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要求

2022-11-17 来源:步旅网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要求

一、 课程教学的目的

本课程是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后的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

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达到:

①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②学习和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对学生在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规范等)以及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训练;

④可熟悉计算机和流行 CAD 软件的使用操作,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为后继机械设备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设备设计、复杂的机械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 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

1. 能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制订或分析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电动机、传动机构和零件。

2. 能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合理选择零件材料,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主要参数及尺寸。

3. 能考虑制造工艺、安装与调整、使用与维护、经济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对机器和零件进行结构设计。

4. 绘图表达设计结果,图样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尺寸及公差标注完整、正确,技术要求合理、全面。

5. 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和使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的方法。

三、 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四、 1. 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

五、 2. 学生采用计算机绘图。

六、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七、 共3周。

八、 主要内容:

(一) 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二) 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三) 传动零件(齿轮或蜗杆传动、带传动等)的设计

(四) 轴的设计

(五) 轴承及其组合件的选择及校核

(六) 键联接和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七) 箱体、润滑及附件的设计

(八) 装配草图的绘制

(九)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绘制

(十)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十一) 答辩

本课程一般要求每个学生完成如下工作:

1. 装配图(如减速箱或简单机械)一张(1号或0号图纸,为装订方便都采用A3号纸打印输出)

2. 零件工作图2-3张(齿轮、轴等)

3.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约25页,A4纸,小四号字,1.5倍行距,具体的要求按毕业设计的要求)。

五、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参考书: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 陈秀宁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王昆、何小柏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黄晓荣 主编 朱劲松 副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等等(包括两级齿轮减速器的都可)

《机械设计手册》((借图书馆或电子版)、《工程制图》 等

《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教材

六、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 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为了更好地达到培养设计能力的要求,提倡独立思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反对照抄照搬和容忍错误的态度。

2. 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种办法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来确定方案、尺寸和结构。计算和画图需要交叉进行,边画图、边计算、反复修改以完善设计是正常的,必须耐心、认真地对待。

3. 利用已有资料是学习前人经验、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不应该盲目地、机械地抄袭,要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大胆创新。

4. 设计中应学习正确运用标准和规范,要注意一些尺寸需要圆整为标准数列或优先数列。

5. 要注意掌握设计进度,每一阶段的设计都要认真检查,避免出现重大错误,影响下一阶段设计。教师应针对机械设计的步骤、零部件的结构及加工工艺、装配等方面重点指导学生。学生完成轴的设计后一般应先绘制装配草图,无重大错误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七、有关说明

设计中每人准备一本草稿本做设计,以便自己修改和核对及教师检查。

答辩时间一般每学生8~15分钟左右。

要求的几点具体说明:

1 要用电脑绘图(平面图),三维图不作硬性要求。设计说明书全部用Word输入并打印;

上交:1)纸质装配图一张(用A3输出,注意图纸幅面的安排,缩放后的清晰),零件图2-3张(轴,齿轮和另自选一零件),纸质设计说明书一份;

2)并以班为单位按学号刻录光盘一张(收集图和设计说明书)(班长);

3) 交作业时间: 16周的周5下午5:00

2 设计说明书约25页,A4纸,小四号字,1.5倍行距(具体的要求按毕业设计的要求),图纸附在说明书最后(A3图纸对折后名细表外翻),统一用浅蓝色硬皮纸封面面装订。

3 要答辩(即征对你们的设计提问)。想争取优的同学要提前申请答辩,16周周三各班学委把各班申请答辩同学的名单发至我邮箱。不参与答辩同学不能拿优,其他采取部分抽查(具体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最后半天或待定)。

4 答疑时间:课程设计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

14周—16周每周一下午3:00全体同学参加的专题讲座(具体待课室联系情况可能有变化)。

其他答疑时间:14周—16周的周二至周五上午9:00-11:00,

答疑地点:院楼北203室。

5总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2周遵守作息时间,上课时间外出随时请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