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用于癫痫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徐鸿飞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8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应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控制48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86.25%;对照组控制36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71.2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7例(21.2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2例(15.00%);皮疹为主要不良反应,试验组出现5例(6.25%),对照组出现6例(7.50)。结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于癫痫的治疗效果优良,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 丙戊酸; 拉莫三嗪; 癫痫
中图分类号 R74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8-0194-0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癫痫俗称羊癫疯,是大脑神经元发出异常放电导致短暂性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在对癫痫的治疗中,临床上多选择单药治疗,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药效冲突、增加不良反应,还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1]。但近年来,联合用药由于疗效更优被广为关注。本文旨在研究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癫痫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81年国际癫痫联盟中的癫痫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入组前在3个月内至少发作4次;未经过拉莫三嗪用药或未经联合用药;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多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或衰竭、不配合或不愿意入组治疗的患者。其中男90例,女70例,年龄1.6~68岁,平均(38.5±2.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单独应用拉莫三嗪(利必通;国药准字H20110023;规格50 mg×30片;英国葛兰素史克生产),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的初始剂量是25 mg,1次/d,连服两周;随后服用50 mg,1次/d,连服两周。此后,每隔1~2周增加剂量,最大增加量为50~100 mg,直至达到最佳疗效。最佳疗效的维持剂量为100~200 mg/d[2],1~2次/d。12岁以下的儿童,起始剂量为0.15 mg/(kg·d),连服两周,后加量至0.3 mg/(kg·d),后每周增加0.3 mg/kg,至最大维持剂量1~5 mg/(kg·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德巴金;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075;规格1支/盒;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拉莫三嗪的起始剂量为25 mg,隔日服用,连服两周;随后改为25 mg/d,连服两周;后每1~2周增加剂量,直至25~50 mg/d。最佳疗效的维持剂量为100~200 mg/d,1~2次/d。12岁以下儿童的用量与对照组同。丙戊酸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4次/d,平均剂量为20~30 mg/(kg·d),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和耐受程度调整剂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发作次数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患者每月发作平均减少百分率来评定。减少率=(治疗前每月发作次数-治疗后每月发作次数)/治疗前每月发作次数。减少率80%以上为控制,50%~80%为好转,50%以下为无效。总有效=控制+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控制、好转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7例(21.2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2例(1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癫痫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功能性)癫痫和继发性(症状性)癫痫两类,根据临床发作症状分为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植物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3]。康慧聪等[4]对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用于各型癫痫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估,发现各型癫痫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次研究与其报道一致。笔者认为拉莫三嗪与丙戊酸联合治疗癫痫有协同作用,因丙戊酸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达90%以上,并且丙戊酸能够有效抑制P450酶系统以减少肝脏对药物的代谢,使得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增高并且维持的时间增长,对发挥药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不同药物剂量对患者的作用改善较为不同。因丙戊酸对于减少拉莫三嗪的代谢并增加其半衰期有一定作用,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针对病情需要及时调整剂量。并且丙戊酸联合应用拉莫三嗪有可能导致皮疹得到危险性,在本次研究中,无论是否联合丙戊酸,拉莫三嗪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皮疹。 参考文献
[1]王成绪,宋志彬,廖卫平,等.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剂量及血药浓度[J].中国药房,2003,14(9):546-54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包军,何英,苏渊,等.拉莫三嗪对丙戊酸、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3):260,269.
[3]邱麟.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162-163.
[4]康慧聪,胡琦,刘晓艳,等.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7):1174-1178. (收稿日期:2013-04-28)
(编辑:韩珊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