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2022学年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专项练习练习题(精选)

2023-02-26 来源:步旅网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专项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这是因为( )

A.弹簧受到拉力会发生弹性形变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C.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之内 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读数时,严格来说应进行估读

C.实际测量力时,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方向不一定要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D.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钩码时,钩码对测力计有拉力作用,测力计对钩码也有拉力作用

3、攀岩运动能强身健体,提高协调能力。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下列攀岩设备或动作与增大摩擦无关的是 ( )

A.攀登鞋采用特殊的橡胶,且攀登时与岩石贴合紧密

B.攀岩者随身携带的粉袋,方便手掌出汗时蘸取镁粉 C.攀岩者攀登时,脚用力蹬紧岩石 D.攀岩者佩戴宽厚的腰带,安全又舒适

4、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动表面均匀的长方体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运动,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物体B稳定后( )

A.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A受到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若逐渐增大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D.若逐渐增大F,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变大 5、下列有关物理常识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1m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42℃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N

6、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丙>f甲=f丁>f乙 B.f乙>f丙>f丁>f甲 C.f乙>f丁>f甲>f丙 D.f乙>f甲=f丁>f丙 7、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圆珠笔写字时,与纸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8、下列哪个物体的重力最接近20N( ) A.一头象

B.一辆自行车

C.一个中学生

D.一只鸡

9、一辆水泥浇灌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慢行驶,进行浇灌作业,说法正确的是(( ) A.浇灌车对地面的压力,是轮胎形变造成的 B.浇灌车的惯性保持不变

C.浇灌车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浇灌车的牵引力大小保持不变

10、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质量相等。现从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剩余部分的甲、乙的重力G甲和G乙的大小关系是( )

A.G甲一定小于G乙 C.G甲可能小于G乙

B.G甲一定大于G乙 D.G甲可能大于G乙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游泳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用手和脚向______划水,人就会向_____运动(以上均选填“前”或“后”),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______的。

2、物体所含__的多少叫质量。一杯质量为0.5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后结成冰后,质量为__千克。在地球附近,重力系数g=9.8N/kg,它表示在地球附近,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的__为9.8牛,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__。

3、如图甲 所示的测量工具的名称______,它是测量______ 的仪器,此时它示数为______牛。如图乙 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一段,从 A 点到达 F 点,所用的时间______秒。

4、春天到了,南通濠河周边桃红柳绿,风景优美。周末小李和小明泛舟游览濠河,若以 _____为参照物,小李是静止的;小明向后划桨使船前进,这说明 _____。小明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桃花 _____红光。

5、为了研究当物块受斜向上拉力且处于静止时,影响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将相同物块分别置于电子压力计中央,用不同的拉力作用于物块,并改变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过程如图8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请判断影响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所示,将密度为0.6×10 kg/m、高度为10cm、底面积为20cm的圆柱体放入底面积为50cm的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水(水的密度为1.0×10 kg/m)。求: (1)圆柱体的重力;

3

3

3

3

2

2

(2)当水加到4cm深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和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3)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继续加入这部分水的质量。

2、有一只玻璃瓶重为1N,当装满水时重为4N。若在瓶中轻轻放入重7N的一些金属颗粒,待水溢出后,称得其总重为9N。(g=10N/kg)求: (1)金属颗粒的质量有多少? (2)金属颗粒的体积共有多少? (3)金属颗粒的密度是多少?

3、2020年5月1日起,射阳所有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需佩戴头盔.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中要求:最高车速25km/h,电动机输出功率不超过400W,整车质量不超过55kg。小明的爸爸购买了某款型号电动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小明的爸爸体重50kg,电动车整车质量50kg,轮子与地面总接触面积是100cm,图甲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图乙是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求: (1)电动车整车的重力;

(2)小明的爸爸骑电动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3)在5~12s内,小明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动力F做了多少功?

2

4、电影录制时,常常用泡沫塑料代替石头、铁等制成各种道具,这样可以保护演员的安全。若有一个

33质量为237kg的实心铁制品,现用泡沫塑料代替铁制成实心道具。(g取10N/kg,铁7.910kg/m,

泡沫塑料0.6103kg/m3)

(1)用泡沫塑料代替石头、铁等制成各种道具,是利用了泡沫塑料______的属性。 (2)实心铁制品的重是多少?( ) (3)铁制品的体积是多少?( )

(4)该道具需要泡沫塑料的质量是多少?( )

5、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航天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180 kg,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1/6。则:(g=10N/kg) (1)航天员在地球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航天员在月球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 【详解】

ABCD.因为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俩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弹簧伸长的就越长,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对手的拉力也就越大,所以会感到越费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之内,超过测量范围

弹簧有可能被损坏,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为减小测量误差,弹簧测力计测力读数时,严格来说应进行估读,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因为弹簧测力计使用时要尽量避免弹簧、挂钩与外壳之间的摩擦,以减小测量的误差,所以要使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测力计拉钩码时,钩码也会拉测力计,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攀登鞋采用特殊的橡胶,且攀登时与岩石贴合紧密,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掌出汗时蘸取镁粉,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攀岩者攀登时,脚用力蹬紧岩石,通过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攀岩者佩戴宽厚的腰带,安全又舒适,是为了防止掉落,同时为了减小压强,与摩擦力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B物体静止不动,水平方向受平衡力,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A对B的摩擦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A受到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AB错误,不符合题意;

C.B物体静止不动,因此B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于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横截面积有关,所以A对B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C正确,C符合题意;

D.由于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横截面积有关,若逐渐增大F,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此时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A错误; 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故B错误;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C正确; 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mg=50kg10N/kg=500N

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甲、丁两图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等,接触面的大小不同,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所以,甲、丁两图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甲f丁。

甲、乙两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乙图的压力大,所以,乙图的摩擦力比甲图的大,即f乙f甲。

甲、丙两图,压力相同,甲图是滑动摩擦,丙图是滚动摩擦,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

小,即f甲f丙。

综上所述,这四个图摩擦力大小顺序是:f乙f甲f丁f丙。 故D正确。 故选D。 7、A 【解析】 【详解】

A.粉笔与黑板间发生相对滑动,所以它们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故A符合题意;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圆珠笔在纸上写字时,笔珠在纸的表面上做无滑动的滚动,属于滚动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鞋底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解析】 【详解】

由Gmg可得,重力为20N的物体的质量为

mG20N2kg g10N/kgA.一头象的质量在4t左右,即4000k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在10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鸡的质量在2kg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解析】 【详解】

A.浇灌车对地面的压力,其实质是一种弹力,是由于轮胎形变而产生的,故A正确; B.水泥浇灌车进行浇灌作业,质量变小,惯性变小,故B错误;

C.浇灌车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浇灌车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质量变小,所以对路面的压力变小,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变小,所以牵引力变小,故D错误。 故选A。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正方体的体积关系为V甲V乙,又知两者的质量相等,由密度关系为

甲乙

m可知,甲、乙正方体的V现从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且甲乙,由mV可知,剩余部分的质量关系为

m甲剩m乙剩

由Gmg可知,剩余部分的重力关系为

G甲G乙

故选A。

二、填空题

1、后 前 相互 【详解】

[1][2][3]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在游泳比赛时,运动员要改变运动状态克服水的阻力向前运动,需要受到一个向前的作用力,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需要向后方划水即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则水会给人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人就可以向前运动了,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同时变大,同时变小,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物质 0.5 重力 G=mg 【详解】

[1][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0.5kg的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还是0.5kg。 [3]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不同地方的g值略有不同。

[4]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用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

G=mg 3、弹簧测力计 力 3.4 0.1 【详解】

[1] [2]图中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

[3][4]观察弹簧测力计可知:测量范围为0~ 5N,从0~ 1N之间一共分出了5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就是它的分度值0.2N;测力计的指针在3N以下第 两个小格处,示数为

3N?+2? 0.2N?=?3.4N

从A点到达F点,由5个时间间隔,所以从A点到达F 点时间为

5? 0.02s?=?0.1s

4、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反射

【详解】

[1]小李坐在船上,以船为参照物,小李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2]划桨时,桨对水有向后的作用力,而船向前运动,说明水对桨的也有作用力是向前的,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桃花是不透明物体,它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反向红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5、见解析 【详解】

分析比较(a)与(b)与(c),相同物块受斜向上拉力静止时,拉力的大小相同,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同,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同,说明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与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分析比较(b与(d),相同物块受斜向上拉力静止时,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拉力的大小不同,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同,说明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故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拉力的大小、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三、计算题

1、(1)1.2 N;(2)0.8 N,0.4N;(3)0.06kg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圆柱体的体积为

VSh20cm2?10 cm=200cm3=2?10-4m3

圆柱体的重力为

Gmg柱Vg0.6?103kg/m3?2?10-4m3?10 N/kg=1.2 N

(2)当水加到4 cm时,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Sh'20 cm2?4 cm=80 cm3=8?10-5m3

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水gV排1?103kg/m3?10 N/kg?8?10-5m3=0.8 N

此时圆柱体在浮力、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压F支GF浮1.2 N-0.8 N=0.4N

(3)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物体刚好漂浮,则

F浮'G1.2N

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F浮'1.2N=1.2?10-4m3=120cm3 33水g1.0?10kg/m?10N/kgV排'则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V排'120cm3h浸=6cm 2S20cm继续加入水的高度为

h加6cm-4cm=2cm

则,继续加入水的质量为

m加水V加水(S容S)h加1?103kg/m3?(50-20)?10-4m2?2?10-2m=0.06kg

答:(1)圆柱体的重力为1.2 N;

(2)当水加到4cm深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和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为0.8 N、0.4N; (3)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继续加入这部分水的质量为0.06kg。 2、(1)0.7kg;(2)2×10m;(3)3.5×10kg/m 【解析】

-43

3

3

【分析】 【详解】

解:(1)金属颗粒的质量为

mG7N0.7kg g10N/kg(2)溢出水的重力为

G水=4N+7N-9N=2N

溢出水的质量为

m水G水g2N0.2kg

10N/kg金属颗粒的体积为

m水200g200cm3210-4m3 31g/cmVV水水(3)金属颗粒的密度为

m0.7kg3.5103kg/m3 -43V210m答:(1)金属颗粒的质量有0.7kg; (2)金属颗粒的体积共有2×10m; (3)金属颗粒的密度是3.5×10kg/m。 3、(1)500N;(2)10Pa;(3)1260J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由重力公式可得电动车的重力为

5

3

3

-43

G=mg=50kg×10N/kg=500N

(2)小明爸爸骑电动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F电=G总=G小明爸+G=m小明爸g+G=50kg×10N/kg+500N=500N+500N=1000N

由压强公式可得,对地面的压强为

pF电1000N105Pa 42S10010m(3)由v-t图像可知,自行车在5~1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6m/s

由F-t图像可知,在5~12自行车的动力为

F=30N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自行车所受的摩擦力为

f=F=30N

在5~12s内,自行车行驶的时间为

t=12s-5s=7s

在5~12s内,自行车行驶的路程为

s=vt=6m/s×7s=42m

由做功公式可得,自行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fs=30N×42m=1260J

答:(1)电动车整车的重力为500N;

(2)小明的爸爸骑电动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Pa; (3)在5~12s内,小明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动力F做的功为1260J。 4、 密度小 2370N 310m 18kg 【解析】

-23

5

【分析】 【详解】

解:(1)用泡沫塑料代替石头、铁等制成各种道具,因为泡沫塑料密度小,同体积下质量小,更安全。

(2)实心铁制品的重

G铁m铁g237kg10N/kg2370N

(3)铁制品的体积

m铁237kg3102m3 337.910kg/mV铁铁(4)该道具需要泡沫塑料的质量

m泡沫塑料泡沫塑料V铁0.6103kg/m33102m318kg

答:(1)密度小;

(2)实心铁制品的重是2370N; (3)铁制品的体积是310m;

(4)该道具需要泡沫塑料的质量是18kg。 5、(1)1800N;(2)300N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航天员在地球受到的重力

G地mg180kg10N/kg1800N

-23

(2)航天员在月球受到的重力

G月11mg180kg10N/kg300N 66答:(1)航天员在地球受到的重力为1800N; (2)航天员在月球受到的重力为300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