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有教先学”思想对校本培训的启示
作者:王永颜 聂红菊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年第09期
摘要:陶行知的“有教先学”思想认为先生要以己为师,为教而学,先学后教;以生为师,学为中心,互学互教。武汉
市育才行知小学尝试探索多层面、多角度的培训模式。“有教先学”思想对小学校本培训的启示有:校本培
训,以学为本;师能提升,以教为本;素质提升,以研为本。 关键词:陶行知 有教先学 校本培训 启示 陶行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当时中国教育 存在的教学分离的弊端,提出“有教先学”的教学思 想,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不 能仅仅凭借已有经验或学识进行教学,而应不断获 取新知,在学习中不断探索与创新。湖北省武汉市 育才行知小学以陶行知“有教先学”思想为指导,以 校为本,学习、培训、科研三位一体,开展多元培训。 一、陶行知“有教先学”思想的内涵
教学分离,重教轻学,是当时中国教育的弊病。 先生不顾学生实际,教死书,注重灌输,学生读死 书,整个教育没有生气。陶行知回国后,从事教育工 作,看到此种弊端,认为先生要“有教先学”,并在教 育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 1.以己为师。为教而学,先学后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还要学会教自己,“一面教 一面学”,“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有了这 样的联络,然后先生学生都能自得自动”。把自己作 为自身老师,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 知识,为教而学,先学后教。陶行知在《以教人者教 己》一文中,指出“以教人者教己”是学校的根本方 法之一,认为要教好别人,首先要搜集种种材料,然 后需要把这些材料融会贯通起来,先教自己,用教 别人的这些材料教自己。因为要教别人,所以不得 不把这些材料弄得格外明白。“为教而学”必须设身 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 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教师的实践是教好学生的基础,从实践中得来 经验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好学生。教师要教好 学生,不仅要“为教而学”,还要“先学后教”,这里的 学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而是研究性的学习。“真知 识是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真知识是扎根 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是真 知灼见。”教师在经过独立学习之后,获得真知,达 到融通之境,在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上,学 会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以生为师,学为中心,互学互教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指出,“从广义 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实 际上,如果破除成见,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 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 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所以教师也应该虚心 向学生学习,以生为师,了解学生所需,师生共同进 步,互学互教。虚心向学生学习的老师,接触学生的 机会更多,对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也会了解得更 深入,更加有利于教学。
教师教学是为了教好学生,向学生学也是为了 教好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必须以 “学”为中心。“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 生为中心,故开办学校,聘请教师,无一非为学生 也。若无学生,焉有学校?既无学校,焉有教师?”所 以,陶行知的师生观是一种民主的师生观,体现了 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对当时所谓的师道 尊严的挑战,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教师向学生 学习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影响学生 的学习,也会赢得学生更多的尊重与信任。师生互 学互教,教学相长,才能共同提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的多元培训 湖北省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以校为本,学陶、 师陶、践陶、研陶,以陶行知“有教先学”思想为指 导,倡导“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的理念,提出“给每位 教师一个金饭碗”的思想,尝试探索多层面、多角度 的培训模式。
1.“品行知文化、做教育真人”的校本培训 (1)走进去学,与书本对话。读书是最基本的培 训方式之一,向老师们推荐有关陶行知研究的必读 书目和选读书目,供教师学习。还为教师赠书,将学 校订阅的教育书刊变成流动书屋,在各个年级中传 阅。给老师推荐的书有:“中陶会”副会长周洪宇教 授编写的《人民之子——陶行知》、中陶会讲师团团 长汤翠英教授编写的《行知思想光照千秋》等代表 性著作。开展教师网上荐书活动,号召教师“每日多 读一点点、每天多想一点点、每月积累一点点、每年 提高一点点”,让教育生命因点点学习、积累和思考 而提高深度和广度。
(2)走出去学,与时代对话。与校本培训相呼 应,学校将外出培训作为一种再培养机制,更作为 一种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奖励。创造条件为想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展快的教师提供各种外出学习机会。让老师们有 计划、有层次、有梯队地分享并获得专业成长机会。 (3)请进来学,与专家对话。学校在校本培训中 聘请陶行知研究专家、教育专家、资深记者、植保专 家、市书法协会专家、特级教师等进行专题讲座,丰 富了教师的知识。专家给广大教师带来的精彩报 告,启迪了教师的智慧。通过与专家对话,提升了学 校与教师的文化品味,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趋 向科学化、制度化。陶行知教育思想逐渐渗透到学 校的各个领域,陶行知的教育精神鼓励和引导着广 大教师不断创新与实践。
(4)反思中学,与同伴对话。学校把科研定位于 研究与反思教学问题,促进自我发展的位置,引导 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求真务实,让教师有足够 的时间扎扎实实地研究和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和 科研方向,享受学习、研究带来的职业快乐。本着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采 取以年级组或者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小专题研究, 充分调动了小组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团队 协作意识。如数学组结合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用 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思考、解决日常生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的问题,增强了数学应用的意识,创设生活化情 境,开展探究性、创造性实践活动的新型教学活动。 通过全方位的学习提升和多元对话,教师学会 了多方学习,以行引导,用爱关注,在品读学习行知 文化中,做教育真人,学教育真知。这其中充分体现 了陶行知“有教先学”的教学思想,“学”是为了更好 地“教”。
2.“课内比教学,筑高效课堂”的师能提升 (1)统筹安排,以比促教。学校通过开展比课堂 教学、比常规资料、比教学成绩等活动,不断优化教 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在“比课堂教学”中采取“三 比四课三结合”措施推进“课内比教学”。“三比”:即 骨干引领比、青年教师反复比、中年教师主动比、老 年教师参与比;周周比、人人比、科科比;以奖促比, 通过设立“教学风格奖”(老教师)、“学科特色奖” (骨干教师)、“高效课堂奖”(中青年教师)来推动教 学比武。“四课”:即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 达标课,新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在比 赛活动中,学校实行分级落实评委,初赛评委为每 个组的全体比赛教师,以教研组长为龙头,逐一听 课打分;复赛评委由学校统一组织,其构成成分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师代表。整个活动由校长挂 帅,在校长及活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督促教师 全员参与。根据活动的要求,还制定了评课、说课、 反思的评价标准,接着拟定了比赛的步骤。说课、讲 课、观课、议课有序进行,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 则,认真组织评委,听课老师和学生代表打分。 (2)专家引领,以研促教。在“课内比教学”的过 程中,教师们也有不少困惑,解决了困扰着大家的 难题,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然而有效教学需要的 是通过有效教研来提升,有效教研才能够有力地促 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专家的引领作用就显得格 外重要,专家的有效引领将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加 速器,因而充分发挥专家资源群体,才能为教师的 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坚强的后盾。学校为全 体教师多次安排教授、博士、专家讲座,对教师进行 培训与指导。专家与老师们一起观课议课,对磨课 环节进行了全面、细致、详实和高水平的专业引领, 经过研讨老师收获颇丰。专家的引领不仅丰富了 “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内容,而且老师们通过“说 课——讲课——观课——仪课”活动,形成了比教 学基本功、比教学思想、比教学水平、比教学艺术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热潮。
(3)提升技能,以质促教。在备课、教研组的课 内比教学活动中,通过个人备课、师徒磨课、备课组 研课来提升课内比教学的质量;在学校的课内比教 学活动中,同一备课组的老师在一起磨课研讨;在 对组外的课内比教学中,老师们跨学科、跨学段磨 课。各备课组均能按照学校要求扎实工作、潜心研 究、大胆探索、积极开展磨课活动。同时,学校聘请 了特级教师参加指导,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悟, 在专家指导中提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磨课活 动中,既提升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又提高了年级 组的校本教研水平。
三、“有教先学”思想对小学校本培训的 启示
1.校本培训,以学为本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展的教师培训,是 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是教育的三要 素之一,是校本培训的参与者,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与学习能力将会影响校本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没有 教师的“学”,再好的培训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教 师教学技能当然也难以提高。校本培训的效果是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管理者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时间和金钱的投入 能否与效果成正比,关键问题就在能否调动广大教 师参与的积极性。学校管理者需要根据学校的特点 和小学教师的特征以及学识基础,制定校本培训制 度或者管理办法,以此督促教师学习提高。育才行 知小学以陶行知“有教先学”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教 师技能为目的,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效果明显。 2.师能提升,以教为本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第一要旨,教学技能的提高 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渐提高的,所以师能提升, 以教为本。教师能力三维度理论认为教师的能力是 由三种维度构成的,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监控 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 心,提高教师能力基本上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 力。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也需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 宗旨,从培训项目的选定到实施,再到培训效果的 检测都需要以此为指导。“教学方法是联络教师教 和学生学的直接桥梁,不仅关系到教学效果,而且 会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陶行知在谈到“怎样 教”的问题时,指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 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所建议的答语是:事怎样 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 教师。”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在“课内比教学,筑高 效课堂”的师能提升活动过程中,采用“统筹安排, 以比促教;专家引领,以研促教;提升技能,以质促 教”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提升模式,促进了教师 专业发展。
3.素质提升,以研为本
如果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训练和 培训实现,那么教师素质提升却不是一次或多次培 训可以达到的,需要教师的不断追求与研究。素质 提升,以研为本。科研工作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实 际问题。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才会促进教师专业 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来自社会或者 学校等外部因素的推动,另一方面来自教师自身的 发展,这两方面共同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系 统,相互联系共同促进教师的发展。”但是小学的科 研工作往往是难以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流 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研究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来 自社会或者学校等外部因素,以及教师的自身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素,学校没有重视,当然教师也就难以积极参与。 “陶行知主张设立教育研究所,尤其是中小学教育 阶段,他将中小学教育视为国家根本大计。”武汉市 育才行知小学把课题研究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及 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切实有 效的研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综上所述,陶行知“有教先学”思想的核心就是 “以教人者教己”,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以己为师,为 教而学,先学后教,以生为师,学为中心,互学互教。 这些思想虽然是针对当时的教育现状提出的,但是 其中蕴含的教学思想对今天的教师发展与培训提 高仍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