高中及大专院校等四类;
②学校的规模: 即总的班级数量。班级规模大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教学效果; 大专院校则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及专业来确定班级数量;
③教育的目标: 即学校培养的是什么类型的学生? 我国目前常设的为普通小学或中学、技工学校、职业中专、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等。
④总体布局: a.建筑用地大小及所处的周边环境。b.建筑的形状: 设计师应根据校方的要求、地块大小、朝向等因素来决定建筑的形状, 主要有一字形布局、王字或田字形布局及综合式布局等三大类。c.建筑的性质: 主要有新建、扩建及大规模旧楼改造。此点将影响建筑的造型, 新楼与旧楼在文脉及地域文化上是统一还是对比, 将是设计师要取舍的决定因素。 3、单体设计
学校建筑应有学校建筑的特色和品格, 探求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反映学生的心理与环境行为的崭新的建筑形式, 是建筑师、 规划师把握的关键。学校建筑的风格会给人以强烈的第一印象, 更是代代已毕业了的学子们的永久回忆。校园建筑虽然有比较多的类型, 有其各
自的特色风格, 但是也要注意加强建筑的群体效应, 和谐中求统一, 统一中再求变化。在设计时要注重校园建筑的整体性, 使其达到和谐统一的良好效果。
校园由多个部分组成, 不大可能在一期内, 一气呵成, 由一次
投资而建成。 由于方方面面的资金的制约, 校园的建设往往周期很长,在规划设计中要做好分期实施的准备和余地。同时还需考虑到其在建设周期内的合理使用和多种变化的可能性。 三、结束语
总之,对每一个训练有素的建筑师,都应该把技术革新与艺术创新作为己任。然而,每一座具体的建筑物,都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这就需要建筑师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孜孜不倦地
把技术革新与艺术创新注入特定的设计命题中,面对发展迅速的社会,我们将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追求更多更多。 参考文献
1、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的思考与再认识[j] .世界建筑,2004(9) :76~79.
2、张清,夏青.大学校园规划探索[j] .天津大学学报,2004(6):106~108.
3、张宗尧,李志民.建筑设计指导丛书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1.
4、张泽蕙,王绍箕,邱德礼,等.建筑设计资料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