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马刀舞曲
教学内容:
聆听《马刀舞》
教学目标:
聆听《马刀舞》感受舞蹈音乐,体验其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教学过程:
一、聆听《马刀舞》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
(电视剧、电影……)?
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师生讨论:
自己根据乐曲所想象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略的)
4、细细聆听:
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5、把你们想象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二、再次聆听
1、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
2、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
(1)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古典派复调音乐大师。18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感情和大胆的革新精神。他的创作手法以复调为主。主要作品有200多部《康塔塔》(指有乐队伴奏的世俗或宗教合唱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他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从容,节奏平稳,能表现许多礼仪上温文尔雅的动作和意境。最初流行于17世纪法国宫廷之中,后演变为3/4拍。18世纪以后,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器乐创作中,往往在奏鸣曲、交响
曲中采用此体裁作为套曲的第三乐章,在风格特点上也有了演变。
3、“舞曲”体裁说明。
4、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三、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