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音乐会”,学生的阳光舞台
作者:吴晓燕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7年第11期
从当前小学音乐学科学生评价现状看,很多学校依然沿用传统的两种评价方式。一种可以称之为 “一唱(奏)定乾坤”式(或称“一锤定音”式)的成绩评价法,它是指只通过唱(奏)一首歌(乐)曲来观察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并评定出优、良、达标或不达标;另一种是在期末采用笔试与演唱(奏)相结合的方法,用一个综合等次为学生做出成绩评定。显然,这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综合等次不仅不能正确地反映出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而且缺少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发展性价值。我们学校从2007年开始就大胆尝试以“班级音乐会”的活动模式,对学生音乐学科的考核评价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 一、“班级音乐会”的策划——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我把音乐会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比如五年级(3)班就拟定了以“七彩童年”为主题的“班级音乐会”,学生自己推选出5位组织能力和音乐才能较强的学生,组成音乐会策划团。策划团通过讨论确定音乐会的主题内容、节目形式等,另外,他们还确定了班里节目的负责人、纪律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摄影师、音响师等等。学生的表现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出色的策划能力,更让我决定放手让他们去大干一场。
把“班级音乐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艺术才能的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从节目的安排、会前的排练、场地布置、演员化妆,到现场主持都由学生自己操办,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营造了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使评价更具有生活的情趣及人性化的特点,这对学生来说是获益匪浅的。 二、“班级音乐会”的筹备——把空间交给学生
音乐会的准备是与日常上课结合在一起的。我会认真备好每节课,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在课堂上渗透歌唱、舞蹈、表演、伴奏技巧等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不断鼓励学生自信、勇敢地站出来表演,对同学的表演给予掌声表扬。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学到了不同的表演方式,感受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这为音乐会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期中,有很多班级开始按各自的策划案准备排练了。他们利用课间、午休或放学后的时间,几个或十几个同学聚在一起,操场上、教室里、走廊上、草地上到处留下了学生唱、跳等编排的身影。有时他们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就会来请教我,我被学生的热情感染了,我和所有学生一样全身心地投入了音乐会的准备,帮他们找伴奏带,制作音乐,修改节目,提些建议,忙得不亦乐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班级音乐会”的实施——把舞台送给学生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探索出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班级音乐会”实施方法,归纳为六个阶段,即制定方案—精心教学—主题活动—技术指导—成果展示—评价交流。1至12周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并在音乐课堂中渗透“班级音乐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其中在第5周开展一个主题音乐活动,例如《妈妈的歌》这一单元,全班学生分7个小组进行主题活动的研究和探讨,并以音乐会的形式展示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研究中掌握开展主题活动的方法和技能。13至16周,学生自由组合,分小组自选教材内容、主题、表演形式,策划、编排主题音乐会。17至18周,各小组将排练、策划的节目组合、筛选、编排成一台以本册内容为主的“班级音乐会”形式进行最终的展示,并邀请学校领导、任教老师、同级学生、家长观摩“班级音乐会”成果展示活动。最后全班学生观摩“班级音乐会”录像,填写评价表、交流总结、写反思感想,由教师综合、科学评定学生的音乐考核成绩。 四、“班级音乐会”的反思——把快乐留给学生
“班级音乐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提倡学科综合,做到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以学生、教师、家长为评价主体,促进学生发展。所以,“班级音乐会”从提出、准备、举行、评价、结果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发展目标。当然,我们的小小音乐会也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如:有些学生演唱时跑调、节奏没有跟上、表情僵化,舞蹈队型不够整齐、节目时间不够紧凑等等。虽然这种尝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学生变得自信了,他们更乐意参与教学活动,更敢于表现自己了,他们在民主、和谐的气氛和活泼生动的“班级音乐会”活动中充分享受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责任编辑 王思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