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铝合金模板配模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2023-01-22 来源:步旅网
铝合金模板配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本文对铝合金模板进展简单介绍,并结合工程实际和配模规*对梁、墙、顶板配模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加以汇总,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工程人员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铝合金模板 配模 注意问题 平安 高效

建筑铝合金模板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因其众多优点在世界*围广为使用,其在众多兴旺国家已经成功推广使用多年,现在随着我国低碳环保、绿色建筑观念的不断提升,铝合金模板在我国也拥有了广阔的开展空间。

相较传统的木模板以及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的优点显而易见。它自重轻、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重复使用次数多、应用*围广、人工材料本钱低、维护费用低,铝合金模板拆模后,混凝土外表平整光洁,根本上可到达饰面及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而且施工现场无任何垃圾,整个施工过程低碳环保,切实响应了“绿色建筑〞的口号。

虽然铝合金模板优点众多,但是只有得到合理准确的应用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因此在配模时要努力做到精准仔细,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下面我们就铝合金模板配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展讨论。 1. 楼面配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楼面配模由楼面阴角、楼面铝梁、早拆头〔楼面铝梁和早拆头

合称龙骨〕、楼面模板组成。

1.1 墙端〔或梁边〕至龙骨、龙骨至龙骨间距一般应≤1300mm。

因为楼面早拆头起到支撑的作用,如果间距过大,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时,楼面模板会因为缺少有力支撑,因受力过大而产生挠度变形、胀模、漏浆等现象,给现场施工带来不便。因此为平安起见,龙骨配置时应遵循“宁多勿少,恰当配置〞的原则。 1.2 楼面早拆头以及顶托在设计时,考虑到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一

般设三层配模量,同样,支撑也需要连续支三层。

1.3 当出现墙、梁长度均为非标准尺寸时,楼面阴角配置时需在左

右两端配置异型阴角,以更好地和墙、梁进展连接。〔如图一,墙长1360mm,梁长2060mm〕。

假设一边为标准尺寸,另一边为非标准尺寸,则在非标准尺寸端需配置异型阴角〔如图二,墙长1900mm,梁长1060mm〕。 即“哪边有非标准尺寸构件,异型阴角就配在哪边〞。 1.4 楼面递料口应根据楼面顶板配模面积以及楼面布局进展设置,应尽可能方便现场施工,但在满足递料需要的前提下不要设置过多,否则为浇筑前封堵带多余工作量,降低施工速度。 2. 墙柱配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为了方便拆模,在墙体〔内墙〕模板下端需配置50mm宽角铝,

宽度一般与上部模板一样。

2.2 外墙需配置接高模板〔亦称K板〕,K板高出楼面50mm。 K

板的作用是:撤除这层模板时不用撤除K板,它做为安装上层

模板时的支撑。

2.3 当L形剪力墙一面内侧配置阴角后,这面阴角旁边一般均应

配置200mm宽开孔模板。因为经试验发现,配置200mm宽模板时受力较为均匀,稳定性好,更加平安。

2.4 墙上有梁时,梁下墙体配模需注意在梁两侧配置开孔模板,因

为此部位在浇筑时受力较大,梁侧开孔模板安装穿墙对拉螺栓后提高了其稳定性和刚度,防止了挠度变形,模板破坏等危害的产生,使施工更加平安。

2.5 高层建筑,因受力复杂,柱子多随层高而变化,故在配置柱模

板时要随柱尺寸的不同而区别配模。并且在图纸中一定要明确标出哪层开场变化,以及说明图纸不同之处,方便日后拼装。 2.6 建筑节点需特别注意,一栋建筑常常有奇偶层不同之分,这时

就要仔细研究节点大样,根据节点大样区别配模。 3. 梁配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梁配模由梁底配模和梁侧配模组成。 3.1梁底模板

梁底配模相比拟为简单,但在不同高度梁相交处应引起特别注意,这时梁底高差处常常用阴角相连,但阴角背后需额外打孔方便连接。

主次梁交接处应设置支撑,以增加其平安性。 3.2梁侧模板

配置梁内侧模板时,注意其高度需减去楼板厚度和楼面阴角高度。

配置梁时还需注意上翻梁和下挂梁,此时梁侧模板高度需根据上翻、下挂高度不同而增加或减少相应尺寸。下挂梁需注意是全下挂梁还是半下挂梁,下挂位置不同,其下部相应墙模板尺寸也随之不同。

4. 楼梯配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楼梯一般分为剪刀式楼梯和折跑式楼梯,由于楼梯构造较为复杂,情况多变,故在配模时大局部均为异形模板,极易出错,所以在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

4.1 局部楼梯标高与楼层标高不同,假设按一样配置,则容易造成

施工错误,需特别注意。

4.2 楼梯的加固方式与其他部位加固方式不同,楼梯相邻的墙梁上

的窗墙螺栓孔应该根据楼梯的孔位确实,楼梯踏步与下部斜板需采取加固措施,不然会造成孔错位,影响施工。

综上,在配模前一定要先仔细研究分析建筑构造图纸,做出一

份正确清晰的资料图,然后对照资料图配置模板,只有对建筑物全面了解之后再进展配模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配模时一定要时刻注意较复杂或易出错的位置,争取配模尽量正确合理,以方便日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