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版记者证考试错题、要题本(下)

2022-08-07 来源:步旅网


第六章

5.虚假失实新闻会产生哪些社会负面影响?( ABD ) A.对报道对象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犯 B.误导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C.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D.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

7.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观层面的表现形式有。( ABC) 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 B.网络拼料、旧闻翻新 C.数据和图片造假 D.采访不实

25.对信息源的核实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ACD ) A.对网络信息源的核实 B.对采访内容的核实

C.对社会自由撰稿人消息源的核实 D.对其他媒体信息源的核实

27.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媒体经营工作的管理,应做到。(ABD) A.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

B.防止媒体被企业利用,参与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 C.坚持采编合一制度

D.媒体工作人员不得以采访为名到地方和企业索要钱物 28.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公众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AC ) A.虚假失实报道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损害 B.影响媒介公信力

C.虚假失实新闻误导公众的行为 D.扰乱社会秩序

第五章

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AC )(答案可能有误,应为ACD,但官网答案为ABCD) A.法律原则 B.道德原则 C.伦理原则 D.正当原则

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 ) A.无害原则(应该是:最小伤害原则) B.知情同意原则 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D.保守机密原则

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 A.准确记录,避免断章取义 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

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

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 ) A.保持新闻真实感 B.增加信息量 C.增加趣味性

D.更具概括性(PS:另外还有两项是:深化报道主题,体现客观立场) 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 BCD ) A.凭个人理解梳理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 C.再次采访受访者D.不使用

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ABD ) 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

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 C.尽量为匿名消息源提供帮助 D.保护匿名消息源

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 CD )好题目 A.新闻标题 B.署名 C.社论 D.编者按

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来源?( ABC )

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 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

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 D.某单位的内部文件

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 ABCD ) A.党报党刊 B.行业性报刊 C.国家通讯社 D.电台、电视台

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BCD ) A.发行方式 B.消息来源 C.生产机制 D.行业互动

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BC ) A.要广开言路,多多关注 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 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

D.观点不同,要在微博上据理力争

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BCD) 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

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

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

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 × )

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 √ ) 25.肢体语言不可作为引语。(×)

30.报道中引用本媒体过去报道过的信息和数据,则无需特别注明。(√ )

21.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 )

第四章

1.我国《宪法》第( A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 B.38 C.41 D.47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11.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D ) A.只能在a B.只能在a或b C.可以在a或b或c

D.可以在a或b或c或d

12. 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道。某公民欲状告该媒体。公民可以起诉?( B ) A.只能是媒体

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 C.只能是记者张某

D.必须是媒体和记者张某 16.根据相关规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如有不同意见,媒体正确的做法是( C )。 A.可以公开报道不同的意见

B.可以公开报道但需客观全面反映各方意见 C.不能公开报道,但可在内部提出或登内参反映 D.不能报道

19.下列哪条不是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 A )

A.记者的职务行为

B.报道源自国家机关公开的职权行为 C.新闻内容真实 D.公正评论

27.如媒体不使用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随意播报气象预报,按《气象法》规定,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最高元的罚款。( C ) A.2万 B.3万 C.5万 D.10万

28.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在我国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有( B )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 A.10万 B.30万 C.50万 D.100万

29.广播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电视剧审查机构,负责电视剧审查工作。审查机构应在收到送审材料 ( C )天内提出修改、删剪意见或审查结论。 A.15 B.30

C.45(按照书本答案应该是30p280,官网已经更正答案) D.60

30.根据相关规定,各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每套节目中,境外电视剧不得超过电视剧总播出时间的。( C ) A.15% B.20%

C.25%(其中18时至22时不得超过15%) D.30%

32.根据相关规定,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后,要及时发表更正或答辩,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发现之日起,( B )。

A.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B.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C.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D.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41.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致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新闻出版署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以下的罚款。( B ) A.5000元 B.10000元 C.30000元 D.50000元

1.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ACD ) A.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B.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 C.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可辱

D.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甲女委托乙公司为其拍摄一套艺术照。不久,甲女发现丙网站有其多张裸体照片,受到众人嘲讽和指责。经查,乙公司未经甲女同意将其照片上传到公司网站做宣传,丁男下载后将甲女头部移植至他人裸体照片,上传到丙网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CD ) 好题目

A.乙公司侵犯了甲女的肖像权(不是隐私权哦) B.丁男侵犯了乙公司的著作权 C.丁男侵犯了甲女的名誉权 D.甲女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13.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 ABD ) A.法院判决书

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

C.《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 D.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

14.居住在A国的我国公民甲创作一部英文小说,乙经许可将该小说翻译成中文小说,丙经许可将该翻译的中文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并向丁杂志社投稿。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CD )

A.甲的小说必须在我国或A国发表才能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B.乙翻译的小说和丙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均属于演绎作品 C.丙只需征得乙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

D.丁杂志社如要使用丙的作品还应当分别征得甲、乙的同意,但只需向丙支付报酬 16.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法定刑最高可处死刑的是哪些罪行?( AD ) A.间谍罪 B.叛逃罪

C.颠覆国家政权罪 D.投敌叛变罪

17.隐性采访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BCD ) A.公共利益原则 B.别无他法原则 C.场合的公共性原则 D.减少道德损失原则

18.某商场在情人节举办了接吻大赛,接吻时间最长的一对情侣B和C获得了2万元该商场的现金抵用券。某报派记者A去采访报道,记者A拍得B和C接吻情形的照片数张,选用了一张刊登在报纸上,其他照片则刊发于自己博客中。B和C看到照片后,自感不雅,起诉报社和A侵犯其名誉权和肖像权,同时要求A删除博客中的照片。对报社和A的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D )

A.都侵害了B、C的肖像权和名誉权

B.都侵害了B、C的肖像权,但没有侵犯B、C的名誉权

C.报社及A在报上刊发照片的行为没侵权,因为是合法的新闻报道 D.A在博客中发B、C的照片侵犯了其肖像权,但没有侵犯其名誉权

参考法条:一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自己允许制作自己的肖像;二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允许使用自己的肖像;三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对自己的肖像进行毁损、玷污、丑化和

歪曲。

参加游行、示威和公开演讲的人,因其活动目的具有公共性,则不得反对他人对上述活动拍照;有特殊新闻价值的人,不得反对记者的善意拍照。如特别幸运者或者特别不幸者、重大事件的当事人或者在场人等,均属这种情况...... 21.某大学女生A、B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们偷了化妆品,便对她们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A、B反对。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两个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商场保安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 AD ) A.人身自由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这个没侵犯) D.名誉权

23.甲电视台模仿某境外电视节目创作并录制了一档新娱乐节目,尚未播放。某地区的数字电视频道乙贿赂甲电视台工作人员贺某复制了该节目,将该节目抢先在数字电视频道播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BC ) A.乙侵犯了甲的播放权(这个没侵犯) B.乙侵犯了甲的复制权

C.贺某应当与乙承担连带责任 D.贺某应承担补充责任

24.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新闻传播侵犯姓名权?( ABD ) A.媒体为增加报道的权威性,谎称独家专访了某知名专家 B.电视节目在新闻报道中错误标注了被采访对象的姓名 C.媒体不允许为其投稿的作者使用笔名

D.记者在报道中无端批评某公民改变姓名的行为 25.关于新闻泄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新闻泄密是指在新闻传播中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B.新闻报道泄露企业商业机密属于新闻泄密的一种

C.新闻泄密的行为主体只能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书中没\"及其从业者\"p220) D.媒体记者私下向间谍出售新闻采访中窥探到的国家秘密,也属于新闻泄密 26.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出版保密工作,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BCD )

A.保密审查实行送审制度,即新闻出版单位和提供信息的单位,对拟公开出版、报道的信息有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都应当送交有关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单位审定。

B.对涉及国家秘密但确需公开报道、出版的信息,新闻出版单位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建议解密或采取删节、改编、隐去等保密措施,并经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C.新闻出版单位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或其他活动,应当经主办单位批准

D.新闻泄密事件发生后,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及时调查,责任暂时不清的,由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决定自行调查或者指定有关单位调查

27.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新闻传播需要特殊保护的社会群体有:( ABCD ) (和书不一致p226)

A.未成年人和妇女 B.残疾人 C.老年人

D.种族和民族人群

29.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哪些属于淫秽物品?( AC ) A.具体描绘性行为的图书

B.介绍人体性生理、性医学知识的图书 C.宣扬色情的淫秽性的影片

D.包含有色情内容的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人体艺术摄影作品(有点不合常理) 31.下列关于姓名权的说法,错误的是。(ABD)

A.某公民的父亲姓张,母亲姓李,他的姓氏只能姓张或姓李,但具体如何选择,该公民有自主权,其父母不得干涉

B.公民在户口登记时,可以使用非正式姓名,但需要在其后标注正式姓名 C.公民在自己的物品、作品上标示自己的姓名,是作为权利主体的标志 D.公民要改变自己的姓或名,需征得自己父母的同意

36.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采编人员的下列微博行为,不符合规定的做法是。(BCD ) A.经所在单位批准设立职务微博

B.将自己采访的本新闻单位因故没有刊播的新闻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C.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已经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中(有点不合常理)

D.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尚未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5.著作权中的广播权,就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的权利。(× )

8.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 1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记者在法庭旁听时,一律不得在庭审中录音、录像和摄影。( × ) 14.2013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个人信息保护得到强化,这增大了媒体从司法机关获得案件信息的难度。( √ ) 16.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正式评价,主要是积极评价,但也可能是消极评价。( × ) 20.我国法律对侵犯著作权行为规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制度,但涉及新闻作品的,仅有民事责任。( √ )

21.气象信息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发布气象信息不需要获得气象部门的同意,但需要如实发布,且发布气象信息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气象部门。(× ) 应该是支持气象事业发展

23.我国大陆地区的地图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可以出版发行地图,但出版发行地图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地图编制部门。( × )和上题类似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