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验 报 告
学 号 200708139099 预习分 操作分 报告分 姓 名 刘佳 同 组 者 何腾森 曾磊 张逍然 罗成 王婷 实验名称 采光系数测量 指导老师 叶隽 班 级 建筑学0701 实验日期 2010.1.12
实验报告具体内容一般应包括: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原理;三、主要仪器设备(软件);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六、问题与建议 【实验目的】 掌握照度计的使用方法。 对侧窗采光室内光效果有所认识。 【实验原理】 侧窗位置对室内照度分布的影响。图的下面的图是通过窗中心的剖面图。虚线表示不同工作面上不同的采光系数。上面三个图示平面采光系数分布图,同一条曲线的采光系数相同。图a、b表明当窗面积相同,位置高低不同时,室内采光系数分布的差异。低窗时,近窗处照度很高;窗的位置提高后,虽然靠近窗口处照度下降,但离窗口远的地方照度却提高不少,均匀性得到很大改善。 总成绩 【仪器介绍】 TES-1330A型数字式照度计 ·1·
量程为20、200、2000、20000Lux,4档,Range键切换。 读数时,若只显示“1”于左侧最高位时,表明过载,应选择较高档位测量。 设定20000Lux档位时,读数×10倍才是测量值。 Hold键可以锁定读数。 【实验内容与要求】 场所和布点 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二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同,间隔l~2m布置一测点(见图17)。 测量 ①天气条件:最好选择阴天。如无阴天,选朝北房间进行测定。时间最好在9时至16时,因这时室外照度变化较小。 ②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它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算起)的6倍以上。 ③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高的支架水平面上。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灯。测量者应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可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根据测得数据即可整理成典型平面和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 图 1 照度计 采光实测测点布置 【 实验数据记录(一)】 曾磊 364 365 360 360 362 368 377 377
1478 1467 1478 1447 1427 1431 1454 1467 1643 1622 1622 1659 1658 1648 1645 1647 1776 1771 1779 1784 1794 1812 1804 1793 王婷 530 540 542 557 555 573 618 613 652 655 641 626 625 630 634 638 ·2·
660 648 654 641 637 635 633 629 673 673 670 671 677 675 676 675 387 413 426 431 431 435 439 441 439 450 494 566 660 773 945 1084 1189 1264 1316 1373 1405 1404 平均值 1467 1470 1484 1527 1538 1551 1567 1568 1565 1582 1581 1581 1585 1579 1582 1584 1611 1644 1637 1661 1670 1656 1642 1778 627 1639 1795 615 1643 1809 611 1655 1826 605 1652 1812 593 1674 1823 591 1681 1832 597 1685 1841 595 1693 1863 584 1693 1866 565 1705 1881 559 1718 1866 571 1729 1891 579 1722 1899 589 1735 1905 638 1729 1918 637 1732 1940 620 1747 1923 601 1757 1914 610 1756 1910 633 1765 1940 630 1767 1931 666 1434.8 平均值 642 650 669 671 683 690 687 683 684 677 671 662 656 652 649 654 669 664 676 679 675 669 629 684 630 695 637 705 632 706 642 714 641 720 644 725 655 735 655 737 660 740 668 733 675 738 673 737 680 737 681 739 681 739 687 750 690 749 687 751 686 753 680 772 677 773 657.55 【 实验数据记录(二)】 罗成 何腾森 1100 1096 1032 1040 1246 1185 1276 1237 1300 1304 1298 1303 1331 1325 1326 1324 1314 1307 1315 1308
1346 1349 1350 1354 1358 1374 1387 1400 1405 1408 1422 1425 1437 1444 1442 1441 1439 1442 1446 1447 1475 1506 1509 1506 1498 1500 1498 1512 1509 1503 1517 1518 1527 1528 1531 1529 1533 1538 1544 1546 1587 1584 1579 1584 1586 1580 1579 1583 1572 1592 1601 1602 1600 1594 1597 1610 1611 1612 1596 1605 1074 1151 1074 1108 1094 1106 1117 1141 1127 1123 1134 1130 1123 1131 1135 1130 1124 1123 1125 1134 1172 1184 1181 1186 1188 1192 1201 1210 1208 1221 1225 1237 1241 1250 1251 1254 1251 1249 1245 1236 ·3·
1282 1286 1287 1288 1282 1281 1283 1278 1289 1282 1287 1286 1291 1298 1301 1303 1317 1316 1314 1315 1326 1322 1325 1326 1324 1325 1326 1317 1326 1326 1330 1333 1330 1334 1341 1347 1353 1348 1356 1350 1316 1452 1334 1451 1335 1457 1338 1463 1333 1467 1327 1468 1332 1475 1340 1480 1341 1459 1352 1480 平均值 1547 1557 1559 1560 1562 1564 1568 1570 1580 1586 1614 1612 1600 1607 1608 1614 1630 1618 1629 1631 1459 1142 1234 1162 1231 1170 1239 1165 1246 1160 1249 1156 1252 1162 1255 1170 1264 1175 1263 1177 1264 平均值 1314 1347 1314 1360 1317 1356 1323 1367 1329 1373 1330 1372 1325 1376 1327 1371 1325 1363 1322 1369 1252.775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照度表25002000曾磊王婷罗成何腾森照度15001000500011325374961738597109时间 室内:曾磊:平均数A=1434.8 王婷:平均数B=657.55 室内:罗成:平均数C=1459 何腾森:平均数D=1252.775 室内平均数:1046.175 < 室外平均数:1355.8875 采光系数:77.15% 结论:室外照度值高于室内照度值 图表上反映出1-25一段时间室内照度A,B数据曲线始终低于室外C,D是由于当时为阴天主要靠漫反射,而室内由于建筑物遮挡故此。而在25以后太阳光只照到A数据处故照度值迅速增加,而因为太阳强度的增强,故每个数据的值皆有所上升。 六、问题与建议 1.从图上可以看出曾磊同学在第20—30的阶段曲线直线上升,是由于旁边人群的经过,对实验的影响, 2.由于王婷是靠近室内的墙处,所以她的测量结果跟其他3个人的结果出入很大(最小),采光量的变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最后的实验结论数据并不是很准确。 3. 实验时间为上午10点,阳光很强烈,以后的选地要注意。
·4·
·5·
·6· ·7·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