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基层的医药流通企业正以突飞猛涨的数量迅速增加,但对于较为落后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素养以及亟待提高的基层执法人员,与当前的医药流通市场状况并不相适应,使得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困难。文章通过剖析当前基层医药流通公司的现状及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部分看法与意见。
关键词:基层药品; 监管难点; 监管出路 前言
当今社会中,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人民更加关注于自己的健康与生命质量,因而药物安全性也逐渐变成了社会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当前,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基本都聚焦在了基层。
一、基层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药品监管手段滞后
因为基层单位综合执法缺编严重,而基层单位监管也普遍存在的设施建设滞后,以及监督方法简单等情况,使得监督手段赶不上新形势的变革与发展。在中国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增长大大大于基层执法的增长的大环境下,许多专项检查活动与集中整治工作都融合在一起进行,虽然上级单位对每个专项检查活动都会有自己的具体工作方法与指导原则,但由于许多时候落实在基层单位,或者仅仅是将一些专项行动综合起来,加之上级对各项检查都有具体的时限规定,因此难免出现了监督检查和走马看花的现象。
(二)医疗机构监管乏力
医疗机构也是药物的主要应用单位,只需要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有了药物应用的准入资质,但不要求在市场准入之前进行国家药物质量管理体
系标准的认定许可。民营医疗机构越来越多,立法又比较落后的情形下,有的违法活动缺乏相应的惩罚规定和办法,导致监督乏力,安全隐患加大。
(三)药品广告宣传违规
中国目前对医药广告宣传监督主体大多为工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为中国医药质量的主要监督主体,对医药广告宣传的惩罚依据仅有违反《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处于2-5倍的处罚,而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中对方剂药和非方剂药非法传播的却未有相应的惩罚规定。因为非法或违规成本太低,造成不合规的药品广告屡禁不止。
二、基层药品监管工作的出路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宣传教育工作要面向以下三个方面同时进行:一是对执法人员。包括法律法规的掌握与运用、办案能力的训练和工作作风的教学等,以满足新时代的宣传工作需要。二是对政府监管对象。要定时召开企业代表会议集中学习有关立法精神,使企业代表建立起对主体负责的意识、知道了违规的法律后果等。三是对民众。利用街头的集中宣讲、广播、电视、微信公共账号等多个平台,向民众传播药物的安全常识,同样也要广为传播12331申诉举报电话,要使民众形成了合理用药的良好习惯,在购买不合格药物时,指导利用正当的申诉检举途径保护自己合法利益。
(二)加大沟通力度
担任医药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机关时,要定期主动到地方政府部门去汇报工作情况,不但要把医药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性和严格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及时向当地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到位,同时还要把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适时指出,力争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理解。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与地方工商、检察、卫生、公安等行政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力度,对医药领域的严重违法犯罪活动共同出击,以确保广大民众的用药安全。而上级单位作为基层行政部门的主要业务指挥直接机关时,要定期去求学
取经,积极主动地开展由上级单位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以学习实战经验,进一步推动地方安全监管效率的提高。除此以外,还时常积极地与同行互动,交流学习工作经验,办事诀窍,共同查缺补漏,以促进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整体素质提高。
(三)加大整治力度
一是要强化专门的整治力量,针对在医药物流领域中涉及面广、容易产生不良影响的品种,尤其是人血蛋白、疫苗、抗生素和含有特殊药物的复方制剂等品种,对违法售卖处方药、挂靠走票、违规销售渠道采购、超区域、超方式营销,以及发票、帐、货不一致等情况,集中力量,严厉打击,遇到案件性质比较复杂的要积极争取公安部门、检察院的帮助和协调,二是要将投诉报告事项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相互融合。因此,要以解决好投诉举报问题为突破口,对各种危害民众健康安全用药的违法违规行为详察打击,以进一步规范医药经营秩序。
(四)加大规范力度及网络销售管理
进一步加大在市场流通领域环节,进行GSP现场监督检验与动态情况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城市乡村、医院学校附近、旅游线路等医药市场环境的整治,突出监督重点,重拳出击,全面规范医药经营活动,进一步净化市场经济环境。
互联网上已经沦为了违法售卖处方药的重灾区,部分非法分子利用微信好友圈的比较隐藏性,违法售卖伪、劣药物,因此,监管要查处一个,重处一个,以儆效尤,空气净化互联网市场。
结语
我国的药品监管尽管时间不长,但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它毕竟无法与成熟的发达国家的药品监管相比,特别是在基层药品监管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单纯的,是由于客观、主观原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是一个复杂的因果链条,各种因素紧密交织在一起。因此相关部分一定要高度重视,以此推动我国药品监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主体责任落实现状及对策研究[J]. 任文霞,茅鸯对,罗文华,丁静,王雯,朱清.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01)
[2]经营企业中植入类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方法探析[J]. 刘月,王殊轶.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07)
[3]美国医疗器械上市后监测体系运行经验及启示[J]. 朱书敏,徐晓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02)
[4]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推进工作初探[J]. 赵冬梅,李会征,张玮玮.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24)
[5]医药医疗器械经营与管理[J]. 孙佳,孙皎. 科技经济导刊. 2016(27) [6]国外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制度的研究[J]. 洪兰,王璇,贡庆,叶桦. 中国药事. 2016(05)
[7]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监管[J]. 高洁荣,彭扣,徐艳钢,刘跃红. 中国药业. 2015(22)
[8]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J]. 中国医疗设备. 2015(02)
[9]海淀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实施问题初探[J]. 谷馨,李秀丽,艾学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02)
[10]浅析医疗器械经营监管现状及对策[J]. 张欣涛,石现,郝擎,朱炯,柏荣庆.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4(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